易車原創 國內的電動汽車已經得到迅猛發展,其相比燃油車所具有的先天優勢,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但也有一些痛點困擾著電動汽車的用戶,其中最大的煩惱當屬充電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工信部將要發布的新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欲以換電形式來提升使用感受,那麼換電技術到底前景如何?我們一起來聊聊。
換電模式最初的出現還是在2020年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都在談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是表示了充電問題是電動車使用的痛點,換電模式第一次被正式關注和提及。
之後,在「2020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發布時有了更明確的信號,因為其中規定能得到補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前售價必須在30萬元或30萬元以內,這也包括了插電式混動車。但其中也專門提到「換電模式」的車輛不在這個限價的範圍,這是為了鼓勵「換電」這種模式的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徐想 攝)
2020年7月23日,在工信部國務院舉辦的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介紹了2020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要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據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研究工作已經完成,工信部現在已經上報國務院。而在 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 針對「換電」模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目前主流的充電模式對停車位以及充電樁有一定要求,這個問題在一線城市尤其明顯,一些老舊小區內,不少車主都沒有自己的固定車位,因此更不可能安裝私人的固定充電樁,因此只能選擇公用充電樁進行充電。
而公用充電樁雖然在一線城市的普及率已經較幾年前有很大提升,但第一是充電樁還是有一定的故障率,並不是隨意到一個充電站就一定能充上電;二是不少公用充電樁都建在停車場裡面,車主充電的成本更高;三是住在居住密度比較大地區的車主,每次充電可能會出現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的排隊現象,因此使用體驗並不是太理想。
面對以上問題,從實際角度出發,最好的解決方法肯定是發展其他補充電能的方式,因此普及換電模式是必然的,而在換電領域,蔚來是國內的先行者,北汽新能源等車型也已在商用領域推行實施。
蔚來ES8
說到換電車型,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蔚來,其確實是第一個在國內推出民用換電服務的車企。只要成為首任蔚來車主,就可終身享受免費換電服務。對於以服務為賣點的蔚來品牌,這的確是不少消費者選購蔚來的理由。
蔚來官方宣傳的換電時間是在3分鐘以內,而在實際體驗中,換電時間也不會超過5分鐘,基本與燃油車型的加油時間相同,大幅提升了用車體驗。在換電站分布方面,以北京為例,基本能夠滿足車主的需求,不過在尖峰時段有換電需求的話,並不能保證換電站有充足的滿電電池儲備。
此外,蔚來還在最近宣布了BaaS(Battery as a Service,即買車租電池)模式有重大進展,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全新的服務模式。
除了蔚來,北汽新能源則在商用領域進行了試探,以北京為例,郊區的計程車因為每天的出行範圍較短,因此採用了換電形式的純電動車型。據出租司機表示,運營車輛的換電操作採用統一管理的模式,價格在1000元/月左右,出租司機可以選擇換電或者自行充電進行運營。
比亞迪
e2
無論在民用還是商用領域,企業都開始進行了探索,那麼之後推行換電模式後,對普通消費者到底有何影響呢?
首先咱們先從購車開始進行展望。目前的電動汽車採取的是車和電池一起購買的形式,續航300km以上的緊湊型車售價普遍在10萬元左右。
未來換電模式推行後,將會出現車電分離的情況,即消費者在購車時不包含電池,僅需支付車輛以及保險等成本,電池則採用單獨購買或租賃的方法。如果這樣做將大幅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以售價在15萬元左右的車型為例,電池的對外宣稱的成本基本在8萬元以上,因此之後不帶電池的車型售價很有可能只是現在的一半。而消費者如果採用租用電池的方案,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充電、換電以及電池租用的成本全算下來,每月的價格應該不會低於1500元。
如此計算的話, 第一是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將降低,第二是電池使用的靈活性變的更強,第三則是消費者無需承擔電池的損耗成本。所以總體來看,消費者的使用成本是更低的。
目前的電動車型動力電池基本來自國內幾家大的電池供應商,比如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如果推行換電模式,國家勢必將出臺不同級別車型對應的電池尺寸與技術標準,而電池也很有可能採用由電池運營公司集中管理的模式。
而電池集中管理所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更安全,因為電池運營公司肯定會有電池生產企業的技術支持,在每次車主完成換電後,電池運營公司可以對電池進行安全檢測,如果有漏電或起火的隱患將會及時發現,相比目前車輛電池不能被完全監測的狀態,這無疑在安全方面更上一層樓。
此外,電池集中管理也可以及時發現過度損耗的電池,這樣的電池可能會採用修復或者更換的方法進行處理,對於消費者來說,首先是免去了像現在一樣自己去4S店修復或更換電池的麻煩,而且也更經濟實惠,避免了電池損耗所帶來的個人損失。
由於電動車主每次出行的裡程需求不同,比如在城市通勤,可能往返只需要幾十公裡,又或者有短途以及長途需求,那麼每次出行對車輛的續航裡程也不一樣,因此採用電池租用方案後,就可根據每次出行的裡程選擇相應規格的電池,從而有更為靈活的選擇。
對於僅在城市通勤的用戶,可以選擇200km續航的電池即可滿足一周的通勤需要,而在長途或短途出行時,可以選擇500km續航的電池。這與目前以充電方式補能的車型相比,消費者在買車時也無需糾結車輛的續航是多少了。
此外,短續航電池與長續航電池的租用價格也肯定會不相同,因此車主還有可能在實際使用中省下更多的錢。
如果經常在公共充電樁充電的車主應該會了解,這些充電樁是採用峰谷電價的機制來計算價格的,也就是說,在集中用電的高峰期,每度電的單價就會高,而如果是在凌晨,電價就會低,這就是峰谷電價機制。
對於目前的電動車型來說,由於電池無法拆卸,因此如果沒有私人充電樁,那麼只能將車開到公共充電樁進行充電,而受到工作和休息的影響,多數車主只能在晚上進行充電,那麼也就不可避免的趕上高峰電價了。
不過在未來的換電模式下,這樣的情況就有可能會改變。因為被換下來的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夜間或者白天的低谷電價進行充電,這樣的話充電成本將有所降低,從而有可能也降低了車主的換電成本。
換電模式如果推行成功,未來很可能還會孕育出相關的衍生服務,比如上門取送車換電,甚至直接是上門換電。
不要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比如服務狂魔蔚來最近就曝出申請了車主手動換電專利,蔚來汽車針對新專利的描述是:「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包括:能獨立拆卸和安裝的多個動力電池包,其中所述多個動力電池包中的至少一個為能夠由用戶手動拆卸和安裝的模塊化電池包。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和方法提供了更靈活的動力電池包解決方案。」
因此未來上門換電等衍生服務是很有可能的。而除了上門換電外,換電車以及其他形式的換電模式也有可能出現,這將大幅提升車主的用車體驗。
總結: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出現也只有幾年的時間,相比燃油車型的優勢大家有目共睹,當然用車的痛點也是存在的,但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定會朝著成本更低,更環保以及更便捷的方向發展。那麼對於新能源汽車以及換電模式你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