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一顆行星需要多少能量?

2020-12-1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在《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中,一艘緒斯同級殲星艦從太空發射了一束超級強大的光束,炸毀了奇基米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從奧德朗星(Alderaan)到奇基米星(Kijimi),西斯的君主們顯然很喜歡把行星炸成碎片。那麼,《星球大戰》裡的末日武器究竟有多強大呢?

在電影《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中,最終秩序想給銀河系裡的每個人一個教訓。於是,在銀河皇帝帕爾帕廷的命令下,一艘緒斯同級殲星艦從太空發射了一束超級強大的光束,炸毀了奇基米星。

你是否也在想:炸毀一顆行星需要多少能量?當然,這只是一個學術問題,即使並不真實,但計算起來仍然很有意思。

行星爆炸的視頻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估算行星炸開後其碎片進入太空的速度。我們可以通過跟蹤視頻分析應用程式做到這一點。具體的想法是,先從電影中挑選出一些特定的片段,然後在視頻的每一幀中映射它們的位置。

這個位置是用像素來測量的,但是我們可以將其縮放到場景中一個已知的對象上,從而轉換成距離。然後,我們可以從幀速率中得到時間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是每秒24幀。假設場景是以正常速度拍攝的(即不是慢動作),那每一幀就代表1/24秒。有了位置和時間數據,我們就可以計算速度了。

為了修正距離比例,這裡將使用奇基米星本身的大小。這個星球有多大?誰也不知道,我們假設它的半徑是1k,其中K =奇基米星的半徑。是的,用我們正在測量的東西來定義單位看起來很傻,但其實在科學中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在人們知道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之前,該距離被設定為1個「天文單位」)。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只能測量物體垂直於攝像機(即畫面平面)移動的速度。為什麼?假設有一大塊碎片朝攝像機的方向斜著飛來,那麼在每一幀中,它會稍微向一側移動,從而變得稍微大一些。但如果只畫出該碎片的像素位置,就會低估它經過的距離和速度。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可以挑選三塊碎片,它們從行星的邊緣(如攝像機中所看到的)開始以不同的方向向外擴散。跟蹤應用程式隨後給出了碎片行進距離(從行星中心測量的每個物體的徑向位置)與時間的關係圖。

可以看到,它們基本上都是直線運動,每條直線的斜率(位置變化/時間變化)是徑向速度,單位是K/s。綠色和藍色物體的速度非常相似,大約是0.3K/s;紅色物體開始是0.24K/s然後下降到0.08K/s。這可能是軟體的誤差;當一堆東西在周圍亂飛時,很難在視野中追蹤物體。在後來的一張照片中也觀察到了一些碎片,發現它們的速度大約是0.4K/s。因為不同的物體以不同的速度運動,所以可以用0.3K/s作為一個粗略的平均值。

跟蹤應用程式隨後給出了碎片行進距離(從行星中心測量的每個物體的徑向位置)與時間的關係圖

是快還是慢?這取決於K的值,如果這個行星和地球一樣大,那麼K就是637萬米。用這個來轉換速度單位,得到的行星碎片速度就是每秒190萬米。這是超級快的速度,但仍然只是光速(3億米/秒)的0.6%(這是好事,因為當物體接近光速時會發生奇怪的事情)。

當然,如果行星的半徑大於地球半徑,那碎片速度會更高。這可能嗎?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地球是最大的巖石行星,人們可以在上面行走。像木星這樣的行星要大得多,但它們沒有一個結實的巖石表面,因此在它們爆炸時不會噴射出巖石碎片。

在太陽系之外,大多數已知的系外行星是像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它們的密度很低,表明並非由巖石構成。不過,科學家也發現了一些類地行星。其中最大的一顆是克卜勒-20b(Kepler-20b),其半徑是地球的1.87倍。以這個尺度來測量視頻,計算得到的碎片速度可達350萬米/秒——仍然遠低於光速。

這需要多少能量?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讓我們從三個粗略的近似值開始。假設這顆行星和地球一樣大,半徑為637萬米。我們也用地球的質量,5.972×10^24 kg,並假設密度是均勻的(當然實際並非如此)。

最後,我們假設所有的行星碎片都以50萬米/秒的平均速度被拋出。這比視頻測量結果慢多了。為什麼要降低速度呢?因為視頻中追蹤到的可能是最快的碎片,處於爆炸的前沿。

根據這個平均速度估計,現在可以計算出爆炸的總能量,即所有飛行碎片的動能(K)(抱歉,這裡用K來表示兩種不同的東西)。這個總動能是m(行星的總質量)和v(碎片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函數:

利用地球的質量和對碎片速度的較低估計(50萬米/秒),可以得到7.465×10^35焦耳的能量。舉個例子,如果你從地板上抓起一本物理課本放在桌子上,那需要10焦耳的能量。想像一下,就在10後面加上35個0……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殲星艦的武器有多強大?

功率的定義是能量變化的速率,用公式表達即:

如果能量以焦耳為單位,時間以秒為單位,那麼功率的單位就是瓦特。所以讓我們回顧一下視頻,估計一下殲星艦把所有這些能量送到地球上所需要的時間。在這裡,假設時間間隔大約為10秒。

順便說一下,這並不是雷射武器,儘管Wookieepedia(一個提供《星球大戰》虛構世界信息的網絡百科全書)稱它為「超級雷射」。但如果是雷射,那它將是隱形的。你可以在地球上看到雷射束,因為光線會被灰塵粒子和其他東西反射,而在太空中,不會有任何東西散射光束,因此也不會有任何東西進入你的眼睛。你只會看到星球突然爆炸。

不管怎樣,在10秒的時間內,能量變化是7 x 10^35焦耳,這就意味著功率是7 x 10^34瓦。

作為比較,你可以想像自己能利用所有來自太陽的輻射。這將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太陽向各個方向發光。你得在太陽周圍裝上一個巨大的球形太陽能電池板,就像戴森球一樣。假設你可以做到,那麼太陽的總輸出功率將是3.8 x 10^26瓦。

沒錯,這意味著殲星艦的武器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強大1億倍(10^8倍)。換句話說,最終秩序的那些星際飛船擁有數以億計個太陽的能量。這確實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對手。但你知道漢·索羅會說什麼嗎?「永遠別跟我說機率。」(任天)

相關焦點

  • 神秘的「九號行星」 它可能根本不是一顆行星而是原初黑洞
    儘管我們的太空技術正在突飛猛進,外太陽系中有許多小型星球依然尚未被我們尋獲,而科學家認為,九號行星要比這些天體大得多,質量約等於地球的五到十倍,到太陽的距離介於400至800天文單位之間。一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因此九號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相當於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10至20倍。假如九號行星真的存在,它需要耗時1萬至2萬年才能完成一次公轉。
  • 衝破一切的龜派氣功《Energy Blast》帶你摧毀行星
    玩家在遊戲中將化身有著巨大能量的火柴人,通過發射酷似龜派氣功的能量衝擊來擊毀遠處的隕石和行星。每一次的摧毀都會獲得相應的分數,來提升能量衝擊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實際的玩法上也確實沒有讓玩家失望,巨大的衝擊波,令人震撼的遠程力量,擊毀行星的遠大目標,無一不是愛好破壞的男玩家們的夢想。特色玩法《Energy Blast》的玩法簡單且易於上手,對於普通的玩家而言,只要不停的發射「龜派氣功」的衝擊波,獲取積分升級四維屬性即可。
  • 漫威科普:土豪金行星吞噬者的誕生,揮揮手就能拯救一顆星球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有金色的行星吞噬者,我就來說一下行星吞噬者是怎樣變為金色生命使者的吧,說到行星吞噬者變成生命使者的原因,還得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行星吞噬者無比的飢餓。在漫畫《終極戰隊v2》中就講了這個故事,行星吞噬者最初只是個普通人,但他是上一個宇宙中的普通人,而且是上個宇宙中最頂級的科學家。
  • 我們能不能在外太空建造一顆死星?
    巨大的行星殺手,只為一件事而設計,為銀河系帶來秩序。每次星球大戰,帝國的超級武器-死亡之星。它是宇宙最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哪個不幸的星球會成為我們試射的第一個目標?如果我們能建造死亡之星,會發生什麼?
  • 哈勃望遠鏡觀察到一顆行星消失
    行星的發現通常情況下,天文學家們都是通過母星擺動或亮度改變來確認系外行星存在的。但在2008年,天文學們宣布,他們使用哈勃望遠鏡直接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望遠鏡直接觀察到了行星所代表光點的移動軌跡。這顆行星離地球有25億光年遠,當時被命名為Fomalhaut b,並被相信是第一顆被直接觀察到的系外行星。行星的異常在這顆行星被發現後,天文學家就發現了這顆行星的異常。首先這顆行星在可見光下異常的明亮,但是卻沒有檢測到任何的紅外熱信號。
  • NASA 「行星獵人」發現了第一顆和地球一樣大小的宜居地帶行星
    題圖:TOI 700系統中的三顆行星環繞著一顆小而冷的M型矮恆星。 TOI 700 d是TESS發現的首個處於宜居帶有著地球大小的恆星。圖片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探測器(TESS)在恆星宜居帶發現了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它距離恆星的距離剛好使它具有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顆適居行星!
    無論是建造一個類似行星的空間站,還是完整地複製一顆行星,都遠遠超出了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至少在有生之年,我們都不太可能見證這樣的壯舉。不過,將現有行星地球化倒是一個更可行的選擇。如今,似乎每個人都想進入太空。
  • 12級地震也摧毀不了地球,因為地球無法自殺!但白矮星可以
    一、假如僅從理論上來計算的話需要多少級地震才能毀滅地球?這其實可以將地球的引力結合能搬出來試試水,看看多大級別的能量能超過地球的引力結合能!地球引力結合能:2.45×10^32J一級地震釋放能量為2.0×10^6焦耳每相差1級則能量差別32倍,那麼多少級地震會超過地球的引力結合能呢?
  • 漫威戰鬥力計量單位行星吞噬者有多強?瞬間移動到數億光年外
    4、能量投影 吞叔能引導他的宇宙能量,這種能量甚至能摧毀整個星球。不過他一般不會用這種能力,如果星球被摧毀,他能吸收的能量就會變少。
  • 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 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顆適居行星
    現在,建造所謂的「人造宜居行星」就可以有兩種方式。第一個方案,我們可以製造一個行星複製品,包括一大塊被做成巨大球體的巖石,幾乎與太陽系的其他行星沒有區別。另一個方案,就是在太空中建造一顆巨大的衛星,也許更確切地說,是一個球形空間站,就像《星球大戰》中的死星一樣。第二種方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星。
  • 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
    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核武器的威力大家都能想像得到,一旦爆炸,幾乎可以摧毀一座城池,還會留下大量的核輻射。一直以來人類對核武器都充滿著畏懼,核武器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威力,與它內部的成分有著密切的關聯,內部的組成元素都極為罕見,爆發的能量令人難以置信。有人都感到困惑,如果大面積的使用核武器,那麼地球能承受多久呢?
  • 星際爭霸中當年毀滅克哈的啟示錄級核彈是多少當量的?
    今天呢要來和大家說說星際爭霸遊戲中一個物理問題,那就是星際爭霸裡一顆啟示錄級核彈會是多少當量呢?為什麼今天要說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裡,克哈行星曾經被1000顆啟示錄級核彈所毀滅過一次,那麼就有一些玩家在疑惑一顆啟示錄核彈到底會有多少當量,接下來大麥就來給大家做一個有趣的計算。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那麼科學家為什麼會認為太陽系海王星軌道以外,或者柯伊伯帶以外還有一顆行星沒有被發現呢?其實關於第九顆行星的存在我們其實沒有任何的直接證據,而是一些說服力不怎麼強的間接證據,而科學家堅信這個間接證據就預示著還有一顆行星為被發現的原因是:當年我們通過同樣的方式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
  • 曾經,我們的太陽系還有一顆行星,但卻在100年間消失了
    你可知道,曾經我們的太陽系出現過一顆行星」祝融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下天文知識,篇幅比較長,耐心看完,你一定會有所收穫。他在一次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星空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顆比較古怪的星星,他覺得有可能只是一顆恆星或是彗星,不過他還是把將這一發現報告給皇家學會。到了同年5月份,兩位數學家對這個古怪的星星進行了軌道計算,結果是令人驚喜的,它有著近乎圓形的軌道。改變的時刻到了,這個星星闖入了行星的行列,它就是」天王星「。
  • 為什麼不直接摧毀兩顆恆星?
    三星運動中的各恆星軌跡模擬這直接導致某一顆恆星上的行星可能會同時會近距離看到三顆太陽,就是《三體》中描述三日凌空,將一切燒成灰燼,或者被三顆恆星甩到極遠的軌道上,那時候就是飛星不動,一切都被凍成冰塊。最後是光速飛船,這個還是有點可能的,因為狹義相對論的質增效應公式可以計算出,光速飛行的物體能量趨向無窮大,所以這就是光粒摧毀恆星的原理,那麼:三體人的光速飛船真的能摧毀恆星嗎?
  • 宇宙中最恐怖的「殭屍」行星,一顆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的行星
    雖然我們還未能走出太陽系,但是我們對宇宙的觀測早已到了太陽系之外,這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宇宙之大,在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之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行星,恆星。其中就有這麼一顆行星,它像是一顆殭屍行星,也是人類發現的最恐怖的行星之一。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這個殭屍行星。這顆殭屍行星的名字叫做北落師門b,是在南魚座星系的一顆距離地球25光年的神秘行星。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冥王星冥王星究竟算不算一顆行星呢?90年過去了,冥王星還是那顆冥王星一點也沒有變化。從發現至今它還沒有圍繞太陽公轉一圈。變化的是人們對行星的認識。行星後來在16世紀,隨著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們逐漸認識到地球也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再後來隨著望遠鏡的發明和萬有引力的發現,科學家又相繼發現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 移居外的科幻選擇,人類該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顆適居行星
    北京時間 12 月 14 日消息,無論是建造一個類似行星的空間站,還是完整地複製一顆行星,都遠遠超出了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至少在有生之年,我們都不太可能見證這樣的壯舉。不過,將現有行星地球化倒是一個更可行的選擇。如今,似乎每個人都想進入太空,有些人甚至想在太空中建立國家。
  • 「殭屍行星」名字的由來,宇宙中一顆令人疑惑的:超大行星
    下面讓我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殭屍行星」吧,根據字面意思理解,」殭屍行星」屬於宇宙中眾多行星之一。「殭屍行星」的發現首先說一下它的發現,「殭屍行星」其實是北落師門b的另一個叫法,同時它又叫「索倫之眼」,是一顆巨大的外來行星,木星大家都知道吧,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而它的大小大約是三個木星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