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公募大集合銷售尋新路 超七成上線網際網路平臺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周尚伃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目前已有22隻券商大集合產品完成改造。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不少大集合產品在完成改造後,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推進產品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目前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銷售的券商資管產品起購金額門檻大大降低,申購費率比券商直銷更划算。

16隻產品上線網際網路平臺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為了拓寬銷售渠道,在22隻已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券商大集合產品中,目前已有16隻登陸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銷售(各平臺重合產品不疊加計算),佔比73.73%。相較於以往券商資管產品5萬元的起購門檻,券商公募大集合產品的起購金額門檻大大降低。

以騰訊理財通為例,在其穩健理財專區券商類產品中,目前在售的一隻券商公募大集合產品起購門檻僅100元。該產品精選中短久期信用債作為基礎資產,擇機波段操作長久期信用債,並適當配置ABS類資產,滾動封閉期為6個月。自成立以來,該產品年化淨值增長率為3.28%,目前已累計成交1萬筆。

在京東金融的定期精選中,券商理財產品被分為穩健類、浮動類兩種專區。其中,浮動類全部是券商公募大集合產品,包括7家券商旗下的15隻產品。由於產品投資類型不同,這15隻公募大集合產品的收益浮動較大,起購金額也從1元至1000元不等,持有期限從活期到1年期不等;由於各類產品風險等級不同,產品的各項費率也存在很大差異。

天天基金中設有券商公募專區,包含6家券商的6隻產品。需要注意的是,在網際網路理財平臺購買券商產品,通常需要進行在線風險測評。

從目前已改造完的22隻券商公募大集合產品中可以發現,銷售機構除了券商外,還包含了銀行、基金代銷、各類網際網路平臺等機構。此外,部分券商還在為公募大集合產品不斷增加銷售機構。

「公司正在努力推進網際網路平臺銷售,像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這樣的面向大眾投資者的網際網路平臺,只要產品業績優秀,就會實現良性循環。」一家上市券商資管投資部門總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強調:「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將是中小券商擴大資管規模的必經之路。」

網際網路平臺購買可省申購費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如果投資者在網際網路平臺購買券商公募大集合產品,除了可獲知風險等級提示、非保本浮動收益外,還會被告知單筆資金的封閉期,但在封閉期間不支持取出。在費用方面,投資者需仔細閱讀交易規則,比如,一些產品可能沒有申購費和贖回費,卻有運作費用(包括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等)。再如,一些產品的申購費用與資金量多少相對應;持有期限不同,贖回費用也各自不同。

上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上市券商資管投資部門總經理表示,「在網際網路平臺購買券商理財產品的優勢,在於申購費用的折扣上,往往要比在券商處直接購買費用要低得多,大部分網際網路平臺目前都是以走量為主。但在後續服務方面,券商比網際網路平臺更有優勢,畢竟券商本身具有專業的理財團隊。」

在京東金融平臺中有一款券商公募大集合產品,起購門檻為1000元,風險等級為中低風險。該產品購買費率共有四檔,其中購買額小於100萬元的申購費率為0.07%;贖回費率共有5檔,持有期限少於7天的費率為1.5%。但在券商App處購買上述產品,購買額小於100萬元的申購費率為0.7%,贖回費率則與網際網路平臺相同。

我們可以算筆帳,比較一下二者區別:假設某投資者投資5萬元購買份額淨值為1.05元的上述大集合產品。如果在京東金融平臺購買,對應的申購費率為0.07%,淨申購額為50000÷(1+0.07%)=49965.02(元),可申購份額為49965.02÷1.05=47585(份),對應的實際申購費用為47585×1.05×0.07%=34.97(元)。如果在券商APP理財商城購買同款產品,對應的申購費率是0.7%,淨申購額為50000÷(1+0.7%)=49652.43(元),可申購份額為49652.43÷1.05=47288(份),對應的實際申購費用為47288×1.05×0.7%=347.57(元)。

《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通過券商APP購買公募大集合產品的申購費用由投資人承擔,不列入集合計劃財產,主要用於集合計劃的市場推廣、銷售、註冊登記等各項費用,申購金額越大,所適用申購費率就越低;贖回費率則是持有產品時間越長,費率越低。

通過騰訊理財通購買大集合產品不需要申購費,對持有期少於7日的投資者收取1.5%的贖回費,全額計入集合計劃財產。但投資者需要承擔運作費用,其中包括管理費(每年0.3%)、託管費(每年0.1%)、銷售服務費(每年0.3%)。這部分費用從基金資產中每日計提,每個工作日公告的基金淨值已扣除相應費用,無需投資者在每筆交易中另行支付。

(編輯 汪世軍)

相關焦點

  • 券商資管公募大集合銷售尋新路 超7成上線網際網路平臺
    (原標題:券商資管公募大集合銷售尋新路 超七成上線網際網路平臺)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證券時報記者 孫翔峰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
  • 網際網路平臺理財新動向:2隻券商大集合產品近一年收益率超48% 保險...
    在此背景下,券商、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優勢凸顯,在網際網路平臺中尤其以保險養老保障管理、券商大集合及銀行存款三大類產品最受投資者的青睞,熱門產品早已搶購一空,「售罄」標籤卻常見。券商努力拓寬 大集合產品銷售渠道 當下,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不少大集合產品在完成改造後,正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推進產品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
  • 時隔四年,第17家券商資管開業!推進大集合改造,積極申請公募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還是在2016年,渤海匯金資管掛牌營業,已經時隔四年時間。截至目前,已有17家券商資管子公司開業,還有天風資管和德邦資管已經獲批,等待開業中。合計共有19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在子公司設立後,安信資管總經理李力表示,安信資管將積極推進大集合產品的改造發行、申請公募管理牌照,打造財富管理全產品線。
  • 又一家,興證資管啟動公募化改造,還有更多大集合產品在路上
    興證資管進一步表示,公司共有10隻大集合產品,隨後將陸續啟動公募化改造,目前已有數只在途。此前,東證資管、國君資管、廣發資管、中信證券,已有多隻大集合產品完成改造;還有海通證券資管、長江證券資管、申萬宏源資管等多家券商資管公司獲得改造批文。
  • 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提速:10家券商完成22隻公募化改造,更多存量...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實質上就是券商走向投資銀行的必經之路,2017年在集中清理有資金池性質的券商大集合產品之後,監管層一方面放開券商公募牌照『一參一控』的限制,另一方面將券商大集合納入公募監管,參與到公募競爭中來,此舉對於券商的業務收入空間來說有了提升,當然也會相應提高券商資管在公募產品的管理要求。」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銀保監會對國開...
    原標題:思維金融機構線報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銀保監會對國開行、工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行政處罰近2億元
  • 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提速 7360億元存量產品轉型蓄勢待發
    在政策的助推下,券商資管產品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0家券商完成22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同時,「一參一控」限制放寬、「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也為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更大便利,約7360億元存量大集合產品有望轉變成公募產品。今年以來,券商資管產品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
    來源:券商中國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還有7000億產品尚在途中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
  • 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緊鑼密鼓,中信建投首隻大集合改造產品獲批...
    財聯社統計發現,截至10月20日,已有11家券商完成不少於24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招商資管等多家頭部券商資管。券商做公募基金的競爭優勢和相對劣勢是什麼?
  • 券商大集合產品密集轉型 對標公募行業重塑制度體系
    ,券商大集合產品密集轉型,對標公募行業重塑制度體系,「一參一控一牌」適當放寬公募牌照,券商資管行業正加速邁入公募化發展新時代。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葉明表示,大集合產品一直都是券商資管的拳頭產品,目前券商資管已經完成了30多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今年公募發行市場火爆,也為券商資管推進公募化轉型提供了信心與動力。
  • 「大限」臨近 券商大集合轉公募銜枚疾進
    2020年底是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的時間「大限」,當前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6月3日,中金公司宣布第3隻大集合公募化產品改造完成,將於6月8日正式推出。近期,券商大集合產品改造加快進度,不斷有券商獲得改造批文及產品發售的消息傳出。
  • 「一參一控」限制放寬 力促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提速
    資管新規下,券商資管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成為券商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近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放寬了「一參一控」限制,與此同時,為順應資管新規延期,《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也將同步延長至2021年底。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政策將為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進一步提供便利。
  • 年內集合理財發行規模縮減四成 券商資管轉型提速
    資管新規落地兩年後,各券商資管積極尋求的差異化、多元化轉型方向和業務路徑逐漸清晰。不過,各家資管公司選擇道路不同,面臨的情況也就不一。比如,在公募化轉型時,集合產品的改造、投研團隊的搭建等,需要較長的培育過程;而優化風控體系也是一個方面,對標公募相關制度體系,信息披露、合規風控等都要更加透明化、制度化。未來一段時間內,券商資管的主要精力可能還是集中在業務轉型。
  • 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正在加速落地 銀行理財子公司低費率加入
    資管行業迎多方入局業內競爭再升級資管行業迎多方競爭者入局。近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獲批開業,另有多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發行公募理財產品。與此同時,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正在加速落地,中金公司、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均推出了公募化改造產品。
  • 興證資管金麒麟領先優勢——大集合公募化的「三好生」
    今年以來,依據《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各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規範陸續進行。由興業證券旗下興證資管發行的興證資管金麒麟領先優勢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自2020年4月13日起,變更為公募化運作的金麒麟領先優勢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計劃已有近八個月的時間。
  • 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新進展 積極布局A+H兩地市場
    近日,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第六支大集合產品成功完成公募化改造,一舉成為目前全市場大集合公募化改造速度最快的券商資管之一。中信證券之前五隻公募化大集合產品均受到市場廣泛認可,總規模已超過400億。資料顯示,其最新打造的公募化大集合產品與以往產品略有不同,或將重點著力於掘金A、H兩地市場。
  • 資管業務規範整改計劃來了,11家券商已經出手,更多在路上
    根據2018年11月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存量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應當在2020年12月31日前對標公募基金進行管理。而直到去年8月中旬,首批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才獲批。對於多數券商資管來說,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那些改造產品數量比較多的公司。不過,進入2020年,關於資管新規可能延期的說法開始被漸漸提起。
  • 基金創新藍海變紅海 與券商資管上演龍虎鬥
    但基金業的歡呼聲餘音未滅,來自券商資管的逼搶便貼身而來。種種跡象顯示,高舉著創新大旗的券商們,或將以更優惠的條款強勢切分短期理財市場的蛋糕。  壓力並不止於此。隨著券商資產管理公司的紛紛成立,以及在產品創新上的大踏步前進,券商與基金在各類創新業務上的競爭在所難免,甚至可以預期的是,在傳統公募業務上,券商資管也可能與基金業短兵相接。
  • 券商私募及大集合資管整改 將結合新安排分步穩妥實施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結合新的過渡期安排,制定私募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產品的整改計劃,分步穩妥有序實施,按期完成整改。那麼,對於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而言,其在資管新規發布後的兩年多的時間裡,規模有何變化?過渡期延長又將帶來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