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證券時報記者 孫翔峰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
-
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緊鑼密鼓,中信建投首隻大集合改造產品獲批...
財聯社統計發現,截至10月20日,已有11家券商完成不少於24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資管、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招商資管等多家頭部券商資管。券商做公募基金的競爭優勢和相對劣勢是什麼?
-
時隔四年,第17家券商資管開業!推進大集合改造,積極申請公募牌照...
日前,安信資管總經理李力接受券商中國記者的專訪,她表示,在子公司設立後,安信資管將積極推進大集合產品的改造發行、申請公募管理牌照,打造財富管理全產品線。第一,券商資管的私募產品,按照監管規定門檻最低30萬以上,股票型產品門檻要100萬,這與公募產品10元的門檻差別巨大,客戶數量不在一個量級;第二,券商資管產品不能享受公募的免稅優惠,即使是改造成大集合的公募產品,也不能享受免稅優惠。與公募相比,業績相同的情況下年化要少幾十個bp。
-
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提速:10家券商完成22隻公募化改造,更多存量...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見習記者 喻莎 上海報導隨著資管新規的不斷完善,剛兌和保本產品逐漸退出市場,投資者風險配置比例的加大,公募基金的權益產品將迎來新的增量機會,同時「一參一控」限制放寬,也為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便利。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銀保監會對國開...
原標題:思維金融機構線報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銀保監會對國開行、工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行政處罰近2億元
-
「大限」臨近 券商大集合轉公募銜枚疾進
2020年底是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的時間「大限」,當前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6月3日,中金公司宣布第3隻大集合公募化產品改造完成,將於6月8日正式推出。近期,券商大集合產品改造加快進度,不斷有券商獲得改造批文及產品發售的消息傳出。
-
又一家,興證資管啟動公募化改造,還有更多大集合產品在路上
財聯社(上海,記者 黃一靈)訊,2020年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正在加速中。據財聯社記者從興證資管處獲悉,其旗下大集合產品「金麒麟領先優勢」即將進行公募化改造,這意味著又一隻參公產品將落地。那麼,接下來興證資管是否還會有產品參與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興證資管表示,將大集合產品改造為公募基金,主要是統一監管的考慮,令大集合身份明確,解決大集合產品「非公非私」的尷尬境地。同時也讓尚未取得公募管理人資格的券商資管有機會參與公募領域,同臺競技。公司共有10隻大集合產品,將陸續啟動公募化改造,目前已有數只在途。
-
券商大集合產品密集轉型 對標公募行業重塑制度體系
,券商大集合產品密集轉型,對標公募行業重塑制度體系,「一參一控一牌」適當放寬公募牌照,券商資管行業正加速邁入公募化發展新時代。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葉明表示,大集合產品一直都是券商資管的拳頭產品,目前券商資管已經完成了30多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今年公募發行市場火爆,也為券商資管推進公募化轉型提供了信心與動力。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
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Wind數據顯示,截至近日,累計有93隻券商集合產品完成了公募化改造,資產淨值總計約1500億元。華泰資管旗下的華泰紫金天天發貨幣市場基金以超過400億的總規模成為霸主。
-
券商資管公募大集合銷售尋新路 超7成上線網際網路平臺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目前已有22隻券商大集合產品完成改造。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不少大集合產品在完成改造後,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推進產品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目前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銷售的券商資管產品起購金額門檻大大降低,申購費率比券商直銷更划算。
-
券商資管公募大集合銷售尋新路 超七成上線網際網路平臺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周尚伃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目前已有22隻券商大集合產品完成改造。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不少大集合產品在完成改造後,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推進產品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目前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銷售的券商資管產品起購金額門檻大大降低,申購費率比券商直銷更划算。16隻產品上線網際網路平臺《證券日報》記者發現,為了拓寬銷售渠道,在22隻已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券商大集合產品中,目前已有16隻登陸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銷售(各平臺重合產品不疊加計算),佔比73.73%。
-
聚焦價值增長 頭部券商中信建投首隻大集合改造產品獲批
日前,備受矚目的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再度傳來重磅消息,又有一家頭部券商完成了旗下首隻大集合產品的改造工作。記者從中信建投證券獲悉,公司大集合改造產品——中信建投價值增長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中信建投價值增長)已成功拿到批文。目前,中信建投價值增長的二次發行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即將於不久的將來正式與廣大投資者見面。
-
公募產品隊伍再擴張!大集合資管計劃公募化運作已近千億
2020年接近尾聲,近期又有多隻券商大集合資管計劃轉公募化運作,記者注意到,除了常見的股基、債基,開始有QDII產品出現。此外,從目前大集合轉公募的整體情況來看,雖然整體進展並不是特別得快,但是大集合轉公募的這些產品,累計規模或已近千億。
-
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正在加速落地 銀行理財子公司低費率加入
近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獲批開業,另有多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發行公募理財產品。與此同時,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正在加速落地,中金公司、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均推出了公募化改造產品。有業內人士指出,資管行業內競爭正在逐漸白熱化,行業資源會更向頭部機構集中,而部分運營成本較高、分銷渠道拓展困難的中小基金公司則面臨較大競爭壓力。
-
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提速 7360億元存量產品轉型蓄勢待發
在政策的助推下,券商資管產品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0家券商完成22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同時,「一參一控」限制放寬、「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也為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更大便利,約7360億元存量大集合產品有望轉變成公募產品。今年以來,券商資管產品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
-
「一參一控」限制放寬 力促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提速
資管新規下,券商資管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成為券商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近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放寬了「一參一控」限制,與此同時,為順應資管新規延期,《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也將同步延長至2021年底。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政策將為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進一步提供便利。
-
年內集合理財發行規模縮減四成 券商資管轉型提速
比如,在公募化轉型時,集合產品的改造、投研團隊的搭建等,需要較長的培育過程;而優化風控體系也是一個方面,對標公募相關制度體系,信息披露、合規風控等都要更加透明化、制度化。未來一段時間內,券商資管的主要精力可能還是集中在業務轉型。
-
「一參一控」限制放寬 券商系公募將擴容
與此前的「一參一控」略有不同,「一參一控一牌」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這意味著部分券商以及旗下券商資管將擁有申請公募牌照的資格,將推動券商旗下產品公募化改造進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券商中持有公募牌照的僅13家,包括6家證券公司及7家券商資管子公司。
-
中國券商資管行業發展報告(上篇):主動管理轉型之路持續 行業迎來...
2019年,券商資管大集合整改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首批大集合產品於8月獲得證監會的批覆,正式開啟公募化改造進程。2019年,科創板迅速推出後,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火速布局科創板基金,聚焦科創板帶來的業務機會。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試行)》,為國內資產管理行業實施MOM組合基金模式提供了樣本。
-
券商集合產品清理期限將至,大集合產品長持效應顯著
存量集合理財業務的清理截止期,到今年底就結束了,但貌似業界似乎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 根據相關規定,券商歷史資產管理業務向公募業務轉型的時間界限,劃在2020年12月31日。但由於存量項目較多,今年底前券商資管全部完成公募化改造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