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晴天似雨天》:兩個孤獨靈魂的一場不期而遇

2020-12-24 人間拾遺

「認識你很高興。真的很難相信我和你只相處了幾個月,感覺我像認識了你一輩子。」——《如晴天似雨天》

靈魂與靈魂之間的相遇,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緣分。

有些人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遇到這樣的緣分,而有些人足夠幸運能夠在有限的生命裡遇見一個懂你、愛你,又與你默契十足的人。

電影《如晴天似雨天》中男女主角的相遇相知就跨越了年齡的界限,兩顆本該孤獨寂寞的心,在一次命運的相遇中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這是一部非常文藝的音樂電影。整部片子的情感基調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既如陽光般美好又如雨天般憂傷。

故事中一個心懷音樂夢的女孩埃蓮諾迫於生計不得不在一戶富人家庭給12歲的音樂神童雷吉當保姆。這讓兩個原本在不同世界的人開始邁入彼此的生活。他們看似截然不同,卻又默契十足。而雷吉對埃蓮諾也逐漸產生了一種非同尋常的感情。在這場短暫的相識中,兩人最終通過靈魂的交流完成了對自我的審視和理解。

你時常感到孤獨嗎?

你的靈魂是不是也曾寂寞?

你又是否渴望在街頭遇到另一個自己?

我想這部治癒心靈的電影能讓城市中失意的人們在這裡找到一份慰藉。

孤獨

什麼是孤獨?

「孤獨指的是個體的一種探索自我的狀態,也指個體的孤獨感。和諧的社會關係給予我們安全感,當我們從世界「脫穎」而出,我們會產生一種分離的感覺,即會產生一種不安、危險、焦慮的感覺。」

一個人的孤獨是寂寞,兩個人的孤獨有時候就是一種默契。

埃蓮諾和雷吉是兩個生活在不同世界中的人。他們擁有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但在生活中都有著與世界脫離的某種孤獨感。如果說雷吉是屬於天才式的孤獨,那麼埃蓮諾就是屬於落魄式的孤獨。

雷吉雖然成長在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但生父早亡,母親對他漠不關心,家僕也和他並不親近。天資聰穎、過於早慧的雷吉除了一個能和他一起下棋的男孩,幾乎沒有朋友。顯然,雷吉超越常人的思考和感悟能力,讓他很難擁有一段交心的友情。他甚至不願參加夏令營,認為這是很無趣的活動。你完全不能在他身上找到一絲屬於兒童的天真和單純。在他幼小的身體裡顯然住著一個成熟的靈魂。內在和外在的極度不匹配,也讓他主動脫離這個社會,甘願獨自在家思考和娛樂。

而另一邊的埃蓮諾就是一個出生貧窮的普通女人。她的家庭充滿自私和冷漠,令人不堪回首。母親和叔叔因偷情在一起,親生父親又生病住院,哥哥還在外當兵,妹妹的生活也是一團糟亂。而她自己更是被空有理想卻毫無鬥志的前男友糾纏不清,甚至丟了工作。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就是無數個在城市奮鬥的底層人士來自家庭和現實的雙重打擊。她的落魄和無奈是每一個草根人身上洗不去的烙印。與雷吉不同的是,埃蓮諾顯然是被動脫離社會的。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和命運,心懷音樂夢想卻抑鬱而不得志,只能做著服務員或保姆一類的工作維持生活開銷。

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在孤獨中死去,但缺乏溫暖的兩個人還能相互依靠取暖。埃蓮諾和雷吉雖然從小成長在不同的環境中,但因為相同的孤獨感和音樂感悟力,反而為兩人之後的相識相知埋下了伏筆。

相遇

「人生有那麼多的一見如故,遇到你已夠幸運,愛護了我的童年,儘管我那麼聰明。」

一次靈魂的相遇,一場關於兩個孤獨者的相互慰藉。

在電影唯美浪漫的設定下,即使是兩條孤獨的平行線也終有相交的一天。埃蓮諾在朋友的幫助下到雷吉家成為了照顧他生活的保姆。這份保姆工作其實一點兒也不辛苦。雷吉很獨立,幾乎不需要別人操心。但也正是因為他過於獨立自主的思想,讓他不習慣聽從大人的意見,堅持吃素,喜歡一個人背著大提琴走路上下學,更是拒絕參加所有兒童活動。對於雷吉的特立獨行,埃蓮諾慢慢地也學會了接受。她沒有被初時雷吉表面的冷漠所擊敗,主動向他伸手示好,像對待成人一樣,以平等的心態接受他、認可他。雷吉也和她聊起了音樂,兩人逐漸打開了心扉。

埃蓮諾完全不像雷吉之前的幾任保姆,她雖然出身貧困,但擁有一定的藝術審美,兩人的交流毫無障礙。他們在美術館賞畫,在餐廳享受美食,在旅館交流音樂,還能一起在電影中尋找樂子……雷吉這顆成熟的心終於在埃蓮諾身上找到了共鳴,他們的感情迅速升溫。在埃蓮諾面前,雷吉不再是那個看似高高在上,冷淡自持的貴族男孩了。他可以在埃蓮諾和前男友吵架後為她貼心地做食物,在得知她父親病危後陪她回老家看望父親,總是希望自己能為她做些什麼。埃蓮諾的到來就像一場甜蜜的錯誤,打亂了雷吉的生活節奏,但也釋放了他孤獨已久的靈魂,讓他更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

對於埃蓮諾而言,雷吉帶給她的就是一場關於音樂的思想和碰撞。從埃蓮諾第一次在學校看到雷吉的演奏而被他的音樂深深吸引時,兩人的靈魂就已在無形之中有了一次觸探。音樂可以說貫穿了整部電影。而男女主角也正是因音樂逐漸敞開心扉,熟悉彼此。可以說,音樂就是連接兩個人物之間的一座橋梁。當雷吉得知埃蓮諾因付不起學費而錯失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故事後,鼓勵她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並在最後寄了科爾內管送給埃蓮諾作為離別的禮物。

在電影中一個女人和一個男孩的感情顯得如此的與眾不同。兩人之間的情感摻雜了友情、親情,甚至還有一點雷吉對埃蓮諾的愛慕之情。我想沒有人是真正的孤獨症患者,只是沒有遇到那個讓自己不再孤單的人罷了。

分離

「你要走了是嗎?所以我會再見到你嗎?」「如果你想的話。」

埃蓮諾和雷吉就像兩條不同方向的火車軌道,在短暫相交後,卻要面臨不斷遠離的局面。這兩條火車軌道就像代表他們兩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相識相知的情感故事雖然動人,但仍然需要面臨現實的困擾。橫跨在埃蓮諾和雷吉之間的年齡和階級差距,讓埃蓮諾十分清醒的認識到兩人之間的不同。雖然雷吉的內心有著遠超成人的智慧,但受限於他男孩的身體,還很難讓埃蓮諾產生真正的情感。她也許會被雷吉的溫柔細心打動,產生瞬間的心動,但那並不是愛情。兩人的感情發展始終受到現實因素的制約。

相遇又分離本就是人生的常態。沒有誰可以陪伴你一輩子。當埃蓮諾決定離開,分離的那一刻,雷吉終於控制不住情感,讓淚水宣洩而出。此時的他才像一個真正的孩子,對埃蓮諾充滿了依戀和愛慕之情,極度渴望她能繼續陪伴在自己身邊。電影的最後,埃蓮諾用科爾內管吹奏了雷吉譜曲的《如晴天似雨天》,而同一時刻雷吉又恢復成了那個寡言少語的天才男孩,獨自一人用大提琴拉著同樣一首歌。兩人在不同環境中演奏著同一首樂曲,他們仿佛超越了空間,用音樂拉近了彼此的心靈距離。

「生命中總有一些人喚醒你心靈深處某個渴望的地方。」

有些人雖然只是短暫的相識,卻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嗨,認識你很高興!」

「我也很高興認識你!」

我想這樣的相遇將是一次最動人的邂逅。

相關焦點

  • 《如晴天,似雨天》,感情無關年齡,相知更值得珍惜
    《如晴天,似雨天》是一部文藝片,劇情不算出眾,卻讓人在看完時意猶未盡。影片講述的是一個12歲的富家之子和一個 23歲的貧窮之女從相遇到相知,最後都找到自我的故事。《如晴天,似雨天》是劇中男主角創作的樂曲名,影片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既如陽光般美好又如雨天般憂傷,從頭到尾充斥著濃濃的文藝氣息。儘管沒有好萊塢的驚喜高潮,也沒有韓劇的悽美愛戀,更沒有出人意料的情節反轉,只是平平淡淡的故事,普通、平淡卻吸引觀眾的目光和興趣。生活在曼哈頓富人家庭的12歲大提琴神童雷吉,儘管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卻仍感到孤獨。
  • 《如晴天似雨天》:在喧囂的人海裡,要有多幸運才能遇到懂你的人
    導演弗蘭克·威利想通過《如晴天,似雨天》將這一段美好的感情呈現給觀眾。有人覺得這部影片主人公的的感情是純純的友誼,也有人覺得是淡淡的愛情。無論是何種情感,兩位主人公都從這段感情中得到了非比尋常的收穫。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人生難得遇上一個懂你的人,他幫你找回了你原來生活中的熱情和夢想。
  • 《如晴天似雨天》觀後感
    另一邊,十二歲的天才少年雷吉在博物館似的豪宅內與脾氣古怪的媽媽和傭人生活在一起。影片的最後,不在一起的兩個人,共同演奏了那曲大提琴和短號的合奏《如晴天似雨天》......」愛從來不會基板停止的腳步,你走後我的心裡下了一場大雨,但大雨過後依舊是晴天。」
  • 如晴天似雨天:有些人的到來,是為了讓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圖出自電影《如晴天似雨天》Like Sunday, Like Rain(如晴天似雨天)是電影裡小男主Reggie自己作的一首曲子,同時也是這本電影的片名。內心孤獨的男孩早在百年前的清朝,納蘭性德就告訴我們:初見最是自然,最是淡薄,最是美好,它是轉過身的回眸一笑,也是人群中的驚鴻一瞥。司馬相如奏了一曲《鳳求凰》,撩動了躲在簾後的卓文君的心。
  • 深度解讀《如晴天似雨天》:愛與孤獨,是對立,也是共存
    ——紀伯倫《如晴天似雨天》中女主角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一次偶然的機會進入了一個上流社會人家當保姆,她要照顧的孩子和自己一樣孤獨,只有一個單親媽媽,沒有朋友,沒有多少親情,漸漸地,他們從最初的相互反感,建立了最終的無話不談的忘年交情義。
  • 人生而孤獨,因為有知音,世界《如晴天,似雨天》
    就像今天小王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影片——《如晴天似雨天》。影片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音樂家埃勒羅,因為生活所迫而去到了一個富人家庭給他們的小孩瑞吉當保姆,12歲的瑞吉有著超出常人的情商和智商,他也同樣熱愛著音樂,他和埃勒羅一見如故,他們探討音樂、談論人生。雖然年齡差距很大,但年齡的差距並沒有讓他們之間產生代溝,與其說他們是主僕關係,不如說他們是忘年之交。
  • 如晴天似雨天 就像他們的這場相遇一樣美
    《如晴天似雨天》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文藝片。這部片是2015年評分最高的外語片。本喵到沒有覺得到最高的程度,但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美的意韻深遠。因為孤獨和音樂。雷吉回答:「似晴天,如雨天」。這個名字真美。最後的那場隔空合奏就像他們的這場相遇相伴。美妙動聽,不再相見但卻讓彼此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 晴天,陰天,我最喜歡的雨天
    晴天、陰天、雨天,不知道朋友你喜歡什麼樣的天氣, 是萬裡無雲的晴天,是漫天雲彩不見一絲陽光的陰天,還是水落大地的雨天。晴天、陰天雖然有著與雨天沒有的風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雨天,這是一種沒有理由的喜歡,而且我喜歡的雨天是晚上的雨天,白日的雨天讓我並不怎麼滿意,這可能是我有聽雨的習慣吧!或許聽雨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雨天的緣故吧。白日的雨天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心思聽雨,而夜晚,我躺在床上放空心靈,靜靜地聽著雨聲落在地面的各種聲音,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洗滌,讓我煩躁的心一下就平靜下來了。
  • 二次元中的晴天雨天,在動漫的,你更愛誰?
    晴天你鍾意,雨天我憐惜。作為二次元世界最常見也是最典型的兩大場景,它們各自擁有著屬於自己的蘊意。晴天靚麗,是萬物復甦的喜悅;雨天陰涼,是萬物沉睡的安詳。晴天允許你們郊遊,雨天允許你們聚會;晴天允許你們約會,雨天允許你們私會。它們各有不同,不僅代表著氣象,同樣也帶有著情感。
  • 晴天、陰天、雨天
    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能夠不以因為周圍的因素影響自己的心情,不再讓晴天、陰天、雨天會影響自己的心情。
  • 《怪物之子》——兩個孤獨靈魂的相互救贖
    儘管這兩個氣場不合的人,常常會發生口角,但就在這樣的相處方式下,蓮也漸漸的長大……他們之間的故事看似是父與子的故事,不如說是兩個孤獨靈魂相互救贖的故事。而今天我也將就此觀點談談我的一些見解。一、初遇——兩個孤獨靈魂的不容蓮和怪物熊徹的相遇是在一個車隧道中,當時熊徹對蓮說了一句「你要不要跟我一起來」,而獨自一人對這個怪物感到好奇便一路跟隨上去,便意外的闖入了一個他從沒見過的世界。這裡面的都是動物幻化成人的怪物。而當他在這個環境中還沒有緩過來,隨即便再次遇到了熊徹。
  • 莫文蔚的陰天,孫燕姿的雨天,周杰倫的晴天,你喜歡哪一天
    杰倫莫文蔚的《陰天》,孫燕姿的《雨天》 ,周杰倫的《晴天》,你喜歡哪一天?過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間,我突然發現,誰能體諒 我的雨天,所以情願回你身邊。颳風這天我試過握著你手,但偏偏雨漸漸大到我看你見,還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邊,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許我會比較好一點。莫文蔚的《陰天》,孫燕姿的《雨天》 ,周杰倫的《晴天》,都不如你和我聊天。
  •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在世,誰都有需要搭把手的時候。誰也不可能輝煌永久,誰也不可能落魄到頭。平時多幫人,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 戀如雨止:沐浴著傾盆而下的名為你的雨
    《戀如雨止》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青春純愛動漫。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戀如雨止》的畫面都美得不可方物,細膩且透著詩意,仿佛一首唯美的散文詩。OP是aimer的Ref:Rain,我就是聽這首歌才看了這部動漫。這部動漫還被翻拍成了電影,由小松菜奈和大泉洋主演。愛正如雨季,我們誰又不曾沐浴在雨中呢。
  • 水利人專屬的土味情話 | 陰天、晴天、雨天,都不如和你在一起每...
    水利人專屬的土味情話 | 陰天、晴天
  • 《天氣之子》:遇見你就是晴天
    雨腳初歇,天宇放晴,遇見你的那天,是晴天還是雨天?《天氣之子》中,帆高遇見陽菜的那天,是雨天。廢棄的大樓頂上,年少的陽菜對帆高說:等等天氣就會放晴喔~後來他們一起召喚晴天,慢慢喜歡上對方。那個夏天的雨季,竟也變得可愛起來。
  • 米修與木心,當兩個孤獨靈魂的相遇
    兩位素未謀面的人,因為機緣巧合,於日前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相遇——一場名為「米修與木心」的展覽拉開序幕。兩位孤獨的藝術家帶著不同的文化印記,以各自的作品進行對話,讓觀眾感受藝術精神所碰撞出的火花。正如我在開幕式現場聽到曾留法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女士所說:「這次展覽就是讓兩位藝術家互相照見、又各行其道。」
  • 《天氣之子》:願餘下的每一天都是晴天
    「雨腳初歇,天宇放晴,遇見你的那天,是晴天還是雨天?我相信,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它都是好天氣。」影片裡的東京正經歷著嚴重的異常天氣,作為「晴女」的女主角只有犧牲自己的生命,才能驅除暴雨、恢復晴天。以我的以往經驗來看,覺得她一定會犧牲自己,還世界一個晴天,但,我錯了,在男主的堅持下,兩個人放棄拯救世界,選擇一起活了下去。
  • 願你能遇見你的Soulmate,願你不再有洶湧的孤獨
    一、影片概況《如晴天,似雨天》,英文名《Like Sunday,LikeRain》,豆瓣評分8.3,講述了女主埃蓮諾和男主雷吉之間一段極其平淡又難能可貴的經歷。本文對影片中展現出的「異類」的孤獨,和真正難得的「遇見」進行了分享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