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塔公寺」——雅拉神山上的嫋嫋香火
青藏高原留給我們的印象大多是是標籤化的:荒蕪、禁地、危險、少數民族……一個個固定式的標籤把青藏高原的樣子片面的樣子表現我們的眼前,固定在我們格式化的印象中。但是想要接近高原深處最真實的樣子和最原始的風貌,必須深入到高原的這片土地上,讓內心與高原的日出日落息息相關,讓眼界在高原之上放飛。其實青藏高原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浪漫與傳奇,許多數不盡的縣市為高原增添了斑斕的色彩和風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就是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麓的一處地方,這裡是川藏線上必須要經過的地方,也是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經過的地方。佇立在雅拉神山上的塔公寺,究竟有多少獨特的風情,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歷史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塔公寺,見證高原之上的虔誠之地,看嫋嫋的香火飄蕩出的韻味與悠長。
前往著名的康定縣的川藏公路上要經過塔公景區,這裡就是塔公寺所在的地方,距離康定縣城大約有一百公裡的距離。塔公景區裡的雪山、草原、溪流、湖泊、寺廟和藏寨的景觀數不勝數,這裡又遠離現代化的縣城,躲過了現代化的滾滾洪流,在時代的卷挾下沒有喪失掉自己獨特的韻味,少有人踏足的好處就是這裡的風景如畫,自然風光被保護的極好,原始又粗野的特點一直被保存至今。我也被這裡獨特的藏族風味所吸引,想要一睹原始的高原風情,便乘坐飛機在亞丁國際機場下機,驅車前往塔公景區。一路上的風景是藏區尋常的遼闊與荒蕪,地廣人稀的結果就是只能看見一望無垠的荒野和連綿起伏的山系,卻少有人煙,讓人置身其中感到的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曠然與孤寂。有時會在路邊看到一些馬匹和野生犛牛,它們休閒自在地踱步,似乎在告訴我這裡是它們的地盤,是原始自然力量下的產物。
經過近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我終於來到了雅拉神山的山麓,拔地而起的山脈上巍峨壯麗,雪線之上覆蓋著皚皚白雪,山頂上還有寥寥雲霧,是一種超然又威嚴的氣氛。雅拉神山的山腳處事一片茂盛肥沃的草場,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還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彩色野花,牛羊在草場上悠閒地啃食草植或者是在一旁休息,真是自在又隨意的高山草原的景象。而此行的目的地就在這座巍峨的雅拉神山的山腰處,從山腳處瞭望,塔公寺金碧輝煌的寶剎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光閃閃,充滿了宗教中的神聖和莊嚴。我想要去往塔公寺,必然要走一段山路,好在雅拉神山通往塔公寺的山路被修建的平坦,路途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艱辛。
當塔公寺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心中的興奮和激動溢於言表。這是一座典型的藏族風格的寺廟,紅色磚牆上是兩排整整齊齊的白色塔林,這裡是裝殮圓寂僧人骨灰的地方。寺廟的主體是一個四角飛簷的四方形大殿,黃瓦之上還有一個大型的金色寶剎,造型威嚴又聖神,帶給我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寺廟的外面還有一群僧人飼養的馬匹,用來代步。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充滿藏族風情的藏布馬鞍,悠閒自得地在周圍漫步或者休息。金光閃閃的塔公寺映襯著遠處白雪皚皚的雅拉神山主峰,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高原之景。
塔公寺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菩薩喜歡的寺廟」,是花教重要的寺廟,葉子藏傳佛教中薩迦派的一個重要分支,當地的藏民對於這個宗教非常虔誠和篤定,每到藏曆六月下旬,許多附近的藏民都會聚集在塔公寺和寺內的僧人一起舉行盛大的佛事和跳神活動,場面宏大,虔誠又莊重。這個在當地人心中非常重要的塔公寺還有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塔公寺所處的這片土地還是一片大澤,這裡常年災難深重,百姓民不聊生,觀世音菩薩不忍見到人間深受災難,便流著淚將七顆淨土。當這七顆土落在塔公湖的時候,水汩汩地滲進地裡面,住在這裡的龍王眼看自己將要轉入地下,便跪著央求菩薩讓自己留在這個地方。於是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變成了塔公寺,龍王便在這裡生活。如今我們來到塔公寺北院會看到兩口水井,左面的這口水井裡面就居住著當時的龍王,僧人也會按時在這裡供奉祝禱,而另一口水井才是僧人們生活取水所用的。
由於這個神話傳說,當地的人們更加敬重觀音大士,於是塔公廟的觀音殿非常考究。一座三層藏族小樓佇立在塔剎的東面,三層樓的頂部還有一個高出屋頂的閣樓。整個觀音殿的一層全部用白色邊緣的青黑色藏族布子圍繞起來,年代久遠和時光痕跡在觀音殿上顯示的淋漓盡致,斑駁脫落的牆皮和酥鬆的窗欞,讓這個古樸的寺廟增添了一種歲月沉澱出來的莊嚴和肅穆。塔公寺內還保存著一個極其珍貴的釋迦牟尼的塑像,相傳是文成公主入藏時模仿拉薩大昭寺裡的釋迦牟尼佛像建造而成的,是珍貴的歷史史料,也是研究藏族佛教重要的文物。由於這裡的釋迦牟尼塑像與拉薩的釋迦牟尼齊名,許多傾城的信徒前往拉薩朝聖如果沒有成功,也可以在塔公寺的釋迦牟尼佛像前朝聖祝禱,也能達到相同的功德。
在青藏高原這片淨土上的寺廟不盡其數,也正是因為這裡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成為了歷代虔誠篤定的信徒想要朝聖的地方。走出塔公寺的時候,我看到寺廟上空遍布的雲朵中投射出幾道筆直的陽光,播撒在塔公寺的上方,就像宗教中常常描述的佛祖現身時候的光芒與希冀。我們且不論宗教的科學性,就在高原的這方淨土上感受宗教帶來的神聖和莊嚴,看雅拉神山上映襯著塔公寺的山花爛漫和碧草藍天,也是不往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