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公寺紅牆金頂映襯 遙望潔白的雅拉雪山

2020-12-11 大別阿郎

2015年9月29日,我們從新都橋出發,駕車由南往北行駛,沒有在人頭擁擠的力丘河谷停留,直奔目的地塔公寺。

塔公寺

不大一會兒,馬路上橫亙著一個三門洞、明黃琉璃瓦覆頂的牌坊。道路指示牌上用藏文、漢文和拼音(更應該理解為是英文)寫著「塔公鎮」字樣。

塔公,是個藏語音譯詞,「菩薩喜歡」的意思。這個被菩薩喜歡的地方,矗立著一處薩伽派的寺廟——塔公寺。薩迦派的寺廟的圍牆上,都會被塗成紅、白、藍三色,其僧人則會戴紅色的、蓮花狀僧帽,很高、很誇張。不過,他們似乎只在節日裡穿戴如此隆重的服飾。

塔公鎮牌坊

遠遠看過去,塔公寺內沒有很高的建築。又加上受高原反應的困擾,我們都沒有興趣購票進寺參觀。沿途就是風景,或者我們就在風景中。遵照邵師兄的建議,我們在塔公寺前方公路邊停下來,回頭遠眺塔公寺,也不虛此行。

靠近公路一側,塔公寺高牆下的一條廊道內,安裝著2米多高的粗大經筒,一個接著一個,多得數不清。一群身著藏族服飾的老人,在一位年輕姑娘的帶領下,逆時針方向繞寺行走。每經過一個經筒,他們就伸手抓住經筒上的把手,逆時針方向推一下。

那位姑娘沒有轉動經筒。她頭戴一頂潔白的毛絨筒帽,身穿雪白毛絨短大衣,下穿花裙,右手拿著一個小轉經筒,左手拿著一串綠色的佛珠,邊走邊唱。距離有點遠,我聽不清在唱什麼。那群轉經的老人,身穿黑袍,手拄拐杖;有的戴著頭巾,有的戴著寬簷帽;還有一位打著一把藍色的太陽傘。他們追求精神上的修行,每天那麼專注,那麼虔誠地圍著寺廟走幾圈,實際還有會一個好處:鍛鍊身體,保持健康。

塔公寺轉經筒和白衣女子(左四柱子下)

塔公寺是薩迦派的寺廟。藏區人民信仰的主要是藏傳佛教,分五大教派。當然,藏區也有其他的宗教和十幾個小的佛教教派,但都不是主流。五大佛教教派名單如下:

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格魯派,俗稱「黃教」苯教,俗稱「黑教」對於一般遊客來說,想了解各個教派的區別並不容易,也沒什麼必要。在寺廟外牆的裝飾上,薩迦派獨樹一幟。薩迦寺是教派主寺,圍牆從上往下分為三段,分別塗以紅、白、藍三色,所以被人稱為花教。塔公寺雖是薩迦派寺廟,它的外牆卻是個例外,跟其他教派的寺廟相同。薩迦派的第五世祖八思巴在1260-1276年間,曾經被元朝皇帝忽必烈尊為國師、帝師。八思巴後來返回藏區,完成對藏區的統一管轄。

在僧伽的服飾上,也有一些小區別,如格魯派的法帽是黃色的,帽冠也是黃色的;薩迦派的僧人戴的是黑帽紅冠;噶舉派會穿白色僧裙和白色上衣;寧瑪派會穿紅色僧服,戴紅色雞冠僧帽;苯教僧眾的袈裟襯裡使用的是藍色邊條[i]。

雅拉雪山

我們繼續往前走,塔公寺東面方向有一個露天停車場,周圍一圈都是售賣土特產的簡易店鋪。中國人喜歡旅遊過程中購物,是個眾所周知的毛病。我也不例外,1997年去少林寺旅遊,曾經買回兩把質量低劣的長劍。我暗自跟自己較勁兒,痛下決心:這次旅行,堅決不購物。回頭看,三、五百米之外,兩排白色的小佛塔整整齊齊地立塔公寺的後牆頭上。再遠一點,寺中,金光閃閃的正殿金頂直刺藍天。黛青色的遠山之上,飄來兩朵白雲。

大家的覺悟都很高。隊長邵師兄決定趕快離開這個琳琅滿目、充滿誘惑的市場。他將車駛出停車場,根據路牌指示,往雅拉雪山方向開去。右拐,我們很快就來到一條偏僻的公路。在一片牧場前,師兄決定停下來,遠眺一眼海拔5820米的雅拉神山。

雅拉雪山

雅拉雪山,也有的稱之為亞拉雪山,但絕對不是雅拉香波山。雅拉雪山,在藏語裡全稱為「夏學雅拉嘎波」,意思是「東方白犛牛山」,海拔5820米,坐落在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縣的交界處。在格薩爾王史詩中,它躋身中國藏區四大神山之列。因其山勢險要,至今無人登頂。在塔公寺後面可以遠眺雅拉雪山秀麗的山峰。

阿駱剛剛嘔吐過,一幅病怏怏的樣子,側著身子,呆呆地看著遠方蓮花狀的雅拉雪山。

邵師兄和邱師兄眺望雅拉雪山

經幡和風馬旗

我們進入藏區,經常能在山埡口、河邊、湖邊、山坡、寺廟等處看到幾道長長的繩索,上面掛著五種顏色的小旗幟,勁風獵獵,迎風招展。那就是風馬旗,藏語稱為隆達,隆是風,達是馬,所以稱為風馬旗。每一陣風過,旗幟飄飛,是向天上的贊神、地上的年神和水裡的龍神致意,祈求他們保佑人民幸福安康。

你看到的也可能是經幡,不是風馬旗。從外觀上看,風馬旗和經幡很像,但還是有區別的。理論上講,風馬旗的小旗幟上會印著一匹飛馬,四角印著四種神獸;經幡上則只印著經文,有時只有印著黑字或紅色的白色旗幟。如果沒有印經文,那肯定是風馬旗無疑。風馬旗必定有五種顏色的旗幟,按照藍、白、紅、綠、黃的順序依次排列。

納木措岸邊的經幡

但是,現實中,經常能看到經幡上也印著風馬圖案,風馬旗上也掛著經幡。說它是風馬旗可以,說它是經幡也可以。

我們例行公事地拍攝照片,然後依依不捨地離開。正如網友們所說的那樣,我們幾個實際上是高原小白,大概除邵師兄外,或輕或重都有高原反應,面對風景卻興致索然。

我們就要返程,回到G318國道,駛向下一站:稻城。

[i] 李玉琴《藏傳佛教僧伽服飾釋義》,《西藏研究》,2008年2月第1期。

相關焦點

  • 甘孜「塔公寺」——雅拉神山上的嫋嫋香火
    甘孜「塔公寺」——雅拉神山上的嫋嫋香火青藏高原留給我們的印象大多是是標籤化的:荒蕪、禁地、危險、少數民族……一個個固定式的標籤把青藏高原的樣子片面的樣子表現我們的眼前,固定在我們格式化的印象中。佇立在雅拉神山上的塔公寺,究竟有多少獨特的風情,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歷史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塔公寺,見證高原之上的虔誠之地,看嫋嫋的香火飄蕩出的韻味與悠長。前往著名的康定縣的川藏公路上要經過塔公景區,這裡就是塔公寺所在的地方,距離康定縣城大約有一百公裡的距離。
  • 甘孜州塔公寺,康巴藏民朝拜聖地,因文成公主而建
    中國最美景觀大道-318川藏線自駕,經過新都橋時,當地有一個景點是必去的,就是塔公寺了。 塔公寺在川西藏區非常有名,在藏傳佛教中地位很高,廬殿內供奉著塔公寺的鎮寺之寶,一座當年由文成公主入藏時,隨身攜帶的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
  • ...在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當一名「遙望雪山群」群主是什麼感受?
    「這裡有人喜歡地理,有人研究氣象,有人是戶外發燒友,也有人愛好古詩文……」但歸根究底,把這群人湊到一起,並使之越來越壯大的,是雪山,是在成都看雪山。如今,「在成都遙望雪山」兩個QQ群已有超過4000人,微信群更是已經建了6個,基本上每個群都是滿額。相應的,「在成都遙望雪山」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
  • 阿尼瑪卿雪山的朝聖之路
    藏族人民稱阿尼瑪卿為「博卡瓦間貢」,即開天闢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人民信仰的二十一座神雪山中,排行第四,被稱為斯巴僑貝拉格,專掌安多地區的山河浮沉和滄桑之變,是藏族的救護者。為了心中對雪山的嚮往,也為了去看看藏族人民心中的聖山,出發去青海開始朝聖之路。青海瑪沁縣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一個縣,系國家級「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黃河上遊的山原、河谷地帶。
  • 在成都遙望雪山,聽「追峰人」講述詩和遠方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每當有人問我,為什麼會與雪山結緣?我總會引用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那句話,『因為山就在那裡』。」「在成都遙望雪山」這個話題,也多次登上「熱搜」排行榜,而這些可以看到的山峰,大部分都位於四川省的阿壩州境內。第一次在阿壩州看到山峰,是在一處綠樹成蔭的地方,那一幕對他來說印象深刻。回去查了以後才知道,那座雪山正是阿壩州第二高峰5922米的大黃峰。在那以後,魏偉開始專注研究理縣的雪山。
  • 川西雪山的「烏託邦」!這片未經汙染的純淨之地,美到移不開眼
    但與之遙遙相對的亞拉雪山,卻鮮有人知。(也叫雅拉雪山)佇立在康定、道孚和丹巴三縣交界的亞拉,從任何角度看都各有千秋。從塔公寺看到的亞拉像一朵蓮花▽@塔公小攝影師,感謝從曲莫貢看又像一頂皇冠@明亮小姐Celia,感謝
  • 2020端午川西雅拉雪山&塔公草原穿越總結及建議
    第二天翻越海拔4216m的雅拉埡口,途徑姐妹湖,抵達海拔4050m的玉石海(雅拉友措)營地露營(超五星級營地,目前八美正在通過站巴溝大興土木修建雅拉雪山景區,預計2020年十一前後景區落成開放)。雅拉友措(玉石海)營地有雪山、神瀑、草地、森林、苦修之人的駐地、經幡遍地,雅拉友措(玉石海)有環湖朝聖的小路。
  • 塔公寺,寺廟周圍佛塔成林,構成了絕妙的塔林景觀
    走進塔公寺,塔公寺為塔公景區的中心,距康定縣城110多公裡。塔公寺,全名「一見如意解脫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著名寺廟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康巴地區藏民族朝拜的聖地之一。寺內保存有一尊與拉薩大昭寺相同的釋迦牟尼像。
  • 梵淨山除了有紅雲金頂,還有「植物界的活化石」,讚揚聲連綿不斷
    一提到梵淨山,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紅雲金頂。紅雲金頂,因為其山峰形狀又被稱為「天下第一峰,」山峰直立高達百米,上半部分一分為二,兩端用天橋相連接,兩邊各有一座廟,一邊供奉釋迦佛,另一邊供奉彌勒佛。由於其紅雲瑞氣經常環繞在山峰四周,故而稱作紅雲金頂,是鴻運金頂的諧音。其形狀既像佛手二指彈,更像是寓意生命的圖騰。
  • 《最後生還者2》雅拉背景是什麼 雅拉背景故事內容分享
    導 讀 《最後生還者2》是頑皮狗第二團隊歷時兩年所開發的最新續作,對於遊戲中的主要人物的背景如何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最後生還者2》雅拉人物背景介紹
  • 成都又見雪山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成都又見雪山 2020-08-13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