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瑪卿雪山的朝聖之路

2020-12-24 尋遊記

阿尼瑪卿山位於中國青海省,藏語寓意強健的祖先。為西藏古老雍仲本教的聖地。藏族人民稱阿尼瑪卿為「博卡瓦間貢」,即開天闢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人民信仰的二十一座神雪山中,排行第四,被稱為斯巴僑貝拉格,專掌安多地區的山河浮沉和滄桑之變,是藏族的救護者。傳說阿尼瑪卿山神是活山神沃德的第四個兒子,沃德為了拯救藏區百姓,使他們解脫災難,能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派老四到安多消滅妖魔,降伏猛獸,懲辦壞人,使百姓過上幸福祥和的日子,後來老四與其父沃德鞏甲相會時,修建的九層白玉瓊樓變成了阿尼瑪卿山神。

為了心中對雪山的嚮往,也為了去看看藏族人民心中的聖山,出發去青海開始朝聖之路。青海瑪沁縣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一個縣,系國家級「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黃河上遊的山原、河谷地帶。去甘加主要是為了看八角古城和白石崖寺,剛進入甘加草原不遠就發現路邊有一小湖,這時天剛好露出藍藍的一塊,想著小湖裡倒映著天空肯定漂亮,於是走到湖邊一看果然漂亮的就像若爾蓋的花湖一樣,給人以驚喜。八角古城歷史可以上溯到吐蕃時期,城周長約摸有兩公裡左右,有八個城角,高處看似花瓣狀,城內房舍整修一新,仍有藏民居住。白石崖寺坐落於如牆般平整聳立的白石崖下,白石崖在陽光下如一面白色的鏡子,而紅牆金頂的白石崖寺發出閃閃金光,十分漂亮。可惜天氣已經轉陰,於是走馬觀花看了看已是下午三點。

凡是路過佛寺之處,藏族同胞們全部盛裝打扮聚在其內歡歌載舞,慶祝青稞即將收割,老鄉說他們過廟會,翻過同仁縣麥秀埡口後來到了澤庫縣境內,吃驚的是這裡的草原之遼闊足以媲美若爾蓋,滿眼綠色一望無垠,充滿了正常牧民生活的氣息,沒有一絲商業化的痕跡,這才是草原的本味。路過黃河邊上的瑪沁縣拉加鎮時,被坐落在秀麗紅石崖下的拉加寺所吸引,停下欣賞片刻,其山寺合一,如同天生,令人感嘆,在盤山路上俯瞰拉加鎮,其格局更是令人讚嘆不已,鎮分南北,各守黃河,依山修房,傍水築舍,章法有度,氣勢天成。

翻過加拉鎮不遠看藍天白雲料定神山定然得見,到了瑪沁縣大武鎮,準備向阿尼瑪卿神山進發。出了大武鎮上高速行駛朝阿尼瑪卿雪山方向走,高速路上可以仰望神山,就一路走走停停仰望神山。只見神山腳下銀光閃閃的哈龍冰川如帶般飄下,忍不住想去觸摸一下、吃上一口萬年寒冰,走了將近半個小時才來到冰川面前。冰川末端呈斷崖狀,高達十五六米,水滴在不斷下滴,有一寬約兩米的冰窟,冰川主融水區域不在斷面應在斷面之上冰川,在靠山根亂石下有一巨大湧水口。望著白雲飄過莊嚴的神山,嘗試著把自己幻作一片白雲、化為一塊頑石、變成一朵浪花定格在這一刻,用不同的角度去仰視他去膜拜他,秋風已起,雖不舍離去,奈萬物總有離別,恭恭敬敬的在冰川下對著他行禮告別,且一路不住的回頭遙望。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敬請期待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紀錄片《阿尼瑪卿》榮獲殊榮
    紀錄片《阿尼瑪卿》榮獲第八屆青海省文學藝術獎。阿尼瑪卿,是黃河源頭最大的雪山,藏語稱「博卡瓦尖貢」。阿尼瑪卿是一座集生態、冰川、神話傳說、動植物、信仰、自然於一體,並具有文化、地理、生物多樣性和活態化民間珍貴神話記憶為一身的雪山。
  • 神山阿尼瑪卿 有一塊依然還活著的冰川
    阿尼瑪卿山又稱瑪積雪山,藏語意為「祖父大瑪神之山」。在青海省東南部,延伸至甘肅省南部邊境。為崑崙山脈東段中支。西北至東南走向,黃河繞流東南側。長約200km,寬60km。海拔4000~5000m。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m,終年積雪多冰川。富珍貴野生動物和礦藏。
  • 阿尼瑪卿挺拔,九曲黃河迴繞,雪域聖境青海果洛
    大武鎮不僅是果洛州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藏區群眾前往阿尼瑪卿神山轉山的重要集散地,作為格薩爾王傳說最多的兩個地區——青海的果洛和甘孜的德格,鎮上格薩爾王廣場的格薩爾王塑像也塑造得特別傳神和英明神武!大武鎮坐落於瑪沁腹地草原大武灘上(又稱格科塘),阿尼瑪卿雪山傲然屹立於西北方,格曲河緩緩流淌於縣城西側,城區四周被群山環抱,這種地形在藏區往往被稱作蓮花寶地。
  • 中國的朝聖之路在哪裡?
    01朋友對歐洲「朝聖之路」的分享:2019年,我的朋友劉麗前往了舉世聞名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大道」徒步,回來後,她為我們做了一次分享。圖片來自劉麗在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多麼自信美麗我羨慕不已,為她的經歷與內心的收穫,也為她能去到遙遠的朝聖之路。同時我也思考,中國也有這樣的「朝聖之路」嗎?
  • 轉山的魅力,岡仁波齊神山、梅裡雪山……,你還在等什麼
    根據我的理解,朝聖轉山歷經千辛萬苦,不管來世修得如何,但都修煉了一身堅毅的品性和持之以恆的態度。這就是藏傳佛教在每個人心裡種下的一種信念。不論工作、學習、生活、做事情,都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也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堅持就是信仰最重要的基礎。
  • 電影《朝聖之路》:一部探討生命意義的厚重之作
    電影《朝聖之路》無論是在人物、情節、畫面設定上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湯姆的兒子丹尼爾在朝聖的行程中遭遇意外而不幸身亡。湯姆對於丹尼爾之前的所作所為一直是持有著一個不理解的態度,對於湯姆而言,他只是想將自己兒子的屍體帶回來。湯姆抑制住了內心的悲傷,將丹尼爾的屍體在當地進行了火化。湯姆決定最後帶著丹尼爾的骨灰去走朝聖之路。
  • 《岡仁波齊》:什麼是你心中的朝聖?
    這部電影只有一個關鍵詞:朝聖。電影開始沒多久的一個畫面,讓我震驚不已。壯美的雪山背景下,主人公尼瑪扎堆在村口開著拖拉機,身旁圍著送行的村民,準備踏上朝聖之路。車尾剛駛出畫面的瞬間,同去朝聖的一行人突然匍匐跪拜在地,彎腰、手板放地面推行、身體向前滑動、雙手合十、額頭磕在地上、再起身手板合十祈禱……看到這裡,我眼淚瞬間掉了下來。
  • 聖地牙哥-嗯是西班牙朝聖之路到的那個小地方
    最近迷上了韓綜《西班牙寄宿》,幾個藝人被老羅拐帶到西班牙著名的朝聖之路上開民宿。羅PD真的太有意思了,去的地方也是一個比一個偏門。朝聖之路我沒有走(總長800km),但是去過這條路上的幾個站點,也玩到了終點站聖地牙哥,也算挨著一點同款的邊吧。
  • 世界上最有名的徒步線路之一——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西班牙的「聖地牙哥之路」,是世界三大朝聖之路之中最著名的一條,是一條每年超過10萬人行走的神奇之路,一個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文化之旅。它起源於900多年前。傳說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雅各( St.聖地牙哥朝聖之路1985年被正式確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隨後又被歐洲議會定為第一條歐洲文化旅行路線。隨著朝聖人數增多,朝聖路線逐漸固定下來。
  • 人生就是一條朝聖之路—2020岡仁波齊轉山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條朝聖之路我們的內心一定有股力量,或者是能量,他幫助我們在看似雜亂的生活中覓得方向,得到滋養。無論知道還是不知道,我相信我們都在往同一個方向去。所謂朝聖,不只是轉一座聖山,一片聖湖,似乎更在於發現心中那一份不打折的真誠和愛,活得越來越平凡、簡單、如實......
  • 【在線影展】聖地牙哥朝聖之路_圖片頻道_新聞中心_騰訊網
    然而,此行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單純地去體驗朝聖之旅,它還為我的攝影創作提供了實踐的語境。從早期針對英國觀念藝術家理察·朗(Richard Long)和漢密斯·富爾頓(Hamish Fulton)「行走藝術」的研究,到陸續收集來關於再現朝聖之路的攝影作品,再到大量的文本閱讀,我所關注的重點在於考察圖像是否能夠將朝聖之路這一特別地理區域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抽離出來,從而構建集體記憶的樣本。
  • 輪迴800多年的遺世書卷|梅裡雪山,雨崩、雪達最全攻略
    梅裡雪山攻略圖梅裡雪山 ,目前為止,很多的攻略寫它位於 雲南 迪慶 藏族自治州。其實這種說法,是源於滇藏公路自駕,到了 德欽 的飛來寺,可以看到 梅裡雪山 全貌。於是漸漸的,讓很多人忘記了在這附近,有一個最佳觀景點並不是飛來寺而是霧濃頂;更讓很多人甚至不知道, 梅裡雪山 山脈,其實跨越了兩省三縣—— 雲南 省 德欽 縣、 西藏 左貢 縣、 西藏 察隅 縣。說起 梅裡雪山 ,明永冰川、 雨崩 已是為人熟知的徒步路線。
  • 梅裡雪山|17人葬身的世界登山禁區,卻能給人帶來幸運?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梅裡雪山,堪稱中國最傳奇的雪山。其實卡瓦格博並非梅裡雪山而是被叫錯了名字。真正的梅裡雪山,在太子群峰北側。卡瓦格博是藏民心中的聖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1987 年8 月的夏季,一支陌生的隊伍開著越野車馱著大包小包來到了雪山下。
  • 西藏八廓街,去拉薩的朋友都會去到的地方,藍天下的雪山清晰可見
    這裡是拉薩八廓街,每個去到西藏拉薩的朋友都會去轉一轉的地方,藍天下的雪山清晰可見。這裡有藏族同胞朝聖的終點——大昭寺。這裡是拉薩八廓街,每個去到西藏拉薩的朋友都會去轉一轉的地方,這裡有藏族同胞朝聖的終點——大昭寺。這裡是光明老茶館,感受藏族同胞的茶文化,這裡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 一輩子總要去西藏朝聖一次
    布達拉宮——朝聖之旅的終點不負如來不負卿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巴松錯——西藏小瑞士巴松措風景區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蹟、名勝古剎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巴松錯的環湖也是當地朝聖者們常年朝聖的路,沿著朝聖之路走一圈,相信你的心境肯定也會有所不同。
  • 朝聖是一場頓悟 淺談印度朝聖的意義
    故此,為助緣大眾更多了解印度朝聖之殊勝,蟬友圈耀彪從「經典記載、名師開示和團員分享」三個方面,分別闡述印度朝聖之意義,以此供養大眾,以便在朝禮聖地之餘更好的體悟佛陀之教言,增進圓滿朝聖之功德等。——體恆法師·2012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佛陀的聖地沒落於此,佛子應勤修行以求解脫,才不枉聖地朝聖之行。真的佛子,應對佛教有真感情。朝聖不能以旅遊的心態,隨意嘻笑怒罵,挑三撿四,否則耗損福報,亦錯失累積福報之機緣也。——然一法師·2014蟬友圈佛旅網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
  • 轉山轉水轉經輪,望著雪山聽著真言,神奇的西藏是如何的令人嚮往
    人活一世,不應該僅限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世界這麼大,真的應該出去看一看,約上三五好友,背上行囊,就可以開啟一段神聖的朝聖之路,所以西藏一行,你值得擁有。很多人說西藏不在拉薩,也不在大昭寺,更不在布達拉宮,西藏一直在路上。
  • 朝聖活動到底是什麼「迷藥」,中世紀晚期教徒為何賣房都要朝聖?
    朝聖對於宗教信徒來說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他們懷著自己心中的願望前去朝聖,朝聖的目的地就是自己心中的地方,朝聖的過程往往是艱難險阻的,中世紀晚期的朝聖活動更是達到了狂熱的追求,出於對信仰的追求,在中世紀朝聖更是迎來了一股朝聖熱潮,許多人紛紛走向朝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