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法輪常轉?什麼叫正法久住?真正的常住之法就在六字佛號裡。如果《無量壽經》裡沒有這句佛號,它也住不了世。就是因為有這句佛號,這部經典才能住世。有這樣一種說法:「佛說留《無量壽經》住世,不一定是專指這一部經,也可能是留《阿彌陀經》,也可能是留《觀無量壽經》。只要是淨土三部經,隨便哪一部經典住世,都算是《無量壽經》住世。」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從平等、一致的角度看好像有道理,因為都是淨土法門,都提倡專念佛號。但是我們可以細細想一想,如果把《無量壽經》換成《觀無量壽經》住世,眾生會看出來專修念佛嗎?很難看得出來。《觀無量壽經》裡大量的文字內容都是講如何修定善、散善,而且定善、散善在末法一萬年之後的時代裡,誰都難以做到,連孝養父母都做不到,最基本的世善都沒有。
所以留《觀無量壽經》住世並不能把念佛一法明確地彰顯出來,定散二善又做不到,這樣留下來就沒有實際意義了。同樣的道理,留《阿彌陀經》住世也不能完全達到相應的教化功能,因為《阿彌陀經》講的內容太簡單,極樂世界的狀況、阿彌陀佛的因緣、阿彌陀佛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雖然講了無量光、無量壽,但不具體,它是一種濃縮的講法。
如果有《無量壽經》《觀經》為基礎,就會覺得這種講法好,因為它將重點高度濃縮,直接點出。反之,如果沒有其他經典做鋪墊,就不叫濃縮,只有一點點內容,眾生很難消化、吸收。所以就法義而言,《無量壽經》是最完整的,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佛,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眾生往生因果這些內容都講到了。
從建立眾生信仰來講,《無量壽經》是最完整的,無論從哪一個層面,《無量壽經》都可以讓人走到淨土之門來。比如末法一萬年後,再來看《無量壽經》所講的五惡、五痛、五燒就更真實。現在很多人好像對此無動於衷,沒有什麼感觸。如果我們生在戰亂年代,或者是道德淪喪的年代,就會對五惡、五痛、五燒有更深的感觸,感覺釋迦牟尼佛真的是偉大。
在兩千多年前,就能看到末法眾生的業力,講得如此清晰明了。有人說佛為什麼不給我們顯示神通?其實佛顯示的神通太多了,只是我們不知道,也未留心。獨留《無量壽經》本身就是個大神通!從這部經裡可以看出來「念佛往生」一法的道理非常明了。末法萬年後,其他法門通通都沒有了,唯一住世的就是「六字名號」。所以淨土法門是真正可以讓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的一個教法。
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代之分,若以淨土法門來講,三個時代都是正法。即使在末世,也有正法,叫「末世正法」。很多人覺得末法時代佛法衰微,沒有正法,都是法弱魔強,邪法盛行。但是只要有《無量壽經》住世,有六字名號住世,即是正法住世。即使在末法一萬年之後那個時代也是正法。
能夠遇到淨土法門,就是正法時代,這個法非常正,毫無染汙,毫無障礙,隨眾生的意願,都可以解脫。反過來,如果不能了生死,即使生在正法時代,對自己而言,也是末法。「正法末世」的觀點,在《圓覺經》裡有講: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正法末世」是說這個法即使是正法,但是遇到眾生不了生死,不能破四相也屬於末世。如果不能了四相,即使經過多少大劫的修行,「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這叫「有為法」。凡是修有為法的時代都是末世。很多人修人天善法不能解脫,無論怎麼努力,經過多少大劫的修行還是處在末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