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是譽滿寰宇的著名佛教聖地, 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演法道場。自漢代迄今, 古剎寺宇遍布於五峰萬壑之間, 但大都以崇奉文殊菩薩為主, 唯有距臺懷中心15 公裡處, 海拔1900 餘米的金閣寺都是以觀世音菩薩為信仰的核心, 別具一格, 呈現異彩。它的住持就是專弘淨土、慈悲雙運的廣濟法師。
廣濟法師, 1949 年陰曆十月二十二日生於河北省陽康縣東井集鎮施家會村, 俗姓趙, 名殿進。他的父母都是虔誠信佛、行善積德的佛教弟子, 家裡設有佛堂, 供奉著50斤重的銅鑄佛像, 家道殷厚, 常常周濟村裡的窮人, 施捨糧食等財物, 不望償報。待人接物, 誠實不欺, 一心奉佛, 助人為樂。其祖舅父也是行持佛法的佛教信徒, 曾有弟子500 餘人, 是坐化而亡的。由於家庭濃厚的佛教氛圍的薰陶, 使他幼小的心田即播撒有佛菩薩的種子, 相信人世間真有佛菩薩在庇佑著芸芸眾生, 只是沒有親眼看到過如活人一般既會說話、又能行走的肉身佛菩薩而已, 對佛總是充滿信敬的感情, 還夾雜著神秘的心理。對於風雨雷電雪等自然存在的客觀現象, 也感到十分驚奇, 總想探究明白。
10 歲時, 對於父親教他的《百家姓》、《千字文》等書籍能夠背誦如流, 切實理解。為了培養漢語才能, 13 歲時他還認真抄寫字典, 從不間斷, 直到最後一頁才止。就在13 歲的這一年, 對他十分慈愛的母親與世長辭, 使他覺得山河變色, 天日無光, 直到現在他在自己的佛堂裡還另外珍藏懸掛著他母親的放大照片, 可見對他影響之深是不言而喻的。後來他父親續弦再娶, 繼母善良, 待他亦很好。14 歲時因故退學, 但仍堅持讀書。15歲時, 開始參加農業勞動, 老老實實, 盡 管活兒很重, 他也不嫌苦累, 十分賣力。「文革」爆發後, 他家的佛堂被毀。20歲時, 慈父 也去世了, 父母雙亡, 無依無靠, 只得獨立為生。1973年, 曾產生出家念頭, 他每當早晨起來, 就向北方跪頭, 念誦「阿彌陀佛」聖號不止, 這大概是信佛種子的最初萌芽。
25歲時, 去表哥家, 發現一疊大同雲岡石窟的佛像照片, 即帶回家中, 羅貼牆壁, 設立佛堂, 每當出入, 必焚香禮拜, 常去供銷社購買衛生香, 售貨員感到奇怪, 就將情況報告大隊, 大隊因而用喇叭廣播說: 「有的人不好好勞動, 卻暗中搞牛鬼蛇神」, 同時專門把下鄉工作人員派到廣濟師家吃飯, 以便了解情況。其時, 廣濟師正在家中進行斷食試驗, 每頓吃十粒蠶豆, 飲三壺白水, 一日三頓, 天天如此。小隊隊長看到廣濟師吃得這樣少, 卻不知體力如何, 便讓他繼續勞動, 從旁觀察, 結果發現跟以前一樣勁力充盈, 絲毫不顯衰弱無力之相, 以為是故弄玄虛, 惑人耳目, 而私下一定另食它物, 否則不可思議。有一天, 又去廣濟師家, 乘廣濟師不注意間, 竟偷取一粒蠶豆, 出外送入口中, 猛覺有一股異香撲入鼻中, 咀嚼起來, 十分的甜, 與平常所食迥然不同, 餘味不息。因此向大隊匯報, 第二天, 大隊又把下鄉工作人員派到他家吃飯, 大隊書記還親自陪同前去, 到廣濟師家時, 廣濟師正在佛堂磕頭, 大隊書記不禁捂口而笑, 隨即離去。工作人員在進一步了解他家裡情況及廣濟師個人情況後, 問廣濟師是否看破紅塵, 廣濟師回答說: 「並非看破紅塵, 實是出於信仰,也無其它想法。」工作人員最後告訴他: 「我奶奶就是佛教信徒。你想怎麼就怎麼吧, 我看你也沒什麼病, 挺精幹的。」此後, 大隊喇叭也再未廣播, 也沒有繼續追問, 就不管了。這是1975 年夏天的事。
1976年, 聽說大同陽高縣西要泉村有位虔心學佛的「李善人」, 即現今碧山寺住持妙江法師的母親, 當時是在家學佛的居士 ( 後來出家了) , 精勤念佛, 善譽頗著 , 即帶著綠豆、供碗 、臉盆等物, 來到該村, 祈請李善人能對他有所幫助開導, 李善人遂指示廣濟師到80 裡遠的大同雲岡石窟去找一位俗姓賈, 法名藏通的師父祈求皈依, 結果到了雲岡石窟時, 經過問詢, 找到賈師父的住處, 但不敢擅自進入, 在掛著「閒人免進」牌的門口一直等了3 天, 最後通過服務人員才找到賈師父, 但賈師父告訴他出家的機緣還沒有成熟, 表示不敢收他為徒。廣濟師見如此說, 不得已再到西要泉村, 請李善人再想辦法, 李善人說: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只要你誠心學佛, 賈師父是會收你作徒弟的。廣濟師因而再奔雲岡石窟, 賈師父見到這個年輕人眉清目秀, 誠實和雅, 出離之心非常強烈, 就終於答應收他為徒, 起法名為妙方。從此廣濟師就在雲岡石窟幫助服務人員掃院、打水、燒 飯, 十分勤快, 但沉默寡言, 經常到佛窟中靜坐念經, 自在修行, 手裡掐著李善人送他的十八羅漢珠, 念念有詞。
有一次, 一名原平的參觀者見他坐靜, 而且鬍鬚很長, 便叫他師父, 並告訴他原平有個寺廟, 讓他到那兒去修行。當時廣濟師因一心要住雲岡, 也未多加留意。恰好當天晚上, 賈師父告廣濟師說: 「糧食不夠了, 你去五臺山吧! 」廣濟師聽後, 遵從師父所言, 決定參訪五臺山, 途中遇到原平一姓郭的青年, 剛病癒出院, 大概兩人緣分很厚, 攀談極為相得, 因緣聚散, 依依惜別。長途跋涉, 步行來到五臺山碧山寺, 見寺廟破敗, 一片荒涼, 在天王殿拜完彌勒後, 來到臺懷顯通寺。不久又返回原平下王村找到姓郭的青年, 為那個村的人看病數日, 之後又到崞陽鎮, 繼續給人看病, 據廣濟師說, 效果十分靈驗, 這是1977年的事。
年底回到故鄉陽原縣, 過臘八。春節後, 又返到原平, 經人介紹又轉到原平五峰山壽寧寺, 拜崇厚和尚為師, 法名青山, 在此半年之後, 又到崞陽鎮大芳鄉茹嶽村樓煩寺, 依止靈普和尚為師, 並正式祝髮剃度, 法名慈環, 號廣濟, 在此寺修行居住3 年有餘。曾幫助其師重塑三尊佛像, 1982年聽說五臺山塔院寺寂度法師傳戒授徒, 再次來到五臺山。在五臺山期間, 經南山寺慈音法師介紹, 五臺山管理局把廣濟師列入五臺山戶籍僧額, 故而在他回到樓煩寺不久, 即接到通知, 省裡已批准廣濟師可以轉到五臺山, 廣濟師遂成為顯通寺正式僧人, 直到1985 年陰曆七月十二日被五臺山佛教協會派到金閣寺擔任住持, 管理寺廟為止。
廣濟法師初到金閣寺時, 殿宇傾圮, 佛像剝落, 蔓草橫生, 滿目悽涼, 一片狼藉, 令人怖畏。其時該寺只有結束「文革」內亂, 落實宗教政策後重新回到寺廟的三位老和尚, 根本無從談及弘揚佛法, 只是暫且看管寺廟而已。廣濟法師身肩管理重任, 心懷護持大願, 利用一切因素, 多方積聚力量, 決定首先維修殿宇。1986年, 山西省人民政府分管宗教、旅遊的白清才副省長對金閣寺的恢復修繕特別關注, 批拔修建款 100 餘萬, 以便使位於五臺山風景名勝區西南部的門戶金閣寺給中外遊人以清靜幽雅, 深刻難忘的美好印象。金閣寺分兩進院落, 四重大殿, 依次為天王殿、大悲殿、洞樓殿、大雄殿, 廣濟法師首先維修了大雄寶殿, 並請浙江匠師重塑了三世佛像和十八羅漢像, 安置了供桌, 1988 年基本完成。
廣濟法師是佛教淨土宗的堅定信仰者。淨土法門, 是一極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宗派, 流傳之 廣, 影響之大, 其餘諸宗皆不能比, 「是男是女總堪修, 若智若愚皆有方」。近代蓮宗高僧印光大師說: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 此名淨土三經, 專談淨土緣起事理; 」「淨土法門, 乃如來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 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 不斷惑業, 得出輪迴, 即此一生, 定登佛國。末世眾生, 根機陋劣, 含此法門, 其何能淑? 凡修淨業者, 第一, 必須嚴持淨戒。第二, 必須發菩提心。第三, 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說法之基礎, 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 信願為往生之前導」, 「修持淨土念佛法門, 當以信願行為宗。信者, 當篤信佛力; 願者, 願以此生誓往西方; 行者, 真實依教起行」「淨土法門, 其大無外。為佛法之歸宿, 亦世法之本源。約俗諦論, 舉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 格致誠心修齊治平之八事, 離此則不能究竟圓滿。舉凡斷惑證真, 超凡入聖之妙道, 一塵不立萬德圓具之真心, 離此則不能直下宗得」。「宜放開心胸眼界, 努力修持淨業, 所有吉兇禍福, 悉不計慮。縱大禍臨頭, 於無可如何之中, 尚有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可以恬恃, 有何可畏: 以念佛念觀世音菩薩作為無畏之據, 放開心量, 勿須恐嚇, 則病自痊癒, 身自安樂矣。若不知此義, 則是未遇危境, 自己先陷於危 中, 雖佛菩薩亦莫能救, 所以君子素患難行乎患難, 故能無入而不自得焉」。「心淨則能生 淨土。是以念佛之人, 必須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一句佛號, 包括一大藏教」。
廣濟法師是夙植佛緣, 善解法要, 注重實行的清淨僧伽, 他相信淨土法門念佛功德的稀有殊勝, 對於彌陀境界的強烈執著和深信切願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更兼之廣濟法師心性慈悲, 誠信善德, 懷利濟眾生之至願, 報佛宏恩之熱忱, 因此, 比較各宗, 以為淨土最為穩便, 是快捷成佛之法, 普攝群機之道, 而且念佛法門亦為其他各宗所絕不純減, 因此, 抱定專弘淨土之決心, 曾無稍懈, 特別服膺的便是近代淨宗泰鬥印光大師。
廣濟法師繼承歷代淨宗祖師大德優良傳統及自己父母慈濟他人之遺德, 首即特別注重戒律之弘持。他說: 「一個正信的佛徒, 無論修習何宗。第一, 必須持戒, 第二, 必須念佛, 這兩條是最最起碼的要求, 否則, 就不知其何了。」
廣濟法師講究衛生的習慣是出了名的, 每當晨起或有客來訪, 都要手執塵撣, 將客廳茶桌和坐椅頂部拂拭一番, 如若不然, 心裡就不會安穩、 踏實, 亦覺非待客之道, 在自己的周圍容不得一星點的塵埃, 真是「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染塵埃」。此非多餘, 實含妙德, 淨宗行者, 良可欽矣。
1989年, 在大雄寶殿維修完畢後, 又開始著手維修大悲殿及金裝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此殿為金閣寺的主要殿宇, 這是與五臺山其它寺宇顯著不同的特色所在。觀世音菩薩又譯觀自在菩薩, 指菩薩觀有而不住有, 觀空而不住空, 聞名而不著於名, 見相而不惑於相, 心不能動, 境不能隨, 動隨不亂其真, 自在無礙之智慧。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說: 觀世音菩薩已於過去無量劫中作佛, 號正法名如來。大悲願力, 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 現作菩薩。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在浙江的普陀山。《法華經》說: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受諸苦惱, 聞是觀世音菩薩, 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 皆得解脫。」說明尋聲救苦是觀世音菩薩所特具的不共功德。觀世音菩薩主要含攝大悲解脫法門、大智深般若法門、金剛三昧法門、淨土法門以及陀羅尼法門。「陀羅尼法門」或名「總持法門」, 或名 「真言咒」, 觀世音菩薩陀羅尼法門經咒依現身的不同有數十種之多, 其中《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簡稱《大悲咒》, 共有咒語八十四句, 內除「娑婆」系表示五濁惡世外, 其餘八十三句, 分別代表八十三位菩薩。《大悲咒》系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說, 觀世音菩薩受之於千光王靜住如來佛。時觀音菩薩始住初地, 一聞此咒, 立超第八地, 心生歡喜, 發誓弘布, 安樂眾生, 即時應願, 身生千手千眼。《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如法誦持者, 觀音菩薩, 一切善神, 金剛密跡, 常隨護衛, 不離其側。世間八萬四千種煩惱病苦, 悉皆治之, 一切鬼魅, 均被執縛。觀音菩薩聖德無量, 神通廣大, 五濁惡世一切苦難眾生, 莫不歸信崇奉, 仰仗雄力之加被, 懇禱慈光之接引。
廣濟法師有鑑於此, 遂興起重塑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之宏願, 為佛教聖地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道場增光添彩, 因而聘請名師巨匠, 以至誠至敬之心, 重塑金身寶相。1992 年初具規模, 翌年彩畫裝金, 香港寶蓮禪寺方丈聖一法師及臺灣常智法師和淨圓法師為此特別供養施予時價值50 餘萬元以上的金箔21萬張, 用以觀世音菩薩法身的裝金, 加之工費、料費, 總計耗資100 萬元左右。千手觀音菩薩像高17. 7 米, 是五臺山所有佛菩薩像中最高的一尊, 比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 「希臘奧林庇亞宙斯像」還高兩米有餘。觀音菩薩呈三面四十二手臂法相, 除前胸合掌雙手外, 其餘每一手中又各有二十五手, 二十五眼, 而成千手千眼。手執種種法器, 頭頂阿彌陀佛, 密放無上光明, 慈力佑護眾生。
1993 年觀音菩薩聖誕日即陰曆六月十九日, 舉辦開光大法會, 廣濟法師邀請山西省人民政府白清才省長、現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周新玉局長, 原山西省顧委胡曉琴副主任, 原山西省 宗教局李金華局長、山西省政協宗教委員會周文豪主任、中國佛教協會明智法師、山西省佛教協會第一副會長兼秘書長慈貴法師以及香港法善精舍住持靈春法師等蒞臨法會, 法會由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禧鉅法師主持, 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請佛法師致辭, 五臺山金閣寺住持廣濟法師作了重要講話。之後, 他與眾位法師共同主辦了盛大的聖像開光儀式, 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五臺山佛教的繁榮興盛, 弘揚了五臺山的觀音信仰和大慈大悲的精神。
廣濟法師在維修大悲殿的同時, 又於1993 年開始維修毗盧殿、水陸殿、地藏殿、藥王 殿、玉皇殿、靈霄殿、伽藍殿、三皇殿, 共耗資48 萬元, 還新建了一座3. 6 丈高的五臺山近代高僧含空法師肉身塔, 耗資3 萬元。另外, 廣濟法師正在新塑大悲殿二樓上的80 餘尊大悲觀世音菩薩相解, 祖堂道義、了用、普濟、含空四尊祖師塑像以及鐘樓、鼓樓、天王殿彌勒佛像等。為避免遊人信徒滑跌現象產生, 還準備將山門前陡峭的磚砌便路改建成108 級踏石臺階通道, 兩旁護欄全部用玉石製成, 並雕刻圖案, 廣濟法師的願心大矣哉!
廣濟法師除維修殿宇外, 還多次受邀參加大陸臺灣海峽兩岸佛教聯誼交流活動。1993 年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像開光法會之後, 應臺灣紫竹觀音寺大賢法師之邀, 到臺灣進行了參訪和佛法交流。廣濟法師是五臺山以至山西省佛教界建國以來去臺參學弘法的第一位法師。1994 年9 月至11 月, 又應臺灣宏法寺住持開證法師的徒弟慈恩寺住持傳孝法師之邀赴臺參加舉辦了地藏法會和水陸法會, 並專門參訪了開證法師住持的宏法寺以及觀音禪寺、 慈濟寺、妙通寺、萬佛寺、佛光山等道場, 並且進行了廣泛的佛教交流活動。1996 年應臺灣屏東市觀音寺唯定法師之邀去臺弘法一月, 並參禮了觀音寺、蓮花寺、慈船禪寺等佛教寺宇。廣濟法師住持的金閣寺雖然離臺懷寺廟集群區較遠, 但遊客、居士還是很多, 特別是國內其它著名叢林道場以及回歸祖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必將被統一的臺灣以及日本、美 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佛教朝聖觀光團一般都要來金閣寺朝拜觀光, 廣濟法師熱情地接待, 並為雙方佛教交流作出了很大貢獻。
廣濟法師主要修習和弘揚淨土法門, 他主張僧人一定要老實念佛, 用心念佛, 以佛菩薩為榜樣, 規範自己的言行, 為了度世化眾, 必要的時候必須發揚大無畏的精神, 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對於早晚兩課, 堅持不斷, 在佛菩薩聖誕日、成道日等所有佛教節日, 都要進行莊嚴的佛事活動, 如法如律, 另外, 在每月的初一 和十五還要舉行上供的儀式, 供養佛菩薩, 以祈願佛菩薩為眾生降福消災。
廣濟法師常常教導他的弟子: 既然出了家, 就要以寺為家, 愛護寺廟, 護持正法, 嚴持戒律, 保持寺廟 清靜幽雅, 莊嚴殿堂及諸佛菩薩像, 創造良好的道風。他說: 在社會上要做一個真正的好人, 出家要做一個有道德的僧人。
廣濟法師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 對自己則很淡泊, 過著儉樸的生活, 居士供養他的營養品、結緣錢, 廣濟法師絕不接收, 總是交給常住; 過住的 人行道過金閣寺借居, 廣濟法師熱情接待, 不收分文, 沒有盤纏路費的都要給帶上, 還帶上吃的。
廣濟法師還資助距金閣寺較近的南莊、水草灘村這兩個從未通電的村莊安裝電線, 合計達 15 萬元; 還給日照寺、寬灘、兔溝等村的小學學生到太原定做單價40 元的書包, 花費8000 餘元。這幾個村有好多老人生活困難, 每逢春節, 廣濟師總要資助每人100 元, 以使老人們愉快安祥地度過節日。為此, 這個村的人們都感激地稱廣濟師為「活菩薩」。由於廣濟法師戒行清靜, 管理有方, 重德輕財, 佛學專精, 1988 年擔任五臺山佛教協會理事, 一直至今。
贊曰:
飛錫名藍氣更豪, 從教聖像立重霄。天邊淨域修金殿, 劫後孤峰播海潮。
妙法長弘遵佛制, 真心每掬化塵囂。無涯覺路通靈境, 福慧人間永世標。
本文選自:《五臺山研究》1997年第3期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