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播了4季,我挑出了最愛的8集!

2020-12-12 什麼值得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帳號:魏小河流域 ID:weixiaohedehe 原標題:「《十三邀》播了4季,我挑出了最愛的8集!」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前天推薦了《十三邀》的最新一期,

許知遠對話許倬雲。

有朋友問,還有哪集值得一看?

作為追了四年的老觀眾,今天就推薦一下我自己覺得感觸最深,最喜歡的八集。

給還沒入坑的小夥伴。

12016-5-17 許知遠對話羅振宇

這是《十三邀》的第一期節目。

羅振宇和許知遠都是知識人,不同的是,羅振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許知遠是一個是理想主義者。

前者一心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後者不斷追問時代的精神狀況。

這種底層價值取向的不同,使得他們的對話充滿矛盾和歧途,不過這也確乎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分裂,頗有時代切片的意義。

這期節目提出了三個問題,大家也可以想一想:

第一個問題,做個理想主義者,還是個現實主義者,或者,還有其他選項?

第二個問題,文字還有力量嗎?

第三個問題,認知是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壁壘嗎?

22017-2-14 許知遠對話陳嘉映

我推薦過很多次陳嘉映的《何為良好生活》,那是一本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安頓自己的書。

許知遠去找陳嘉映聊天,我是很開心的。作為一個研究哲學的人,陳嘉映並不為大眾熟知,去採訪他是有點違背商業邏輯的,但《十三邀》好看的幾集,似乎都是因為這些人在發光。

這一期,有很大的成分是對陳嘉映個人生活歷程的爬梳,你可以通過這個節目了解陳嘉映的大致人生。

但其中,也討論了很多哲學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比如,如何應對這個時代的焦慮?如何在成功學的浪潮中,安頓好自己?

陳嘉映談到小團體的生活狀態的消失,是容易讓我們更為焦慮的。而如果你有一個愛做的事,在這件事中可以找到價值,就很重要。盯著一件事,去行動,去創造,就夠了。

「良好的實踐就是目的本身。」

雖然已經是一個平民化的時代,但還是可以繼續保持對卓越的追求。

32017-10-14 許知遠對話張艾嘉

許知遠採訪了很多明星,採訪張艾嘉這一期是我最喜歡的。

可能也因為張艾嘉本身足夠豐富,她做過歌手、演員、導演,見證了幾十年的文藝潮流的變化,並且如今還在潮流之中。

另外,可能就是張艾嘉本身的性格,她雖然看起來很知性,但實際叛逆、率性。

他們在早餐廳聊天,喝著咖啡,聊起很多臺灣70年代流行樂壇的往事,潮流滾滾,一切正在萌芽。感覺很好。

這一期可能沒有太多智識上的啟發,但是卻有一些生活狀態的,人格魅力的東西,很模糊,但是很吸引人。

42017-11-14 許知遠對話西川

西川是一個詩人。這個時代詩人的聲音已經很小了,去找西川聊天,當然也是許知遠對時代追問的一個選擇。

談的很散,也很豐富,從成吉思汗、戰國諸子,談到媒體社會、青少年文化……

當然,也少不了對80年代詩歌時代的回溯,對90年代文化思潮變化的理解。

西川的語言表達很有魅力,滔滔流水,讓人應接不暇。

這一期的結構也很有意思,他們倆在醇親王墓附近轉悠,但那個地方被封了,一直進不去。

可以看出來,西川和許知遠是非常同頻的,他們聊得很high。最後結尾,互相都說今天聊的開心。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這樣高密度也酣暢的聊天是非常少的,這是一種特別舒服的狀態。

52018-9-19 許知遠對話電臺主播

這一期很奇妙,不是採訪一個人,而是去尋找一個時代的記憶。90年代、2000年代,電臺主播是很流行的,很多人的情感問題,都在電波中釋放。

深圳的胡曉梅,華東的萬峰,東北的葉文。他們見證了二十年來,都市年輕人的情感變化。

這三個人承載了很多時代的記憶、時代的渴望,但這三個人也非常不同。

胡曉梅是一個比較自省的人,也比較有對抗性,好像何偉的書中也寫到過她。她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概括時代的變化,在07年結束了節目。她意識到自己的話筒所具備的力量是虛幻的。

葉文,則是非常自信、篤定的。

之前聽到過葉文節目的片段,沒有想到葉文這麼年輕。她的節目風格是比較直接的,或者可以說是激烈。

她有很強的價值感,認為自己在幫助他人。並且非常堅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是主流的。

萬峰,曾經被稱為「電波怒漢」,一直在電波中普及比較開明的兩性關係。

這期節目的剪輯也很有意思,他們三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觀點常常相左。

62018-11-15 許知遠對話唐諾

唐諾是個很奇妙的人,他有一部分和李安很像,對一切事情似乎都沒有那麼篤定,但在某些事情上,又有難得的恆心。

最早知道他,因為他是朱天心的丈夫,是朱西寧的女婿,是謝海盟的爸爸。一個傳奇的文學之家,總是讓人感到好奇而神往。

他直到四十五歲,才寫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文字的故事》。按他的話講,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著作,只是常識的傳遞。

然後,他又寫了《閱讀的故事》,寫了《世間的名字》。

他寫了很多文學評論,但又不想局限於此。他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狹小的路,放棄了「解釋性」的文章,和梁文道、楊照的普及書寫分道揚鑣。

從1992年開始,他每天去咖啡館寫上幾個小時,一天下來,可以有幾千字,但最後,他會從幾千字刪減到五百字,那是他一天的量。

恆定、持久、自律。他曾經有很多年,每天閱讀時間超過八小時。如今,寫作也是雷打不動的向前推進。

他呈現了一種可能。一種和這個消費主義時代格格不入的生活樣本。

保持較低的物質欲望,過一種專注而投入的精神生活。

當你所做的事情,沒有反應,或者說,反應很少,很小,很遲時,你還要不要做?

唐諾做出了一種示範。

勇氣是一件重要的品質,比聰明,比才華都要重要。

這期節目是可以給人力量的。

72019-11-27 許知遠對話項飈

在一場真正令人滿足的聊天中,你不能只是不停地講,你還要聽,還要思考。

動腦子的樂趣是巨大的,一場令人滿足的談話會不斷刺激你的大腦,你必須加速運轉,找到那些已經潛伏在意識深處但還沒有成型的想法,講出那些已經思考了很久,還有待完善的觀點。

一場這樣的談話,需要兩顆可以共振的腦袋,互相激發,共赴一場未知終點的旅途。

這一期許知遠和項飈的談話就是這樣的。他們知識結構比較一致,聊得越來越放鬆,狀態也越來越好。

項飈提到的「附近的消失」,非常值得注意。

總之,也是一期很值得再看的節目。

82020-3-4 許知遠對話許倬雲嗯,就是上次講過的啦。

如果你還沒看,有時間可以找來看看。

晚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帳號:魏小河流域 不止讀書,品質生活。這裡有魏小河的讀書、電影、生活分享。從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相關焦點

  • 探求隱藏的深刻 第三季《十三邀》即將開播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十三邀最新資訊 > 正文 探求隱藏的深刻 第三季《十三邀》即將開播
  • 《十三邀》第三季仍用偏見探索真實內涵
    正反兩極的評價讓從不吝嗇表達偏見的《十三邀》處於風口浪尖。當懷疑者認為它無法繼續的時候,第三季依舊來了,帶著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懷疑與審視,帶著固執與堅持。這是一場對抗,也是一場探索,觀點在對方身上融化與否、深種與否都未可知。
  • 「十三邀」因為馬東、許知遠之爭火了,泛娛樂時代有爭議和質疑嗎
    最近,小眾的《十三邀》第二季一開播便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許知遠對話馬東》關於時代的粗鄙和精緻的採訪成為各大公眾號的話題中心,在輿論推動下《十三邀》的關注度急劇上漲。根據百度指數數據分析,9月6日-9月12日,《十三邀》整體搜索指數同比上漲863%。
  • 與《十三邀》背後的男人談許知遠
    更放鬆的語態更個性化的表達更深入,更思想樂趣提問:您接觸《十三邀》是什麼時候?朱凌卿:加入《十三邀》其實早於入職騰訊。我之前在央視做了十二年。最早在《社會記錄》、《24小時》,後來做柴靜的《看見》,還做過紀錄片《客從何處來》。
  • 許知遠敗也《十三邀》,成也《十三邀》,原因何在?
    1、1976年出生的許知遠是以文筆出道,但大眾認識他是從《十三邀》開始,這檔訪談節目一改傳統新聞訪談節目客觀中立的態度,以許知遠偏見的視角,和當下明星等人進行溝通。所以《十三邀》剛播出的時候其實還蠻受歡迎,在訪談節目中算得上火,可是正式這檔節目把許知遠推上了風口浪尖。
  • 4月份開播國產動畫匯總,百妖譜來襲,一人之下3全8集未定檔
    京劇貓之腳踏實地3月24日在優酷開播,以更18集,霸佔少兒熱搜榜第一,期待京劇貓可以延續下去,做到結局。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也將在明日28號上午十點,於愛奇藝獨播。正片什麼時候開始連載啊??4月5日:我開動物園那些年,繪夢出品,b站獨播。4月7日:麻辣女配,騰訊獨播。望古神話之天選者,崇卓動畫出品(新公司),b站獨播。
  • 意外的旅程——許知遠自述「十三邀」的緣起
    「那麼,你最想見到誰」。我至今清晰記得,2015年初夏的那個午後,在花家地一幢小樓的雜亂會議室裡,李倫、王寧、朱凌卿坐在我對面,和我討論一檔訪談節目的可能性。這是一個意外的邀請。彼時,我正為創業興奮與憂心,與朋友苦苦支持了十年的小書店,得到了一筆風險投資,它給我們帶來希望,以及更多的煩惱。
  • 《十三邀》第三季首期許知遠對談國師張藝謀,還原真實的張藝謀
    《十三邀》在邀請嘉賓方面確實有兩把刷子。第二季最後一期請來姜文,第三季首期請來張藝謀,夠牛。這兩位是出了名的不喜歡參加節目,除了他們的影視作品外,網上關於他們的個人視頻少之又少,很神秘。電影作品之外張藝謀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有些怎樣的性格,價值觀與思考?一定程度上《十三邀》許知遠對談張藝謀的視頻可以給我們答案。
  • 12集現實題材短劇集《我是餘歡水》定檔4月6日上線愛奇藝
    由愛奇藝、正午陽光影業出品,王三毛、磊子擔任編劇,孫墨龍執導,侯鴻亮、楊蓓任製片人,郭京飛、苗苗主演,高露特別出演的都市生活勵志劇《我是餘歡水》正式定檔愛奇藝,該劇自4月6日起,每周一、周二20點各更新2集,VIP會員搶先看一周(4集),愛奇藝國際版iQIYI全球同步呈現。TrM中文科技資訊
  • 現象級神作終於迎來最終季,播了5集飆到9.8分!
    《進擊的巨人》完全稱得上是近十年來日本動漫最具影響力的神作之一,它構建了一個奇妙而獨特的世界,世界觀宏大,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人物角色也都富有魅力,劇情始終懸念十足、反轉不斷,而且還奉上了超級熱血的故事。每一季都口碑好到爆,《進擊的巨人》第一季豆瓣9.2分,第二季豆瓣9.5分,第三季上下兩部分別是9.7分和9.8分。
  • 4月份開播國產動畫匯總,繪夢三開,百妖譜來襲,一人之下3全8集未定檔
    此外,三部動畫定檔4月1日 萬聖街,西方神怪東方合租的歡樂日常,分子互動出品(代表作非人哉),騰訊獨播。 嗜謊之神,繪夢出品,b站,優酷雙平臺放送。 風靈玉秀第四集來襲,b站復播,爺爺你追的動畫更新了,給你燒了部手機請查收。
  • 《掌中之物》未播又一優質懸疑劇來襲,豆瓣評分8.4才播4集熱度高
    犯罪懸疑劇《掌中之物》定檔3月18日播出,沒播之前,網上已經有不少視頻和文章對該劇的內容作了簡述,相信不少朋友都非常期待這部劇。光是製作精良和關於主流價值觀的主題就已經夠吸引人了。《掌中之物》是由公安部和博納影業聯名出品的,製作精良是肯定的。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每周几几點播 權力的遊戲8美國北京具體更新時間
    等了那麼久的《權力遊戲第八季》終於播出了,據了解,《權力的遊戲》系列版權已被騰訊視頻拿下,《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將在騰訊視頻獨播。那麼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每周幾播出?下面來看一下。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每周幾播  北京時間每周一更新上午9:00更新一集,即4月15日、4月22日、4月29日、5月6日、5月13日、5月20日(美國時間每周日更新一集)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總共6集,時長從54-82分不等,據說單集成本1500萬美元,總製作成本超過1億美元,製片人曾宣稱:「每一集都相當於一部電影。」
  • 閃電俠第三季第十集為什麼沒播 什麼時候恢復播出【組圖】
    閃電俠第三季第十集為什麼沒播 閃電俠3第十集停播後什麼時候播出《閃電俠第三季》正在火爆熱播中,該劇自開播以來深受眾多網友們的追捧,不過追劇的朋友們會發現原本於14日《閃電俠第三季》第十集卻遲遲未播,這也引起了不少劇迷朋友的們熱議,《閃電俠第三季》第十集怎麼沒播?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豆瓣最高8.5分!12集也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在又喪又難的2020年裡,《我是餘歡水》用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點燃了一部分人面對生活的勇氣。自4月6日一開播,《我是餘歡水》收視、口碑一路走高,當時就有3.1萬人在豆瓣打出8.5的高分。而在百度電視劇排行榜上,截至19日晚,《我是餘歡水》的熱度已經飆升到第二名,領先同為正午出品的70集古裝大IP劇《清平樂》。
  • 十三邀是什麼?
    十三邀是什麼? 尋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個人,向他們發出邀請。
  • 美劇《我們的日子》第55季將播 已播了54年13500集
    ­  美國NBC最長壽劇集《我們的日子》宣布續訂第55季,這部美劇從1965年播到現在,在去年剛剛播出了第13500集。大多數觀眾對《我們的日子》的印象都來自於《老友記》。在《老友記》中,喬伊在曾經去試鏡,試鏡的劇組正是這部《我們的日子》。喬伊還得到了該劇的一個角色,《老友記》甚至邀請了《我們的日子》中的演員,上演了一出非常真實的劇中劇。
  • 圓桌派、奇葩說、十三邀:誰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對話者?
    隨著第四季《十三邀》在10月中旬的首發,第六季《奇葩說》趕著雙十一的節奏首發,以及《圓桌派》在10月份順利完結,當下最火的三部談話節目都揭開了2019年的面紗。三個節目特色各異。《十三邀》則帶著中國第一號知識分子許知遠的特色,節目也秉持這一點。帶著偏見與嘉賓訪談,視角和問題都帶著知識分子和媒體人的人文關懷和理想主義,對娛樂、消費、淺薄、媚俗等保持距離,當然,有時也少不了中年男人的油膩。而《奇葩說》是離娛樂最近的,整個辯論過程插科打諢、胡攪蠻纏,段子手、金句、煽情、表演,可謂不正經,真「奇葩」。
  • 告別《十三邀》,《十三遊》裡的許知遠終於不尷尬了!
    許知遠面對俞飛鴻時不安和侷促的細枝末節,被鏡頭一一記錄,仔細看完那段採訪,深感俞飛鴻情商之高,對各種提問,回答的滴水不漏,連表情管理都十分高級,全方位碾壓總想讓俞飛鴻放下戒備的許知遠,其實在那期《十三邀》裡,真正該放下戒備的應是許知遠本人。
  • 《行屍走肉》最差的10集,有9集來自第7季和第8季
    最近外媒IMDB和爛番茄分別為十年《行屍走肉》的每一集進行了投票,選出其中最差的10集。在IMDB上,粉絲們認為《行屍走肉》第7季和第8季是最差的;而在爛番茄,粉絲們一致投票第8季最爛,所以,第8季也成了《行屍走肉》公認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