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中第一危險的古拳法,金剛八式地動山搖,招招都是必殺技

2020-12-15 騰訊網

拳諺有云: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中華武術傳承千年,承載中華歷代武者的精氣神。在悠悠漫長的文明傳承中,中國人在徵戰沙場之餘用獨特的民族文化將一招一式整理成為傳承於世的經典武學。

但是近年來,武術的實戰性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質疑。面對中華武術到底有沒有實戰作用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各方的熱議。然而就在人們熱議不斷的時候,卻也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優秀傳統武術展現在公眾的面前。

八極拳作為源起於中國古代戰場上的盾擊之術。在古代行軍布陣將就多多兵種的相互配合。在步兵戰陣中每一個兵種都有其獨特的戰術地位。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所率領的戚家軍正是憑藉盾矛相互配合的鴛鴦陣大破犯我華夏的倭寇。面對倭刀的戰術優勢,盾與矛的相互配合卻將敵人在武器上的優勢全數化解。可見,在傳統軍陣中,盾的運用有多麼重要。

史記記載"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而衛士撲地"。這其中的"側其盾以撞"的動作正是盾擊的精要所在。這與八極拳的衝撞頂肘動作如出一轍。在後世的演變中,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於兵器的管制,讓原有的劍盾之術逐漸演化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八極拳。

八極拳與金剛八式

八極拳又名"開門八極拳"。拳法大開大合,取意為力發可到八方極遠之處。其中"八極"的含義正是《淮南子》中"八紘之外有八極"。在近代中國,八極拳名家也曾多次戰勝外國拳手,收穫了武林的威名。於是才有了"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說法。相比較於溫文爾雅的太極拳,大開大合剛猛無儔的八極拳是如何在歷史上打出赫赫威名的呢?

在八極拳中有一傳統套路名叫"金剛八式",也叫做金剛八勢。其實為八極拳最為基本的開門練法。其中包括了撐錘、降龍、伏虎、劈山掌、探馬掌、虎抱、熊蹲、鶴步推。八組基本練習套路。在觀看金剛八式的練習中便會發現八極拳的拳法特色。以身似弓,崩勁長擊,跺腳催力讓原本簡單的八極拳招術具有了無比強悍的爆發力。

拳諺云:"動如繃弓,發若炸雷"。正是將八極拳發力的方式做了一個極為形象的說明。

其實八極拳中的金剛八式正是延續了中華武術內家拳的要領,在不斷演化中形成的一個武術流派。在八極拳的入門套路金剛八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八極拳的技擊技巧中招招都是必殺技。內外三合爭勁齊發,跺腳技術的運用也將人體內的潛能在瞬間得以激發,爆發出極為強悍的力量。江湖傳聞:八極不上擂,上擂即死傷。當真名不虛傳。

八極拳為什麼這麼厲害?

八極拳的威名並不是偶然,乃是老一輩拳師在一場場實戰中揚的名。那如此厲害的八極拳又有什麼特點呢?

八極拳的特點和要領大致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說:

首先是:勁力猛、暴烈突然。介紹八極拳的不少,說整勁的也不少。但是整勁究竟是什麼呢?

所謂整勁在內家拳中基本上是一個基本要求。其要點正是身體上下一致協調發力,將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爆發。這種發力的方法與現代搏擊中以腰腹為中樞的發力方式有著本質的不同。

整勁的協調用力是以小腿帶動全身的肌肉在短距離內發出具有穿透作用的爆發力。這便對於身體的各部位的肌肉協調性要求極高。所謂拳法三年一小成,首先學會用勁便是內家拳的入門基礎。

所謂的"內要提,外要齊,起要橫,落要順,氣要催,遇敵好似火燒身。"便是對於整勁的描述。所謂的內外三合也是這樣一個意思。調整了身體的協調性,懂得了整勁的運用,自然可以發出強而有力的爆發力。以極小的代價,將身體的全部潛能激發出來。

其次:精力渾圓、攻防兼備。八極拳雖然講究貼身短打,整勁齊發。但是這就是八極拳的全部那邊實在是太小看八極拳了。八極拳之所以說:力到八荒極遠之地。那麼氣實際運用中自然離不開長勁的運用。以快速勇猛之姿突進於敵之前正是長勁的特點,這也是八極拳享有武林盛譽的重要原因。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便離不開勁力渾圓、攻防兼備這個特點。

拳諺有云: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有斷續處。去意猶如捲地風,追風趕月不放鬆。正是對於內家拳在大開大合的拳路中連綿不絕的技術展現的描寫。八極拳同樣,寸截寸拿,硬開硬打的拳法,必備的要素便是勁力渾圓,攻防兼備。這是中國拳法中獨有的特點,相比較於攻防具有明顯區分的武技而言,連續的進攻便意味著將無暇顧及防守,而這個時候便要依靠連消帶打的技巧了。

所謂的連消帶打便是在進攻的過程中利用身體的協調用力,在突進的過程中將直接的外力解去,以達到減輕自身在受到外力打擊時候的損傷。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技術要求上便就是四個字:勁力渾圓。

八極拳最後一個特點便是剛柔相濟,虛實相生道法有云:真誠應物,真誠得性。常清常靜,常清靜矣。內家拳講究以拳入道。這裡的以拳入道並不是在拳術中加入玄學的內容,而是以對於萬物的敏銳感知來在實際的技擊中保持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這邊要求在練習的時候戒驕戒躁,以真誠的心態來感受拳術的要領。

所謂的剛柔相濟,虛實相生便是在靜態的感應中的體會與領悟。行拳用勁不用力,其要訣便在一個"巧"字上。以柔克剛的前提是在交手的過程中快速的運用肢體的接觸"聽"的對手出招用力的特點,再用出於本能的應變來化解對方的用力。要想做到本能的應變就不是通過思考得來,而是通過對於自我的"放空"才能有的體會。而這個放空正是虛實相生的精華之處。

以上便是八極拳的特點。八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武術中的瑰寶一直享譽中華。八極拳的實戰效果驚人,招招都是一擊必殺。但是八極拳的練習確實十分辛苦的。《一代宗師》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為什麼武術叫功夫?功夫其實就是時間。"相比較於歷史上的武學大師,今天的武者們實在是少那一份應有的武者精神。所謂:入門且一笑,大道如青天。

想要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作為武者必然要經歷別人所不能理解的磨練,這番磨練不單在身體上,更在內心之上。簡單說:習武即為修心,心所致,則無不勝。沒有這份武者的精神,再是招招必殺的武林絕學也終將難以展現其真實的實力。

文/文史網旺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在第一個危險的古拳,鑽石八地動山搖,嘴巴必殺技
    中華傳統武術發展傳承千年,承載中華人民歷代武者的精氣神。在悠悠漫長的文明教育傳承中,中國共產黨人在徵戰沙場之餘用獨特的民族精神文化將一招一式整理自己成為一種傳承於世的經典武學。但是由於近年來,武術的實戰性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人的質疑。面對我們中華民族武術到底有沒有實戰作用就是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學生各方的熱議。然而就在中國人們熱議不斷的時候,卻也引來了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傳統武術展現在我國公眾的面前。八極拳作為源起於中國發展古代戰場上的盾擊之術。
  • 一拳超人中出現的七套武術拳法,各有所長,皆不如琦玉一拳!
    一拳超人裡有著各式各樣的神級招式技能,除了戰鬥力強無邊的琦玉老師的一拳,還有一些武術英雄、怪人的拳法也是逆天級表現。這其中,也包含了一拳超人中的三個武術流派。
  • 一個散打運動員的真實經歷:我從傳統武術中悟到了什麼?
    要是有競技規則限制,連自己生命都成問題了,那還談什麼保家衛國,這不是笑話嗎?在你死我活的搏鬥中,誰還會去找和自己差不多重量的對手呢?當然,傳統武術除了這些制對手於死地的狠招外,還有制人而不傷人的「溫柔」招。
  • 中國古拳法
    孫臏拳法世間稀,步踏鬥罡七星奇,氣沈丹田尖點地,蹣跚跛行左右移,前進後退莫換腳,左搖右擺尋真機。中國古拳法是一種起源神秘,以中國傳統武學為基礎,並使用超能力輔助、強化的武術流派。孫臏拳廣布於山東境內的一個地方拳派,附會為戰國時期軍事家齊人孫臏所創,但無文字記載。因其演練出擊時常以長袖藏手,故又稱「長袖拳」。
  • 收藏於民間的幾近失傳的武林秘籍,武術和拳法秘籍150本
    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的地方就是他的技術系統性和包容性和廣闊性。這是世界人尊重中國武術的地方,並不是說能練出幾個李小龍出來。從兵器的多樣性複雜性,跟拳種的複雜性就可以看出中國武術的博大。甚至連各種諸如地趟拳,醉拳等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士訓練技法都有,格鬥部位從頭到腳到手指都開發出來了,技法從踢打摔拿到摔跤柔術都包含了,冷兵器從長到短從硬到軟都涵蓋了。
  • 傳統武術要淘汰,搏擊散打取代它,這是不可能的事
    根據目前情況言論,都以為傳統武術將要被淘汰,大家都會推崇搏擊散打。難道事實真是如此麼,當然不是了。傳統武術是非常全面的運動體系,有著格鬥,戰場的經驗和前景。也隱藏著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至高修習法門。其中還有練氣之法,和內氣之功等很多精深卻不外傳的東西,所以說他是不可能淘汰的。
  • 源自於少林寺的拳法,後廣為流傳,如今卻只記得另一個名字
    燕青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代表,他的特點就是動作輕靈敏捷,最講究的就是腰腿功要好。講究眼神與腿法的配合,在眾多拳法中也是獨具風格!跟拳法組合後是一套技擊性非常強的攻防技術。而到了新中國成立後,燕青拳被列為了全國武術的表演和比賽項目,因此,也被列為第二批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一拳超人:無名英雄》龍捲、邦古等必殺技介紹
    近日,《一拳超人:無名英雄》公開了包括龍捲、邦古在內的多名S級英雄的個人資料和必殺技介紹,該作將於2月28日正式發售,登陸PS4、Xbox One和PC(Steam)平臺。銀色獠牙流水巖碎拳好手,S級第3位英雄拳法「流水巖碎拳」的好手,年事已高卻仍以犀利的技術與千錘百鍊的身體為武器戰鬥。本名邦古,開設了流水巖碎拳的道場招收徒弟,曾邀請埼玉跟傑諾斯等英雄加入。他並非使用特殊能力而是以拳法戰鬥。
  • 關於「草薙流古武術」
    系統化的整理一下「KOF」中的「草薙流古武術」。(目前更新至XIV)「草薙流古武術」是KOF系列的主角草薙京使用的格鬥流派,從各代的出招表中可以看到,很多招式名稱裡都包含了「編號」,上網查了些相關資料,不論是日本還是國內,都有大神整理過很詳細的內容,所以以下我就只打算簡單的截圖總結一下,以「草薙流」及其衍生的「八神流(八尺瓊流)」為主(主要是京,柴舟和八神三人),而其他相關角色(例如真吾
  • 傳統武術除了坑蒙拐騙的「大師」,原來還有真能打的武術家
    一者,向大眾揭開中國傳統武術的神秘面紗;二者,解析一些武術造假的技術和方法;三者,介紹傳統武術中一些真正實用技術的訓練方法和使用技術。同時也探索尋找保護和發展真正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出路問題。下面刊載的是《武林揭秘》第二十九章的內容。讓我們從對往事的回憶中歸來,回到21世紀10年代。時隔100餘年,傳統武術早已面目全非。
  • 塔溝武校網絡課堂—武術散打拳法組合
    教學內容:武術散打拳法組合 武術散打拳法組合是將基本技術中的一種或幾種基本拳法,根據實戰要求和動作變化規律聯結在一起,進行連續性攻防的拳法訓練。掌握一定的拳法訓練基礎後可以進行組合訓練,通過練習,能使學員的協調性和連貫性大大增強。
  • 螳螂拳:當代社會中,實戰性拳法沒有生存空間,傳承出現斷代危機
    提及螳螂拳,中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我們的身邊很少有人練習螳螂拳,但是武俠電影、電視劇中,卻經常有螳螂拳的橋段,所以大家都多多少少的,了解過螳螂拳的一些知識。中國的各大功夫明星,如李連杰、趙文卓、劉家輝、吳京等人,都曾練習過螳螂拳,出演電影、電視劇,其中專門以螳螂拳為主題的電影也有不少,比如《螳螂拳》、《螳螂小子》、《螳螂》《奪標》等。
  • 拳法大家,水龍冥體拳少有敵手,惡狼怪人化拳法達到神級
    人類修煉的主要途徑就是武術,在《一拳超人》中,拳法是受到青睞的一種武術,下面這5位,打拳都很厲害。琦玉琦玉其實不會使用系統的拳法,他只是堅持鍛鍊自己,然後變禿了,也變強了。一般的怪人都擋不住他的一拳,琦玉的身體不知發生了何種異變,幾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傷到他。
  • 為什麼傳統武術打不過現代搏擊?是真實的麼?
    對於大多數人傳統武術就是停留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那麼真實的傳統武術到底是怎麼樣子的呢? 大多數人是不了解傳統武術的,因為傳統武術太多門派,拳法太多,導致大多數人不了解真正的傳統功夫,傳統功夫裡面有內家拳,外家拳,內家拳最主要的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少林拳(少林拳裡面也分內家和外家
  • 非遺山西 傅山拳法
    傅山在醉中舞拳,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神與物遊的境地,然後又將這種人體文化的感悟,形諸筆墨,因而他的畫具有一種山雨欲來的肅殺之氣和靈動飛揚的韻味,而他的拳法又具有了一種醉態。
  • 撣手(練習與實戰),搏擊格鬥中比直拳更快速隱蔽的傳統武術拳法
    撣手,是中國傳統武術實戰手法之一。撣手的速度比直拳快,發力彈炸抽打,看似抖力直彈,實有直去橫撣之妙。撣手分前手撣手和後手撣手。徐燦衛冕冠軍的精彩時刻不容錯過,慢鏡頭再現其擊中對手精湛拳法偵察兵拳肘技術1:撣手,在格鬥搏擊中比直拳更快速隱蔽的拳法
  • 農村傳奇故事——苗家古拳法
    此外,師父還將一本苗家古拳譜交於他,讓他勤加練習。古拳譜裡分為身法和拳法,是苗家的一位苗王贈與師父的。古拳法是苗寨的鎮寨之寶,是世代苗人智慧的結晶,是根據各種野獸捕食和逃跑的動作演練而成,習成後身法疾速敏捷,拳法短距暴擊,讓人防不勝防。
  • 清末民初真正的武術大家,拳拳到肉,最後一位是武狀元蘇乞兒
    說到中國傳統武術,目前對它的質疑聲很是高漲。傳統武術到底是花拳繡腿還是真功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小編的淺見來說,武術在中國發展歷經數千年經久不衰,自然有其存在的依據,如果認為現在的武術是「體操表演」,只不過是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了武術實戰技能施展的空間而已。
  •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進行實戰格鬥?
    01現在咱們這個中國武術啊,多少有點尷尬。尤其是看一些傳統武術的比賽類節目,看的我真是尷尬癌都犯了!這邊是八卦掌,那邊是形意拳,開打前各種擺姿勢,個個都是「我要打10個」的架勢。真實的少林武功主要是拳法和掌法,羅漢拳、小洪拳、六合拳、大力金剛手等等。在這些真實的少林武功中有一種拳法很有意思,值得多說兩句——那就是「少林長拳」,也稱「太祖長拳」,傳說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我們都說宋朝是個文人政權,文官總是比武官政治地位要高一些。
  • 那它和傳統武術差別在哪裡?
    那它和傳統武術差別在哪裡? 散打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散手技術的再整理與再改進,傳統武術有套路,鍛鍊協調性,柔韌性的套路,作為功力訓練的套路,鍛鍊反應能力,技術模擬的對練套路,單操(單一拳法,腿法,肘膝,摔法等),小趟子(組合拳腿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