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入行之前,有一個問題困擾我許久,一直未能找到答案,直到真正接觸了這個行業,觸及到一些核心的東西,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相對宏觀的了解,這個問題就是:專業卡和遊戲卡的區別在哪裡?
雖然這個問題已經被業內外討論很多年了,因此小磐這次也想分享一下專業卡的那些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於顯卡來說亦是如此。遊戲顯卡顧名思義是用來玩遊戲的,因此專注於那些在視頻和遊戲中可能用到的特性,那些不怎麼能用到的功能和指令就被捨棄了,而專業顯卡是生產力工具,面向的是專業的軟體和應用,因此對各類專業軟體有著更好的優化,甚至在專業軟體中開啟一些遊戲卡開啟不了的特殊功能。正是由於專業卡和遊戲卡是按照不同的理念要求設計的,因此它們在市場上的定位就這樣區分開來。
從使用上來看,專業顯卡與遊戲顯卡的最大不同在於遊戲顯卡著重「顯現」能力,就是把已經做好的東西重現出流暢的畫面;而專業顯卡著重「生成」能力,就是按照設計師給定的坐標、參數,生成虛擬的三維物體。
專業卡除了能比遊戲卡更加流暢地控制複雜的模型外,還支持一些遊戲顯卡所沒有的,或者支持度達不到設計工作要求的特效,使設計師在建模階段就可以看到最接近最終結果的畫面。
目前的遊戲卡大都適配DirectX及OpenGL API,但由於遊戲本身在製作時大都採用局部貼圖的方式,運行時一般是全屏顯示,因此使得遊戲卡在設計時出於成本的考慮,只會對全屏抗鋸齒等一些基本特效進行支持。而專業卡則不同,在設計時會特別考慮到專業卡所處的實際工作環境,像Maya、3ds Max等專業軟體往往會遇上非常大規模的模型和許多光源,因此圖形系統的幾何與光線處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專業卡正是對這些幾何與光線處理能力的需求進行了專業的優化和設計,設計者可以實時看到不同光線下不同材質的建模結果。
最近,英偉達就發布了一款名為RTX A6000的顯卡,旨在作為專業工作負載的圖形加速卡。
RTX A6000具備了RTX消費級顯卡上同樣的光線追蹤特性,採用了完整的GA102晶片,意味著擁有10752個CUDA核心,可提供高達38.7 TFLOPs的單精度計算性能(比GeForce RTX 3090高出3.1 TLFOPs)。RTX A6000還配備了48GB的GDDR6(沒有X)顯存,這是由於GDDR6X目前並沒有達到GDDR6解決方案所提供的存儲密度,所以選擇了性能較低但密度較大的顯存方案。
這塊顯卡只有4個DisplayPort接口,沒有提供HDMI接口。而散熱器採用了相對傳統的設計,並擁有全新的NVLink橋接器,可以在同一系統中實現雙卡工作,同時還支持NVIDIA vGPU虛擬化技術。
不過,由於今年供貨緊張導致數據中心的加速卡都不一定能保證供應,新卡的供貨情況還有待觀察。
與此同時,英偉達還發布了一個名為Omniverse的平臺進行公開測試,這是為了做virtual collaboration(虛擬協作),以及實時的擬真模擬工作,NVIDIA希望這個平臺能幫助開發者們快速創作。
NVIDIA Omniverse將提供Ominiverse Create,給影音娛樂類的設計師和創作者,還有Omniverse View,給建築設計工程師,以及Omniverse Kaolin,給3D深度學習的研究人員使用。另外還有Omniverse Machinima(做遊戲的片頭、過場動畫),Omniverse Audio2Face(用AI模擬和追蹤人說話時的人臉變化),Issac Sim(模擬物理效果、照片寫實風格化)要到明年才開始測試。
而在硬體配置要求方面,NVIDIA Omniverse必須要一張RTX系列顯卡,NVIDIA推薦大家使用RTX 2080、Quadro RTX 5000或更高,可見這個平臺的性能要求還是挺高的,而新發布的RTX A6000肯定也是給NVIDIA Omniverse這類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