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外譯與傳播平臺建設 講好河南故事

2020-12-17 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文/圖)2020年12月11日,由中宣部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2020年全國外宣工作協作會在海口召開。會議發布「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並舉行頒獎表彰活動。省委外辦報送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河南實踐」——「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在眾多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中宣部部務會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等領導為獲獎單位頒發了證書。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全國各省(區、市)外宣部門、高校、企業、智庫與科研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共3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本年度參評的110餘個案例涵蓋地方、企業、媒體、高校等領域。中宣部、中國外文局根據對外傳播效果、創新性、影響力、代表性等指標,最終評選出10個獲獎案例及5個提名獎。 

「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成功入選是在省委外事委的有力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下,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後,我省再次獲得該獎項,也是全國唯一獲獎的地方外事部門。評審認為,首創實施「翻譯河南」工程,是河南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講好黃河故事」的指示精神,深挖中原歷史文化沃土,精細盤點黃河文化資源,以延續歷史文脈為己任,不斷創新文化載體,向世界講述「黃河文明故事」的生動實踐。

「翻譯河南」工程是我辦2018年以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外宣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河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安排,進一步提升河南開放軟實力和對外形象的具體舉措,旨在通過打造融通中外,帶有中國印記、河南元素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生動講好河南故事,為構建國家對外話語體系、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貢獻河南力量。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五個一」為代表的對外宣介成果。

匯聚各省轄市、18所高校和300餘位中外文專家團隊,組織編譯「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把黃河文化、中醫、漢字、老子、莊子、文物、紅旗渠、焦裕祿等一大批「中國符號」納入選題,向世界呈現一個多彩、立體、全面的河南。今年6月首發《中醫》《少林功夫》《太極拳》《漢字》《紅旗渠》《焦裕祿》等10個分卷,後續20多個分卷將於今明兩年陸續出版發行。叢書是全國首個集成本地文化符號講述中國故事的外宣產品,中國外文局將其列為「中國思想文化術語多語種對外翻譯標準化建設」重要項目成果。省委書記王國生等省領導對此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統籌指導全省公務服務領域外語標識規範建設,有力提升河南國際化環境。制定實施方案,牽頭研製外語標識翻譯參考,成立「1+9」省級工作協調機制和專家指導委員會,指導各省轄市全部建立對應機制。目前,正在依託鄭州大學專家組,研究制定覆蓋全省各地和相關窗口行業,滿足各領域對外開放實際需要的外語規範標準並推廣使用。在我辦的積極推動下,規範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列入全省A級景區考核指標體系,《河南省國際語言環境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條例》納入我省2021年度地方立法調研項目。50餘所高校外院及廣大志願者普遍參與,在全省掀起了規範外語標識的行動熱潮。

推動焦裕祿幹部學院發展成為中聯部國外政黨培訓基地、我省對外宣講中國共產黨故事基地。推動鄭州大學外國語與國際關係學院與焦裕祿幹部學院、焦裕祿紀念園「結對子」,培養焦裕祿精神講解和對外傳播隊伍。編譯《焦裕祿》英語版、法語版。組織召開焦裕祿精神海外傳播專題研討會,制定海外傳播方案,對外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與鄭州大學等11所高校共建河南省黃河生態文明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中華武術文化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等13個智庫平臺,努力打造一批適應國際傳播需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翻譯和對外傳播研究機構,搶佔國際話語制高點。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鄭州大學籤署三方合作協議,積極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我省對外形象構建。依託鄭州大學中國外交話語研究院舉辦兩屆「全國外交話語及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

通過開展「翻譯河南」工程,引導、培育、凝聚了一大批致力於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人才隊伍,形成了上下聯動、廣泛參與講好河南故事的良好輿論氛圍。建立「河南省高級翻譯人才培養基地」「高級翻譯人才庫」「非通用語種人才庫」等,鍛造了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高素質複合型對外傳播隊伍。會同有關單位研究出臺翻譯專業優秀人才職稱評聘和崗位設置「綠色通道」,促進優秀語言服務和國際傳播人才脫穎而出;推動改革創新完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將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納入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省軟科學項目等申報指南。

下一步省委外辦將持續編印「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長效推進全省公共服務領域外文標識語建設,加強外譯與傳播平臺的內涵建設,持續講好河南故事,傳播好河南聲音,以豐富多彩的地方形象展示國家形象。  

相關焦點

  • 「翻譯河南」工程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12月16日,大河網記者從省委外辦獲悉,在日前召開的2020年全國外宣工作協作會上,我省報送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河南實踐」——「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成功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 「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新聞發布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論述精神,河南加快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於2018年啟動「翻譯河南」工程,組織編譯「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主動對外講好河南故事,積極展示河南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為世界「走進河南」打開了一扇窗、為河南「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橋。
  • 全國融媒體沿黃看河南講好黃河故事,細數新安蝶變
    黃河風光無限好,且看新安多明媚。作為活動承辦方代表,河南廣播電視臺東方今報社社長胡楊表示希望採訪團通過實地探訪黃河沿岸的新發展、新成就,發揮媒體責任擔當,進一步挖掘黃河河南段生態保護之美,高質量發展之路,講好黃河故事,傳播河南聲音,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 ...專科學校舉辦「講好銅仁故事.傳播貴州好聲音」英語演講比賽決賽
    12月7日,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講好銅仁故事·傳播貴州好聲音」英語演講比賽決賽在學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羅紅芳,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楊會新,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勝茂、藝術與體育學院副書記喻華、學前教育學院副書記劉強,以及國際教育學院全體領導班子出席本次活動。
  • 傳遞真善美 傳播正能量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原標題:傳遞真善美 傳播正能量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許多時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過形象化的表述,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打動人、說服人。
  • 每日一詞∣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build up international...
    在中國外文局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希望外文局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和水平,更好向世界介紹新時代的中國。(圖片來源:中國外文局官網)【知識點】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明確提出,要大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 2020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複賽作品網絡投票
    為了生動而深刻地講好中國故事、青年成長故事和人文交流故事,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開設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下稱「大講賽」),面向高校大學生和留學生徵集從大學生視角觀察國家、社會和個體生活變遷的青春佳作。徵集到的圖文類及短視頻類作品經過組委會初審、初選後,挑選部分優秀作品進入複賽,搭建投票專區進行網絡投票。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實踐路徑
    這些重要論述,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路徑。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這啟示我們,要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同樣也應該抓住中國抗疫故事的四個核心要素——事實、形象、情感和道理。以事實說服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 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中國抗疫故事徵集啟事
    作為國務院新聞辦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動,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專門設立「中國抗疫故事」主題賽,面向社會各界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故事,記錄全國上下在疫情大考中聞令即動、臨危不懼、英勇奮戰、攻堅克難、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為中國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留下一份不朽的紀念。
  • 英文圖書《海島天堂》出版發行面向海外讀者 講好海南故事_要聞...
    本報訊 (記者王坤寧)面向海外讀者講述海南故事的英文圖書Hainan: Jade Cliffs to Ocean Paradise(《海島天堂》)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日前,《海島天堂》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來,沿黃九省區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謀劃沿黃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事業中貢獻文旅力量。
  • 把河南故事講給世界聽,我省將建立高級翻譯人才「省隊」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江瑞  越來越多的大型國際性活動需要準確的譯文,越來越多的站點、景區也需要規範生動的外語公示語。想讓世界認識和了解河南,翻譯無疑是重要的助推力。本周末,中國首屆外交話語及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將在鄭州舉行,據省政府外僑辦透露,我省將建立高級翻譯人才「省隊」。
  • 河南大學成功舉辦「新文科背景下的新聞與傳播教育」高端論壇
    7月25日,由河南大學主辦,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共同承辦的「新文科背景下的新聞與傳播教育」高端論壇順利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二十餘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就「新文科」背景下的新聞與傳播教育的建設發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河南大學副校長闞雲超致開幕詞。
  •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許多時候,深刻的道理需要通過形象化的表述,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打動人、說服人。
  • 講好黃河故事 花開八朝古都——中國開封第三十八屆菊花文化節亮點...
    秋天盛裝亮相,冬日華麗轉身,中國開封第38屆菊花文化節以「講好黃河故事、花開八朝古都」為主題,彰顯「黃河情、菊香韻、歡樂宋」文化內涵,成功舉辦文化活動41項、花事活動12項、經貿活動17項,辦出了一屆節儉、務實、高效、惠民的高質量文化節會。因菊之名,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人文之城發出嚶鳴之聲,一座蘊含機遇、充滿活力的開放之城舒展溫暖懷抱,一座風光秀美、宜居宜業的魅力之城鋪開生動畫卷。
  • 建設面向世界的一流中國軍事新聞採集發布平臺
    軍事媒體如何適應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更加關注的新情況,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轉變話語體系、創新傳播方式,講好中國軍營故事,傳播好中國軍隊聲音;如何適應新華社事業快速轉型和軍隊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好國際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訊社軍事新聞宣傳主力軍作用;如何適應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帶來的軍事新聞傳播格局的深刻變化,更加廣泛地佔領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的軍事新聞宣傳陣地……都是我們必須認認真真思考並切實加以解決的實際問題
  • 河南各地積極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 優化校園文化建設
    河南文明網小編通過採訪和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了解到,河南省各地中小學校著重從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做好校園文明創建工作。   開封 開展了「傳承雷鋒精神,共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升國旗儀式,通過開展主題隊會,學唱學雷鋒歌曲,講一則雷鋒故事、觀看一部學雷鋒電影等活動,重溫雷鋒同志的光輝事跡。 >>>詳細  新安
  • 「紅色翻譯」的對外傳播
    《毛澤東選集》外譯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國外出版的毛澤東著作,不僅有《毛澤東選集》整書以及單行本,還有各種文集、選集。西方最早翻譯介紹毛澤東著作的是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1928年寫的《中國大眾》一書,介紹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主要內容,此書的出版讓西方對毛澤東思想有了初步認識。
  • 黨委書記講黨課||白雁:加強作風建設、鍛造紀律嚴明的公安鐵軍
    黨委書記講黨課||白雁:加強作風建設、鍛造紀律嚴明的公安鐵軍 2020-07-10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西寧警察故事,傳播西寧公安聲音——城北公安分局、刑警支隊專場
    講好西寧警察故事,傳播西寧公安聲音——城北公安分局、刑警支隊專場 2020-06-12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