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燃《八佰》,竟是根據真實改編?
《八佰》背景與劇情
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
所以「八佰」是什麼?
「八佰」是這八百名勇士共同的名字!
「八佰」是戰爭年代千千萬萬英雄的縮影!
「八佰」是艱苦歲月抵禦外敵抗戰史的冰山一角!
《八佰》於2017年開機,闢出幾百畝地,再現電影中的蘇州河南北岸,這種拙樸的方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觀感。
「八佰」,是真實存在的
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
可實際上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數只有400餘人,根本就不到八百人。之所以會有八百壯士這個稱號,是因為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有八百人,他也是為了壯大聲勢,迷惑敵人。
這場戰爭是非常慘烈的,因為這400餘位士兵要面對的是30萬日軍,他們要對壘的是比自己多很多倍的敵人。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一個營的兵力怎麼可能有八百人,他們實際的人數根本沒有八百人,這個營由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排組成,「編制」算滿也只有452人。
謝晉元之所以回答稱800人,就是為了壯大軍威、迷惑日軍,讓這場戰役有那麼一點獲勝的可能。
雖然人數比較少,但這400個人想盡一切辦法,將四行倉庫從裡到外武裝成了碉堡,之後就是硬著頭皮和日軍周旋和血戰整整六天六夜,抗爭到了最後。
在這六天六夜裡,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小堡壘,也有無數人祈禱他們能夠撐到平安撤退。
就這樣,他們這支號稱「八百人」的隊伍硬生生的抵擋住了30萬日軍的侵襲。事後,四行倉庫巍然屹立,「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事跡由此為人傳頌。
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八百壯士奉命撤退,還活著的人暫時撤出了四行倉庫,進入了租界。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一個讓他安康的祈願。」家鄉的晚稻還沒有收,他卻永遠留在了四行倉庫。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八佰》中國內地票房已突破27億元。超越《速度與激情8》,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11位。
最近《八佰》宣布將密鑰延長至10月21日。
這個國慶,再次燃燒!
阿八影視
關注我,更多熱愛!
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