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古詩中很多都有描述過它,為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清新的花香,顏色豐富,款式多樣,菊花曬乾泡茶能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生活中很常用,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花卉。不同類型裡的菊花又有著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下面我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下關於菊花的知識。

一、基本介紹:
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按照栽培類型我們可以分為大麗菊、多頭菊、獨本菊、懸崖菊、案頭菊、藝菊等。按照花瓣外觀形態可分為園抱、反抱、露心抱、退抱、亂抱、飛午抱等類型。是經過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來的名貴花卉。高60~150釐米,莖直立,因品種不同,外形、顏色都有很大差異。

菊花按照花期分類:
1、夏菊:夏菊又名五九菊。是在每年農曆5~9月各開花一次。
2、秋菊:秋菊的花期不同,有早菊和晚菊之分。是栽培最為普遍的秋菊,早菊花期是在9月中下旬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為大型菊。
3、寒菊:寒菊又稱之為冬菊。花期是在12月到次年的1月份。

菊花按照花徑分類:
1、大菊:花的直徑大概是在10釐米以上,多數用作為多本菊和標本菊的栽培。
2、中菊:花的直徑大概為6~10釐米,多用作為花壇菊及大立菊栽培。
3、小菊:花的直徑大概在6釐米以下,可作扎菊、盆菊、懸崖菊、盆景菊等,屬滿天星型,可以作為布置庭園擺設花卉品種。

菊花按照顏色分類:
1、單色品種:單色品種是指一種顏色的花,有黃、粉、白、紫、紅、綠、雪青等。除基本色系之外,在每個色系中又可分成多個色調。
2、複色品種:複色是指一朵花上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顏色,色彩變化也比較豐富。有一朵花兩種顏色的如紅黃二色的「鴛鴦荷」,紅黃各半的「二喬」;有背腹兩種顏色的,如背面為黃色腹面為紅色的」金背大紅」;有花瓣以一色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點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為一色,先端為另一色的,如管瓣為紅色,先端為黃色的「赤線金珠」等多樣品種。

二、適用環境:
菊花比較喜陽光、溫暖溼潤的氣候,耐旱、耐寒、怕澇。適用性很強,能在最低10度和最高32度生長,嚴冬季節時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也可以經得住輕霜,幼苗期生長枝孕蕾期需要在20度左右生長最合適。比較喜歡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我國各地都有生長。

三、種植技術:
菊花我們最為常見的種植方法有種子播種、分株種植、扦插種植。
1、播種種植:菊花可以在每年的3~4月份播種,播種之前首先要將種子處理好,整理好土地,將種子均勻的播種,要進行澆水施肥促進發芽幼苗生長。

2、分株種植:分株的方法是要等菊花在11月底花朵凋謝之後,將菊花的花莖沿著地面割除,從盆土裡挖出,再栽種到土壤中,土壤要施足肥料,疏鬆的土壤,這樣可以有利於保暖過冬。在次年的春天4~5月份,幼苗就會生長到15釐米左右,將整個植株挖出,分成幾個小植株,分別栽種到土壤中,然後進行適當澆水。
3、扦插種植:菊花扦插可以在4~5月份進行,從母株上選取一些比較粗壯、沒有病蟲害的枝條,剪成10~15釐米的小段,然後再將插條處理好,將插條插入土壤中,按壓緊實,進行適當澆水,大約在15天之後可以髮根。四周後就可以移苗入盆。

四、栽培管理:
在菊花植株定植後,盆中要施足底肥,幼苗期需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澆透水後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移動到向陽處。秋季開花之前要加大水量,保持充足水分,冬季有的菊花進入休眠期,這個時候要嚴格控水,當菊花苗長到25釐米高的時候要進行第一次摘心,之後每隔半個月就要進行一次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的4~5片葉,上部葉片要全部摘除。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加強田間管理工作。

關於菊花的種類和基本介紹就到這裡了,如果大家在種植和管理方面出現疑問可以聯繫我們,或者下方留言交流,關注種子幫,獲得更多農林,畜牧,綠化,護坡相關種子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