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文化風靡世界,作為日本的一種文化輸出,可以說影響了很多人,甚至改變了很多人對日本的印象。
日漫文化到底是怎麼做到讓全世界接受並喜歡的呢?要知道,世界各國因為地域文化不同,有時候是很難接受外來文化的。
這除了日漫本身的趣味性,更因為日漫沒有閉門自嗨,而是從全世界的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的養分,融入了日本的文化理解與藝術審美,再反向輸出。
日漫對中國傳統四大名著可是非常喜愛的,創作了大量改編自名著的漫畫。
尤其是《三國演義》,可以說到了痴迷的程度,屢屢被改編為各種漫畫甚至遊戲,《三國志》、《真三國無雙》、《龍狼傳》……
橫山光輝除了《三國志》還改編了《水滸傳》
但是大家發現沒有,這些作品,從沒有過多的YY,有的只是日本對《三國》的理解,日式的臺詞、對人物情感的再加工和想像。
最早的三國網文應該就是受到這部漫畫的影響
就拿三國龍傲天的鼻祖《龍狼傳》來說,高中生天地志狼和女朋友被神龍帶到三國亂世。帶著大漢血統,奇遇不斷,利用自己的歷史知識嘗試改變歷史,主角一路開掛升級打boss。但他們想著的只是如何結束亂世,如何回到現代。
反觀我們和《三國》有關的文藝作品,要不就是兒童向的連環畫,要不就純粹是為了爽,回到三國,要是不收幾個能打的名將當小弟,不後宮種馬一番,好意思說回三國了嗎?
這種作品除了咱們國人自己看,外人會看嗎?都是YY,人家不如YY自己的歷史去。(韓國人可能會有些列外。)
而這種作品咱們自己看多了,也會覺得無聊。
這麼多年,唯一好的三國漫畫,也只有《火鳳燎原》了,這真是一種悲哀。
最近《紅樓》開始大熱,估計林黛玉、薛寶釵這些美女開始大面積的淪陷了。
將神話融入到漫畫,最成功的例子肯定是《聖鬥士星矢》。
這部漫畫構建出了一個龐大的世界觀,以古希臘神話為背景,又融入了印度神話、北歐神話、中國神話……將世界上大部分神話元素混搭,來了一出神話大亂鬥的戲碼。
可以說,幾乎全世界人民都能從裡面看到自己喜歡的神話元素。雖然看著自己國家的神話人物,要麼為雅典娜服務,要麼敗在她手上,多少有些不爽。但是不要緊,為雅典娜服務就是為了愛和正義服務,敗也是因為不夠愛和正義。
最重要一點,《聖鬥士星矢》的主角全是日本人,「日本人代表了愛和正義」。
我在小學時,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雅典娜就是日本人,歷史書上的日本和現實中的日本是兩個國家……
反觀我們這一類作品,要麼就完全不涉及到其他國家的神話傳說,涉及到了,也是被一路吊打的命。這和抗日神劇的區別在哪呢?
從表面看,路飛是每個人的憧憬,他想做就去做,有著不離不棄的一群夥伴,去遠方追求自由和夢想。而且尾田的創意和講故事的能力都非常棒(畫工略微差點)。
但是,《海賊王》能打破《龍珠》塵封多年的銷量紀錄,單靠上面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海賊王》全球範圍內銷量突破4億3000萬冊,要知道現在是網絡時代,很多人看書,選擇的也是網絡平臺而不是購買實體書,不然這個記錄將更加可怕。)
首先《海賊王》的故事追求自由和夢想,這是全世界人都喜歡看的;
其次《海賊王》參考了全世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或者諷刺了現實世界裡的一些問題,這讓所有人看起來都親切,也容易被接受。
比如:
1. 王下七武海制度的原型就是來自十六世紀英國的「私掠許可證」;
2. 阿拉巴斯坦篇的靈感來源是中東地區戰亂;
3. 肥皂泡島開啟的種族歧視;
4. 羅羅諾亞·索隆,他的名字來自著名虛構小說中的大俠客「佐羅」;
烏索普,源自於《木偶奇遇記》的匹諾曹和寓言故事《狼來了》;
弗蘭奇的原型來自於電影《神探飛機頭》;
大媽的原型來自於《糖果屋》裡的老巫婆……
5. 為了迎合中國讀者的口味加入了大量中國元素,女帝的旗袍、熊貓人、CP9的修煉地、八寶水軍青椒蔡義爺倆、海鳴阿普的原型是中國海賊徐亞寶……
我覺得咱們國漫的畫工和畫風並不算差,差就差在故事的內核上和不思進取。
我們打開任何一款國漫APP,鋪天蓋地的全是「霸道總裁」、「凡人修仙」、「恐怖靈異」……內容基本上是換湯不換藥,千篇一律,缺少原創性,把網文界的壞毛病學了個十足十。
坐擁大量傳統文化,而國漫卻沒有「高級」的表現出來,多用低俗的、YY的,惡搞的方式來表現。這些看一遍覺得還挺爽,看多了也就膩歪了。簡單點說,就是學不來《大話西遊》的精髓,反而把《大話西遊3》學的十足。
沒辦法,這些東西簡單,易掌握,還有一定量的市場,有幾個人會想著下苦工、去冒險呢?(只要會畫畫,隨便拿一本「裝逼打臉」的網文一改就成了。)
再就是「大天朝沙文主義」,不僅僅是漫畫界,網文界,甚至很多行業都有這個毛病,只要涉及到外來文化,就一律貶低。作品中只要出現外來文化,除了嘲笑就是被吊打。(最噁心的就是,某本書裡的人物背著黃金聖衣,卻大罵車田正美抄襲。還能要點臉嗎?)
這和清朝的閉關鎖國有區別嗎?不能接受外來文化,一味的自高自大,這和井底之蛙有區別嗎?
雖然這些年有著國漫崛起的說法,但真正好的作品也就那麼幾部,真是少之又少。
《鏢人》、《火鳳燎原》、《一人之下》這樣的作品真是太少了
如果漫畫家們,能打破自己的舒適區,從井底跳出來,用心打磨自己的作品,而不是靠那些花裡胡哨的元素來創作,來博眼球。那國漫才是真正的崛起。
註:《鏢人》被譽為國漫之光,3次登上日本NHK電視臺,被盛讚為「世界級的中國漫畫精品」。作者許先哲,卻從未接受過正規美術訓練,功底不好,只能瘋狂練習。第一話發布前,廢稿足足有2000頁。支撐著許先哲的正是「國漫不輸、國漫崛起」的信念。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和理解,如有不同見解和看法,請您嘴下留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