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的車水馬龍,把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跟著帶快了許多。世界嘈雜,外界的聲音太大,就會掩蓋內心的聲音,分不清生活當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一主婦從城市搬回鄉下,告別曾經的快節奏,把生活過得緩慢而美好,她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如圖所示,一家四口,住木屋,種四季,食三餐,遇見「慢生活」,也把生活過成了詩般美好。
房子並不大,裝修也並不奢華,完全一派老式住宅的風格,原木搭建,原木組合,從屋內到屋外,都是這種「木質」風格。
用木頭建造的房屋裡面,多的是用木頭製作的家具,整個房間設計的樸實無華,孩子們在木質地板鋪著的地毯上遊戲,玩耍,學習,看書。
一家人也會懶懶散散地睡在木質地板上,等待著陽光照進小屋,溫暖了一室溫柔。
每天清晨醒來,陽光和你都在,這就是平凡人所期待的最好未來。告別快節奏的生活模式,搬回鄉下的一家人,反而在這樣的三餐四季中,收穫了品質的「慢生活」。
把腳步放慢,把每一天都認真來過。定期翻新木屋,這所木屋裡面承載的才是生活的全部。畢竟,房屋是生活的容器,木屋建造的結實,才能夠為生活遮風擋雨。
登上木屋的頂端,放目遠眺,四周的風景盡在眼底。藍天遼闊,白雲自由,孩童無拘無束,山川河流,還有遠處的樹木森林,一切都如故。
搬回鄉下生活之後,關注的事情少了,專注的事情更多了。從眼下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劈柴挑水,種四季瓜果,採摘新鮮蔬菜。
木屋依舊,四季如故,歲月靜好,生活溫柔。這般美好的「慢生活」,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溫柔,用一顆耐心且柔軟的心,把日子過得精彩極了。
住木屋,種四季,食三餐,這樣的「慢生活」,何嘗不令人眼前一亮?
從菜園裡面採摘回來的新鮮果蔬,製作成美味飯菜,一日三餐吃的簡單,也吃得營養健康。
使用好看的瓷器,裝食物,看著更加賞心悅目。美食不僅是用來填飽肚子,也是用來增添美學,打造日常的生活品質。
人生苦短,所以眼前的每一天都是彌足可貴,都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好好過。每一天都是新生,每一天看似周而復始,但其實每一天都不能重來。
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能在自己的節奏裡面,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這種「慢生活」的日常,把腳步放慢,把日子過好。
只要一家人能夠生活在一起,哪怕只是簡簡單單地閒話家常,在電視機一家人圍坐一團,看看綜藝節目,追追劇,日子平淡無爭,歲月靜好。
這般「慢生活」,何嘗不是一種一種幸福。欲望極簡,生活樸素而平淡,但是正是這種樸素平淡,成就了這份人間「尋常」的幸福。
注重日常的儀式感,給予特殊節日一份紀念,渲染氛圍,運用簡單的元素也能夠過出「儀式感」。
慢生活,就是注重生活本身,無論是居住在木屋,還是居住在高樓,重要的是過好生活本身。
享受平凡的幸福,也擁有緩慢而自由的人生,把這一輩子過好,愛與美食不曾辜負,生活與陪伴,都未曾缺席。
最後,看了以上的分享,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夠在自己的生活舒適區裡面,找尋到想要的生活模式,餘生不用太過著急,慢慢過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