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9年裡,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充滿了諸多變數。社會話題討論離不開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流量紅利消失和資本寒冬相關話題,以熊貓TV和淘集集為代表的燒錢換市場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走向終結,抖音和快手兩大短視頻霸主改變了中國網際網路傳播方式,以李佳琦、薇婭為代表的網紅主播以直播賣貨的方式帶領電商銷售進入新時代。
在充滿變化的一年,一場深度、有意義的網際網路行業對話勢在必行。無獨有偶,在2019年12月31日,《新商業十二時辰》跨年演講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現場匯聚了超過五千名企業家,還有數十萬觀眾通過直播的地方加入到這場「知識跨年」狂歡。據悉,這是博商學院首次以「知識跨年」的儀式,助力企業破壁前行。
數位化企業成新趨勢
對比過去,尋找不同,看清新經濟趨勢變化,加碼未來,無疑是每個創業者最期待看到的東西。與過去不同的的是,2019年雲計算、5G牌照下發、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以及人工智慧的突破和應用,讓堅信產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的未來發展擁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創業者多了幾分自信。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中國雖然已經成為消費驅動型數字經濟的全球領導者,但下一輪的轉型浪潮,是來自各行各業數位技術的進一步普及。由於中國的傳統行業效率較低、新技術和業務的商業化潛力巨大,這一變化在中國將顯得尤為迅猛和激烈。
在博商學院跨年晚會上,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認為,未來的趨勢只有一個,那便是由供給側和消費側聯合的一種產業級網際網路。面對用戶需求與供給側不充分產生巨大的鴻溝問題,賈偉表示未來智能製造將因需而生,彌補當下需求和供給的鴻溝。此外,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倒逼傳統製造改革,誕生出一批解決柔性製造和自動化構架的超級工廠。
而海泉基金創始人胡海泉也表示,隨著5G、AI技術的新技術的應用,新消費趨勢在交易流程、交易結構和支付服務方便會非常快捷,同時數據智能應用將會使消費者畫像更精準,迎來消費品牌與消費者共創共生的複雜時代。
消費網際網路領域誕生了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未來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5G等新技術驅動,產業網際網路領域將會誕生出一批數位化技術的網際網路巨頭。
新商業模式崛起
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蠶食傳統行業的同時,也在不斷改變和提升著傳統行業服務效率。隨著傳統行業被網際網路數位化改造,新商業與傳統行業在產品、人才、決策、用戶等方面擁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博商學院院長曾任偉在演講中說道,「新商業產品需要重新定義產品和設計,讓產品更有意義和關懷價值。」在售前、售中、售後三個環節上,新商業的創業者在產品設計時,需要擁有足夠大量的內容來與用戶進行互動。在用戶運營方面,他則表示,傳統企業是客戶關係,新商業模式用戶運營將變成一個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部分,留存、裂變、激活三個方面,用戶運營和產品打造一個非常核心的點要圍繞IP。
不過,新商業模式下成長的新一代,在消費觀念和習慣上,已然發生了變化。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90後、95後與00後目前成為線上潮流市場的主力軍,消費規模佔比達八成。如何討好年輕的消費群體成為創業者要解決的難題。
湃動影響力CEO沈帥波認為,Z世代的圈層和文化本質是認可。海泉基金創始人胡海泉則說,「年輕消費者跟上一個時代是非常不一樣的,不是在原有的認知上稍微調教一下就改變的。」他表示做消費品的投資如果不懂下一代是非常危險的。
面對全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新崛起的消費人群,未來企業要在產品、銷售、設計等方面,推倒舊的格局重新思考,方可在激烈競爭的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跨年晚會嘉賓金句不斷
在今年的博商學院跨年演講中,同樣留下了許多值得記錄的金句,贏得許多在場企業家的贊同與認可。接下來,就和我們一同回顧吧。
沈帥波——ALL IN CHINA
「我認為,中國進入了新基建時代。」沈帥波在跨年演講中如是說到。什麼叫基建呢?過去的定義就是鐵公雞,蓋樓、修路、修市場,今天定義是行動支付、發達的物流、優秀的冷鏈、智能製造和基建。「這五個一組合就會誕生新商業,比如說瑞幸商業,比如說OROLAY,由於它製造做得好向海外輸出所以成功了。」
在跨年演講中,沈帥波還提出「商業的競爭是比爛」,「世界不是比好而是比爛,是末位淘汰」,「大眾傳播要忘掉精英的一切想法」,「消費者品牌忠誠度已經成為歷史」等觀點,引發現場五千名企業家的深入思考。2019所有人都在談經濟下行,而沈帥波卻在最終總結中說道:「成功的法則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多中國!ALL IN CHINA,要相信中國市場、相信存量、韌性、縱深度,以及中國有世界上最多渴望改變命運的人。」
賈偉——世界只有三種溝通:語言溝通、戰爭溝通、商業溝通。
「如果你不懂得想像力,你沒有一流的邏輯和審美,你不知道今天世界變得如此不一樣。」跨年演講中賈偉一上來便拋出核心——想像力。他認為基於用戶的升級、生產的升級和渠道的升級,不止是線上線下升級,而是想像力設計美好世界。「美好世界不是重新定義,而是需要重新設計。」而如何進入想像力,賈偉指出「用戶消費升級、智能製造、渠道革命」三大邏輯,並創造性地提出「消費升級並不是年輕的用戶更有錢,而是用戶比你們更有想像力」這一犀利觀點。
未來商業模式很難感知,賈偉從設計角度,拋出技術趨勢、商業趨勢、用戶價值趨勢等,突破職業壁壘,以一葉落而觀四季,指出當前各大趨勢下的要點、要害。正如他所說:「世界只有三種溝通:語言溝通、戰爭溝通、商業溝通。」
林愛華——新電商的模式說白了都是人性
作為電商造節女王,林愛華先為大家解讀了一個謎底——到底「11.11」是怎麼出來的?為什麼它能爆?
首先是動因:平臺影響力->大促->基本盤->新品發布;其次,時間點:第一次只能在年底的大促,怎樣找一個很好的時間節點。「以我們的運營經驗來看,一年四個季度Q4交易額佔的比最高,佔有整個全年的交易額一半左右」;最後,利益點。「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歷屆的利益點是什麼,就是全場新品5折。」
直接而有效的三大點,促成「11.11」的誕生,而這樣的核心三點在如今的電商趨勢下依然適用。林愛華在跨年演講中說道:「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已經是成為趨勢了,新電商的模式無外乎就是人的痛點、興趣,你去挖掘用戶的痛點、需求,其實說白了都是人性。」
楊飛——流量池思維
作為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楊飛一直是流量營銷的領先者,在跨年演講中楊飛也指出了當前流量的三大痛點:流量變現、流量陷阱、流量持續低成本的獲取。基於此,楊飛提出流量池思維。「流量池思維是基於運營的增長性思維,傳統的增長可能是講的廣告型,或者是純品牌型的增長,我喜歡講運營型、用戶型的增長,這個是徹底的思維變化,這是營銷型的思維。」同時楊飛也針對痛點提出獲取流量的三大觀點,為現場企業家解析流量池特點,並提出了「品牌是最穩定的流量池」這一評論。
此外,楊飛還分享了如何運營流量的三個觀點:留存第一、「存量帶增量,高頻帶高頻」、DMP+PBL,用戶的運營和挖掘。「我們一定要有用戶思維,把用戶數據化、標籤化。還要提高頻次,想方設法跟用戶高頻的互動,高頻的互動會帶來高維的分享,這就會得到某種消費的目標。」
十二小時的知識盛宴,成為了2019至2020企業跨年的一道引路燈,作為中國總裁教育界的領頭,博商學院也一直在聚焦民企核心能力,持續為中小民營企業家提供創新模式,賦能民企高效運營。
站在中國經濟轉型調整最為關鍵之年,博商學院以「賦能民企」為初心,在技術變革和營銷方式轉變的環境下,為中小型民營企業家探路,解析營銷變化方式,探尋新經濟營銷規律。未來,隨著博商學院繼續以賦能民企為初心,不斷打造精品優質課程,在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的同時,將成為推動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