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當初不該放任中國自研對撞機,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2020-12-22 網易新聞

半導體技術一直是我國比較薄弱的領域,半導體材料還是晶片製造,我國都比較欠缺,原本華為在晶片上面的突破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半導體崛起的希望,但是美國晶片禁令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半導體技術嚴峻性。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確實是讓華為損失慘重。

半導體行業確實是我國的比較薄弱的一個領域,畢竟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暫,但是世界科技領域眾多,半導體領域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重要的領域,我國有自己的主流的科研方向,就比方說我國大力研發的粒子對撞機。

當然,也不是說我國就不重視半導體領域,這不是國家剛剛決定撥款1.4萬億美元去半導體行業。不過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如果能夠在粒子對撞機這項科技上面完成突破的話,那我國的科技就能夠矗立在世界最頂端。

美科學家:當初不該放任中國自研對撞機,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粒子對撞機,這是量子粒子物理的最前沿的技術,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一直都是世界領先的,這點就連美國也落後我們二三十年。

也正是因為我國的量子科技實力強大,所以我們才必須要擁有一臺頂尖的粒子對撞機,怎麼說呢,如果我國在粒子對撞機上面研發成功的話,中國的量子科技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屆時,中國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如果真的能夠由中國掀起工業革命的浪潮的話,那麼此前我們國家落後的一些領域的科技也就不再顯得特別重要了,因為全世界的科技格局又將被打破並重新洗牌,而其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我們國家了,因此也是期待中國粒子對撞機正式研發成功的那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量子信息、虛擬實境、生物技術為概括方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其實就是綠色革命,實質和特徵就是大幅度提高資源生產率 ,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全面掛鈎,綠色革命最核心的是什麼?
  • 英國專家:中國悄然重啟「未來科技」,第四次工業革命新秀誕生
    21世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可以說是中國正兒八經從頭到尾都會參與的一次工業革命,在前三次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錯失良機,僅僅在第三次革命的末期撿了一些漏,不過憑藉這些「殘羹剩菜」,中國也慢慢的追趕了上來。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工業和科技水平整體實力是比較低的,不過這也是前幾十年西方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如今中國科技發展壯大,還悄然重啟了一項「未來科技」,在即將到達頂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科技勢必成為一個新秀華麗誕生。
  • 改寫歷史課本,能夠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全在這裡了
    眾所周知,人類歷史上已經進行過3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以蒸汽機的發明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電氣技術的發明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網際網路和集成電路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而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方興未艾,目前有很多種技術都很火熱,比如3D列印、雲計算、人工智慧、量子技術、智聯網等等。在諸多技術之中,哪些最可能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呢?
  • 第四次工業革命,傳統行業被淘汰,大量失業人口該何去何從?
    自從250年前英國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目前正在邁向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道路上,按照德國對工業4.0的定義,這四次工業革命可以分為工業1.0到4.0,其主要的技術特徵分別是,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 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爆發?優酷《未來圖鑑》解答未來能源困局
    繼第一集的病毒迷思後,本集將目光放在了可能即將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上。 本期《未來圖鑑》邀請到了中科院院士、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科技重點專項首席專家歐陽明高先生,由他帶領大家展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腦洞,以現代科學為基礎,探討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可能性。
  • 「氫」會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嗎?優酷《未來圖鑑》尋找人類前路
    (原標題:「氫」會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嗎?繼第一集的病毒迷思後,本集將目光放在了可能即將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上。
  • 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正式開始了
    基礎學科是科技發展的天花板,在這類基礎學科劃時代的突破,就會帶動科技的跳躍式發展,幾次工業革命的突破標誌: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依靠人力畜力的農業社會,
  • 抓住人工智慧機遇 領跑第四次工業革命
    ■觀察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一股強大的數位化力量加速崛起,人工智慧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過去,工業生產的生產環節自動化程度高到幾乎不需要人,但是在後段品質的檢驗和包裝等環節,仍高度依賴人工,機器視覺的引入改變了靠肉眼的檢測,大大提升了品質。繼蒸汽、電力、計算機為代表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以後,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然到來。
  •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裡夫金接受本報專訪:中國正把錢花在該花的...
    本報記者 張 妮在暢銷全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美國未來學家傑裡米·裡夫金預言,一種建立在網際網路和新能源相結合的新經濟即將到來,改寫人類發展進程。時隔多年,他在新書《零碳社會》中則聚焦「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的零碳圖景,並大膽預測:碳泡沫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
  • 物聯網將會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中堅力量
    打開APP 物聯網將會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中堅力量 jf_10471008 發表於 2020-12-18 14:35:07 物聯網實現了一個互聯的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可以傳輸超出傳統設備限制的物理環境信息。這些設備允許在運輸過程中監控環境——不僅是溫度和溼度,還有振動和衝擊。 據估計,到2020年,將有500億臺設備連接到網際網路。DHL和Cisco發布的一份白皮書指出,通過改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物聯網將帶來1.9萬億美元的市場收入。
  • 中國向世界宣布!又一項科技突破美國封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不過人們認識熱核聚變的過程還得追溯到是氫彈爆,見過這麼猛的武器,加上能量又強大,有沒有汙染,很科學家就在想,要是可以控制核聚變的話,那該多好。 於是科學家們就發明了一種裝置,將氫彈裝進去,然後引爆,這個裝置可以有效控制「氫彈爆炸」的過程。使得核能可以穩定地傳送出來,這樣就能使用了。
  • 「財經縱橫」林毅夫:中國要理直氣壯地支持和引領新工業革命
    在引領新工業革命上,我國不僅有物質條件,而且有比較優勢,並且,比現在作為最大最強經濟體的美國更有比較優勢。除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建立,還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理直氣壯地採用產業政策,充分發揮我國在新工業革命上的比較優勢來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國引領新工業革命的必要性從必要性來講,2017年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了 「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 「中國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外媒看中國)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九章」計算機助力中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2020年,中國取得眾多重大科技成果。不少外國媒體和國際機構對中國取得的科技進步給予積極評價,認為中國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 中美撞機事件大事記(4月1日-8日)
    4月4日--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在北京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就美國軍用偵察機撞毀中國軍用飛機一事再次向美方嚴正交涉。他指出,撞機事件發生後,中方一直採取冷靜、克制和負責任的態度處理這一事件。中方還從人道主義考慮,對美方機組人員予以安置,並安排美駐華使、領館人員與其見面。但美方不僅不面對事實,承擔責任,反而擺出霸道架勢,強詞奪理,混淆是非,一再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錯上加錯。
  • 中國正加速發展和完善智能製造,促進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工智慧新基建,數據中心靠峰谷運行最近,在中美貿易戰的推動下,中國對外高科技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美國高層又正式對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展開了一輪政策扶持。而根據中國《「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可以看出,在信息高新技術產業方面,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化轉型升級等政策也在不斷提出,中國正加速發展和完善智能製造,促進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在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產業方面,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各國競爭的核心所在。三大技術革命,美國重壓之下不得不轉型10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發出文件聲明,稱「北京不應該積極主動謀求重返亞太」。
  •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將成投資...
    28日下午,在同期舉辦以「中國半導體投資還能火多久?」為主題的投融資專場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作了《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目前IT產業正處於從集成電路到集成光路的範式轉移,未來在信息的獲取、傳輸、計算、存儲、顯示這五個方面,都將以光電子晶片為核心來進行產業布局。
  • 虛擬實境革命前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之一VR&AR深度行業研究...
    獲取《虛擬實境革命前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之一——VR&AR深度行業研究報告》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AR報告及白皮書」,該報告編號為20bg0048。抓住機會成為變得更強,引導產業和高精技術發展,使國家成為在這個領域,目前中國在相關智慧財產權和專利領域已經佔據了全球相關專利數的 30%。中國靠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對原先領先的歐洲、日本、韓國等實現了超越,並且和美國一起成為世界上網際網路技術最發達的兩個國家。
  • 回顧歷史:19年前中美南海撞機事件
    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示意圖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在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未經中方允許,進入中國領空,我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9時7分,中國飛機在海南島東南104公裡處正常飛行時,美機突然轉向,其機頭和左翼同一架中國飛機(王偉駕駛)相撞,造成中國飛機墜毀,駕駛員王偉跳傘後下落不明。美機隨後在未經中國許可的情況下進入中國領空,並於9時33分降落在海南陵水機場。臺海危機發生以來,美國頻繁派遣軍用飛機在中國沿海地帶收集中國軍事情報,並曾經偷越中國領空,經常與中國戰鬥機發生對峙。
  • 空軍捨身撞敵佑中華:抗戰中那些無比悲壯的撞機事件
    本文作者為煩惱的愛,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捨身一撞佑中華——抗戰中的那些「撞機」事件【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三十八期】(歷史系列第170講)筧橋中央航校銅鑄旗杆座上有一段很著名的銘文:「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
  • 日本率先一步返航,滿載而歸凱旋歸來,俄:將創造一項人類新紀錄
    日本是亞洲的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時被中國超越,但是儘管如此,日本作為經濟發達國家,仍然有著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不少領域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也有自己獨立的衛星系統、太空飛行器、探測器等等。日本於2014年發射升空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本月的6號已經抵達了澳大利亞南部的上空附近,日本在澳洲有一個實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