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2020-12-18 貓叔談史

關於李白,他的一生其實算得上是十分坎坷了,導致他一直在吐槽自己懷才不遇,不過這樣的日子雖然過了很久,李白還是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機。

公元742年,唐玄宗聽聞李白名氣,下詔讓其入京。

此時的李白在幹嘛呢?

他正住在山東曲阜,每天過著喝酒作詩的日子,雖說瀟灑,但也恨自己為何如此優秀卻遇不到好的機會,他蟄伏多年,內心多有不平,如今終於揚眉吐氣。

於是李白得意洋洋的寫出了: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南陵別兒童入京》,在李白這麼多年寫詩的時光中,可謂是他最得意洋洋的一首了,尤其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簡直是把李白得到終於轉機的人生描寫的淋漓盡致。

關於我們古代的詩人,前段時間英國BBC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紀錄片,名字叫做《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不過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開始疑惑了,最偉大的詩人?那李白呢?

許許多多的網友表示疑惑,為啥BBC非得拍杜甫,不拍咱們的李白?那麼當看過這部紀錄片之後,我發現他們所欣賞的,是杜甫的家國情懷,單從這一點說,杜甫的偉大確實沒什麼可質疑的。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這道題就是與我們上面所說的那首詩有關。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題目是這個樣子的: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具體還給出了三個選項,選項的內容是這樣的:

這道題的答案是B

雖說當時在場上的那位選手答對了,但是在百人團中,卻足足有34個人答錯,不過確實,這個詞的確很容易被人誤解真正的意思。

在我們的理解中,古人經常以高品格自我要求,李白更是如此,既然李白並不想成為「蓬蒿人」,那麼大家很容易就聯想到那些不是善類的人,所以也很容易將注意力放到A和C這兩個選項中。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當時在詩詞大會中,「蓬蒿人」的答案公布後,康震老師就開始解釋。

康震老師說,李白是一個很有豪情的人,但是在提到詩詞的人生境界時,康震老師同樣皺起了眉頭,因為在李白的這首詩中,確實沒有體現出一個古代傳統文人該 有的性格。

李白雖然是時代驕子,但他畢竟也是一個鮮活的人類,並不是真的超脫了的神仙,所以難免會有一些俗人之氣,他不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鬥米折腰」,更不會像杜甫那樣寫出「三吏三別」

但也就是這樣一個時常會有些「世俗之氣」的人,卻在我國的詩詞界有著如此高的地位,或許原因是:李白足夠真實!

李白雖然不符合人們心中那些與世無爭的、淡泊名利的詩人,但他種種的表現都能夠表明,他就是一個想要出人頭地,想要被別人看得起的人,正是他灑脫向上的性格,才造就了如此獨一無二的李白!

其實不光是英國對我國的詩詞、詩人方面越來越感興趣,我們也開始越來越注重古代詩詞文化的發展了,就像現在多了許多關於詩詞的綜藝節目,而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大火,全國上下都重新掀起了古詩學習的熱潮。

為什麼要學古詩?要不要帶孩子學習古詩?

這成為了我們許多現代人最大的疑惑。

可能很多人好奇,讀詩到底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讀詩?

古詩,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它不僅是語文考試中的「多拿一分」,更是一種對美的體會與享受。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也曾做過一個「古文誦讀」試點活動,最後的評估報告指出: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而且在近幾年裡,中小學的語文教材也在逐漸的改革,將教材中古詩所佔的篇幅進行了大幅的提高,更不用說高中的教材了,必備的古詩篇目從14篇一下暴增到72篇

從這些數據中,難道還看不出古詩對孩子的重要性嗎?

不過說到這裡,肯定又有家長頭疼了,孩子平時讀書都讀不進去,更何況是學習古詩呢?

確實,這是令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古詩費了很多的力氣,發現走什麼捷徑都不如讓孩子真正的對古詩感興趣有效果,畢竟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既然是要激起孩子的興趣,就可以從孩子們都很喜歡的遊戲方面入手,把古詩變為有趣的遊戲,孩子自然也就不會牴觸了。

我就從《中國詩詞大會》中學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法——飛花令,它是以競技的模式,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含有關鍵詞的詩句,觀賞性非常的強,趣味性也非常的高。

我們可以隨便想出一個關鍵詞,然後跟孩子一起進行一個小比賽,再加入一點小小的獎勵,相信孩子一定會非常感興趣的。

用這種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古詩、愛上古詩,簡直不要太簡單,這本《飛花令》中就有許多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耍的古詩關鍵詞和相關的古詩句。

以非常浪漫美好的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為主題,將經典的詩句進行注釋和解讀,讓孩子更容易體會古詩中的意境。

以一年362天為準,為我們提供了一部吟誦詩詞的全新讀本,讓我們能夠領略古典名家的文辭之美,詩情畫意的度過每一天。

書中還配有跟古詩詞相得益彰的古風水墨畫,讓喜歡圖畫的孩子們更加的有興趣,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輕鬆鬆的學習古詩。

全書分為3冊,裝幀精美,配色簡潔精緻,不管是放在家中給孩子學習還是送給親近的朋友,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3冊的價格只要79塊錢算下來1冊的價格不過才20多塊錢,也就是我們的一杯奶茶或者是一包煙錢。

用如此美麗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愛上古詩,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 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的商品圖片即可購買哦↓↓↓↓

相關焦點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而正是這位詩仙的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卻難倒了詩詞大會的34人。「我輩豈是蓬蒿人」「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 李白詩「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貶義詞嗎?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是貶義嗎?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指的是什麼人?是貶義詞嗎?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有人說,李白的這句詩「有看不起貧窮人的意思」,你怎麼看?前言這句詩出自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什麼意思?詩詞大會34人答錯
    或許有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李白也有很多憂國憂民的作品,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李白是如何「自戀」的。比如李白的詩作《南陵別兒童入京》中有一句尤為經典,「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詞大會也曾把這一句當作了題目,而問題則是「蓬蒿人」的正確理解是什麼?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李白,又被我們後人尊稱為「詩仙」,詩仙的意思是李白寫詩已經到達了神仙的境界,而且李白也是位修行之人。 李白的思想,深受道家影響,黃帝、老子、列子、莊子對李白的影響頗深。李白,號青蓮居士,也是有很深緣由的。說完李白,繼續說名聲響噹噹的詩詞大會。詩詞大會出了這樣一道題,李白說「仰面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網紅教授點評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這德行就知道當不了官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0多歲時寫的,當時身在南陵的他接到了朝廷的詔書,等了這麼多年,他終於等到了皇帝的召見。此時的李白,心裡自然是美得很。一:詩詞大會上康震對它的點評被質疑詩詞大會曾考過這首詩,題目是問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
  • 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平衡點。
  • 我輩豈是蓬蒿人,年輕人就應逆流而上,逐夢千裡
    可你知道嗎,愛情人的一生美好的回憶,你應該多一點自信,沒必要犧牲愛情,向現實的種種妥協。你可知現在的你早已面目全非,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笑容。現在的有些年輕人,不願跳出生活的舒適圈,卻甘願加入「啃老一族」。不知這是他的悲哀,還是時代的悲哀。年輕人明明可以自己在外拼搏闖蕩,卻在家混吃等死。也許,不知不覺間你早已失去了曾經的銳氣了吧。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居然會有15人答錯
    每一期詩詞大會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些選手好歹也是挑選過的,為何經常會答錯一些挺小兒科的題目。其實作為一位一線教師,筆者倒是認為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
  • 正念詩詞欣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 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感悟一本詩中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我最欣賞的句子!每當自己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時,我就會想起這句話來鼓勵我轉變心態。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 選手秉承李太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淡定從容
    詩詞大會秀才情,你搶我答競文學。在第一輪個人積分搶答賽中,小選手們認真思考屏幕上所出的題目,想出答案後爭分奪秒地按下手中的答題器,這是一場知識的較量,更是一場文化的盛宴。第一輪結束後,現場各位小選手們活力十足,積極交流對於詩詞歌賦的了解,好一派書香氣盛之景!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謫仙李白的才情與狂傲
    「我們不再知道,黃河之水哪裡來,廬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白帝城,黃鶴樓,洞庭湖的名氣都要略降一格。黃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風景也會失色幾許。」「沒有舉杯邀明月,蘇東坡未必會有把酒問青天。沒有請君試問東流水,李後主不會讓一江春水向東流。沒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金庸的武俠江湖將會天缺一角《俠客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豪情如李白,也有失意時
    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果然,懷揣高興的事情,連走路都是輕快的。天寶元年,已經42歲的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李白一路小跑回家,激動地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行駐馬店分行五四青年節徵文作品展示(三)
    為了推翻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座大山的統治,青年學生用沸騰的鮮血與敵人奮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青年革命由此展開。他們拉著長長的橫幅,喊出最高亢的聲音,迸發出內心蘊藏的激情,執著著無畏抗爭的信念,顯示著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一百年後,時代的腳步從未停止,時代的鐘聲一次次敲響。我們是新時代的一員,我們無需持槍殺敵,獻身報國。
  • 我輩豈是蓬蒿人,yf.SNS重新定義TD裡程碑
    提起TD模式的最高殺戮,你們會想起誰?是AG絕跡用AK締造的48殺,亦或是HG年鵬創下的最高54殺?不,都不是,2020年7月18日,在CFDL職業聯賽EDG.Y對陣SNS的比賽專用沙漠-1TD地圖中,yf憑藉超強的個人實力拿到了57殺,打破了年鵬八年多來從未有人打破的TD最高擊殺記錄。
  • (CSGO)我輩豈是蓬蒿人!Syman 2:1 擊敗NaVi
    第3回合,SG集合出中門,簡單男孩正好拎著一把吹風機路過,閃轉騰挪之間拿下四殺。第4回合,拿出大狙的mou在平臺發揮作用,打退眾人,幫助隊伍拿到一分,1:3。第6回合,NaVi在A大爆彈,實則打算中路夾B,但是SG的想法在第十層,守B的三人紋絲不動,NaVi這一波進攻再次被粉碎。
  • 李白不愧為「謫仙人」,寫下一首詩,盡顯狂人本色,後世無人敢學
    李白又號「青蓮居士」,稱「謫仙人」,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歌行體、七絕的成就上更是顯著,《行路難》、《蜀道難》、《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今《李白全詩》裡記載了其詩歌1010首。說到李白的詩,那就是一個字「牛」。
  • 時人不識凌雲木,杜荀鶴的《小松》,道出了多少人的苦衷
    同時每個人在奮鬥的過程中,又不斷地尋找目標,效仿別人的努力,羨慕別人的成功,去做追星族,去做別人的粉絲。有的人雖然努力,因為種種原因,終其一生也是默默無聞。當然,有的人很幸運,他們或是佔有天生的條件,或是從小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得到了名人的幫助支持。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就說過,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這麼經典,為何被不少女人批,看看上一句
    在很多人看來,詩仙有狂的資本。這和他是否真的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財力,是否身居要職無關,他的資本在於其平生存世的1000多首詩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這從骨子裡發出來的狂氣,成就了他。余光中先生說的:「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重點或許不在酒,而是那「豪腸」二字。不過客觀來說,李白的狂也並不是每次都經得住推敲。
  • 《人間失格》這麼低沉,為何還這麼多人喜愛?不妨看看這10句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初看到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覺得"生而為人"都是一件需要道歉的事情。儘管很多人認為這本書很喪,我倒是覺得應該讀一讀,讓自己從這種消極中汲取更多的力量。要說用一句話來形容《人間失格》這本書,想來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比較貼切。《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何還這麼多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