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愧為「謫仙人」,寫下一首詩,盡顯狂人本色,後世無人敢學

2020-12-14 無風卻起念

「詩仙」李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白又號「青蓮居士」,稱「謫仙人」,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歌行體、七絕的成就上更是顯著,《行路難》、《蜀道難》、《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今《李白全詩》裡記載了其詩歌1010首。

說到李白的詩,那就是一個字「牛」。他的詩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闊氣,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也有「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入」的失落;更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悵。

要說李白最狂傲不羈的詩句非選自《南陵別兒童入京》中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可。這首詩寫於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終於得到唐玄宗賞識得詔入京,覺得自己施展才華抱負、實現政治理想的機會到了,便興奮地回到家中與妻兒告別並寫下這首詩。

要知道李白由於家中從商是不能參加科舉,唯有通過他徑,也就是結友獻詩才能走上仕途。此前,李白為唐玄宗獻過許多詩但都無果,直到這次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得玄宗稱讚宣入宮中,後供奉翰林院。

《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的全文如下: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 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對於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我歸來時酒剛釀好,秋季裡黃雞吃著穀子正長得肥嫩。第一句交代了歸家的時間,白酒、黃雞描寫鮮明。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呼喚來童僕去烹飪黃雞、斟上新釀的酒,孩子們拉著我的衣服與我歡笑玩鬧。此句的雞、酒與第一句相對接,烘託出了一種歸家後的舒適、幸福感。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一邊高歌一邊暢飲,舞劍的劍光欲比那落日的光輝。高歌、飲酒、起舞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愉悅心情。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苦於不能早點獲得君主的賞識,現在只想快點入京一展宏圖志。此句有簡單的對比,有對過去不得志的懊惱,又有現在的迫不及待和興奮。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世俗的人們無法認識俊傑的真正面目,如今我就要離家入京實現人生抱負了。此句運用典故,「輕買臣」既「朱家愧貧」的典故。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仰頭大笑的走出門去,我怎會是平庸之人。「蓬蒿人」可指草間之人,無官之人。

從這首詩中不難看出詩人李白的滿腔熱血,更加體現出詩人的自信與傲氣。徐悲鴻說:「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充滿傲氣的人容易自命不凡,不能虛心學習,不會為人處世。公元743年,李白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又讒謗於玄宗而被疏之。

參考資料:《舊唐書》、《唐詩宋詞鑑賞》

相關焦點

  • 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也曾寫過他一生最孤獨的詩
    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賀知章稱他是「謫仙人」他的人生字典裡好像沒有「悲」字。話說李白因為性格孤傲,調戲楊國忠與高力士等權臣宦官遭到構陷,被認為是「非廟堂之器」,最後被「賜金放還」。但即使政治上遭到嚴重挫敗,他還是沒有氣餒,洋洋灑灑、大氣磅礴地寫下了《將進酒》這樣豪情與悲壯的詩篇。
  • 李白漫遊重慶時被人瞧不起,怒而寫下一首詩成千古名作
    我想李白就是這樣一個狂人。早在李白青年時期,他便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表露過自己的遠大志向。即「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內清一」。李白對此很不滿,便在臨別時怒而寫下一詩《上李邕》以作回應。《上李邕》是一首七言古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僅對李邕瞧不起青年人的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還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歌頌,表達了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狂者姿態。僅開頭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便令人不得不佩服。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李白的才華響徹雲霄,是屹立在盛唐詩壇最頂峰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在當時的大唐,一提及詩仙李白,文人騷客無不仰頭矚目,詩詞歌者更是頂禮膜拜,所到之處,粉絲與追隨者成群結隊,目不暇接。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十分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他曾多次去宣城,城中有位善於釀酒的老師傅紀叟,李白與其私交甚好,在其過世後,還寫下一首詩《哭宣城善釀紀叟》,「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還有,當時汪倫,涇縣一普通農民,為何能邀請他李白?就是因為他的邀請信正中李白的下懷,「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 因為這首詩,李白被稱作「謫仙人」,語淺意深,妙造自然
    在李白的《對酒憶賀監二首》中,講述了自己被賀知章稱作「謫仙人」的來歷。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餘,呼餘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後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而賀知章如此驚為天人,是因為看了李白的詩作,被他的才華折服。到底是詩仙的哪首詩讓詩狂傾倒,據說就是下面這首《烏夜啼》了。烏夜啼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上天的感覺
    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是杜甫口中「天子呼來不上船」的「酒中仙」。李白愛喝酒,因此被汪倫騙到家中做客,雖然沒能看到「十裡桃花」,卻受到了汪倫的熱情款待,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篇。
  • 李白不願提起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名將,結果那人卻投降了敵軍
    李白被賀知章成為「謫仙人」,並非他的人如同神仙一樣,不慕世俗,仙氣飄飄,而是他的詩,在整個盛唐時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都說:「盛唐如果少了李白,那就不是盛唐了。」這話我覺得言過其實,但李白的詩的確給盛唐錦上添花了。
  • 李白寫下一首情詩,內容直白大膽,翻譯過來就是:我們一起纏綿吧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比如李白便是其中之一。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為人爽朗大方,喜歡飲酒作詩,結交朋友,因此寫出的作品也大多是樂觀向上的,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而李白也有過不高興的時候,比如表白被拒。
  • 天來了,李白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有《詩經》的韻味,道盡人間冷暖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這是一個冬天,丈夫戍邊在外,妻子在家思念成愁。驛使明天早上就要出發了,妻子想讓使者給丈夫帶一件棉衣,可是,時間太過緊迫,只有一晚上的時間,要將衣服做好。一個「絮」字可見李白的功力,不是「裁」徵袍、不是「縫」徵袍,而是「絮」徵袍。「絮」有「往衣服、被褥里舖棉花」的意思。妻子想多多的鋪些棉花在衣服裡,好讓丈夫能暖和一些。而頂著寒冷做衣,亦是十分艱難。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有一天,李白上山尋訪一位道士不遇,有些失望的李白,卻領略到了沿途的絕世美景,回家後寫下了《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唐)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李白賞月喝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開篇就是經典名句,人人會背
    其實蘇軾的《水調歌頭》也是借鑑了李白的大作而寫成的。李白是酒中仙,更是明月仙。他隨手一揮,便是傳誦經典的文章。他有文筆,有詩情,可「一夜飛度鏡湖月」。他自信張揚,灑脫狂放。不過狂妄如他,也有寂寞孤獨之時。夜晚賞月,人家是花前月下,而他卻是獨自飲酒。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在無人理解,無人賞識的時候,自然也會隱藏著無助之感,李白的孤獨就在於此。
  • 王昌齡被貶龍標,李白寫下一首詩相贈,短短4句驚豔千年
    而同樣有被貶謫、遭棄置境遇的王昌齡,他的摯友李白也曾寫過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表達對他的同情及關切。對於李白的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身處揚州的李白,在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的消息後,便寫下了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抒發感憤,寄託慰藉。
  • 李白向女子表達愛慕之情,卻被拒絕,寫下一首酸溜溜的詩流傳至今
    而唐朝的「酒仙」詩人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寫過很多的詩,都是來源於他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在李白的很多作品當中很多都是描寫自然山河風光和自己內心情緒的詩,其中就有一首與失戀有關的事。 李白在當時的唐朝作為以名滿天下的才子,自然就會有很多民間女子傾慕於他,就連很多達官顯貴的千金也十分欣賞李白,因此李白的女人緣是極好的,但是李白在面對美女也有碰壁的時候。
  • 李白最長的一首詩共830字,最有名的兩句常用來形容女子的清純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青少年時代就「通詩書,觀百家」,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說起李白我們都從不陌生,從小都學習他的詩句。你最喜歡他的哪句詩詞呢?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在李白四十二歲的時候,他就受到唐宣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之後,他滿心歡喜地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告別,心裡想著終於可以進朝廷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在此,當時為了這件李白形容的喜悅就坐下了這一首詩。
  • 明明是天上謫仙,卻因政治被判謀逆,人人喊殺!李白:我想說真相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為自己的偶像詩仙李白寫的一首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最真實性格的寫照,驕傲自負,意氣風發!我想提起李白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小學課本中的《靜夜思》,還是初中課本中的《行路難》,亦或者是高中課本中的《蜀道難》,李白的作品可謂是貫穿了我們整個的學習生涯。
  • 李白最有殺氣的一首詩,霸氣無比,數千年罕有對手與它一較高下
    詩仙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李白的詩大多飄逸豪放,其中也不乏殺氣騰騰的詩歌。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不僅寫詩非常的厲害,還是一個劍術高手。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這樣一個地方,有一個人是絕對不會錯過的,他的名字叫李白。李白是自屈原以來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關於他的詩風,他自己的形容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針對的是創作的狀態和風格。而杜甫的詩中有一句評價李白詩歌整體意境,比之李白自己的評價更加客觀一些。
  • 李白最熱血的一首詩,所向披靡的力量,千年來無人能夠超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俠客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最熱血的一首詩。但李白這首詩,它又不同於其他詩歌中的金戈鐵馬,而是以俠客的拯危濟難、用世立功來表現自己的熱血。眾所周知,唐代俠客之風頗為盛行,尤其在盛唐更是有少年喜劍術、尚任俠的風氣。李白是唐代為數不多的文武不殊途。自幼除了勤苦讀書外,李白還喜好劍術。
  • 李白得知自己可以做官時寫下一首詩,豪情滿滿,可見當初意氣風發
    只不過天不隨人願,李白的政治生涯並不如他所想的那般順利。但是當我們看到李白得知自己可以做官時興奮而寫下的一首詩時,只覺得裡面豪情滿滿,可見當初意氣風發。這首詩就是《南陵別兒童入京》,可能有小夥伴覺得這首詩很陌生,其中有一句詩很出名,至今都被人們引用,藉以表達自己的心境,那句詩就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麼一看,小夥伴們應該不陌生這首詩了吧。這首詩的首句就是「白酒新熟山中歸」和「黃雞啄黍秋正肥」,這裡描述的是農村豐收的一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