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也曾寫過他一生最孤獨的詩

2020-12-05 帶你讀書

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賀知章稱他是「謫仙人」他的人生字典裡好像沒有「悲」字。話說李白因為性格孤傲,調戲楊國忠與高力士等權臣宦官遭到構陷,被認為是「非廟堂之器」,最後被「賜金放還」。

但即使政治上遭到嚴重挫敗,他還是沒有氣餒,洋洋灑灑、大氣磅礴地寫下了《將進酒》這樣豪情與悲壯的詩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何等的自信與豪邁,這既是寄託也是自勵。

但上面這都是假象,眾人面前強顏歡笑,夜晚一人獨飲泣。在我們看來,月下飲酒本是詩情畫意的事情。但是再好的美景也要好的心情,李白這一首《月下獨酌》也是在「賜金放還」後寫就的。

卻是他難得一見也是他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詩,詩中明明是他一個人,他卻非要寫成三個人,越是這樣越能反襯他內心之孤獨。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正如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首》中說:「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覆推勘,愈形其獨。」這首詩大意是說,雖然也在花前月下,但我(指的是詩人,下同)只能一個人喝悶酒。

於是我突發奇想,邀來明月與自己的影子一起來陪我飲酒。但是月亮不會飲酒,影子也是只跟在我後面,什麼也做不了。

不管了,暫且就讓它們陪著我吧,人開心時就要趁早。於是我唱歌時,月亮在給我伴舞;我跳舞時,影子也隨我亂舞;清醒時我們(月亮與自己的影子)相處甚歡,但醉後又只剩下我了。但願我們能永遠這樣相伴,期待有一天能在遙遠的天河相見。

「謫仙人」李白何以落成這樣呢?當年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躊躇滿志入朝,想以「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但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到了長安後,他供奉翰林,並沒有得到重用,只是陪侍皇帝玩樂的一個御用文人。李白人生抱負難以施展,所以每天過著「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生活。他這樣放蕩不羈,而且聽說還跟王的女人楊貴妃有點曖昧,因為自從他寫下了這首讚美楊貴妃的詩:

清平調

【作者】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從此王的女人,對他也是仰慕加喜歡,這更讓李白肆無忌憚。後來他甚至還讓高力士脫靴,讓國舅楊國忠磨墨,這樣一個官場中異類,官場又豈能容得下他!懷才不遇,奸臣當道,李白只能借酒澆,但愁更愁。

白天還好,晚上孤獨就爬上心頭。當明月與影子這樣「無情之物」在李白醉倒後,都離開了他。他發現還是自己孤身一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形體的狂歡,驅趕不了內心深層的孤獨與絕望。

被稱為「謫仙人」李白畢竟還是凡人,他也會有孤獨。其實,天才都是孤獨的,因為常人理解不了,他也看不起別人,更不需要向任何人去解釋。

盛唐因為有了李白,才會顯得更加光彩奪目,才有了大唐氣象。在「詩仙」與名臣選擇面前,我更喜歡的是「詩仙」,您說呢?

相關焦點

  • 因為這首詩,李白被稱作「謫仙人」,語淺意深,妙造自然
    在李白的《對酒憶賀監二首》中,講述了自己被賀知章稱作「謫仙人」的來歷。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餘,呼餘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後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此詩開頭兩句寫景,描繪出一幅秋晚鴉歸圖:黃雲城邊的烏鴉將要歸巢了,歸飛回來的時候在樹枝上啞啞地啼叫。正是將棲未棲,叫聲最喧囂、最煩亂之時,無所憂愁的人聽了,也會感物應心,不免惆悵,更何況是心緒愁煩的離人思婦呢?
  • 詩仙李白生平經歷——謫仙所遭遇的不順一生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詩人,詩仙李白的大名 如雷貫耳,其作品的流傳度和經典程度自古以來無人能出其右。但李白的一生絕不是那些詩歌能夠概括的,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精彩絕倫,或許對他自己來說,並不是那麼順遂無阻,甚至還有一些波波折折。
  • 他被稱為「最懶詩人」,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例如張若虛,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兩首,但是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壓李白杜甫,登上了唐詩頂峰的頂峰。
  • 在春日的詩中,遇見詩仙李白又在獨酌又在醉,帶著他的那隻貓
    我忽然就覺得很遺憾,如果當今世上仍有李杜白蘇一樣的詩人,定能將這種美化為文字,寫進詩歌。只可惜他們沒有見過當下的故宮,就像是一場錯過的愛情。我尋思著在明清的詩歌中去尋找故宮的美,但終究也是沒能滿意。描寫故宮內的場景最多的無疑是乾隆了,他在這紫禁城中住了將近一個世紀,這裡的一草一木估計沒人比他更熟悉,只可惜他的詩大部分過於賣弄文辭,生澀凝滯,讀來幾無意境。
  • 李白一首非常勵志的詩,最後兩句更是被傳頌千古
    乘風破浪李白中國盛唐時期著名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酒仙」「劍仙」,當然劍仙有待考證,但李白少年時期確實曾研習劍術,從那首著名的《俠客行》就可以看得出來。同時他還與杜甫合稱「李杜」兩人一仙一聖,稱之為詩詞界的泰山北鬥亦毫不為過。李白的一生可謂矛盾之極,既有灑脫豪邁的一面猶如謫仙臨凡,又有報國未果的惆悵苦悶。而這首《行路難》就是李白在不被皇帝認可並被迫離開長安時所寫,抒發他當時苦悶心情的同時也激勵自己終有一天自己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 酒中謫仙李太白,詩攬清風文裝日月,豪情恣意寫大唐華章
    這是李白的人生態度,失意也好,高興也罷,舉起酒杯在山間花叢中,姣姣月色下寫心中豪情。管他俗世紛紛攘攘,管那王權幾人沉淪,孤傲如他,狂放如他,傲雪凌霜從不趨炎附勢,這樣的性子成就了他的詩文,仙氣,卻也是這樣寧折不彎的性子使他今生註定於朝堂無緣。
  • 明明是天上謫仙,卻因政治被判謀逆,人人喊殺!李白:我想說真相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為自己的偶像詩仙李白寫的一首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最真實性格的寫照,驕傲自負,意氣風發!我想提起李白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小學課本中的《靜夜思》,還是初中課本中的《行路難》,亦或者是高中課本中的《蜀道難》,李白的作品可謂是貫穿了我們整個的學習生涯。
  • 李白最悲觀的一首詩,寫盡了對人間繁華的鄙夷
    「詩仙」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變幻莫測,猶如隨性而為,恣意汪洋,奔放不羈。就連齊名的「詩聖」杜甫都多次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的詩之所以能奔放不羈、飄逸瀟灑,與他個人的性格也是有很大關聯的。李白為人疏放瀟灑,輕蔑禮數,好飲酒、好交友,好遊歷。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上天的感覺
    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是杜甫口中「天子呼來不上船」的「酒中仙」。李白愛喝酒,因此被汪倫騙到家中做客,雖然沒能看到「十裡桃花」,卻受到了汪倫的熱情款待,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篇。
  • 李白不愧為「謫仙人」,寫下一首詩,盡顯狂人本色,後世無人敢學
    「詩仙」李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白又號「青蓮居士」,稱「謫仙人」,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歌行體、七絕的成就上更是顯著,《行路難》、《蜀道難》、《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今《李白全詩》裡記載了其詩歌1010首。
  • 李白《月下獨酌》:酒、月意象下詩人的浪漫與孤獨
    酒和月,是李白於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常客,是他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裡,也不管他身處何方,總會留下一些有關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你和李白一起看過廬山瀑布?縱觀李白一生大唐盛世的詩仙有多浪漫
    李白本人是一名遊俠,他對古時的俠客也很傾慕,有詩《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少任俠,手刃數人」,這些都寫出了李白的豪橫,真是個浪漫的人,帶刀騎馬四方遊歷。
  • 劍仙還是謫仙?走進詩仙的世界,這才是最真實的李白
    凡是上過學的都聽過李白之名,一首啟蒙詩《靜夜思》融入每一個華夏人的精神和血液之中。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世人稱之為「詩仙」「謫仙」,盛唐時期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除了這些,你還知道這位我們最親切的大詩人的其他信息嗎?
  • 李白曾為自己的「偶像」孟夫子寫過一首詩,你知道孟夫子是誰嗎?
    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李白一首火不起來的詩,沒有以往狂放仙氣,卻還原一個最感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這首詩很難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李白的筆下。李白是誰,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士形象,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李白,也是大家潛意識裡最認可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但是這首詩不是這樣,這首詩甚至不像是李白寫的,這和李白一貫的風格稍許有些偏差。
  • 《劍來》白也詩無敵,人間最得意,意想不到,人物原型竟然是他!
    書中湧現出了無數驚才絕豔之輩,但要說其中最瀟灑倜儻的,必然是———人間最得意,白也在一次偶然之際,驚奇地發現,原來白也的歷史人物原型竟然是———詩仙李白為什麼是李白?>這句詩取自杜甫的《春日憶李白》,相信這一句就能佐證許多了!
  • 詩詞丨李白最「狂」的8首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若要問中國詩人中誰最狂?答案非李白莫屬!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的明星,百年難遇的傑出天才,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之「狂」,五千年來無人能望其項背。今天,詩詞君總結李白最「狂」的7首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01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詩仙李白是來過北嶽恆山的,這一點確定無疑
    關於李白在雁同(雁北地區和大同市)的行蹤,目前有跡可考的凡兩處,即渾源縣境內的北嶽恆山和雁北地區南端的雁門關。 可以肯定的說,李白是來過恆山的。李白在渾源城南的恆山上曾留有遺蹟。清乾隆版《恆山志·跡志》載:「壯觀,唐李白書懸空寺道左。」
  • 李白不願提起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名將,結果那人卻投降了敵軍
    李白被賀知章成為「謫仙人」,並非他的人如同神仙一樣,不慕世俗,仙氣飄飄,而是他的詩,在整個盛唐時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都說:「盛唐如果少了李白,那就不是盛唐了。」這話我覺得言過其實,但李白的詩的確給盛唐錦上添花了。
  • 李白人生最後一首詩,非常經典的墓志銘,他的大鵬精神了解嗎?
    李白,無疑是唐代最耀眼的詩人之一,但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中,最耀眼的詩人之一。據說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因此便有了太白的字。李白深受莊子《逍遙遊》的影響,把自己看成是那扶搖直上九萬裡的大鵬鳥。大鵬鳥,是自由和豪邁的象徵,更代表了有遠大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