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2020-12-18 花神木木讀詩詞

李白的才華響徹雲霄,是屹立在盛唐詩壇最頂峰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在當時的大唐,一提及詩仙李白,文人騷客無不仰頭矚目,詩詞歌者更是頂禮膜拜,所到之處,粉絲與追隨者成群結隊,目不暇接。

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十分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

千年之前的大唐,渝州刺史的府邸中,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廳堂上一位白衣青年放聲高論,佔據了整場談話的主動,如此年少輕狂的談吐風格,引起對面一位老者的不滿,而白衣青年卻絲毫沒有注意到老者不屑的神情。一盞茶過後,老者終於下了逐客令,此時少年才恍如初醒,飄然而去,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這個青年正是李白,而那位老者便是渝州刺史李邕,一位大唐官員,也是一位飽學之士。

顯然,作為官員的李邕,對這個不拘禮節,放言高論,自信滿滿的青年李白,表現出極度地不友好。而李白此行的初衷,卻是想來拜謁李邕,期望得到賞識,沒料到竟遭遇了冷眼相待。自信,自戀,甚至有些自負慣了的李白,哪裡肯就此甘心?於是,幾天後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便擺在李邕面前。看了這首詩,差點把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氣暈,所以說,惹惱了詩仙,後果很嚴重哦。

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上李邕》是李白霸氣回應李邕的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

前二句,李白以大鵬自此,豪情萬丈,自信爆棚:總有一天,大鵬(李白)會憑風而起,青雲直上到直至九霄雲外。「風」,指外力,比喻受到某人的賞識,而得到提拔。

接下來的兩句,李白給自己留下餘地,即便得不到提攜,那也沒關係:就算是風停下來,大鵬(李白)的力量依然可以簸卻滄溟之水。言外之意,就算你李邕不賞識提攜,憑我李白的才華,依然能在政壇上有所影響。比起開頭,這兩句看起來似乎略顯委婉,實則不然,其中隱含的傲氣,足以證明李白的自信!

自信的李白,自然沒料到李邕會輕視年輕人,所以詩後四句,李白便用教訓的口氣回敬李邕:時下的人(暗指李邕),聽了我的豪言壯語,認為是大言不慚,都在暗自冷笑。我來告訴你,孔子還曾說過後生可畏,作為大丈夫可不要輕人年少啊!

試想,看到這裡,李邕會作何感想?

一首《上李邕》流傳了千年,每次讀起此詩,都不免為李白敢於直斥封建官員,彰顯豪情壯志的本色而折服。然而,換一個角度來看,年輕人在長者面前表現的桀驁不馴,銳氣十足,是否正是李白的失誤呢?其實,翻閱歷史文獻,李邕亦是一個慧眼識才,心胸開闊的官員,他提攜的晚輩不可勝數。假如在這樣一位善於識才的伯樂面前,李白要能謙遜一點,是不是更妥當一些呢?事情的結果會不會更圓滿呢?

(歡迎關注,帶你愉快讀詩詞。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李白不願提起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名將,結果那人卻投降了敵軍
    李白的詩難以逾越,他的眼界也很高,不過,就算是這樣的人,也有失手的一天,他曾寫下一首詩,全篇都在吹捧一位唐朝名將,但這位名將最後卻向敵人投降,讓他的這首詩也成為了笑料。 李白入仕及罷官 《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
  • 李白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民間關於李白傳說有很多,據說他能夠詩酒鬥百篇,只要喝醉了酒,便是能夠揮筆從容,洋洋灑灑,寫出精彩絕倫的詩句來。當然關於李白最為們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放蕩不羈的那種精神,不受世俗的約束,一輩子除了喝酒之外,那麼還有就是喜愛遊歷名山大川,為此他還寫下了很多這方面的詩。
  • 王昌齡被貶龍標,李白寫下一首詩相贈,短短4句驚豔千年
    古人以詩言志,也以詩交友。他們往往把詩歌作為結識朋友的一種方式,常常互相唱和,或者在有所感受和表達的時候贈詩給親友。如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便是對摯友劉禹錫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
  • 李白漫遊重慶時被人瞧不起,怒而寫下一首詩成千古名作
    李白對此很不滿,便在臨別時怒而寫下一詩《上李邕》以作回應。《上李邕》是一首七言古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僅對李邕瞧不起青年人的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還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歌頌,表達了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狂者姿態。僅開頭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便令人不得不佩服。
  • 李白得知自己可以做官時寫下一首詩,豪情滿滿,可見當初意氣風發
    只不過天不隨人願,李白的政治生涯並不如他所想的那般順利。但是當我們看到李白得知自己可以做官時興奮而寫下的一首詩時,只覺得裡面豪情滿滿,可見當初意氣風發。這首詩就是《南陵別兒童入京》,可能有小夥伴覺得這首詩很陌生,其中有一句詩很出名,至今都被人們引用,藉以表達自己的心境,那句詩就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麼一看,小夥伴們應該不陌生這首詩了吧。這首詩的首句就是「白酒新熟山中歸」和「黃雞啄黍秋正肥」,這裡描述的是農村豐收的一個狀況。
  • 李白賞月喝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開篇就是經典名句,人人會背
    其實蘇軾的《水調歌頭》也是借鑑了李白的大作而寫成的。李白是酒中仙,更是明月仙。他隨手一揮,便是傳誦經典的文章。他有文筆,有詩情,可「一夜飛度鏡湖月」。他自信張揚,灑脫狂放。不過狂妄如他,也有寂寞孤獨之時。夜晚賞月,人家是花前月下,而他卻是獨自飲酒。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在無人理解,無人賞識的時候,自然也會隱藏著無助之感,李白的孤獨就在於此。
  • 李白向女子表達愛慕之情,卻被拒絕,寫下一首酸溜溜的詩流傳至今
    而唐朝的「酒仙」詩人李白也不例外,李白寫過很多的詩,都是來源於他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在李白的很多作品當中很多都是描寫自然山河風光和自己內心情緒的詩,其中就有一首與失戀有關的事。 李白在當時的唐朝作為以名滿天下的才子,自然就會有很多民間女子傾慕於他,就連很多達官顯貴的千金也十分欣賞李白,因此李白的女人緣是極好的,但是李白在面對美女也有碰壁的時候。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說起李白我們都從不陌生,從小都學習他的詩句。你最喜歡他的哪句詩詞呢?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在李白四十二歲的時候,他就受到唐宣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之後,他滿心歡喜地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告別,心裡想著終於可以進朝廷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在此,當時為了這件李白形容的喜悅就坐下了這一首詩。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縱觀李白的一生,可謂活得非常的瀟灑,一輩子不用工作,到處的遊山玩水,閒了的時候便是坐下來寫詩,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有一首《從軍行》,也是寫得很氣勢,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每一句都很經典,讀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從中感受到古人的家國情懷,當敵人進犯時,敢於拿起武器去反抗。
  • 李白被人瞧不起,寫了首詩霸氣回懟,開篇和結尾驚豔了1200多年
    而對於詩仙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杯清酒和一首詩解決不了的,而當李白棋逢對手,他的筆下又會生發出怎樣絕妙的詩篇呢?周知謫仙人李白有著天生傲骨,在他的字典裡,從沒有認輸一說,而這世上桀驁不馴者甚多,性情相似之人相遇,有時並不意味著志同道合,而是針鋒相對。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與酒為朋,豪氣萬千,在這幾年中,他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有一篇堪稱是李白寫過最酷的詩,也是他一生最經典的詩詞。詩中開篇就豪氣幹雲,霸氣外漏,最後14個字也成為了千古名句,人人都會背誦記憶,這首詩就是李白寫給叔叔李雲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無疑是唐代詩人中最另類的,他的詩歌,自帶仙氣,被稱為「詩仙」。李白的一生,也十分熱衷於求仙問道,他渴望超脫世俗,過仙人一般的生活。李白青少年時期,曾在四川戴天山中讀書,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是修道的好地方。
  • 李白最有殺氣的一首詩,霸氣無比,數千年罕有對手與它一較高下
    詩仙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李白的詩大多飄逸豪放,其中也不乏殺氣騰騰的詩歌。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李白殺氣最重的一首詩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不僅寫詩非常的厲害,還是一個劍術高手。
  • 李白夢到自己的偶像,醒來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已成千古名句
    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絕對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雖跨越千年卻光彩如舊李白向來有「詩仙」之稱,他的迷弟眾多。他寫詩不同常人,常常喝醉後再寫,寫出來的詩卻更好。杜甫就曾說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就是這樣一個狂放不羈的李白,也有自己的偶像。並且在一次夢見與偶像遊山玩水後,醒來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絕唱。唐代天寶三載,李白辭去了翰林侍詔的職位,離開長安,先後在河南、山東短暫居留。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上天的感覺
    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是杜甫口中「天子呼來不上船」的「酒中仙」。李白愛喝酒,因此被汪倫騙到家中做客,雖然沒能看到「十裡桃花」,卻受到了汪倫的熱情款待,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篇。
  • 今天為大家推薦李白詩酒生涯殺氣最重,最霸氣的一首詩!
    李白是盛唐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五言詩《靜夜思》是很多人啟蒙之作,被後人廣為傳誦。余光中曾經稱讚李白「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一生嗜酒,酒性大發便作詩,有李白鬥酒詩百篇的美譽,但除了飲酒之外,李白還喜歡佩劍,喜歡行俠仗義,其實這與盛唐時期的社會風氣有關大唐王朝以武力統一了南北方,形成了開放包容,互通有無的盛唐氣象,因此許多的文人雅士,達官貴族都喜佩劍。據說李白的劍術也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
  • 李白最長的一首詩共830字,最有名的兩句常用來形容女子的清純
    在臨別時,李白寫下了一首自傳體五言長詩,來贈予太守韋良宰,這首詩是他留傳下來字數最長的一首詩,裡面表達了他對自身境遇和對亂世的憂憤。《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 李白如何寫楊貴妃的美貌?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格浪漫,非常受人們的喜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寫的詩涉及多個方面,有豪邁的,有婉約的,有山水的,更有鄉愁的。除了這些以外,風雅韻致之詩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首李白寫的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誇讚楊貴妃的。這開篇的前兩句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事情發生在公元743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
  • 雖出身官宦世家,杜甫卻一生以詩為伴,寫下許多不朽詩篇
    也正因如此,杜甫早期的詩都是非常鬥志昂揚且春風得意的作品,這也得益於他殷實的家境。只是由於後來朝廷衰敗,家到中落,因此杜甫才走上了憂國憂民的道路,也才會留下了許多愛國詩篇。杜甫降生於河南的一個大戶人家,同時杜甫的祖輩也是出現過許多的文人志士以及大官僚。因此,他的前半生還是以一個官僚子弟的身份度過的。
  • 天來了,李白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有《詩經》的韻味,道盡人間冷暖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這是一個冬天,丈夫戍邊在外,妻子在家思念成愁。驛使明天早上就要出發了,妻子想讓使者給丈夫帶一件棉衣,可是,時間太過緊迫,只有一晚上的時間,要將衣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