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店街頭爆火 極致性價比難掩蓋商業模式隱患

2021-01-08 央視網
10元店街頭爆火 極致性價比難掩蓋商業模式隱患

原標題:

  當開在街道、窄巷旁邊,靠著一臺擴音器不斷播放廣告的兩元店逐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開在人流量大、繁華的市中心,裝修講究的10元店人潮擁擠。

  日前,引領10元店潮流的名創優品籌劃上市的消息,讓不少人吃驚:還沒搞清楚它是哪國的品牌,這都要上市了。

  事實上,名創優品於2013年成立以來就不斷擴張,2018年營收已超過170億元,在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設了3500多家門店。

  名創優品的「逆襲」,無疑給予了實體零售商極大的信心。走在大街上,和名創優品類似的10元店隨處可見,一大批商業模式、產品種類、店面布局、甚至是LOGO都極為類似的「XX」優品、「XX」生活、「XX」時尚正在遍地開花。

  然而,對於名創優品這種10元店的質疑也從未停止。不論選品、質量,還是經營成本以及顧客的復購率,都引來對這一商業模式能否持久的質疑。

  追求極致的性價比

  似乎無論何時,走進各種品牌的10元店,裡面都擠滿了正在挑選商品的顧客。

  種種跡象顯示,10元錢的香水噴霧、5元錢的指甲油、1元錢的指甲刀、小髮夾等便宜的商品,是「10元店」吸引用戶的重要因素。

  這種狀況有點類似10年之前的「兩元店」,而從兩元店到10元店,其間不變的規律是用低廉的價格帶給消費者的心理刺激。人人都可以拿得出2元或者10元,去逛一逛,看一看琳琅滿目的商品,淘一些物美價廉的小商品。

  不過,與兩元店不同的是,10元店裡的商品,品質相對更有保證,種類也更多。

  而且讓人意外的是,你看到這些10元店的場所,不再是人流量大的火車站、汽車站附近,或者消費能力較低的學校周圍,而是繁華地段的商圈和購物中心,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眾對10元店的「便宜沒好貨」的印象。

  不僅是名創優品,一些名不見經傳的10元店品牌增長速度也十分驚人。

  而這些10元店爆紅背後,也有社交媒體的助推。以抖音等為代表的短視頻社交媒體對流行時尚的推動,造成了不少10元店裡出現一些網紅產品。

  調查顯示,10元店的消費者大部分是18~35歲的女性用戶,包括高中生、大學生以及白領用戶,她們恰恰是整個零售市場都在爭奪的優質群體,同時她們對於性價比的要求很高。

  低價商業模式的內憂外患

  雖然名創優品等10元店用性價比收穫了一票消費者的喜愛,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崛起的10元店鋪內濃重的山寨風常為人詬病。「山寨商品的聚集地」,一度是消費者眾對10元店的第一印象。

  「LOGO抄襲優衣庫,經營模式抄襲日本大創,陳列抄襲無印良品。」作為10元店的佼佼者,名創優品因其名稱、品牌和設計對其它品牌的模仿而飽受質疑。

  去年夏天,名創優品一款山谷百合香體噴霧在抖音上走紅,成為香水界的平價爆款,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款噴霧的味道與一款奢侈品香水味道高度相似,但售價只有10元。此外,從洗面奶、面膜、噴霧到口紅、香水,名創優品的低價美妝產品或多或少都能在資生堂、雅漾、香奈兒、迪奧等國際品牌身上找到相似點。

  曾有人通過企查查發現,名創優品經營方廣東葆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所涉及法律訴訟87起,其中涉及外觀設計專利權和商標專用權糾紛22起,原告包括路易威登馬利蒂、屈臣氏、曼秀雷敦、樂扣樂扣等知名企業。

  為此,名創優品深陷「抄襲門」。不過,有意思的是,曾經被告抄襲的人,如今也遇到了被模仿的煩惱。優眾誠品、熙美誠品、MUMUSO、YOYOSO等後來者競相模仿,讓當下的消費者在分辨10元店產品時著實費力。

  追逐網紅產品,也造成了不同品牌之間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從貨源來看,幾乎所有10元店的來源都差不多,比如服裝通常是在廣東生產的,飾品則大多來自浙江義烏。門檻低、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也導致市場中的10元店良莠不齊。

  10元店的道路走得並不10分順暢,除了抄襲與被抄襲的外部隱患,還有重重內部憂慮。

  與一般商圈的產品相比,這些弱化品牌概念的10元雜貨店由於產品結構較複雜,難以保證穩定的利潤率。比如家居生活類商品覆蓋人群廣、盈利較穩,但單件利潤率低,必須走量;玩具飾品類單件利潤更高,銷售範圍卻較窄,且對店鋪選址和裝修有一定要求。

  而在消費端,「雜」已然不能滿足需求,一家10元店主打家裝用品、家居用品還是小飾品、禮品,消費者也需要一個主題,否則購物時也很「盲目」。

  與此同時,用戶審美的快速變化也讓10元店們感到焦慮:一方面抖音等短視頻社交媒體的流行給10元店增加了一個帶貨的渠道,但這對其供應鏈的反應速度是一種挑戰。

  事實上,名創優品的「快時尚」零售靈感來源於日本百元店元老大創,對外宣稱只賺8個點的毛利,對於成本控制和供應鏈要求非常高,一但選址不當,成本升高,虧損是必然的,但目前不少風險都被轉嫁到加盟商了。

  據介紹,名創優品的「投資型加盟模式」:由加盟商承擔品牌使用費、門店租金、裝修費和首筆鋪貨的貨款,品牌方則負責門店營運和員工招聘、商品配送,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品牌方的成本,不需要佔用過多的資金流。但這種模式,也意味著品牌方對下沉市場的掌控力比較弱。

  在一些地方,名創優品等10元店復購率降低、門店增長觸頂、租金昂貴拉低店鋪盈利水平、部分加盟店虧損的問題,已經暴露出來。

  10元店的出路在何方?

  「一個杯子年賺一千萬元,一支眉筆一年賣一億支」、「全球香水銷量最大的不是迪奧、香奈兒,而是名創優品,每天銷售5萬瓶以上」,這些都是名創優品創造的「10元爆品」,也一度讓資本方和加盟商非常看好10元店的前景。

  但這也遭到不少商品零售人士的質疑:類似名創優品這樣的企業採取的是「薄利多銷、跑馬圈地、融資燒錢攤大餅」的方式,或許總體業績能快速增長,但也難掩單店利潤率較低、管理較粗放等隱患。他們認為,「快速催肥、儘早上市套現」是這類企業的真實想法。

  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10元店們也在尋找新出路。為解決自身的問題,包括名創優品在內的10元店一直在尋求改變,為了刺激復購率,名創優品在SKU和貨品陳列上費勁心機。

  今年3月,名創優品與漫威展開官方合作,推出了2000多款漫威英雄周邊產品轟動一時,圈粉無數。另外,名創優品陸續與故宮、Hello Kitty、咱們裸熊、粉紅豹、飛天小女警等知名IP合作、開發大量正版授權IP產品,店內幾乎每年都有4次以上的IP合作大主題商品輪替,這種頻率在國內線下零售業中極為少見。

  7月4日,這些聯名商品上線小程序,新品在1小時內售罄,銷售額突破50萬元。其中瑤鳥仙花香薰成為「欽點」爆款。

  無論如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名創優品變貴了,花10元能買到的商品越來越少。一組數據顯示,門店中定價10元的商品佔比已經不到30%,在名創優品天貓官方旗艦店,最貴的產品為一款標價999元的行李箱。其不斷上新的產品價格似乎「高無上限」,邁向千元單價的名創優品,再也不是那個10元店了。

  不只是撕掉10元店標籤,名創優品還在持續擴展海外市場、填補線上渠道及豐富業務線。

  當名創優品放棄「10元」,它是否還擁有同樣的競爭力,是否背離了自己成功的初衷,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雖然名創優品不斷加速轉型,尤其是在其頻頻製造爆款的光環下,追隨者卻源源不斷。但大部分跟隨者往往只能做到低價,無法兼具優質,而且達不到特定的規模效應、又打不出響亮的品牌名號,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使得大部分10元店只能曇花一現。

  然而,大家都不願意放棄10元店的市場,甚至連線上也看準了「10元」裡存在的商機,都希望抓住「便宜」這個銷售的利器。

  今年4月初,一家主打10元自營的小程序電商「白熊心品」完成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白熊心品」直接對接供應鏈,主張無品牌經營,將大部分商品售價定在10元,價格比市場同類商品平均低40%以上。

  京東京造也選擇了這樣一條路。一家名為「京東京造10元店」的已悄然上線京東平臺,為京東自有品牌。店鋪同樣主打「10元好物」,最低價商品僅售5元,如化妝品分裝瓶、浴室收納籃,最高價商品未超過30元。

  線上的加入也許能為10元店帶來新的生機。但無論怎樣變化,所有10元店的成功都離不開性價比,10元或許是10元店成功的關鍵。(本報記者 徐瀟)

相關焦點

  • 綿陽加盟一個十元店優質商家
    綿陽加盟一個十元店優質商家 隨著近些年消費升級不斷加快,年輕一代的消費者群體人數急劇上升,而實體行業在電商經濟的考驗下出現了許多經營瓶頸。在此背景下,成都澳沃爾貿易有限公司不僅沒有畏難,反而迎難而上,快速投入商業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之中。為了打造流量高的快時尚十元店,成都澳沃爾貿易有限公司認為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讓消費者體會到產品的高性價比,並不斷讓利於消費者,讓他們主動選擇這個品牌。
  • 中日美「十元店」PK:哪種模式更能跑通全球?
    「十元店」風潮再起,這種模式真的前景十足?其實不光在中國,世界各國零售業都存在「十元店」模式,歷史最久的已有半個多世紀。CBNData消費站盤點了中日美三國的「十元店」。哪種模式最有錢途?看完這篇,或許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 成為城市微度假地標,街區商業怎麼就突然「火」了?
    2 「爆火」背後,這些街區商業「憑什麼」? 事實上,街區商業並不少見,但今年突然「爆火」的街區商業似乎更多也更為人津津樂道。本文將以蘇州淮海街、杭州天目裡、日本MIYASHITA PARK為例,通過對其整體風格和運營模式的了解,嘗試解讀背後的商業邏輯。
  • 國泰君安:完美日記DTC商業模式營造高性價比,精準定位社交電商用戶...
    回顧公司成長曆程,其成功的關鍵在於:1)獨特的數位化DTC商業模式,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並實現僅3倍+的定倍率,打造極致性價比;2)精準把握社交電商紅利和95後消費群體,以小紅書為主戰場,後配合抖音、快手、微博、微信、B站、淘寶直播等一整套營銷「組合拳」,實現裂變式增長。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35億元,同比增長364%,Non-GAAP淨利潤1.5億元,首次盈利。
  • 名創優品10元魔法店的生意是怎麼樣的?
    他們看中的是,新一代消費群體對高性價比、去溢價商品的追逐,他們期待靠更低的「加盟費用」、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再造名創優品。如今,阿里巴巴開設1000家「一元店」的消息傳出,再一次證明了他們的選擇。但伴隨著巨頭的入局,一個更大的疑問也浮出水面:誰才能成為真正的開店之王?
  • 「十元店」美股上市,名創優品的百億生意模式可以複製嗎?
    相比其他「品類第一股」的頭銜,名創優品顯得冷靜,直接對標的有優衣庫、無印良品,以性價比著稱,加上在海外的1600多家門店,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任務名創優品的模式應該更好理解。
  • 名創優品遞交招股書:超級IP賦能打造極致性價比好物
    名創優品最終的成功上市,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價格」的核心商業模式名創優品通過 「高顏值,高品質,高頻率、低成本,低加價,低價格」的三高三低產品哲學打造極致性價比,給消費「不買就吃虧」的極致體驗。   更快的周轉、更低的毛利、更高的品質,為消費者提供最具性價比的商品,名創優品以更極致的「超級平價」佔領全球用戶和市場,以極致性價比的生活好物服務全球消費者的消費升級。
  • 日本「百元店」,搶走MUJI、優衣庫的風頭
    復盤美日零售發展軌跡,百元店的流行,從來不是空穴來風。   經濟衰退下行,疊加著惶惶的失業潮,以及日漸空癟的錢袋子。肉眼可見的蕭條,刺激著人們購入價格低廉、性價比高的商品。   價格高度不敏感,百元店練就了扛打的骨骼,還有一顆靈活應變的心。這點,疫情之下,再見真招。
  • 深度解碼名創優品IPO:逆勢崛起背後的商業模式、戰略、管理與文化
    所以葉國富判斷,「高性價比」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範圍都是王道,「沒有消費者不喜歡性價比高的產品」。 2012年,受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衝擊,葉國富之前創立的企業發展遇到挫折,其便開始圍繞「高性價比」為原點,思考新的商業機會。
  • 畢節地區10元店的利潤有多大採購商
    畢節地區10元店的利潤有多大採購商疫情影響之下,如果零售行業依然按照傳統的經營模式,那麼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競爭。對此,成都澳沃爾貿易有限公司運用當下火爆的直播帶貨模式實現突破,經過一系列專業而系統的培訓,讓店內的每一位成員都成為「帶貨達人」,並積極採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帶動線下商品在全網的流量走高,同時帶動線下實體店人流量上漲,使得人旺財更旺。
  • 日本「百元店」,搶了MUJI、優衣庫的風頭
    復盤美日零售發展軌跡,百元店的流行,從來不是空穴來風。 經濟衰退下行,疊加著惶惶的失業潮,以及日漸空癟的錢袋子。肉眼可見的蕭條,刺激著人們購入價格低廉、性價比高的商品。 價格高度不敏感,百元店練就了扛打的骨骼,還有一顆靈活應變的心。這點,疫情之下,再見真招。
  • 名創優品上市前阿里要開「1元店」,拼多多當日股價大漲8%
    10月9日,阿里巴巴在與上海達成戰略合作的當日宣布,將在上海開出首家線下「1元體驗店」,並否認此舉係為對標拼多多。阿里此舉被外界視為在線下宣戰國內最大「10元店」名創優品的新動作,從盒馬高端會員店到街頭1元店,阿里希望在「新零售」的旗幟下實現大小通吃。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似乎並不認可阿里巴巴此時調頭宣戰名創優品的決定,因此,原本在線上與阿里巴巴進行競爭的拼多多意外成為了受益股。
  • 再蕭條也紅火的日本「百元店」,你不得不服
    復盤美日零售發展軌跡,百元店的流行,從來不是空穴來風。經濟衰退下行,疊加著惶惶的失業潮,以及日漸空癟的錢袋子。肉眼可見的蕭條,刺激著人們購入價格低廉、性價比高的商品。價格高度不敏感,百元店練就了扛打的骨骼,還有一顆靈活應變的心。這點,疫情之下,再見真招。
  • 天氣溼冷烤紅薯街頭走俏 10元一斤烤不贏
    天氣溼冷,熱氣騰騰的烤紅薯街頭走俏 10元一斤烤不贏,「薯」它「瘋狂」 10元一斤,個頭小的大概六七元,個頭稍大的,則要十幾元才能買下。即使價格不低,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依然高漲,陳姐表示,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要賣上近百個。 生意好的當然不止陳姐一個人的烤紅薯。在多個生活小區走訪後,三湘都市報記者發現,烤紅薯機似乎成了街邊標配,除了炒貨店,如水果店、生鮮店、便利店等各種店鋪都有所涉及,售價則在10元至11元不等。
  • 左手加盟右手貸款 「10元店」名創優品登陸紐交所
    「10元店」起家的名創優品,如何赴美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零售頭部企業? 十元店起家的名創優品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10塊錢你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這是大家對以前遍布大街的10元店的深刻印象。
  • 西南首店!蘇寧家樂福合體後,又進軍餐飲界了
    隨著零售業態的不斷迭代升級,生鮮+餐飲的模式倍受追捧,蘇寧家樂福進軍餐飲業,」MR.福「餐廳重磅出擊,從餐飲到餐廳,一字之別。家樂福必勝的決心在哪裡?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蘇寧家樂福華西區總裁易敏了解到,MR.福」餐廳有三個特點,餐廳化,去聯營化和自有品牌化。
  • 街頭理髮攤為何消失?5元、10元一次,成老人和男性的「寵兒」
    越來越多的理髮店更名為「XX美髮店」,價格也一路飆升至幾百元。對於很多老人,亦或者工薪階層而言,這樣的理髮價格實在是剪不起。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潮流——十元快剪店以及街頭理髮師。這兩者而言,最大的特點便是便宜。對於不少男性或者老年人而言,只是為了滿足最簡單的理髮需求,這兩者就完全夠了。
  • 街頭髮廊100倍暴利灰產:448元燙染成本僅5元,9元洗髮水可洗100人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新商業要參(ID:xinshangye2016),作者:黃曉軍,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回歸到最真實的消費者關係,社區店經營是美發甚至所有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礎。
  • 追逐消費者的極致體驗 青島維客星城構建全新線下商業模式
    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在向下「掘金」,構建地下商業航母的同時,維客更在重新審視長久以來傳統商業贏利模式的短板。不只是把空間搬到地下,不是無限地接近人流就可萬事大吉,它深知,在這個商業深刻變革的時代,維客要生存、發展,必須要在商業模式上實現突破,必須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新零售」。
  • 阿里「1元店」衝擊名創優品,線下新零售或將重新洗牌
    「1元店」PK「10元店」,質量誰更優?低價是否意味著低質?在阿里「1元更香體驗店」落地之前,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等式成立。風格抄襲、質量不達標,已經成為「10元店」商品的普遍現象。2013年,效仿無印良品,主打精緻、簡約的名創優品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