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與炎帝、蚩尤大戰,為什麼動物及神仙鬼怪要參與進來

2021-01-08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中華始祖黃帝、炎帝及蚩尤之間的大戰,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轟轟烈烈的戰爭了。說轟轟烈烈,並不是說規模有多大,參戰人數有很多,而是說他們之間的戰爭,連動物及神仙鬼怪都參與進去了。

《列子·黃帝》記載,在黃帝(軒轅)和炎帝(神農)的「阪泉大戰」中,黃帝的軍隊裡,「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

(蚩尤大戰)

《山海經》記載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先是蚩尤張開大嘴,噴出滾滾濃霧,讓黃帝的部隊迷失了方向。黃帝因此利用指南車走出迷霧。接著,蚩尤又向風伯雨師求援。風伯雨師利用狂風暴雨,把黃帝的部隊衝得七零八落。然後,黃帝也請來旱魃這樣的神仙。旱魃走到哪裡,哪裡就雲開霧散,驕陽似火。地上的積水也被曬得精光,因此打敗了風伯雨師,同時黃帝戰勝了蚩尤。

如此轟轟烈烈的兩場大戰,難怪被有的人稱之為「星際大戰」。

那麼,黃帝和炎帝、蚩尤之間的大戰,真的有那麼多動物和神仙鬼怪參與其中嗎?

現在有一些神話研究專家認為,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部隊中的「熊、羆、狼、豹、貙、虎、雕、鶡、鷹、鳶」等,其實並不是真的動物,而是以這種動物為圖騰的某一個部落的稱呼。

風伯、雨師、旱魃等,也不是神仙鬼怪,而是當時的一些自然現象。因為當時的人無法理解這些自然現象,因此就用「超自然」的神仙鬼怪來解釋。也就是說,當時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黃帝確實曾經迷失在濃霧之中。黃帝軍隊的人不理解,認為這些濃霧是蚩尤噴吐出來的。後來又發生了狂風暴雨,而這同樣被解釋為蚩尤請來風伯雨師幫忙。在此之後,又遇到了天下大旱。畢竟大旱與洪澇是相反的,因此,這種大旱被解釋為黃帝請來了旱魃之神。

(黃帝)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解釋太過牽強附會了,就算有異常自然現象,難道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異常自然現象會那麼集中地出現嗎?

我認為,那些異常自然現象,還真可能在那時候集中出現。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首先要明白,黃帝要和炎帝、蚩尤作戰的原因。這個原因,一方面是人口的擴張,需要更多的土地及各種資源。另一方面,肯定也是因為當時出現了很多異常自然現象,大量的洪澇災害,大量的旱災,因此獵物大量減少,農作物欠收。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和炎帝才會大戰,黃帝和蚩尤才會大戰。所以,這也是解釋得過去的。

也或者,當時的人可能只是把戰爭中出現的那些現象當成是濃霧、狂風、暴雨、乾旱等等。但是,由於這些戰爭對後世有重大影響,因而一代又一代地往下講述。在講述過程中,無論是黃帝、炎帝、蚩尤,還是異常自然現象,都早已被拔高化、神化。當《山海經》《列子》以及《史記》這些書在記載當時的事件的時候,所得到的傳說已經是被神化了的傳說,因此我們現在在書上看見的,才是那個樣子。

(炎帝)

除此外,古書對黃帝、炎帝及蚩尤的大戰,還帶有很大的道德觀念評判的意味。這種道德評判,是圍繞黃帝來進行的。黃帝是正,炎帝和蚩尤是邪。黃帝是中心,炎帝和蚩尤是邊緣。而「黃帝」這個名字,也代表著他是屬於中心的主宰。

還有,這種對炎黃大戰,對黃帝與蚩尤大戰的道德評判,大概是從西周開始的,也因此,軒轅黃帝也姓「姬」。

正因為黃帝代表「正」,因此,在傳說中,「熊、羆、狼、豹、貙、虎、雕、鶡、鷹、鳶」這些動物才來幫助他。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個道理。在黃帝與蚩尤的大戰中,雖說蚩尤也得到幫助,但幫助他的都是濃霧、狂風、暴雨這樣一些陰性的東西。而幫助黃帝的,則是旱魃(太陽的意思)這樣一些陽性的東西。

顯然,這樣的道德評判,也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傳說中,不斷被添加上去的。最後我們得到的,動物們及神仙們參與進來,也是為了證明這種評判而已。

(參考資料:《山海經》《列子》《史記》)

相關焦點

  • 黃帝與炎帝大戰後合併,為何卻對蚩尤趕盡殺絕?蚩尤到底是誰?
    這其中「炎」就是說的古時候的炎帝,而「黃」就是黃帝。相傳,我國古時候正是這兩位領主統一了中原,並且開創了華夏文明。而在這兩位領主的傳說中,總是還會提到另一個人,那就是蚩尤。其實,雖然說炎黃二字一直一起出現,但是炎帝與黃帝兩個人可並不是什麼盟友關係。
  • 當黃帝、炎帝、蚩尤進入同一個群聊
    蚩尤是三個首領中脾氣最差的,喜歡發明武器,並且拿著到處欺負別人。一次,不滿足於現狀的蚩尤看上了炎帝的住處。經過一番搶奪,不擅長打仗的炎帝敗下陣來。炎帝不服氣卻又打不過,只好去找黃帝求救。這次欺負的是炎帝,下次可能就是自己了,為了集體利益,黃帝答應了炎帝。黃帝帶著兩個部落的士兵,在一片叫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對決。黃帝放出熊和老虎,蚩尤的士兵很強壯,可再怎麼厲害也打不過這群兇猛的動物呀,蚩尤的部隊只好逃跑了。
  • 黃帝為什麼能容納炎帝,卻對蚩尤趕盡殺絕
    遠古時期,發生了兩場大仗,分別是黃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戰以及和蚩尤的逐鹿之戰,這兩場戰鬥奠定了華夏民族的開端。兩場戰役都是以黃帝勝利告終的,但兩個失敗者的待遇卻天差地別,一個被兼併,仍保留生命以及一定的權利,另一個卻被剝皮抽骨扒筋,甚至連血肉都被煮了分食。為什麼黃帝可以接納炎帝,只要你跪我,我就能容你,對蚩尤卻一點聖君的風格都沒了呢?
  • 炎帝黃帝大戰蚩尤
    涿鹿之戰是炎黃部落與蚩尤所率領的九黎部落的戰爭。蚩尤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兵主,傳說兵器便是由蚩尤所創造的。 當時炎帝在阪泉之戰中落敗,尊黃帝為帝,但事實上炎帝部落仍由炎帝做主,這種臣服關係只是名義上的。而蚩尤氏屬於炎帝麾下諸侯之一,當然那時候可能沒有諸侯這個說法。
  • 蚩尤東徵敗炎帝:黃帝乃蚩尤的女婿
    首先,炎帝因經歷了與蚩尤的戰爭,在黃帝沒有防範的情況下,先發制人,以火圍攻,使得軒轅城外經常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應龍用水熄滅火焰,黃帝率兵將炎帝趕回坂泉之谷,囑手下士兵只和炎帝鬥智鬥勇,不傷其性命。在坂泉河谷中,豎起七面大旗,擺開了星鬥七旗戰法。炎帝火戰失利後,面對星鬥七旗戰法,無計可施,一敗塗地,躲回營內不敢挑釁。
  • 誰致使炎、黃帝大戰有兩種說法?是蚩尤造成,又是神農氏蚩尤不服
    當然了,九黎族也是有領導鬥爭的首領,他就是蚩尤,體型外貌比炎帝要「野性」得多,他是獸身人面,銅頭鐵脖,頭上有角,耳上有毛,並且硬如劍戟,還能吃石砂。△蚩尤率領其八十一位兄弟作戰時蚩尤的不滿,促使炎、黃帝大戰,炎帝敗於黃帝炎帝是敗於蚩尤之手,為了生存下去,唯有向自己的兄弟黃帝求助聯合進擊蚩尤
  • 黃帝大戰蚩尤
    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 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 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
  • 中國歷史第五集黃帝大戰 蚩尤
    傳說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生活在今陝西北部的姬水附近,後來,沿著洛水南下東渡黃河,在河北涿鹿附近定居下來,發展農業和畜牧業。與黃帝同一時期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當他帶領部落向東發展的時候,遭遇極其兇惡的九黎族,其首領叫蚩尤。傳說蚩尤有81個兄弟,全部是人面獸身,銅頭鐵臂,兇猛無比,蚩尤善於鑄造刀槍,帶領部落到處搶奪,周邊部落怨聲載道,不得安寧。
  • 魔尊蚩尤——如果沒有天神相助,黃帝和炎帝聯手都不是蚩尤的對手
    蚩尤是上古時期,九黎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也是牛圖騰和鳥圖騰的氏族首領,相傳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勇猛無比,是上古十大魔神之首。由於實力太過強大,蚩尤遭到了炎帝與黃帝的聯合抵抗,最終,在逐鹿之戰與炎黃部落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 史話讀疑|黃帝戰勝了蚩尤,然後對準了炎帝
    這裡依舊是炎帝的統治,可是他發現自己已經做不了這片土地的主人,蚩尤兵臨城下,他無力抵抗求救於黃帝,可是黃帝好像也不是蚩尤的對手,江山面臨易主的危險。他的想法是對的,這片江山將不再屬於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接替江山的,卻不是面前那個兇神惡煞的蚩尤,而恰恰是身邊這位盟友黃帝。
  • 歷史笑談:神魔亂舞之黃帝戰蚩尤
    1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出自上古奇書《山海經》。話說,黃帝的勢力夾在炎帝跟蚩尤兩部落之間。當時這三個部落是黃河中遊至汾水之間最為強大的。黃帝想,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2黃帝怕兩面受敵,採取了先發制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俘虜了炎帝。炎帝比較慫,打不過就投降了。黃帝乘勝揮軍渡過黃河,一直挺進到蚩尤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
  • 黃帝即位黃帝、炎帝和蚩尤
    關於黃帝、炎帝和蚩尤關係的學術討論上,目前結論是中國遠古文化並非來自單一來源,而黃帝、炎帝和蚩尤比較可能代表三種不同地區的遠古文化,和考古學找出的各地的文化系統相符,如遼河文明(紅山文化)與黃河文明(仰韶文化)、長江文明(良渚文化)。
  • 神農、炎帝、黃帝、蚩尤辨析,保你釐清四者的關係
    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後,黃帝成為天下的共主。神農氏時代結束,開始了黃帝時代。而黃帝時代和神農氏時代的區別就是德的問題,是私有制和原始公有制的問題。而炎帝、黃帝、蚩尤是氏族部落聯盟共主的尊號。炎帝、黃帝都是華夏集團共主的尊號。《史記》在阪泉之戰前,稱炎帝、軒轅;阪泉之戰後,炎帝消失,不稱軒轅,只稱黃帝。
  • 華夏第一戰:黃帝大戰蚩尤真實發生過嗎?
    按照傳說,黃帝大戰蚩尤說法不算嚴謹,應為炎黃大戰蚩尤。說黃帝就不得不說炎帝,要不然你沒法解釋炎黃子孫這回事兒。時間大約是公元前2700年,當時中華大地上有一萬多個部落,曾經牛X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等氏族部落已經隕落,昔日榮光不在。
  • 上古時期蚩尤摔九黎和黃帝在逐鹿大戰,為何老子能悟出其中的大道
    從開始的盤古開天,到後來伏羲女媧創世造人,再到後來的炎帝、黃帝和蚩尤出現。可不就是一生二、二生三、生萬物嗎!提起蚩尤這個人我想大家基本也都聽說過,他就是上古時期華夏的部落首領。《史記》記載:蚩尤姜姓,炎帝之後。酉字對應於雞,易經中為巽,主號令群雄之意。故蚩尤古又記為。是上古九黎部落的首領。
  • 上古傳說中,戰神蚩尤大戰黃帝炎帝,戰鬥的結果和軒轅劍有關!
    頑石看西遊 | 578期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怎麼能不對黃帝和炎帝時期的神話傳說故事有一些了解,上古時期的人族生存環境惡劣,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群妖環繞的情況下,開闢出的人類輝煌,那些一場場驚天動地的戰鬥,讓我們震撼中感慨:「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 黃帝大戰蚩尤,堯帝如何確定春夏秋冬交替之分?
    黃帝,少典的後裔,姓公孫,名軒轅,從出生起就註定與眾不同,出生不久就可以開口說話,兒時思維活躍,成年後見識頗多。神農氏衰落時軒轅討伐了諸侯來歸順自己,眾多諸侯中,蚩尤最為殘暴,沒有人去討伐他。黃帝圖片大戰蚩尤諸侯們都歸順軒轅後,軒轅立政法,整頓軍隊,根據一年四季的氣候,種植糧食,讓百姓有飯吃。訓練部隊為與炎帝的戰爭做準備,在阪泉經歷多次的激烈戰鬥,最終徵服了炎帝。在此蚩尤趁機發動兵變,黃帝緊急召集身邊的部落對付蚩尤,最後在逐鹿郊野殺死了蚩尤。
  • 《張家口人應該知道的100件事》之3:黃帝炎帝與蚩尤
    黃帝便令部落在此定居。黃帝部落在涿鹿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很快興盛強大起來。炎帝,長於姜水之濱,故姓姜,因發明農耕,教人耕種,故被稱作神農;又因會使用火,故稱炎帝。據說,炎帝為少典、有蟜氏所生。傳說有蟜氏遊華山,首感神龍而生炎帝。《路史》上說:炎帝生下來時,「長八尺有七寸,弘身而牛願, 龍顏而唇,懷成銓,戴玉理。
  • 黃帝大戰蚩尤,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山海經》裡的遠古驚天一戰
    山海經今天梨白就和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山海經》中黃帝、蚩尤大戰,看看和你想像的一樣嗎?這段關於黃帝、蚩尤大戰的記載是由皇帝女,魃而延伸的,從記載來看,戰爭應該是由蚩尤一方先挑起的,黃帝便派了自己的心腹大將應龍攻打冀州之野。應龍使的手段便是「蓄水」,說白了就是水淹冀州。
  • 與黃帝大戰的蚩尤到底是什麼來頭?他死後葬在了哪裡?
    時間線往前拉伸五千多年,在那個遙遠的時代,當時的蚩尤還是九黎部落的酋長。他們部落活動居住範圍十分廣泛,主要位於現代的黃河流域下遊和長江一帶。由於部落的擴張,蚩尤與炎帝部落發生了矛盾而爆發戰爭,在一開始的時候蚩尤打敗了炎帝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