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第一個黨團支部誕生記

2021-01-19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07月06日 責任編輯:張文清 徐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上海市委「四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指出,要把「四史」學習教育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經驗智慧、汲取堅守人民立場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更好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在紀念建黨100周年之際,特推出「四史學習」欄目,展示交大人學習「四史」的情況,厚植師生愛黨愛國情懷。

在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珍藏著一封1987年3月14日,陸定一親筆寫給「永和同志」的信:上海要在人民廣場建「五卅運動紀念碑」,要我寫一碑文。現將「二稿」送上,請提意見,然後告我。


第一位學生黨員


時間回到1925年,上海五卅運動爆發前後。「永和」即張永和,在交大學名張致中和陸定一都是交大青年進步學生,他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昂揚的鬥志點燃了交大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交大黨組織星火燎原之勢!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黨成立後重視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宣傳和發展組織,馬克思主義悄然進入交大(時名南洋大學)校園,給接受過五四運動洗禮的知識青年們帶來了思想的指南。



▲20世紀20年代交大校門

一個「學霸」級人物

1921年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專業,但與他的理想不太吻合,1922年又考取了交通大學唐山學校,改讀鐵路建築,一年下來和他的志趣還是有出入。1923年9月,又由唐山南下上海,轉學到交大攻讀電機專業。當時有不少同學對他這樣順利地在幾所大學中進進出出,認為他必定有背景靠山。對此,他回憶說:「我是個苦學生,沒有什麼靠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他就是張永和,1902年生於雲南省瀘西縣。


▲20世紀20年代求學時期的張永和

從「科學救國」到「政治救國」,張永和的思想轉變是在交大完成的

1923年,他加入國民黨,當選為交大國民黨區分部常務委員,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當時國民黨在孫中山先生領導下,主張聯俄聯共,共同反帝反軍閥,是進步黨派。後來,共產黨員、團上海區委書記賀昌對張永和進行了階級鬥爭原理的教育,指出只有共產黨領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才能真正拯救中國,獲得民族的獨立和自由。張永和經常到圖書館去研讀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並在同學中組織讀書會,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



▲1923年張永和(前排左1)在交大讀書時與同學合影


1924年冬,經賀昌介紹,張永和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交大第一名團員。1925年4月,經賀昌和東亞同文書院中華部學生黨員梅電龍(即梅龔彬)的介紹,張永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徐家匯支部,負責學生運動工作。至此,張永和成為交大第一位學生黨員,那時全國共產黨員僅有1000多名,他屬於中共早期黨員之一。在他和一批進步學生的帶領下,交大的黨團組織如星火燎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1986年6月張永和在上海交大的五卅運動紀念柱前留影

陸定一.是怎樣入黨的


▲張永和(右)和陸定一(左)晚年相聚

1994年,上海交大原宣傳部部長、老地下黨員曹子真在北京採訪陸定一時,陸定一興致勃勃地回憶起當年參加革命的往事。

他非常風趣地說:「你們知道嗎?我是『偷』著入黨的。」

與其說這是巧合,不如說是革命友誼註定的緣分。



▲陸定一大學畢業照

1925年,陸定一在交大讀電機科大四。那時學校對四年級的學生生活上有優待,安排住入條件最好的西宿舍(今包兆龍圖書館原址),一間宿舍就住2個人,而且可以自由選擇夥伴。同班同學張永和,主動要跟他住一間。於是,給了本就在五卅運動中錘鍊成長的陸定一,進一步接觸革命的機會。

他(張永和)是個活躍分子,整天忙忙碌碌的,課也不去上,晚上很晚才回到宿舍來。後來,我發現他帶回來的有什麼小冊子,又發現他還看什麼文件,有的還鎖進抽屜裡。有些公開出版的刊物,比如《嚮導》《中國青年》,他拿給我看。抽屜裡面是些什麼東西呢?——陸定一

陸定一出於好奇心,也感到他們關係不錯,就拉開他的抽屜拿出來看。一看才知道,都是些共產黨的政治宣傳大綱和內部報告。

我看過文件後,覺得這些文件說得都很好,對國內外形勢說得很在理。比如列寧主義就講帝國主義,講這一點世界形勢與走向,帝國主義在瓜分中國,各有各的勢力範圍,各有各個的代言人,就是各派軍閥。這樣中國共產黨就比國民黨高明很多,國民黨還是很狹隘,只是講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陸定一

看了幾次,被張永和給發現了,他有些驚惶不安,擔心陸定一去告他。

我說不會告的,要是早一點看到這些材料就能夠知道更多的革命道理。張永和很信賴我,告訴我他已經參加了共產黨,勸導我也加入共產黨,並做了很多說服工作。就這樣,他先介紹我參加共青團(1925年9月),不久轉為共產黨(1925年11月)。——陸定一

交大第一個黨支部成立

因地處徐家匯,交大學生最早接觸的黨團組織,是徐家匯支部。



▲20世紀20年代的徐家匯 (來源 /《紅雜誌》)

1924年5月,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地委在徐家匯建立團支部。1925年上半年,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黨在徐家匯地區成立了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徐家匯支部。

支部書記是東亞同文書院的梅電龍,支部成員7人,其中6人是同文書院中華部學生,交大有顧谷宜(1925年5月8日入黨)1人,顧於當年6月畢業離校後張永和加入。因成員均來自同文書院和交大,徐家匯支部實際成為兩校的聯合支部。

1925年10月,徐家匯地區發展了一批黨團員,徐家匯支部擴建為獨立支部,同文書院獨立建成支部。

五卅運動血與火的錘鍊,對交大學生來說,其影響是刻骨銘心的。在實際鬥爭的考驗和共產黨的影響下,在烈士陳虞欽和吳恆慈精神的感召下,有不少學生成為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先後加入共產黨,交大的黨員力量開始發展壯大。


▲1925年11月21日,交大舉行陳虞欽、吳恆慈烈士追悼大會

1925年底,在中共上海區委和徐家匯獨立支部的指導下,交通大學歷史上第一個共產黨、共青團組織——中共南洋大學黨團支部建成,這成為全國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共產黨、共青團組織之一。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是張永和,團支部書記是陸定一。支部成員大致有8人,他們是:張永和、陸定一、周贊明、費振東、竺延璋(祝百英)、陳育生、夏清琪(夏採曦)、周志初。



▲費振東、祝百英、夏採曦


▲1986年6月張永和與周贊明在交大合影

8位優秀的交大早期共產黨員,懷揣著振興中華的報國夢,從一個個滿腔熱血的愛國青年,成長為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者,在風雲激蕩的年代,他們不畏艱難、追求真理,開啟了開天闢地的偉大徵程。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革命熔爐的磨鍊中,選擇了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鬥終生,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他們是赤色的火種,帶給交大人接續奮鬥的磅礴力量。

星火燎原 照亮前路

交大支部成立後,領導交大學生參加了「三·一八」慘案聲援活動、與國民黨右派論戰、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從而使交大學生運動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黨組織也在鬥爭中不斷壯大。

但由於敵人的迫害,交大黨組織幾度受到削弱,成員常遭逮捕,但是,它仍然在挫折中頑強拼搏,於1940年建立黨小組,1942年重新成立黨支部。1946年,交大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為了上海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交大黨組織領導的學生運動如一股撲不滅的火焰,愈燃愈烈,被公譽為滬上的「民主堡壘」。


▲1948年5月,矗立在交大校園內的「民主堡壘」

1950年,交大黨組織在群眾公開;1952年,中共交通大學委員會正式成立。1960年,中國共產黨上海交通大學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隆重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齊心協力、萬眾一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國內外所矚目。


這所百年學府正乘風揚帆,向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奮進!

為紀念交大黨組織在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崢嶸發展史中點燃的星星之火,銘記交大師生投身民族救亡的堅定足跡,2020年6月29日上午,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奠基儀式在徐匯校區舉行。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為交大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的選址揭牌。


在不久的將來,交通大學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將矗立在凝結著紅色基因的徐匯校區,與一座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築風物一起,成為「行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承著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血脈力量,激勵廣大師生不忘歷史、與日俱進,為共產主義事業不斷譜寫新篇章。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

從第一個黨員,第一個黨支部

到今天交大黨組織的蓬勃發展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踏著先輩們的光輝足跡

傳承著先輩們的紅色基因

當代的交大共產黨員

會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

永不懈怠,一往無前,接續奮鬥!

資料來源 :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著《民主堡壘——戰鬥在交通大學的中共地下黨》,馬德秀主編《思源·往事》,檔案文博管理中心館藏,中共瀘西縣委黨史研究室編《張永和紀念文集》,範祖德著《故事交大》,上海交通大學官微

相關焦點

  • 商學院組織團幹部、團支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領會全會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到團組織工作的方方面面,特開展十九屆五中全會學習活動,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領學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於2020年11月30日19:00在二號教學樓209由商學院團總支書記田珂淳開展線下學習培訓會;第二部分各團支部開展自主學習,並進行線上討論。
  • 交大學子手繪明信片 為他們獻上感謝和祝福
    在今年的「三八」婦女節,仁濟醫院三批援鄂醫療隊收到了大後方200多張手寫原創明信片……前期,上海交通大學團委向全校團支部發起開展「交大青年眾志成城,『疫』路同行共克時艱」主題團日活動。
  • 全覆蓋 雙提升 | 園藝學院本科2018級黨團支部聯合開展學習「2020...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校、院的工作布署,園藝學院本科2018級黨支部聯合園林181、園藝181、園藝182、園藝183團支部,於4月15日下午13:00共學「2020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高校公開課」,開展廣泛的分享交流,增強對國家安全的深刻認識,並引導廣大青年黨員、團員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 ——記年屆九旬仍活躍在思政課堂的西南交大教授朱鈴
    朱鈴生於1929年,他的思政課在西南交大乃至整個高教界久負盛名。1952年,23歲的朱鈴從燕京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南交大前身唐山鐵道學院,開始承擔講解馬列主義的教學任務。到20世紀80年代,他的課已成了這所理工科院校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1999年退休後,朱鈴依然活躍在講臺上,他開的講座,人氣爆棚。  朱鈴說,他一生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培養人、培養國家的未來。
  • 【關注】區司法局團支部組織參觀覺悟社紀念館
    【關注】區司法局團支部組織參觀覺悟社紀念館 2019-09-2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出版社推出《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若干重大決定誕生記》
    新華出版社推出《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若干重大決定誕生記》 [責任編輯: 滕玲玲] 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草原客戶端,關注更多內蒙古更全、更新的新聞資訊。
  • 傳承紅色文化 追逐青春夢想 | 南太湖法院團支部成立!
    傳承紅色文化 追逐青春夢想 | 南太湖法院團支部成立!新當選的團支部書記方斯劍代表第一屆團支部委員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精誠團結,把「黨政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團所能」作為團支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勤奮工作、自覺奉獻,做全院青年的表率,帶動起青年,服務好青年,努力開創湖州南太湖新區人民法院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 大溪鎮成立首個小微園團支部 基層團組織改革項目取得新進展
    8月6日晚,大溪鎮團委指導大溪鎮沙岸小微園團支部召開第一次團員大會。   大溪鎮沙岸小微園團支部目前共有團員23名,當天悉數到會。會議通過了《共青團溫嶺市大溪鎮沙岸小微園團支部委員會選舉辦法》(草案),選舉產生了沙岸小微園團支部第一屆委員會成員,其中書記1名,副書記1名,委員1名。
  • 恆豐銀行東營分行團支部開展「學全會精神,做青年模範」主題團日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學全會精神,做青年模範」主題團日活動,切實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全會各項目標任務上來,並為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日前,恆豐銀行東營分行團支部舉辦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
  • 廣饒縣中醫院舉行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啟動儀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為了進一步增強青年活力,彰顯青年特色,豐富青年生活,提升廣饒縣中醫院團體品質,全力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12月3日,廣饒縣中醫院開展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啟動儀式,縣衛健局團委書記邵麗麗出席此次活動
  • 評選優秀團支部拓寬團日活動新思路
    工業學院團委宣傳部舉辦了「十二月優秀團日活動團支部評選大會」。18名優秀團支部代表及部分大二團支書、大一全體團支書及400餘名學生參加了本次大會。   評選大會上,在選擇以「憲法」為主題的6個團支部中,20120281團支部以 「今日焦點」的形式,宣傳了憲法知識。雖然略顯嚴肅,卻不乏新意。
  • 「前進1956」機車模型背後三代人的交大情
    60餘年前,老一輩交大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紮根祖國西部,為我國大西北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形成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1955年4月國務院作出交通大學遷往西安的決定。1956年8月,交通大學師生乘坐由上海安排的西遷專列遷往古都西安。
  • 北京交大牽手京滬高鐵服務交通強國!
    北京交大牽手京滬高鐵服務交通強國!7.雙方建立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北京交大與京滬高鐵>通通,你知道嗎?▲千裡京滬一日還———記我校600 名師生京滬高鐵體驗行哇,把課堂搬到高鐵上,厲害了,我的交!
  • 【青,五中全會精神來了】西南交大博士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
    ……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會議。  對四川青年學子來說,會場離我們很遠,但會議內容離我們如此之近。
  • 披荊斬棘的交大籃球少年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鄒偉豪這批中堅力量終將與母校告別,交大男籃也必將注入新鮮的血液。陳柏村,這個剛進校的大一新生,在去年冬天用一記絕殺和數次關鍵球讓所有交大球迷認識了他。
  • 為什麼7月1日是黨的「誕生紀念日」而非「誕生日」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95周年的紀念日,過去,人們曾經以為中共一大就是7月1日開幕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根據多種史料和考證顯示,中共一大於1921年7月23日開幕。你知道7月23日這個時間是怎麼考證出來的嗎?7月1日這一紀念日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拿特獎、演話劇、真學霸,這個全面開花的交大可愛boy,你認識嗎?
    >積極參與、知行合一 是全面發展的小達人 他連續四年參與開學典禮 微電影《爸媽》製作 曾任校學聯主席團成員 致力實現多彩校園文化 他是交大
  • 交大學子,畢業快樂,為世界之光!
    相關微博話題#西安交大畢業典禮#閱讀量1616.8萬人次,登上微博熱門。我們畢業啦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球。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西安交通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首次在戶外舉行。
  • 心向黨 祝福黨 | 六院青年獻禮「七一」
    心向黨 祝福黨 | 六院青年獻禮「七一」 2020-07-02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2歲上海交大原校長、力學家、航空教育奠基人範緒箕逝世
    2004年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航天航空卷」共收錄我國航空人物傳記57人,其中有錢學森、季文美、曹鶴蓀、顧誦芬等15位交大校友,超過總數1/4,為國內大學之最。中國研製成功的第一架軍用飛機、第一枚火箭、第一枚飛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原子彈等中國航空航天史上的諸多「第一」,就誕生在這些傑出校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