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
當前,電影產業陷入短期發展低谷,倒閉、裁員相繼來臨,影院復工成為電影從業者關注的焦點問題。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主持並發表了重要講話。這場會議主要針對電影市場未來發展作出規劃,同時也希望通過會議提振市場信心,穩定人心。
2020年1月23日10:20,橙天嘉禾銀河影城天津萬象城店3號廳放映了春節前最後一場電影《誤殺》,或許誰都沒有想到,這也是該影城放映的最後一部電影。在營運成本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下,三個月後的4月16日,橙天嘉禾銀河影城天津萬象城店宣布即日起閉店,它終究沒有等來復工的那一天。
影院的倒閉只是電影產業現狀其中一個縮影。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開年至今,全國已有6686家影視相關公司註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文化產業數據也顯示,第一季度以線下聚集性業態為主的廣播影視發行放映和藝術表演兩大中類大幅下降,其中廣播影視發行放映下降78.5%。與此同時,據相關消息,萬達電影已經開啟人員優化,預計裁員20%-30%,以院線一線員工為主……這一系列數據都意味著,電影產業已陷入短期發展低谷,倒閉、裁員潮已然來臨。
為此,如何救市、存活成為相關主管部門、電影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日夜焦慮的問題。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就電影產業的全面復工復產作出重要部署。
2020年,一波三折的電影產業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工作朝著積極向好的趨勢發展,各行各業加緊復工復產的腳步。各地旅遊景區、博物館、美術館等線下文化場所也在嚴格防疫要求下限流開放。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根據最新疫情形勢調整疫情防控工作重點,近幾日,北京市、湖北省應急響應級別從一級下調至二級。截止至5月2日,全國31省市已無一級響應地區。然而,電影產業復工,尤其是影院復工時間遲遲沒有確定。三個月內,影院經歷了停工——復工——再次停工的曲折過程。
回顧整個歷程,由於對新冠病毒和全球疫情發展尚未得到全面認識,從業人員從最開始正月十五復工復產的樂觀預計轉向悲觀態度。尤其是3月中旬復映影片剛剛開啟密鑰之際,影院正式復工後被再次叫停導致從業者再度陷入焦慮。4月8日,國務院聯防機構對各地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均暫不開業的建議則將影院復工的點點星火徹底撲滅。停工,影院沒有收入來源無法經營下去;開業,由於受到消費者心理暫未恢復、片源限制等多重因素影響,收入依舊慘澹。再次停業前,根據貓眼數據顯示,3月23日全國528家影院復工,復工率為4.65%,當日票房僅為2.09萬元,同時平均每場的觀影人數不到1人。但影院為不到1人的觀影人數需要支付人工、影院基礎設施等運營成本,成本與收益入不敷出。比起疫情前的揮金擴張,活下去成為影院在2020年的關鍵詞。
電影產業下遊如此,中上遊情況也未嘗樂觀。儘管劇組可以復工,但拍攝周期也因疫情防控要求而延長,由此引發了資金損失、項目停滯、演員檔期衝突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目前無法預測影院復工的準確日期,但北京等省市下調應急響應級別的形勢新變化讓電影從業者依舊對此寄予厚望。
提振市場信心:扶上馬,再送一程
自2月以來,各地政府以及電影主管部門都在為電影產業平穩度過危機排憂解難。2月12日,影視機構總量、產業規模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的北京市率先針對電影行業發出公開信,表明將從優化政務服務、支持重點項目、做好企業保障三方面出發,確保行業正常運轉;同時,北京市也是第一個發布電影復工防疫指引的城市,一系列行動充分體現北京市作為影視文化中心的責任和擔當。
與此同時,擁有完善電影產業鏈條的江浙滬地區也在不久後發布專屬電影行業政策,例如江蘇省在2月19日發布的《關於支持全省電影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財政扶持、金融支持、企業減負等19條措施。可以看到,影視產業、文化產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對電影產業的扶持力度較大,延緩繳費、一次性補貼減免企業負擔、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政務服務等有力舉措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企業部分燃眉之急。
然而,電影產業的全面復工尚未到來,政府不僅需要在關鍵時刻即時出臺政策,更需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細化政策落實。也就是說,不僅需要「扶上馬」從政策上為企業提供便利,還需要「送一程」隨時關注市場變化,調整政策方向落實到實處。這其中,需要政策制定者仔細思考當前產業發展中的痛點與難點,對電影產業的上中下遊全盤考慮。
除了政府和主管部門在政策上的行動和倡議外,企業也在積極展開自救。依靠平臺維繫與消費者的聯繫,成為企業增加曝光量,開展自救的必經之路。
例如藉助微博等社交媒體力量, 持續吸引消費者對電影相關話題的關注。在這一方面微博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第一電影用戶興趣社區及第一電影營銷平臺,微博電影在2017-2019年期間,用戶規模持續保持高速增長,4.09億電影興趣用戶中包含更多重度影迷,疫情後能否吸引這部分人群重新走進影院對未來發展較為重要。與此同時,疫情之中社交媒體滲透率不斷提高,日活躍用戶數和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同比增長,依靠平臺力量與消費者保持互動,也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途徑之一。
圖片來源於 《2019微博電影白皮書》
5月1日,北京國際電影節聯合愛奇藝開啟在線春季影展,微博作為首席社交媒體為活動宣傳,相關話題已破一億。這也為電影企業如何連結用戶提供了可選之路。
復工時間尚未確定,這場會議釋放出什麼信號?
4月29日,備受電影工作者們關注的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正式召開。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主持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肯定了中國電影人在疫情期間積極發聲、踴躍捐款捐物的行動。同時指出全國電影院暫停營業後帶來短期內的直接經濟損失將超過300億元。這場會議主要針對電影市場未來發展作出規劃,同時也希望通過會議提振市場信心,穩定人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1
創作不止,堅持內容為王
2019年,我國國產精品電影不斷湧現,並且出現類型多樣化趨勢。以《流浪地球》為代表的國產科幻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代表的動畫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為代表的主旋律電影,以及《少年的你》為代表的現實主義作品均備受市場關注,贏得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流量、資本逐漸讓位於創作者,電影市場進入了一個理性發展的階段。儘管電影拍攝進度因疫情受到一定影響,但劇本的創作與打磨仍然可以繼續。只有持續輸出優質劇本內容,堅持內容為王,才能讓中國電影持續長久的走下去。
2
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推動線上線下同發展
疫情發生後,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囧媽》退檔改為線上播出,由字節跳動支付了6.3億版權,在抖音、今日頭條免費播放,此舉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同時院線方也表露出了強烈不滿。目前為止,已有四部電影選擇流媒體平臺線上發行。在當前情況下,網絡發行可以成為片方選擇的出路之一,但仍並未佔據主流渠道。一是線上觀影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二是線上付費觀影意識培養仍需加強。筆者認為片方選擇何種發行渠道是自己的自由,但這個自由的前提是不能損害院線方的利益。為此,會議指出:「將加強對院線電影網絡播出和網絡電影發展的通盤規劃」,筆者認為這是為避免第二次的《囧媽》風波提供政策依據。
從長遠考慮,無論是網絡電影還是院線電影都各有其利弊,網絡電影無法替代影院的文化、社交需求,院線電影也無法替代線上觀影的便捷。二者並非對立關係,而是各有側重。只要維繫好觀眾,線上線下觀影會迎來雙贏。
這場突如其來,規模浩大的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電影產業儘管在產值上微不足道,也不是關乎衣食住行的剛需產業,但誰都無法忽視它對於精神上的撫慰作用。
目前,多部精品影片等待上映,一起期待能夠與它們在影院相見的日子吧,正如賈樟柯所說:「我盼望我們早日回到電影院,肩並肩坐在一起。這是人類最美的姿態。」
參考來源:
[1].1905電影網,《賈樟柯發文:盼早日回到影院,肩並肩坐在一起》[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110633630219292&wfr=spider&for=pc
[2].一起拍電影,《當影視文化中心長期處於疫情防控狀態,未來的電影行業怎麼辦?》[EB/OL].https://www.sohu.com/a/386055050_699621
END
美 編 | 路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