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允許裁員嗎?被辭退了怎麼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0-12-18 大江網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王琴紅報導:疫情期間,大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原本盈利不錯的企業也會因為民眾購買力下降等而生存困難,導致一些企業選擇裁員降薪來自救。那麼,疫情防控期間,單位能不能辭退員工或解除與員工間的勞動合同?被辭退了或被解除了勞動合同,又該怎麼辦呢?一起來聽聽權威部門和專業人士怎麼說的。

羅先生仲裁登記記錄

案例:因公司資金流斷裂被裁員工獲經濟補償

「謝謝你們,沒想到我這麼快就領到了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2020年3月12日上午9時許,羅先生通過電話向南昌市新建區仲裁院表達感激之情。

據悉,羅先生從2019年11月起就在南昌市新建區的一家物業公司上班,然而在2020年的3月10日晚上8點,他卻收到了公司的辭退信息並要求次日到公司辦理交接手續。

正值疫情期間,他多次和公司負責人聯繫,詢問被辭退工資和經濟補償金的相關事宜,沒想到被各種推辭。無奈,他在3月11日下午來到南昌市新建區仲裁院申訴。

「在接到案件後,我們先了解情況,後致電公司負責人,耐心溝通,闡明法律並協商調解方案。」南昌市新建區仲裁院仲裁員夏強強告訴記者,該公司因受疫情影響,資金流斷裂而裁員,經過與公司電話溝通,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3612元。

勞動者熊先生仲裁登記記錄

夏強強告訴記者,羅先生的經歷並非個案。勞動者熊師傅2006年10月入職某公司,今年3月公司重組被辭退,雙方因支付經濟補償金髮生爭議。受疫情影響,熊師傅擔心其權利難以得到及時維護。南昌市新建區仲裁院接待窗口的仲裁員獲悉情況後,第一時間與用人單位負責人及法律顧問取得聯繫,啟動電話調解程序。通過講解相關政策、就案釋法引導當事人互諒互讓,雙方即達成一致,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熊師傅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13.5個月的工資,共計人民幣121997元。

據統計,自2月3日以來,南昌市新建區仲裁院通過強化政策宣傳、熱線電話、開闢維權綠色通道等舉措案前調解勞動爭議案件13件,涉及勞動者16人,共計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人民幣29萬餘元。

律師:用人單位借特殊時期無故裁員站不住腳

「疫情期間用人單位能辭退員工嗎?」,針對記者的疑問,江西秦風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立鳳表示,疫情期間,如果說因客觀原因,非員工自身的原因來不了,用人單位不能辭退,如果是公司已經通知復工復產了,而員工又沒有合理的理由不能來,是可以辭退的。

「是否能裁員,這要看具體原因,同時也要看公司的規章制度是怎麼約定的。」江西秦風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立鳳如是說。

此外,江西聯創律師事務所吳小毛則認為,用人單位因疫情影響導致經營困難,進行部分裁員是可以的,但藉此特殊時期,無故裁員就站不住腳了。

對此,仲裁員夏強強補充稱:「除了特殊人群,疫情期間企業因生產經營確實需要裁員的是可以裁的,但要根據勞動合同法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

最新政策:企業不得與因隔離治療等不能提供正常勞動職工解除合同

什麼是因生產經營需要呢?夏強強解釋說,因生產經營需要裁員的屬於經濟性裁員,指用人單位由於經營不善等經濟原因,一次性辭退部分勞動者的情形,目的是保護自己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和生存能力,度過暫時的難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經濟性裁員,須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夏強強進一步解釋說,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但是,在當前情況下,即使因疫情原因導致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需要裁員,我們仍然不建議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此外,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被辭退了怎麼辦?可先和用人單位協商補償問題

夏強強表示,有的單位的某些崗位不需要了,需要辭退員工,就會主動和員工進行協商,但比較普遍的情況是,單位辭退員工沒有商量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問題。

被辭退了怎麼辦?夏強強建議,勞動者如果被辭退,可先和單位就經濟補償問題進行協商,如果協商無果,可以到仲裁委提交相關材料申請仲裁。

「立案前,我們會給單位打電話看有沒有調解的意向。」夏強強說,調解不了,仲裁委會依法受理並立案,通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開庭,就工作時間、工資水平、離職原因等進行庭審調查,與雙方進行調解或者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裁決。

夏強強稱,經濟補償具體有多少,有法可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相關焦點

  • 2020年,疫情期間,你被公司辭退了嗎?
    許多網友諮詢,公司以疫情原因,辭退員工,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能否獲得補償或賠償?在疫情期間,很多企業無業務,沒有足夠的現金流,經營確實困難,於是很多企業通過裁減公司人員的方式減輕經營負擔。那麼經營困難如何辭退員工辭退員工才算合法呢?
  • 被裁員,被辭退?很多人不知道的維權方法,3招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2020是特別的一年,一場疫情席捲中華大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本來的節奏。也讓很多企業面臨停業、,即使沒有停業的公司也是生存困難,不得不通過縮減業務、裁員等方式自保。受大環境影響,很多人在這次疫情期間被裁員。有些合規的企業是按勞動法進行補償,也有些企業的做法就不近人情。
  • 去日本工作,擔心被「辭退」,怎麼辦?
    這一批去日本工作的人都很優秀。從面試到辦理籤證,也都十分順利。不過籤證下發的時間點,有些尷尬。正好趕在了國內疫情的初期。一部分人覺得國內疫情形勢緊張,趁著還沒有關閉邊境,急急忙忙就要去日本。不顧勸阻,不顧到日本需要先隔離,也不顧別的三七二十一,覺得到日本就是勝利。
  • 企業裁員、單位辭退人員,一般按照什麼順序?
    最近被裁員的信息稍微少了一點,也就大概2天一個人告訴我TA被裁了,而且大多數是試用期即將轉正時被辭退或者被裁了。這跟今年2-4月份的每天2-4人被辭退,不可同日而語。看來國內疫情控制住了,經濟形勢有所好轉。
  • 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算?因隔離而不能上班會被辭退嗎?最新回應↘
    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算?因隔離而不能上班會被辭退嗎?員工不願返崗怎麼辦?企業能裁員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工資問題、休假問題等勞動關係處置導則出爐這些你關心的問題都有答案了!快來看看!2月3日至9日延遲復工期間,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人社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明電〔2020〕5號)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延遲復工期間,企業不得強制職工休帶薪年休假。對企業要求職工通過遠程辦公等形式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 疫情影響企業該不該裁員?新勞動法規定:辭退員工這樣補償!
    這次疫情無論對對國家還是對企業都是一次大考,新冠病毒影響經濟的在重壓下,一部分企業為了活下去,主動選擇了經濟裁員。根據2020年1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 公司辭退員工、裁員常用的15個招數!希望你不會用到
    入門HR一年,沒辭過員工,但期間見過不少領導辭退員工。公司辭退員工的理由五花八門、令人乍舌。有的因為員工知道了財務敏感信息、有的因為身體疾患、有的行為舉止不當、有的是有離職念頭被同事曝光……被辭退的員工大多沒得到補償。
  • 如果知道公司要辭退你,你會主動辭職還是等公司辭退?為什麼?
    如果知道老闆要辭退自己,是主動辭職還是等老闆辭退?主動辭職,就一定不會有賠償;等老闆辭退,有可能會有N+1賠償,最不濟的情況下,也會有一個月賠償。該怎麼選呢?其實,這得分情況來看,可以從以下3點來考慮:01、如果公司制度正規,並且已經工作一年以上,建議等辭退坐標深圳,一家大廠,軟體研發部在開會,討論一個裁員名額。部門其它人在自己工位上,假裝忙碌著,大家心裡都在盤算自己的小九九。
  • 被裁員之後,離職證明寫被辭退,要求HR修改時懵了
    網上就有一位員工就對公司的離職證明感到特別的疑惑和生氣,離職證明被寫成辭退還不算,向公司HR提出合理的重寫要求竟然還被懟!員工心裡可謂十分不滿,就忍不住和網友曝光了這個事情。本來這位員工在公司幹得好好的,三年來勤勤勉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公司因為自身經營問題要裁員,找員工談過之後希望他能夠自己走人。員工自然不同意。
  • 單位在試用期內辭退員工,需要提前幾天?
    作為職場人士,你真正的三個訴求分別是:1)保住工作;2)主業晉級;3)副業提升。保住工作是根本,其中包括我一直講的求職技能,也包括如何應對裁員。你注意下,是勇敢面對裁員,習以為常應對被辭退,不是讓你祈禱不被裁員。
  • 勞動者辭職和單位辭退是怎麼規定的?經濟補償金該不該要?
    阿臣:工哥,趕緊講講經濟補償金是咋賠的,我就想知道這個!著啥急,你又不趕著辭職,等我一步一步的講。僱傭關係結束無非就兩種:第一,員工辭職:比如阿臣突然覺得世界那麼大,他想邊要飯邊轉轉。我給你舉個慄子,比如:你領導跟您們說,同志們,公司此次受疫情影響,資金鍊崩斷的風險迫在眉睫,為了公司能挺過這次難關,決定每位員工降薪30%。所有員工都同意了,結果你一聽就火冒三丈,公司困難管我屁事啊,降薪的話我房貸也還不起啦。領導怎麼和你協商你都不同意,那領導只好辭退你。
  • 虎牙員工拒籤辭退書 被HR抬出公司?
    聲明表示,公司在季度例行檢查調查期間發現該名當事員工存在簡歷造假、在職期間進行兼職活動等違紀行為,嚴重違反了虎牙公司價值觀,遂決定同該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聲明提到,在辭退當天,當事員工拒絕籤字,言辭過激,嚴重影響了公司正常經營秩序,公司HR員工在不得以情況下要求物業安保將該鬧事員工抬到一樓進行冷靜。虎牙方面表示,對此欠妥行為,公司真誠致歉並深刻復盤。
  • 2020懷孕期間裁員賠償標準
    2020懷孕期間裁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中國的勞動法明確規定了女性在懷孕期間,用人單位是不得和該孕婦解除勞動合同的,但懷孕女職工在過失的,適用過失性辭退。但公司裁員的,不得裁掉懷孕女職工,那麼2020懷孕期間被裁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呢?下面四川履正律師事務所勞務糾紛律師為大家詳細講解。
  • 這些舉動儘量不要做,否則在試用期內會被辭退!
    之前我講過,裁員跟辭退還是不一樣的。裁員,是企業行為,單位為了縮減開支,或者因為業務調整,大幅減少甚至批量裁撤崗位、部門、事業部、名下公司,都被歸類為裁員。當然,裁員會受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各類民生保障法律法規的監督和限制。
  • 為什麼員工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而老闆辭退員工只需要一次談話?
    員工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申請,而老闆辭退員工只需要一次談話,職場的確存在這樣的現象,原因有三:1.錢在老闆手裡2.員工不給企業交接工作的時間,老闆可以不給錢3.老闆要辭退你,你不馬上走,後面的工作也不可以不給錢
  • 被公司辭退後你會寫辭職報告嗎?我寫了,但最後我拿到了賠償金
    現在這個時期,很多公司在裁員。那些已經被公司辭退的朋友,你們會主動寫辭職報告嗎?拿到公司給的賠償金了嗎?就在上個星期,我被公司辭退了。在人事的建議下,我寫了辭職報告。(為了進入下一家公司的時候,離職證明上的離職原因不是被公司辭退的。
  • 公司一言不合就辭退,員工應該怎麼辦?默默離開還是勇敢維權
    公司一言不合就辭退,員工應該怎麼辦?默默離開還是勇敢維權小張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每天都兢兢業業,認真工作,這天,人事突然過來對他說,小張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小張詫異的問,為啥?你被公司炒了,原因呢?領導覺得你能力不足,不能在公司了,小張氣氛的說「我都來公司兩年多了,現在說我能力不足,怎麼不早說呢?」試問條友,如果你是小張,你會怎麼辦呢?是就這樣忍忍罷了,還是「既然公司不義,休怪我不仁」!一,公司辭退員工的情形有哪些呢?能說辭退就辭退嗎?
  • 公司想辭退我,希望當天離職,沒有籤勞動合同,現在應該怎麼辦?
    【網友提問】我是2019年3月份來公司上班,一直到2020年3月底,在3月31號公司主管找我談話大致的意思是公司現在人很飽和,想要辭退我,希望我當天就可以離職,我答應了,回去查了一下被公司解僱需要賠償多少賠償金並問主管賠償金是否在第二月的十五號和我的工資一起發
  • 勞動法庫| 辭退員工零賠償?原來奧秘在這裡!(很實用)
    如果想做到零賠償,我們首先要知道,在哪些情況下,單位是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因為零賠償就是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是零,即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一共有4種類型,16種情況,單位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這16種情況,直接上圖就一目了然了。
  • 美國多家大企業被曝疫情期間盈利卻仍裁員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今年有大量小型企業倒閉,失業人數飆升,社會不平等加劇,數百萬美國人陷入貧困。而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的一個分析報告顯示,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最大的50家企業中有45家在疫情形勢下實現了盈利。但是許多盈利的企業還是進行了裁員,轉而將大部分利潤分給股東,加劇了疫情造成的社會危機。 《華盛頓郵報》的分析報告稱,儘管這50家大企業中90%抵住疫情影響實現了盈利,但今年仍有至少27家進行了裁員,裁員總人數超過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