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克文批莫裡森破壞對華關係:動用「公共關係打蛋器」

2020-12-1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4日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指責斯科特·莫裡森誇大與日本籤署的新防務協議的重要性,而這種做法很可能促使中國作出強烈反應。

陸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位總理過分吹噓了在東京籤署的一份相對普通的後勤協議,說這是執政聯盟在外交事務中動用「公共關係打蛋器」而不考慮如何防止「與北京發生本可避免的齟齬」的例子。

報導稱,在對華緊張關係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陸克文還表示,莫裡森的自由黨內部存在聽起來「對中國態度強硬」的政治動機。

陸克文說,這是「注重在澳大利亞傳遞國內政治信息,在與北京之間可以避免的齟齬方面完全忽視外交政策影響」的例子。

報導指出,中澳關係此前已經面臨嚴重緊張。當被問及信息傳遞方面的變通是否真的會影響北京對該協議的解讀時,陸克文承認中國官員「在密切關注當前形勢」。

陸克文說:「但恰恰在這個時候,你公開宣稱這是一個防務聯盟——莫裡森就是這樣做的——你就會自然而然地促使中國作出公眾層面的反應,而不是我所說的實操反應。」

陸克文指出,造成緊張關係的一個驅動因素是莫裡森領導下的澳大利亞政府選擇公開談論中澳關係的方式。

報導稱,陸克文主張繼續增強澳大利亞在更廣泛範圍的國力和影響力,包括與南太平洋夥伴合作,深化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加強與日本和韓國的安全關係。

他說,莫裡森政府應該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合作,以確保中美關係的任何調整也能為中澳關係的穩定留出空間。

如果關係得以穩定,澳大利亞和中國應確立雙邊外交程序以處理懸而未決的分歧,這樣一來,夥伴關係的其餘部分就可以有序推進。

相關焦點

  • 特恩布爾政府毀了中澳關係,莫裡森政府呢?專家這樣剖析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說,隨著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緊張局勢加劇,澳前總理陸克文警告,澳大利亞可能重返麥卡錫時代。他上周在澳全國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講,批評上屆政府破壞了澳中兩國之間微妙的關係,稱前總理特恩布爾「有勇無謀」的對華策略讓兩國關係跌入冰點。陸克文說,其他澳大利亞政治人士也正試圖滋生一種反中國的歇斯底裡的情緒。他點了自由黨國會後座議員安德魯·海斯蒂的名字。
  •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建議莫裡森政府學習日本建設好與中國的關係
    所以陸克文所謂澳大利亞應該學日本多做少說實實在在發展與中國的關係的建議莫裡斯政府是難以學會的。陸克文精通中文了解中國像了解澳大利亞一樣在廣州的一個澳大利亞電視主播也批評莫裡森政府對中國的政策一邊通過與中國貿易賺錢一邊敵視中國。
  • 就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應對中國,澳應該向日本學習
    特別是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後,澳大利亞政府無端指責中國,並要求進行道歉賠償,這讓兩國本就緊張的關係,變得更為嚴重。據觀察者網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南華早報》舉辦會議上,公開聲稱政府在應對中國問題上,應該同其搞好外交關係,不能因為一些問題就同中國發生矛盾。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出言不遜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顯而易見,在當敏感時刻,伯明罕的這一表態,等於就是在中澳關係問題上火上澆油,只能加劇中方對澳方的不滿情緒。我外交部的回應就是在給坎培拉發送信號:按照伯明罕的這種態度,中澳就沒有對話的必要。澳大利亞求生欲爆棚,這是國內媒體對莫裡森政府努力改善對華關係方面的評述。
  • 專家:莫裡森上臺,中澳關係「不會比特恩布爾時期更差」
    為什麼是莫裡森而不是達頓勝出?隨著莫裡森的當選,中澳關係將面臨怎樣的前景?《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於雷,於雷認為,兩大因素導致達頓在自由黨領袖之爭中落敗,而莫裡森成為澳大利亞新一任領導人後,中澳關係有望穩中向好。於雷認為,達頓在澳大利亞政壇上有一定的爭議,他的政治觀點比較民粹主義,但是澳大利亞的選舉跟美國不同,並非由老百姓投票來選出領導人。
  • 莫裡森老毛病又犯了,說了句不該說的話,這次罕見向公眾道歉
    近期,澳大利亞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漫畫事件」還沒解決完,莫裡森老毛病又犯了,在公開場合說了句不該說的話,但這次罕見向公眾道歉。據海外網報導,12月7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污衊澳前總理陸克文在新冠肺炎期間自由出入境。
  • 局勢愈演愈烈,澳大利亞前總理看不過去了,給接班人莫裡森支招
    文\唏兮中澳關係持續緊張,近日由於一張漫畫的緣故讓原本就緊張的中澳關係顯得更加的危險,澳大利亞軍人肆意殺害阿富汗平民的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中國外交部趙立堅在社交媒體上對此表示震驚,並搭配了一張身穿有澳大利亞國旗的軍人,其手中的短刀架在阿富汗小孩脖頸上的圖
  • 海外網評:不能吃對華合作的飯,還砸中澳關係的鍋
    當地時間12月3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圖源: 視頻截圖)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表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就在11月30日對中國畫家的一幅諷刺漫畫大動肝火、引發中澳外交糾紛之後,莫裡森看似反轉的畫風令人一頭霧水。事實上,莫裡森的矛盾和糾結,正是近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對華政策進退失據的折射。
  • 特恩布爾打爛一手對華關係好牌,繼任者勿重蹈覆轍!
    當天,澳大利亞自由黨再次對特恩布爾能否繼續擔任總理髮起了投票,最終特恩布爾被斯科特·莫裡森所取代。據英國《衛報》報導,莫裡森在選舉中以45票對40票戰勝前內政部長達頓,將成為新一任澳大利亞總理。過去3年裡,特恩布爾把澳大利亞對華關係搞得一團亂,讓澳大利亞恐華和排華的情緒空前高漲。輿論猜測,如今,特恩布爾下臺,新總理將描繪出怎樣的對華關係前景?
  • 杜特爾特給莫裡森上了一課:這才是對華正確態度,連對手都要稱讚
    杜特爾特給莫裡森上了一課不管是在澳大利亞還是菲律賓,美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實際上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一樣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問題,不過莫裡森的做法跟杜特爾特完全不同。當前中澳關係極度惡化,澳大利亞不斷地損害中國的利益,因此中國也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澳大利亞產品進口中國就是措施之一,在未來倘若澳大利亞仍舊不思悔改,那麼中國將給澳大利亞更多「教訓」,而這都是由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所引起的。
  • 說錯話之後,莫裡森道歉了
    據英國《衛報》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因錯誤地宣稱澳前總理陸克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由出入澳大利亞而道歉。報導稱,這場爭議始於周一,當時工黨議員質問莫裡森:「為什麼前總理託尼·阿博特和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今年能夠多次出入澳大利亞,而與此同時有成千上萬滯留海外的澳大利亞人一次家也不能回?」莫裡森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稱他不明白為何工黨要提及這個,因為陸克文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 莫裡森終於道歉,國民:自打自臉有意思?
    說起澳大利亞,想必讀者對該國的對印象往往都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同時該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也是人盡皆知的,自莫裡森上臺後,越發對自己的「走狗」屬性不加掩飾,無論美國下達怎樣有悖常理的指令,澳方都不帶一絲猶豫地衝在最前面狂吠,包括新冠病毒源頭問題。
  • 澳媒: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別再給自己挖坑了
    這就需要坎培拉在處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方式上做出改變。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放下麥克風,通過正常外交渠道與北京平等對話。其次,我們應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與北京籤署諒解備忘錄。最後,我們需使自己的出口市場多樣化。但坎培拉的對華鷹派處理問題的方式是錯誤的。他們不斷在非貿易問題上挑釁中國,這樣做有可能在我們還沒開拓出其他市場之前,就令許多出口商失去中國這樣一個重要市場。這顯然不符合澳國家利益。
  • 偷雞不成蝕把米,澳媒狠批莫裡森,為一時掌聲淪為殺雞儆猴中的雞
    文唏兮 澳大利亞不斷隨美起舞,中澳兩國政府間的隔閡正在不斷擴大中,中澳關係的惡化促使澳大利亞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這個一直以來站在最前沿的人,成為澳大利亞媒體群起而攻之的對象。澳大利亞媒體在12月8日刊文稱澳大利亞政府應該向我們的鄰國學習如何和中國打交道。
  • 吃對華合作的飯,還砸中澳關係的鍋之後,8家肉企無法對華供應
    根據有關媒體報導稱,當地時間12月3日在澳洲的一場記者發布會當中,澳方總統莫裡森一改往日態度,突然提倡起「與中方合作是互惠互利」的理念。消息一經發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紛紛熱議,莫裡森此時反悔想要修復中澳兩國之間的關係還來得及嗎?
  • 鐵桿盟友終於站隊澳大利亞,澳總理卻打退堂鼓:努力保持與華關係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一張諷刺澳大利亞士兵暴行的政治漫畫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用個人帳號轉發該漫畫後,澳總理莫裡森居然氣急敗壞地要求中方"道歉"。然而,不到一天時間,莫裡森的態度突然180度大轉彎。
  • 「莫裡森該下臺了」又登上澳版推特熱搜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4日電近來,由於對華挑起爭端、澳駐阿富汗士兵暴行敗露,澳大利亞屢屢被推上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本周一(11月30日),「莫裡森該下臺了」(#ScomosGottaGo)標籤一度登上澳大利亞地區推特熱搜榜,話題熱度持續上漲。這已經是該標籤第二次上榜,去年12月,莫裡森曾因不顧國內山火飛去國外度假引發爭議。
  • 10天3次向中國示好,澳洲有意修復對華關係,政府行動卻表裡不一
    現階段,澳大利亞各個行業都希望澳政府能夠主動修復中澳兩國的貿易關係,讓澳商品能夠活躍於中國市場。而澳政府的態度在近段時間裡也發生了些許轉變,僅是10天時間裡就向中國示好了3次。澳迫切想要恢復對華貿易關係據悉,11月24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表示,中國對澳大利亞在這段時間裡的行為頗有誤解,澳大利亞沒有遏制中國的意思,而是想要與中國「快樂共存」;接著,莫裡森在12月1日表示,澳大利亞正在努力保持與中國的關係,希望不會再出現阻礙中澳貿易關係正常發展的事情;隨後,12月3日,莫裡森表示,中澳關係是互惠互利的
  • 多次對華示好無果後,莫裡森態度大變,欲對中國「扣動扳機」?
    澳大利亞眼看財路受阻,莫裡森態度開始變化,開始不斷的恭維中國了。只是在眼看著多次對華示好無果後,莫裡森的態度再次開始大變,欲對中國「扣動扳機」,但是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面對澳大利亞煤炭船還在中國港口停著,澳大利亞企業對莫裡森怨聲載道,莫裡森也許是意識到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了,終於開始改變對華的態度了。
  • 12年時間對華態度劇變,澳大利亞為何總和中國過不去?有5大原因
    2008年,澳大利亞當時的總理陸克文進行訪華,他在北大演講全程使用中文,當時正是一些歐洲國家抵制中國奧運會,他表示旗幟鮮明地站在中國這邊,表示自己是中國的「諍友」。在來中國之前,他接受媒體的採訪時這樣說:「我和我太太都非常喜歡中國,特別喜歡北京的氛圍,北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