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從奇妙怪誕的冒險之旅,看人生成長的歷程

2020-08-27 又又的圖書館

和諧的場景,奇妙的幻想,清奇唯美的畫風,獨特悠遠而富有詩意的意境,是貫穿宮崎駿動畫電影共通的元素。無論是漫畫以針筆素描來繪製,畫風樸素自然的《風之谷》,還是主題曲有著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的《天空之城》。在宮崎駿親手編織的童話故事中,不僅讓我們享受到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官盛宴,更給我們帶來心靈的洗滌和靈魂的淨化。

不管你是朝氣蓬勃的少年,意氣風發的青年,還是已至不惑而立之年的中年,耆艾花甲的老年,即使身處人生不同的階段,也能從宮崎駿電影裡每一幀的畫面感受到一份獨特的美好和對童年的懷念。這也正是宮崎駿電影所擁有的真正魅力所在,宮崎駿的電影是面向全人類的,絕不是面向某個定向的群體。而這種蘊藏在動畫電影中多元魅力的真正核心來源,正是宮崎駿幾十年如一日,對作品堅持精雕細琢、做到極致的匠心精神。

提起宮崎駿的動畫,不得不提起久石讓的作曲。宮崎駿和久石讓就如同伯牙與鍾子期一般相互欣賞,琴瑟和鳴。宮崎駿的動畫因為久石讓的作曲更添靈動和魅力,久石讓的作曲也因為宮崎駿的動畫得到進一步的傳播。久石讓曾說,認識宮崎駿是他一輩子最高興的事;宮崎駿也說,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了。兩人的合作互相成就著彼此,他們之間的故事更是引為家喻戶曉的一段佳話。

在宮崎駿絕大多數的動畫作品中,廣泛存在著兩個鮮明的主題,一是對戰爭的血腥刻畫和人性、生存意義的深入探索,二是藉助童年畫面的重現,對現代文明覆蓋之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哀悼。《螢火蟲之墓》、《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都是延續在這兩個主題風格下的動畫電影。在宮崎駿執導製作的所有動畫電影中,《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絕對是最特別的存在。

《千與千尋》講述的是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種種故事。作為宮崎駿宣告封筆又於1999年再度復出的全新之作,《千與千尋》不僅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這部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3分的動畫影片,也是我心目中迄今為止認為宮崎駿導演的最好的一部影片。

一輛開往沼底站的海原電車在波光細細的海面上不緊不慢的駛過,海面蕩漾的漣漪像被風揉皺了的綠緞向鐵軌兩旁輕輕的舒展。我喜歡這輛日色由白天開往夜晚的電車,也喜歡這段千尋救小白而踏上的奇妙怪誕的冒險之旅,更喜歡宮崎駿對人生成長曆程的認知通過動畫電影的塑造和藝術的表達方式,這不僅僅是千尋的成長曆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01.人生的成長曆程固然離不開他人的幫助,更多的卻是一個由自省走向自我塑造的過程

《千與千尋》影片的開場歸咎於人類濃厚的好奇心。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卻因為不熟悉路徑而最終迷路,千尋爸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執意要踏上這條郊外的小路,嘗試著穿過曲徑通幽的小道後能否抵達新家。同樣是抱著對未知的探索,千尋一家隨即進入了橫亙在汽車前神秘的隧道,由此來到了一個中世紀的小鎮。在某種程度而言,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源泉,讓人類有所創造發明,科學不斷進步。然而好奇心有時候也會害死一隻貓。對於陶淵明來說,桃花源是對美好的邂逅,但是對於千尋一家來說,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個無比詭異的世界。

我們不得不佩服宮崎駿豐富的想像力和另闢蹊徑的創造力。他總是將人性的醜陋和貪婪隱喻在不經意的角落進行細微的呈現。在進入這個各方面都透露著詭異氣息的小鎮後,千尋的爸爸媽媽被擺放在街上的美食所引誘,在攤主不在的情況下沒有節制大快朵頤的品嘗起來,隨即被變成了豬。美食既意味著誘惑,人類因為無法阻擋住心中的誘惑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是這個詭異的神靈異世界既定的規則,也是千尋人生成長曆程真正的開始。

一個人的人生,或許只有經歷重重的磨難,才能夠迅速成長起來,尤其是置身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之下,隨時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要麼在絕望中激發潛能完成華美的蛻變,要麼在沉默中消亡淪為他人的食物。

在這個詭異的世界裡,長相怪異的人成為了最高等的生物,人作為最低等的存在,連口鼻呼出的氣息都成了這個世界所厭惡的臭味。千尋作為鄰家女孩的形象,根本無法在這個可怕的世界生存下去,當夜幕降臨四周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妖魔鬼怪紛紛陸續登場,千尋感到害怕而又無助,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只能夠蹲在水邊閉上眼睛,告訴自己這是一場噩夢,然而當眼睛睜開的時候,四周的一切又都是無比的真實。

她想要回到自己熟悉的世界,想要救出變成豬的父親母親,但她卻沒有對抗這個世界的勇氣。但千尋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一群善良的人。多次幫助千尋的工作,最後還拿出一張收藏了40年的車票送給千尋的鍋爐爺爺,「我的金子,只給千尋」的無臉男,和藹可親的錢婆婆,自始至終一直在保護千尋的白龍。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給千尋原本恐懼不安的內心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勇氣。

人生的成長曆程固然離不開他人的幫助,更多的卻是一個由自省走向自我塑造的過程。為了不變成湯婆婆魔法下的動物,千尋認真的做著在大浴室打雜的工作。為了能夠救奄奄一息的白龍,這個恐高膽小的女孩,有著從雲端之上的階梯一躍而起的勇氣。在這場奇妙的人生旅途中,千尋由拯救自己到拯救他人的過程裡,收穫了真正的成長和蛻變。

02.從無臉男、坊寶寶的形象,淺析性格塑造和情緒管理

《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透明人,坊船上的人沒有人會注意,也沒有人會在意他究竟是誰。而坊寶寶更像是一張沒有摻雜絲毫雜質的白紙,「巨嬰」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純粹簡單的心。

如果沒有千尋的出現,無臉男也許會繼續孤獨的遊蕩在這個世界裡,坊寶寶也會日復一日躺在房間堆積的玩具中。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存方式。但是無臉男和坊寶寶都是渴望被愛的,在千尋過橋時,無臉男的目光始終追隨者她,透露出隱隱的微笑,坊寶寶也希望千尋能夠陪伴他一起玩耍。

無論是無臉男還是坊寶寶,他們都是一塊白色的布,丟進不同顏色的染缸中,就會染出不一樣的顏色。因為千尋雨天善良的留門舉動,無臉男會溫柔而又小心的將寶貴的金子遞到千尋的面前。但是在吞噬了青蛙之後,他變得暴力、貪婪而又醜陋。坊寶寶在湯婆婆的教養下成為了一個只在乎自身情緒自私的人,「巨嬰」的外表就是醜陋最好的明證。

千尋救小白而踏上的奇妙怪誕的冒險之旅對於無臉男和坊寶寶而言,也是人生塑造之旅。無臉男最終選擇留在了錢婆婆家,坊寶寶也學會了站立。這一場冒險之旅讓他們誕生了新的思想,性格得以塑造。

03.藉助童年畫面的重現,對現代文明覆蓋之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致以的哀悼,是宮崎駿動畫作品共通的表達主題

《千與千尋》是一部講述人生成長曆程的動畫電影,但宮崎駿想要借這部動畫電影表達的主旨遠不止這些,比如通過「河神」和「白龍」的形象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現實致以傷感的哀悼。

河神肩負著淨化自然,守衛家園的重任,卻被人類折騰的不堪重負。白龍曾經是生活在人類世界一條叫做「琥珀川」的河流裡的龍,但因為河流被人類掩埋而再也回不去了。

故事的最後,千尋和父母重新回到了人類世界。當走出隧道後,千尋一度的以為這是一場南柯大夢。但綁在頭上的頭繩和車裡堆積的落灰都提醒著她,發生過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經歷。這段奇妙怪誕的冒險之旅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有一天在腦海裡走向消失,但這段人生經歷帶來的寶貴財富卻會一直陪伴著千尋的成長。浮生若夢,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清醒的活著,選擇勇敢而又平靜的面對當下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宮崎駿《龍貓》和《千與千尋》:相似的「成長」,不同的「童年」
    很多人在網絡上探討宮崎駿的《龍貓》和《千與千尋》到底哪一部作品更好?之所以相提並論,可能因為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獲得國際殊榮最多的兩部作品,也可能因為兩部作品情節上都是小朋友從現實世界自己打開到魔幻之旅,也可能因為都蘊含著「成長」和「童年」的人人心馳神往的回憶主題。
  • 《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部中廣瀨康一經歷了什麼樣的成長?
    《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部的角色廣瀨康一作為一個沒有替身能力的普通學生,在故事發生前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直到他遇到了空條承太郎和東方仗助。在此之前一直過著普通人生活的康一開始了他人生中極不尋常的一段奇妙冒險之旅。作為第四部的主角團中的一員,康一擁有堪比主角的待遇,也是塑造的最好的一個角色。杜王町的冒險之旅也是康一成長過程的見證。
  • 《菊次郎的夏天》:兩個孩子的「尋母之旅」對應,突出成長的意義
    這部曾經獲獎無數的經典作品,帶給觀眾滿滿的感動,一個留守兒童的尋親之旅,因為一個「流氓大叔」變得奇妙起來,雖然故事的基調還有些許悲傷,但整體看起來卻是輕鬆愉快的,對於觀眾來說,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用搞笑的方式講述悲傷的成長故事了吧。
  • 《菊次郎的夏天》:兩個孩子的「尋母之旅」對應,突出成長的意義
    這部曾經獲獎無數的經典作品,帶給觀眾滿滿的感動,一個留守兒童的尋親之旅,因為一個「流氓大叔」變得奇妙起來,雖然故事的基調還有些許悲傷,但整體看起來卻是輕鬆愉快的,對於觀眾來說,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用搞笑的方式講述悲傷的成長故事了吧。
  • 在狂野世界中探索未知,《狂野星球之旅》為玩家呈現一場異星冒險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以美麗的海拉魯大陸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林克拯救公主的冒險之旅;在《無人深空》所構建的廣袤浩瀚宇宙中,隔著屏幕也能夠領略到動人心魄的美麗。遊戲宛如一個個獨立的世界,置身其中,獨特的風光令人心嚮往之。《狂野星球之旅》則將目光放在了一個地貌豐富、充滿隱蔽空間的異星球,它滿足了玩家探索古老而又神秘星球的欲望,一場別開生面的冒險之旅就此展開。
  • 《怪誕小鎮》完結了!我們都應該成長了
    今天帶大家看的是迪士尼動畫《怪誕小鎮2》這是我看過的很用心的動畫,畢竟迪斯尼的基礎在那,創造梗並反覆應用,鏡頭把握與細節處理,不要錢地埋伏筆做呼應,藏彩蛋發糖果。管中窺豹,片尾曲結束會一閃而過整個故事的暗線,我兩季看下來也就截成功三次,而把每集片頭曲最後的呢喃和片尾的密碼通過不同方式解密就能得到下集預告,這些互動使整部動畫極富趣味性。
  • 18年後才看懂《千與千尋》: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千與千尋》18年後首次在中國內地上映,很多人都說看過N遍了,還是忍不住到電影院再去看一遍。不同的人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到了成長、有人看到了欲望、有人看到了孤獨寂寞冷、有人看到了愛……而我,也是在18年後才看懂了這部電影,它不是一部童話,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 《千與千尋》「人生是一場單程旅行」
    這是《千與千尋》首次在中國大陸上映,正因為你看過了很多遍才值得在大銀幕再重溫經典。遲到《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執導、編劇,瑠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在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日本動漫中最膾炙人口的經典題材——魔幻的冒險之旅!
    在那些經典的日漫作品中,有一類題材最為常見,也最具有吸引力,那就是「冒險之旅」。這一類的作品,大多在動漫開始的時候,以主人公為中心,組成基本的「小隊」,在發生一些奇特的事件,創造出一個旅行的目的,目的具體而言,不是收集某某物品,就是要打倒某某大魔王,或者救出某某人,由此開始進行奇妙的旅程。
  • 《千與千尋》:這趟電車沒有回程,這條路不能回頭
    《千與千尋》也會在午後尋一處寧靜,平躺著望向湛藍的天空,看白雲隨風飄蕩自在瀟灑。拿手擋在眼前,描畫長枝綠葉的形狀。我嚮往一場華麗奇妙的冒險。這場冒險最好可以穿越異世,讓我見識世間不存在的鬼神;最好讓我成為主角,遇到善良的人,與之相伴,共同對抗邪惡勢力;最好……能夠擁有完美的結局,皆大歡喜。後來我發現,這場冒險的名字叫做——成長。
  • 《千與千尋》珍藏幕後設定大合集!
    人生有一條不能回頭的路,就是成長之路。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時會彷徨、有時會害怕,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握,這個時候要怎麼辦呢?相信看完《千與千尋》以後你的答案會更加明晰。正如《千與千尋》影片所說:「即使再孤單再寂寞,仍要繼續走下去,不許停、也不能回頭。」 今天為大家準備的《千與千尋》的學習資料,溫暖治癒,一起來看吧!
  • 《千與千尋》看笑了孩子看哭了大人
    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已於6月21日在中國內地首次上映。影片上映14天以來斬獲4億票房,成日本引進動畫票房TOP 3。為答謝中國觀眾的支持與喜愛,吉卜力創始人之一鈴木敏夫親筆撰寫中文感謝信。手寫信一經公布,便在網上引起熱議。
  • 《千與千尋》告訴我們:守住初心,才能逆風成長
    相信《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很多人不止看了1遍。它在豆瓣評分9.4分,斬獲了無數殊榮: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金熊獎,18年來它一直都是日本電影票房冠軍。去年在國內上映前夕,很多網友都表示:為了等這一天,我們等了整整18年。
  • 《千與千尋》,一部18年後才明白的成長童話!
    就拿現在上映的《千與千尋》來說,不同的階段看這部電影,也是有不一樣的體會。小時候我們迷上這部影片,大多是因為影片中它童話般的場景和刺激的冒險經歷,長大後再看這部影片,會發現,故事依舊是那個童話故事,可是每一個人物,乃至每一個簡單的情節,都蘊含了作者滿滿的深意,與現實生活總有那麼一瞬間會不謀而合。
  • 「奇幻童年」 怪誕小鎮 奇妙的暑假開始了
    「奇幻童年」系列第一期——《怪誕小鎮》《怪誕小鎮》的創作者是艾利克斯·赫希,還在學校時他就有了關於這部作品的想法,並動手製作了11分鐘的低成本學生作品。雖然評分高,但在國內相比《瑞克與莫迪》知名度要低一些,但如果兩部動畫劇集只能選擇一部去看,我會選擇《怪誕小鎮》。故事開始於一個暑假的到來;迪普和姐姐梅寶被父母送到了叔公家過暑假。
  • 再看《千與千尋》:只有經歷這三種分離,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
    大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講述的是少女千尋的冒險之旅,也是她分離過往,不斷成長的旅途。01 與父母的分離,是獨立的開始獨立生命體的存在,是從母體的分離開始;獨立精神體的誕生,是與父母的分離開始。遺憾的是現實世界沒有「假如」,《千與千尋》的世界也沒有「假如」,分離註定要經歷痛苦,因為分離永遠都是準備不完的,而且痛苦是化作獨立的養料。
  • 《千與千尋》成長背後的神隱之喻
    《千與千尋》被公認為是宮崎駿的巔峰之作,集各類榮耀於一身,就像本片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一千個人會看到一千個《千與千尋》,成長應該是這部電影的明喻線,一個小女孩獨自進入職場,接觸陌生的環境……這些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在這一層之下還有很多隱喻線索。不知道你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是什麼感受,反正我是沒看懂的。
  • 《奇異人生》暖心前傳 《超能隊長的奇妙冒險》即將上線
    導 讀 日前,Dontnod公布了《奇異人生2》的新預告,同時宣布將在6月27日推出免費前傳《超能隊長的奇妙冒險(The Awesome Adventures
  • 重溫《千與千尋》:18年後,我才看懂了這些人生隱喻
    最近有空又刷了一遍《千與千尋》,這是我第三次看了,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千與千尋》由日本著名動畫家宮崎駿創作,這部電影早在2001年就在日本上映,而十八年後終於在中國重映,這中間隔了十多年。可以說千與千尋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記得我第一次看這部動畫的時候,只是感慨這部電影太好看了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千與千尋》我也悟出了其中的寓意。
  • 重看動畫《千與千尋》,你有什麼感受?
    01昨天,去電影院重看了宮崎駿的經典動畫《千與千尋》。關於這部片子,雖然之前已經有了無數的解讀,但看完之後,我覺得自己仍有不少話想說說。誕生於2001年的《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那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娓娓道來的敘事,似有若無的隱喻至今都令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