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千與千尋》:只有經歷這三種分離,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

2020-09-25 一夜魚龍

等待便是死亡,未來尚在前進的路上。大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講述的是少女千尋的冒險之旅,也是她分離過往,不斷成長的旅途。


01 與父母的分離,是獨立的開始

獨立生命體的存在,是從母體的分離開始;獨立精神體的誕生,是與父母的分離開始。

跟隨父母從都市搬家到鄉下的千尋,也被迫跟著進入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還未等千尋適應過來,爸爸媽媽就因為貪吃,而退化成豬,導致她在猝不防及的情況下,就與父母分離開來了。

驚慌失措的她,獨自面對未知的世界,吶吶自語:「騙人的吧,是夢,是夢。」

假如給千尋時間,先了解會有分離,再適應分離的過程,最後真正的分離,她是不是就不會這麼恐慌了?是不是分離會順暢很多?是不是獨立起來更堅定呢?

遺憾的是現實世界沒有「假如」,《千與千尋》的世界也沒有「假如」,分離註定要經歷痛苦,因為分離永遠都是準備不完的,而且痛苦是化作獨立的養料。



只有離開了父母,千尋才能見到白龍,給她鼓勵和保護,還有指引。

白龍不一定是白龍,也可以是其他人,但白龍一定是千尋的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榮格定義的女性內在男性特徵,是女性內在靈魂的投射所在。

當千尋見到白龍時,她把心靈深處的堅毅、果敢和聰慧等男性特質激發出來;而後來為拯救白龍,在男性特質的支持下,千尋自身的溫柔和悲憫的女性特質得以發展。

這個時候,千尋的精神人格得以完成整合,形成獨立的精神體。

分離的痛苦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父母承受的痛苦一點也不比子女少,甚至更嚴重。

油屋的主人湯婆婆,就是忍受不了分離的焦慮,而過分地把坊寶護在身邊。

為了不讓坊寶離開,湯婆婆千方百計地哄著他,給他準備所需的一切,還用外面都是細菌病毒來恐嚇他。

武志紅認為:「如果父母與孩子黏得太緊,孩子也會產生分離攻擊。也就是說,他想攻擊父母,以便與父母產生適度的分離,從而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獨立空間。」

坊寶也是如此,無所不能的湯婆婆,在他面前低聲下氣,被他隨意的拳打腳踢。

不能獨立的孩子,會母體的呵護下,長成巨嬰。

武志紅還說:「巨嬰有非常豐富的層次,最深層是——禁止、壓制你的自我成長,讓你的心靈停留在原始幼稚狀態。」

巨嬰不是溺愛的結果,而是禁止孩子獨立的權利,壓制孩子健全的成長。

分離是痛苦的,甚至是焦慮的,但分離也是獨立的開始,成長的起源。


02 與夥伴的分離,是承擔的開始

最親密的夥伴不是相互扶持,而是互相信任,相信對方能承擔起屬於他的責任。

在千尋最無助的時候,是白龍搭了把手,告訴她:「不用害怕,我是站在你這邊的。」

只是,白龍剛扶起千尋,叫要她去找鍋爐爺爺,然後轉身離開:

不要,你不要走,留在這兒,求你了

想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 ,只能這樣做,這也是為了救你的父母

助人不是幫對方扛起她的壓力,而是指引方向,放手讓她自己去做。

夥伴的存在,既是很大的助力,也會讓我們產生依賴心理,而分離就是助你一程,推你出去。

這個過程是痛苦,但痛苦是外界的提醒,告訴我們有一些重要的東西,需要去面對,去承擔,無論為了生存,還是為了發展。



千尋掙扎著站起來,去找鍋爐爺爺,感念她的純樸和熱忱,鍋爐爺爺讓小玲帶她去跟湯婆婆籤約:

反正想在這裡工作的人,都得去跟湯婆婆籤約才行,你就自己去試試運氣吧

鍋爐爺爺在油屋的最底層,而湯婆婆在油屋的最頂層,上行的路,人來人往,任何意外的產生都可能引發未知的風險。

即便有著小玲的掩護,還是險象頻頻,千尋最後只能獨自上去。

又見分離,人生的路,註定要靠自己去走。

人生旅途本身就是不斷折騰的過程,在你以為舒坦的時候,老天一定會安排另外的考驗。

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權利,承擔起來的人,不用蠅營狗苟的生活,而是主動的有節奏的有信心的坦然面對。

分離不為別離,而為你承擔你的責任,我承擔我的責任,共同前行。


03 與過去的分離,是成長的開始

過去的一切,慢慢會成為我們熟悉的所在,沉迷過往的人,就此停止了成長。

籤約後的千尋,在照顧好「河神」的洗浴,為湯婆婆賺不少金子,算是站立了腳跟。

然而分離總是不期而至,人生的旅途不會一帆風順地鋪成開來。

父母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白龍又傷重欲亡,解決之路不在湯婆婆的油屋內,在錢婆婆的茅屋那。

前期的冒險,千尋從真實世界到奇異世界,雖有恐懼,但前面還有父母在領路;從油屋底層通往頂層的路途,雖有艱險,但還有白龍的鼓勵、鍋爐爺爺的指引、小玲的掩護;此時的離去,獨自去尋找錢婆婆,顯得尤為殘酷,不僅僅是與曾經依附的過往分離,更重要的,是與那個需要被關愛的被護持的「我」分離。

千尋必須離開油屋,獨自探索未知的世界,她才能真正完成從成長到成熟的過程。雖然這感覺就和赴死一樣痛苦。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所有的人和事的發展都是成長與衰退的曲線,不能在衰退前,分離過往,跳到新的成長路線上,就會隨著衰退的曲線徹底沉下去。

上個世紀 80 年代,把自己定義為存儲器公司的英特爾,在日本的存儲器面前岌岌可危。

漫無目的的徘徊一年後,總裁格魯夫問董事長摩爾:「如果我們下了臺,另選一名新總裁,你認為他會採取什麼行動?&34;他會放棄存儲器的生意。&34;你我為什麼不走出這扇門,然後自己動手?"

砍掉了存儲器的英特爾,開啟了微處理器的新時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0年的某個深夜,張小龍給馬化騰寫了一封郵件,建議做一個移動社交軟體。

很快,他就收到回覆:「馬上去做。」

騰訊毫不猶豫地選擇顛覆自己,開啟了微信時代的新篇章。

所有過往的不堪與輝煌,都是容易讓人沉醉的溫水,而分離意味著割裂,痛徹心扉的難受。

唯有分離過去,才會有新生的可能,也就意味著成長的開始。



從油屋到茅屋,等待千尋的不是生與死的考驗,而是「進來吧」。從熱鬧的名利場到到燈光下平靜的另一面,原來成長也可以如此簡單。

一次簡簡單單的晚餐,錢婆婆告訴千尋:「雖然我也很想幫助你,但實際上我也幫不上忙,這就是這個世界的規矩。不管是你的父母,還是男朋友白龍,都要靠你自己去救。」

好像什麼都沒有做,千尋就回去了,但她在分離與追尋的過程中,完成了成長到成熟的轉變。

人生的旅途,總是在還未做好準備,就要面臨分離的痛苦,而同時,卻也因此孕育著成長的驚喜。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告訴我們:守住初心,才能逆風成長
    相信《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很多人不止看了1遍。它在豆瓣評分9.4分,斬獲了無數殊榮: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金熊獎,18年來它一直都是日本電影票房冠軍。去年在國內上映前夕,很多網友都表示:為了等這一天,我們等了整整18年。
  • 《千與千尋》:只有真的放手,才能學會獨立和成長
    《千與千尋》全名叫《千與千尋的神隱》,看似是兩個人的標題,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兒的故事。不過要是對比千尋前後的表現,確實可以說是判若兩人。從最初的畏畏縮縮、不懂禮貌、膽小怕事,到後來的成熟鎮定、勇敢堅強,你很難想像這才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女孩。千尋的故事不僅是一段有趣的冒險故事,更是一個少女的成長之路。
  • 《千與千尋》:只有真的放手,才能學會獨立和成長
    《千與千尋》全名叫《千與千尋的神隱》,看似是兩個人的標題,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兒的故事。不過要是對比千尋前後的表現,確實可以說是判若兩人。從最初的畏畏縮縮、不懂禮貌、膽小怕事,到後來的成熟鎮定、勇敢堅強,你很難想像這才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女孩。千尋的故事不僅是一段有趣的冒險故事,更是一個少女的成長之路。
  • 再看《千與千尋》 發現這是最好的女孩成長史
    而如今回過頭,再來看這部電影,許多人可能才忽然發現其中的深意。阿德勒曾在《自卑與超越》中談到過,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命題,而其中,走向獨立、與他人聯結、找尋自我,是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三個階段。這讓我們聯想到,女孩們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真正獨立、成熟、充滿魅力的女人呢?
  • 《千與千尋》19年前不識宮崎駿片中意,再看已是影中人
    &34;如今再看這部19年前的電影,才發現宮崎駿的臺詞,句句戳心。千尋在父母離開後,不得不獨自面對一切,默默成長。人生正是一場沒有歸途,孤獨的旅程,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著千尋一般孤獨、無助的時候。正如千尋的旅程,我們的成長都會伴隨著際遇和幸運,但重溫成長的經歷你會發現,能夠完全依賴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才能走完這段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程。
  • 感謝這所有的經歷,讓我們逐漸成長,長成了更好的自己
    生活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總是用經歷教會我們道理,下面分享一些所感所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於是,我們就此變成自己年少時最憎惡的那種人。」 這一路走來,我們得到過,也失去過,後悔過,也彷徨過。 可是,依舊會感謝這所有的經歷,讓我們逐漸成長,長成了更好的自己。
  • 《千與千尋》:困境面前,這三種品質幫助千尋渡過難關
    今天又重新刷了《千與千尋》,每次看都有新的收穫,因為年齡在增長,經歷也在增加,看電影,其實是在裡面找自己的經歷、體會,經歷的越多,在電影裡找到的共鳴就越多,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也就越深刻。第一次看這部影片還在上初中,那會膽子特別小,直接把它看成恐怖片,因為是在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還有各種各樣的幽靈、怪物之類,但是看到後來,越來越有勇氣,因為被千尋的勇敢所打動。今天再看一遍之後,淺淺分析了一下千尋能成功救出爸媽的原因,因為不是每個小孩都像千尋那麼優秀,我們需要培養這三種品質,才有可能在異世界取得成功。
  • 宮崎駿《龍貓》和《千與千尋》:相似的「成長」,不同的「童年」
    很多人在網絡上探討宮崎駿的《龍貓》和《千與千尋》到底哪一部作品更好?之所以相提並論,可能因為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獲得國際殊榮最多的兩部作品,也可能因為兩部作品情節上都是小朋友從現實世界自己打開到魔幻之旅,也可能因為都蘊含著「成長」和「童年」的人人心馳神往的回憶主題。
  • 《千與千尋》18年後上映:成長的故事,看這一部就夠了
    沒錯,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將要在18年後登錄中國大陸,就在6月21日,中國影迷終於有機會在電影院的大熒幕上看到這部動畫電影。18年前的童年記憶,每當我們回想起《千與千尋》,心中有滿滿的感動,時間過去了這麼久,這部經久不衰的動畫電影依舊被許多人所懷念。
  • 《千與千尋》三個角色,是宮崎駿對現實的三種再創造
    千與千尋》的影評時,大多數都是「經歷」,「成長」。而大部分影評說的「成長」,「蛻變」,「接受」總覺得有些「放棄過去的自我」這種「蝦仁豬心」的言論。現在重新看《千與千尋》後,終於有一種「捅破窗戶紙」的感覺:千尋的確不想長大,但她也沒有逃避「現實」,而當她面對「未知的現實」時,依舊沒有忘記「當初的自己」——純真樸素刻印在千尋的每一個神態裡,讓她不論經歷什麼,甚至被剝奪名字之後,依舊是「千尋」。
  • 《千與千尋》:成長是一段孤獨的旅程,我們要學會獨自逆流而上
    ——宮崎駿 《千與千尋》我看過第一部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就是《千與千尋》,那時候還在上大學,我喜歡好聽的音樂和精緻的畫面,看到了一個小女孩的冒險,除此以外,好像再沒有什麼。可前段陪孩子再一起看《千與千尋》時,我突然熱淚盈眶。
  • 《千與千尋》:成長路上,其實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才能真正的成長? 從初出茅廬的黃毛丫頭,到最終不懼困難的完成了一件件的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千尋這一路的成長,其實並不容易,成長的路途上,你所邁出的第一步一定是沉重的,忐忑的,但是當你能夠克服萬難,最終贏得別人的尊重,並且能夠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所在,其實一個人就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完美的開始。
  • 長大後再看《千與千尋》 有人流淚,有人感受到愛
    電影《千與千尋》海報  這裡有一條規定:「凡是沒有工作的人,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只有勞動才能獲得存在的價值。  有網友評論說,小時候看湯屋是一個奇幻世界,工作以後卻發現很多真實的影子。  錢婆婆也告訴千尋,「雖然我想幫你,但是以我的身份做不到,這是我們這兒的規矩,不管是你父母還是男朋友的事,都要靠你自己」。  2.名字  千尋的原型,是宮崎駿認識的一個小女孩,宮崎駿曾說,他是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要讓每個10歲的女孩看到自己。
  • 《千與千尋》你長大了,但是這些事情你肯定都經歷過
    故事非常的簡單,這其中蘊含著許多成長的道理,我們可能並沒有真正的明白,但是我們卻真真實實的經歷過,然後才成長。下面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千與千尋》動漫中的那些我們經歷過,卻並沒有真正去發現的人生成長的道理。第一點想要成長就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分別。
  • 《千與千尋》:成長的路上勿忘初心,心存善意總會迎來轉機
    2001年,宮崎駿創作的《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映,時隔18年後,於2019年於中國上映,依舊收穫諸多好評。《千與千尋》不只是宮崎駿為小孩子編織的童話故事,更是成年人渴望經歷的成長童話,小孩子看的是熱鬧,成年人看的是自己。
  • 夜讀:愛情有三種境界,只有達到最後一重才能擁有幸福
    很多人對這兩個字的理解實際上都停留在自己的想像之中。愛情有三種境界,很多戀愛失敗的人,其實都只停留在第一種境界,只有達到愛情的第三種境界,我們才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那種愛情。實際上,處於第一種境界的人,從來未曾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只有經歷了足夠的風雨和情感的歷練,他們才有機會,脫胎換骨,重新正視自己的需要,邁入愛情的第二種境界。
  • 《千與千尋》童話背後的教育意義思考,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闖入神秘的神靈異世界,歷經磨難,拯救父母的成長故事。該片時隔19年被引入國內,也依舊引起了一番熱議,票房高達4.88億。 如今日本再重映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動畫電影,也是毫無懸念地打敗了其他新片,穩固霸佔票房前三。
  • 《千與千尋》:從奇妙怪誕的冒險之旅,看人生成長的歷程
    《螢火蟲之墓》、《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都是延續在這兩個主題風格下的動畫電影。在宮崎駿執導製作的所有動畫電影中,《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絕對是最特別的存在。《千與千尋》講述的是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種種故事。
  • 《千與千尋》千尋的蛻變童話背後,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闖入神秘的神靈異世界,歷經磨難,拯救父母的成長故事。該片時隔19年被引入國內,也依舊引起了一番熱議,票房高達4.88億。如今日本再重映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動畫電影,也是毫無懸念地打敗了其他新片,穩固霸佔票房前三。
  • 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生活之後,只有看懂《千與千尋》:千尋才是理
    在這部影片中,似乎每個人都是影片的主角,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形象,這讓人印象深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美麗的男孩白龍和無知的女主持人千尋。當我看這部電影時,我驚訝於世界的魔力,驚嘆於千尋,千尋,白龍的付出和千尋的忍耐力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