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現代國際關係的競爭當中,戰爭依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軍事大國為了保持自己的威懾和強勢地位,不斷推陳出新,研製出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高科技武器。這充分說明,科技的優勢對於軍事的強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麼在冷兵器時代,科技對軍事戰鬥力的提升有今天影響這麼大嗎?
答案是, 在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科技對軍隊的裝備起到的作用同樣重要。
當年在發掘秦始皇陵墓兵馬俑的時候,一件文物的出土,讓所有的專家都感到震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在2000年前的時候,一個封建王朝就掌握了在1937年才被德國人所發明的鍍鉻氧化技術。
我們把鏡頭推送到當時的現場。
考古人員正在清理兵馬俑遺蹟的時候 ,一個傾倒的武士傭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他們發現他的身下壓著一把劍,已經被折彎了。
專家們感到非常可惜,因為按照他們以前經驗,這個時期的冶煉技術還沒有掌握現代工藝,無法恢復原狀了。
然而,石破天驚,就在取出這把寶劍的時候,雖然經歷了2000年歲月滄桑,它卻神奇的在剎那之間反彈恢復了原狀。
這是現代鑄造工藝當中才具備記憶金屬特性,怎麼會在這件出土文物當中呈現呢?
專家迅速把這次文物進行了清點。
這批青銅劍共19把,長度86公分,劍身上有8個稜面,這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這些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 它們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洗禮,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考古學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通過用X光這些現代科學儀器對寶劍的檢測,證實了專家們對這些文物具有合金記憶金屬工藝的猜想。
又一個問題擺在了人們的案頭 ,為何這些現代才出現的高科技工藝,會在一個遙遠的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誕生?
有人試圖從秦始皇時代所記錄的一些奇聞異事的史籍當中尋找答案,認為秦國當時和外星人有過接觸,得到了他們的幫助,但這只是異想天開的猜想,沒有任何實據。
不過從這些研究當中,我們解開了另外一個奧秘。秦始皇,虎視九州,掃六合,憑藉的不僅是經天緯地的才能,強大的國力,同時也是掌握了連今天的人們都嘆為觀止的軍事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