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才發明的高科技,怎麼會出現在秦始皇陵這件出土文物上

2020-12-22 擺起龍門陣說文史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國際關係的競爭當中,戰爭依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軍事大國為了保持自己的威懾和強勢地位,不斷推陳出新,研製出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高科技武器。這充分說明,科技的優勢對於軍事的強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麼在冷兵器時代,科技對軍事戰鬥力的提升有今天影響這麼大嗎?

答案是, 在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科技對軍隊的裝備起到的作用同樣重要。

當年在發掘秦始皇陵墓兵馬俑的時候,一件文物的出土,讓所有的專家都感到震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在2000年前的時候,一個封建王朝就掌握了在1937年才被德國人所發明的鍍鉻氧化技術。

秦始皇軍陣

我們把鏡頭推送到當時的現場。

考古人員正在清理兵馬俑遺蹟的時候 ,一個傾倒的武士傭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他們發現他的身下壓著一把劍,已經被折彎了。

專家們感到非常可惜,因為按照他們以前經驗,這個時期的冶煉技術還沒有掌握現代工藝,無法恢復原狀了。

然而,石破天驚,就在取出這把寶劍的時候,雖然經歷了2000年歲月滄桑,它卻神奇的在剎那之間反彈恢復了原狀。

這是現代鑄造工藝當中才具備記憶金屬特性,怎麼會在這件出土文物當中呈現呢?

出土的寶劍

專家迅速把這次文物進行了清點。

這批青銅劍共19把,長度86公分,劍身上有8個稜面,這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這些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 它們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洗禮,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考古學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通過用X光這些現代科學儀器對寶劍的檢測,證實了專家們對這些文物具有合金記憶金屬工藝的猜想。

千古一帝秦始皇

又一個問題擺在了人們的案頭 ,為何這些現代才出現的高科技工藝,會在一個遙遠的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誕生?

有人試圖從秦始皇時代所記錄的一些奇聞異事的史籍當中尋找答案,認為秦國當時和外星人有過接觸,得到了他們的幫助,但這只是異想天開的猜想,沒有任何實據。

不過從這些研究當中,我們解開了另外一個奧秘。秦始皇,虎視九州,掃六合,憑藉的不僅是經天緯地的才能,強大的國力,同時也是掌握了連今天的人們都嘆為觀止的軍事黑科技。

相關焦點

  • 考古挖掘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考古家:極度怪異
    說到有關於秦朝或者秦國的古墓,都與「村民打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先是村民打井發現了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馬俑,後來村民打井時又意外的發現了秦始皇的祖墳「秦公一號大墓」。這座古墓雖然被盜,但仍出土了大量的稀世文物,這些文物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隗寶,但在考古挖掘秦皇陵祖墳出土的文物中,世人知道的僅是一些珍貴且大型的青銅器,而忽略了一件非常怪異的文物,這件文物的名字被稱作「春秋金啄木鳥」。
  • 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關於它,你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如果把它和故宮作對比,它的總佔地面積是56.25平方公裡,相當於78個故宮;如果把它和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作對比,就參建人數和建造時間來看,胡夫金字塔動用了十萬勞工和奴隸,歷時20年才完成,而秦始皇陵從嬴政13歲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一直到他去世的第二年才完工,總共動用了七十多萬勞工,歷時39年才完成,可以稱得上是人類修建過的難度最大的工程;
  • 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三星堆: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在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其距今大約是在5000到3000年左右。 上有扶木,柱三百裡,其葉如芥」。 歷來,《山海經》的傳說都被人當做奇異之事看待,並非真實。然而在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一件青銅文物卻與《山海經》中記載的這種神樹的形象極為符合,甚至可謂是完全一致了。 於是考古家們又將這件文物命名為和《山海經》中記載的神樹相同的名字——青銅神樹。
  • 秦始皇陵出現20米深盜洞,盜墓者自稱「盜墓業的祖師爺」
    說到秦始皇陵,大家肯定會想起聲勢浩大的兵馬俑,但很多人其實不知道,秦始皇的兵馬俑被發現時,許多陶俑都是「體無完膚」的,最後是被專家的「鬼斧神工」修復的。最新消息報導我們要建立一所「文物修復大學」,高超的修復技術必須傳承下去,這真的很令人期待。
  • 秦始皇陵保護將出新規 禁止建設歪曲秦始皇陵真實性的人造景觀
    「省、市、區文物行政部門對秦始皇陵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秦始皇陵保護區域的文物行政執法工作由臨潼區文物行政部門負責。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與秦始皇陵保護有關的工作。」「秦始皇陵博物館機構是秦始皇陵出土文物的收藏單位和秦始皇陵普遍價值和內涵的展示場所。負責其土地證載區域的勘探調查、考古發掘、文物安全保護、科學研究、展示利用、社會教育等工作,隸屬於省文物行政部門管理。」
  • 秦始皇陵出土8000餘件兵馬俑,沒一個女兵俑,答案藏在兵馬俑本身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自秦始皇陵發掘開放以來每天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大家都驚嘆中國古人的鬼斧神工、天「匠」奇才,特別是那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兵馬俑。
  •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看看衛星雲圖,就能明白了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歷史淵遠流長,許多優秀的文化流傳至今,而且因為中國的文化悠久,所以中國也有許多有名的古墓。在這古墓中也出土了眾多優秀的器物,展示了當時中國優秀的技術,而且在出土的文物中,能夠展現中國古代時期的思想和社會文化。眾所周知,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朝代,有許多思想和技術都發源於秦朝,秦朝為後來封建時代發展,奠定了基礎。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到現在都不能打開,源於四個條件的制約
    據考古學家推算,秦始皇陵佔地總面積達到56.3平方公裡,現代標準足球場的面積不過是7140平方米,為0.007平方公裡,換算下來,7800多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才抵得上一個秦始皇陵的總面積,絕對是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體量。當然,秦始皇陵的中心位置——地宮,也就是放置棺槨與陪葬物的地方,面積遠遠沒有這麼大,但也不小。
  • 聊聊神秘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是怎樣一番景象
    然而畢竟時代太過久遠,相關記載也淹沒在浩瀚繁雜的歷史文獻中,秦始皇陵似乎也就成為了一個傳說,但是秦陵兵馬俑的出土名震天下,也讓神秘莫測的秦始皇陵重新進入人們眼中。根據現實的發掘可以看出,秦兵馬俑陪葬坑分為3個品字形排列的俑坑,具有各類陶俑近萬件,戰車百餘乘,陶馬千餘件以及兵器數萬件。此外,在秦始皇陵園中還發現有養馬的跪坐俑、圉人俑等。
  •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為啥沒有被發掘?3個原因決定
    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存在,比如雄偉的埃及金字塔,中國也有一個金字塔般的存在,是中國秦始皇的陵園。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和宏偉的建築,秦始皇陵被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嬴政即位後,李斯丞相正式開始監督秦始皇陵的修建。
  • 野史趣談——為什麼不挖秦始皇陵
    僅為陵墓守衛的兵馬俑就能引起世界關注,作為千古一帝的陵墓——秦始皇陵價值更是不可估量,但是為什麼至今沒有開挖?秦始皇陵又是否被盜墓者關顧過呢?那麼為什麼不挖掘秦始皇陵呢?經最新遙感監測,皇陵墓室埋藏在38米的地層之下,自始皇帝登基之初就開始修建,經檢測,放置古董文物的主墓室未被挖掘過,也未進水,這和當時的能工巧匠密不可分。
  • 不只有兵馬俑:始皇陵水禽坑出土的青銅鶴,一種別致的審美風格
    2001年8月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組成考古隊,開始對7號陪葬坑的發掘。發掘結果表明,這座陪葬坑平面呈「F形」,包括一個斜坡門道、兩條南北向過洞以及一個東西向過洞。這次發掘出土的文物很有趣,在先秦兩漢時期可以說獨樹一幟——一共清理出46件青銅水禽,包括鵝20件,雁20件,鶴6件。
  • 考古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雅各布 說起我國的考古發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要麼就是發現了千年不朽溼屍的馬王堆漢墓。但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有時候僅僅是一鋤頭,就能夠挖出一座大型古墓,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是這樣被發現的。
  • 秦始皇陵銅車馬,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最驚豔的是車上那把傘
    而他所謂的功績,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直遺留到現在的長城,以及秦始皇陵而已。比如在1980年12月時出土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就曾經讓人讚嘆不已。對秦始皇陵兵馬俑了解一些的讀者應該知道,秦始皇陵內的很多文物都存在「縮放」的現象。
  • 千年不腐秦始皇陵至今還未挖掘的真相是什麼?你知道嗎?
    難道是有人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有關秦始皇的其他事情而且遲遲不動手,只讓人看到了其中一個小小的俑坑,更加讓人好奇,但裡面到底有些什麼東西?為何考古隊遲遲沒有開始?為何七十年代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再也沒有下文?這一切都非常讓人疑惑,尤其是聯想到歷史上許多的無法解釋的事情,更給秦始皇陵增加了許多的神秘色彩。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核磁掃描後,揭開了謎底
    秦始皇是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從公元前247年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到公元前208年修成,歷時39年。對於秦始皇陵,從古至今就有無數的盜墓賊對其惦記,可是秦始皇陵依然保存完好的在哪裡,這到底有什麼奧秘嗎?
  • 秦始皇陵在什麼條件下才會被考古挖掘?答: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如果能夠挖掘秦始皇陵並且將其中有用的信息進行整合,那麼華夏的歷史是否會在現有階段之下做一個絕對意義上的擴充,這是一個天大的未知數。也正因如此,秦始皇陵擁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秦始皇陵的內部構造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根據一些史料記載,秦始皇陵的高51米,裡邊的周長達到了1700餘米。
  • 秦始皇真的擁有「高科技」武器嗎?
    所謂秦始皇有高科技武器的說法基本上全部都是謠言,例如比較出名的「形態記憶合金」,這個謠言最早大概是在小時候的百科全書上看見,大體上是說兵馬俑發掘過程中,發現了一柄劍,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彎曲度超過45度。當陶俑被移開的一瞬間,奇蹟發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自然還原。
  • 兵馬俑超常理的「高科技」箭鏃,將刃部放大80倍以後,才知有多智慧
    秦始皇是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君王,而秦朝也是一個經過了統一的國家。而且秦代本身兵力十分強大,又是我國很著名的一個朝代。然而在秦始皇逝世以後,又出現了讓人嘆為觀止的秦始皇陵,那麼秦始皇憑什麼能夠統一六國?這些都可以從秦始皇陵墓中找到線索。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