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藍牙音箱?之前就已經體驗過多款了,這種無線形態的便攜產品也越來越擅長在嬌小的身軀中散發出巨大的能量。
今天這一款,則是時尚、便攜與聲音的完美搭配:
SRS-HG1 (以下簡稱 HG1)擁有五個顏色,手中這款則是 2015 年開始在索尼產品上頻繁出現的翠綠色,這種略微發灰有些時候看起來像藍色的「難以名狀」的顏色,深得廣大顏控的心,對於我也是如此。
不同於前作 SRS-X33 的交叉色搭配以及稜角設計,SRS-HG1 在配色上實行一體化顏色,在邊框處理上也更加圓滑,設計語言更富生氣。
在 HG1 的底部,有一個滑杆,它的作用是:可以將前網罩頂出來,直接露出性感的小單元,此種設計之前在索尼高端無線音箱 SRS-X99 中看到過,也是巧思。
喜歡它揭開網罩的樣子,有些怪異的萌,不過更多人應該是喜歡有網罩的樣子吧?
光顧外觀充其量就是個繡花枕頭,
HG1 可不要只做這個。
在 HG1 頂端右側分布著五個圓形按鍵,不僅僅是在標識上,也在手感和質感上做出了明確的區分,最左邊的電話接聽按鈕(對的它還能接電話!)做成了凹陷+凸點的設計;最右側的電源鍵則是金屬鐳射拉絲,並且在開機的時候有按鍵上會有一顆綠色的燈點亮,待機的時候變成紅色;音量 + 擁有一個凸點,- 則沒有;EXTRA BASS 低音增強功能鍵上也有一個綠色的燈。
每顆按鍵的形態都不相同,而根據大致的位置,你便可以在黑暗的中對其作出準確的操控。
在後側左下端,躺著三個接口,標明「直流輸入」的 Micro USB 接口為充電口,標明 「USB」 的接口可以使用 USB 數據線連接到 WALKMAN/Xperia/其它支持USB-DAC 的設備直接播放其中的 Hi-Res 音樂文件,AUDIO IN 則是常規的 3.5mm 音頻接口。
在後側右邊, 放置了一個功能鍵,使得 HG1 可以在四種工作方式下切換,它們分別是:
NETWORK 家庭無線區域網模式,此模式下可以通過 DLNA 播放家中其它設備中的音樂;
BLUETOOTH 藍牙模式,播放藍牙設備中的音頻;
USB 模式,播放 USB 設備中的音樂;
AUDIO IN,常規的 3.5mm 模擬音頻傳輸播放模式。
如題圖,HG1 配備了簡單易用的 NFC 近場通訊模塊,對於索尼自家的 WALKMAN/Xperia 設備十分友好,只需將 NFC 輕輕觸碰即可喚醒 HG1 並快速配對,省去輸入密碼的環節。
除此之外,索尼自家的 SongPal app (Android 與 iOS 均有)為其提供了更加方便齊全的功能,你可以用它: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不過今天還是難免帶來了兩位小朋友:
咱不故意跟別家碰瓷,所以就在索尼自家的這三款無線藍牙音箱中比比看,它們都是我使用過起碼一個月的小夥伴,所以對它們的優缺點也都有了詳盡的了解。先介紹下背景:
中間的白色 SRS-X33,2015 年開賣的藍牙音箱,與 HG1 有差不多的體積,也具備雙側振膜,是索尼第一款支持 LDAC 的便攜藍牙音箱,現在還在身邊;最右側的黃色 SRS-XB3 是今年 CES 上剛剛發布並開賣的藍牙音箱,它主打 EXTRA BASS 重低音表現以及長達 24 小時(還可以給你的手機當充電寶)的逆天續航,還有 IPX5 的防水濺性能,開趴時,它應該是最 tough 的東西了。
這三款藍牙音箱大體定位一致,但從配置、價格以及功能上可以排序為:
HG1 > XB3 > X33
三款音箱在聲音取向上有較大不同, HG1 為最均衡也最耐聽,細節表現非常到位,帶給你過渡順滑清晰的聲音表現;XB3 聲音較混但洪亮,但低音表現很到位,即便損失了細節也能給你一種爽的感覺;X33 數碼味較濃,細節表現好過 XB3,對人聲的駕馭力不足,低音強過 HG1。
在正常音量下綜合聽感上,HG1>X33>XB3,XB3 落後是因為其對聲音的處理不夠順滑,毛刺感較重,說不好聽點就是像軍訓部隊飆歌一樣吼出來但不悅耳。
索尼的聲音風格一直都很明顯,但到了 Hi-Res 時代索尼確實是變了玩法。從我入手的第一款索尼無線音箱 X7,到之後的 X33、X88、X99、XB3,再到這一款 HG1,一些之前只在旗艦產品上出現的 S-Master HX、DSEE HX 以及全頻單元,都下放給了 HG1,使得它不僅僅有顏值,也有了音質,而 LDAC、Wi-Fi 的加持,則讓它在功能上更加出色,同體積下做到了功能最豐富,玩法最多樣。
當然,在大陸市場還有明星鹿晗代言了 h.ear 無線全系列產品。
當拳頭產品遇上當紅小生,
就不僅僅只是要賺粉絲這一次錢了。
當然
我還是更喜歡
南拳媽媽的《here we go》
不怕三千煩惱絲 那都是芝麻小事
對於未來我們總是絞盡腦汁
頭腦裡有墨汁 就拿出你的巧思
我知道你可以得到那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