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歷史時期擁有著許多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那麼上古火神到底是「祝融」還是「火正」?不要急,看完本篇後請給出你的答案。
雖然說水火不相容,但火與水在民生中都是須臾不能離得,古代的火神和水神的地位也完全可以抗衡。只是水神可以在地方上設幾級部門,普天下無處沒有他的子孫,那結果卻是,讓熱衷權力的人來看是「架空」了,而讓老百姓來看,更像是「無為而治」,大可一唱「帝力於我何有哉」了。
試想,如果水神還是處於共工爺的時代,一動念頭就是全國性的統一大水災,然後就是多少年來一次,真讓小百姓沒法活了。而火神爺卻無法分權於地方,雖然古代也曾經有過「明火」、「國火」之分。
所謂明火是用「放大鏡」(陽燧)取之於太陽,用於卜和祭,而「國火則以鑽木取之,用於人間的烹飪,還有說中原之火與蠻夷之火有什麼不同,以至東晉初年士大夫過江都要攜帶中原的火種,好像月盛齋醬肉的百年老湯換了江南之火來煮就不是味兒了似的,但這是上等人的精神遊戲,老百姓是不理睬的。
總而言之,火神自古就是朝廷重臣,名目儘管可以換,但卻都是統管全國的。現在就來看看民間傳說:上古火神與「祝融」和「火正」的關係,你是否全知道?
01祝融
祝融是老牌火神。據《山海經·海內經》說,祝融乃炎帝四世孫,而《大荒西經》卻又說他是黃帝曾孫顓頊的孫子,如此又是黃帝之裔,地道的「炎黃子孫」了。
在古代神話中,祝融以火神身份為天帝之猛將。鯀竊天帝息壤以堙洪水,天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湯伐夏桀,天帝又命祝融降火於夏城;武王伐商,祝融與諸神乘雪相助,當然也是奉天命而來。
在最為人知的是與大神共工之戰,落得共工一頭撞倒不周山。而祝融在古神話中還是南方炎帝之佐神,於五正中為火正,在四海神中為南海之神,在民間又為灶神,或稱為「火祖」在道教,祝融以五方神身份而為赤帝,又號曰赤精成子,又稱南方赤帝南海君。
他最顯赫的頭銜,是在東漢時曾與伏羲、神農並稱「三皇」。但這似乎在輩分上有些亂套,可是漢朝自稱火德,祝融正是它的保護神,任神唯親,也自有他的道理。
02火正(火祖)
火正,為上古神話中五帝掌火之官,或稱「火官」,實即古代火神。但其人有三說,一說為祝融,見(春秋左氏傳》:「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日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一說為吳回,但有人說,吳回就是祝融,吳回為名,因為做了高辛氏(即帝善)的火正,號為祝融。還有第三說,火正為闋伯。也見於《春秋左氏傳》,說他是陶唐氏之火正。火正即是火官,而朝代不同,擔任火官的人也不同,所以三個說法並不算多。
至於「火祖」,其實只是對「火正」的尊稱。《漢書·五行志)云:「帝譽時有祝融,堯時有閼伯氏,民賴其德,死則為火祖。」而後來江南又有以炳靈公為火祖的,蘇州人說六月二十三日是他的誕辰(或雲是七月十八日),常熟縣有至聖炳靈公廟,也相傳為火神。
炳靈公就是泰山三郎,以後還要提到,但據《玉匣記》說,泰山炳靈公的誕日為五月十二日,那麼這個「火祖」炳靈公可能就是另外一位,也許是祝融在民間的「封號也說不定。
好了,看完此篇之後,不知道你認為誰才是上古火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