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古典舞創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 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中國古典舞的基礎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的技術、技巧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與其它物種中的技術、技巧有著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蹈中的舞姿是非常豐富的,它的基本動作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它不僅是一種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也使跳躍、旋轉與翻身等技巧具有強烈的雕塑性。基本舞姿要求腿部、軀幹、手臂、頭和眼睛等動作有高度的協調性。因此,基本舞姿的訓練實際上也是掌握古典舞風格的手段。
然而,對中國舞的學習,又將會收穫到什麼呢?
一、訓練形體,提升氣質
舞蹈能改善人的體質,有著明顯改善形體的功能,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挺拔、優美身體姿態,並對孩子氣質的養成起到重要作用。我們的教材可使幼兒和青少年在舞蹈學習中達到運動效果,進而培養他們的動感與自信,並可通過學習傳統舞目,增強孩子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興趣,形成內外兼修的高雅藝術氣質,有了健康的身體和優美的氣質做後盾,他們就能對每件事物保持興趣與活力,相信未來不管他們在哪個領域,都能無往不利,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二、傳承民族文化,提升綜合素質
「民族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之母」,它取材民間、易於模仿與傳承,表現形式生動鮮明,能夠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在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單單是隨著音樂舞動,而且將接觸到這些舞蹈背後蘊含的民族的音樂、服飾、風俗、傳說。讓孩子們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各民族傳統文化和藝術,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培養四大能力
1、觀察模仿能力
觀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礎形式,也是兒童感受、意識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間舞學習過程中,是對孩子觀察模仿能力的反覆鍛鍊與提升,激發孩子的藝術表現力,為孩子學習舞蹈打下良好基礎,給未來的延伸與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
2、思考能力
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的過程中,無論是舞蹈的動作、節奏、隊形以及唱詞的記憶,還是舞蹈語彙和文化背景的結合與理解,都是對他們思考能力的培養與鍛鍊。
3、合作交流能力
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為孩子與夥伴交往創造了條件。民族民間舞蹈中有雙人配合,隊形變換、整體造型等,孩子們在完成這些舞蹈的過程中,需要與小夥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斷的溝通和彼此的尊重,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的合作交流能力並讓他們學會善解人意。而且孩子在掌握一些社會交往技能。
4、綜合拓展能力
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是培養孩子對舞蹈感受能力、記憶力、想像力和表現力的綜合訓練,能夠提高孩子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能力、鍛鍊孩子的反應力和動作的協調能力,我們希望通過持續的舞蹈學習能夠不斷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不斷挖掘孩子的潛能,而且能將這些能力觸類旁通的運用到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孩子擁有更精彩的未來。
聲明: 本號部分文章系童學城教育綜合體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