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研發新型陰極材料 或開啟無鈷電池的新世界

2020-12-24 科創板日報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陰極系列,有可能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的鈷陰極。據稱,這種新設計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壽命長等特點。

眾所周知,鈷在當今鋰電池的性能中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隨著全球可攜式電子設備以及電動汽車的需求日益增長,鋰離子電池已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鈷這種材料十分稀缺,而且開採過程十分危險,還常常會破壞自然景觀和水源供應。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低成本的替代材料。此次研究人員開發的這種新型陰極材料被稱為NFA,即鎳、鐵和鋁基陰極。這是一種鎳酸鋰的衍生物,而事實上,科學家們研究鎳酸鋰作為陰極材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他們一直未能找到正確的配方。

該研究負責人Ilias Belharouak說:「鎳酸鋰作為製造陰極的首選材料已經被研究很長時間了,但它本身的結構和電化學不穩定性使它受到影響。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用鐵和鋁替代了部分鎳,以提高陰極的穩定性。鐵和鋁是具有成本效益、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的材料。」

該團隊對其新陰極的測試表明,它不僅容量高,而且在100次循環後仍能保持88%容量。此外,研究人員還建立了一個基於NFA陰極的小袋電池,並發現,雖然其穩定性略顯「折中」,但它在200次循環後仍能保持72%的容量。

雖然研究人員稱這些結果只是初步的,但他們相信,該設計預示著未來無鈷電池的良好前景,即陰極性能與傳統電池類似,但不需要昂貴的稀有材料。他們還指出,這種製造技術可以集成到全球陰極製造過程中,現在他們將對這種陰極在更大尺寸電池中的性能表現以及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潛力展開研究。

Belharouak說:「我們對NFA充放電行為的調查顯示,這些陰極經歷了類似於鈷基陰極的電化學反應,並提供了足夠高的比容量,以滿足電池的能量密度要求。」

相關焦點

  • 美創企獲ORNL五項電池技術獨家授權用於研發無鈷電池
    SMM網訊:據了解,一家儲能初創公司Sparkz從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獲得了五項電池技術的獨家授權,這五項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能量密度以及減少電池中鈷含量,旨在加快電動汽車的生產和電網的儲能解決方案。Sparkz公司成立於2019年,創始人Sanjiv Malhotra將其描述為「一家開發電化學儲能技術的隱形公司」。
  • 刀片/石墨烯/「無鈷」電池 誰才是動力電池的未來
    圖/蜂巢能源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再一次受到國家和代表委員的重視,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 科學家發現新奇的亮藍色礦物 有助於打造更好的鈉離子電池陰極
    ▼ 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從一種新發現的礦物身上,發現了有助於改善下一代電池性能的一個關鍵因素。與普通鋰離子電池一樣,鈉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也是通過液體電解質在兩極之間來回傳送離子,遺憾的是目前的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韓國獲鋰硫電池研發新見解 或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在過去幾十年中,移動技術、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以及各種各樣可攜式設備的使用大幅增長,促使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尋求可充電電池的下一個突破。而鋰硫電池(LSB)由含硫陰極和浸泡在液體電解質中的鋰陽極構成,而且由於成本低、無毒,硫儲量豐富等原因,有望取代現在隨處可見的鋰離子電池。
  • 中科大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1月11日從中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教授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鮑駿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 新型陰極設計顯著提高電池性能
    由香港科技大學Cheong Ying Chan教授和Zhao Tianshou教授領導的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鋰硫(Li-S)電池陰極設計概念,大幅提升了電池的性能。鋰硫電池以高能量密度著稱,同時其主要成分硫含量豐富、重量輕、價格便宜且對環境無害。雖然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已經在Li-S電池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規模的商業化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Li-S電池的多硫化物穿梭效應,會導致活性物質從陰極逐漸洩漏和鋰腐蝕,從而導致電池的壽命周期變短。
  • 「鵬哥聊車」顛覆電池產業的新曙光?美國QuantumScape固態電池不太...
    [資訊-牛車網]每每說到純電動汽車,鵬哥也強調過,目前純電動汽車發展遇到的唯一瓶頸就是驅動能源的問題——電池。市場在售車型,主流電池就這麼幾種,如比亞迪的磷酸鐵鋰及「刀片電池」;特斯拉鈷酸鋰電池,如索尼的18650、NCM811及最新的4680無極耳等;豐田、日產的錳酸鋰電池。
  • 「鈷」戰風雲:電動車核心原材料之爭
    作為製造鋰電池等新型電池必要的金屬原料,鈷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3C消費電子產品、航空精密設備等領域,是用於新能源汽車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鈷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含量較低,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古巴、新喀裡多尼亞、尚比亞和俄羅斯,全球分布極其不均。加之鈷礦常與鎳、銅等礦藏伴生,開採成本較高,產能往往難以釋放。
  • 富鎳單晶陰極來了!鋰電池重磅突破登《科學》封面:同時兼顧能量...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努力製造能量更多、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的電池。改進的鋰離子電池對於電動車的廣泛應用至關重要,而電池陰極是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中的一個關鍵部件。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報告了如何使單晶、富含鎳的陰極更堅固、更高效的新發現。
  • 新能源車企「去鈷」疑雲 特斯拉邊喊「無鈷」邊囤貨,商業交易策略...
    鈷礦和車企都是強勢的一端,當原材料價格上漲時,電池企業受到兩頭擠壓。資源集中 供應鏈條脆弱對電池企業和新能源車企來說,近幾年來,鈷以其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和起伏不定的價格特點,讓他們「又愛又恨」。鈷是三元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貴的一元。「鈷起到提高電池穩定性、循環壽命、電池倍率性能的重要作用。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成本更低且性能相當的元素能夠替代鈷。」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北大新研究登上《自然》 新催化劑...
    由於可再生能源大多生產不穩定且產地偏遠,要大規模應用,要麼採用長途輸電,要麼則是儲存在電池中運輸。後者由於受到陰極ORR緩慢的動力學的影響,以及貴金屬催化劑用量非常高,大規模應用受到了極大限制。據報導,由工學院的郭少軍團隊採用鉑族金屬納米材料,研發出的新型電催化劑「亞納米厚且高端捲曲的雙金屬鈀鉬納米片材料」,活性比現在2種商用化催化劑——分別高出78和327倍。
  • 「中國科學報」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傑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鮑駿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中國新型能源材料發展戰略
    具體來看,美國制定了「電動汽車國家創新計劃(EVEverywhere)」「材料基因組計劃」等重大戰略,近期還發布了《「儲能大挑戰」路線圖草案》;日本出臺了《納米與材料科學技術研發戰略》《新增長戰略》等規劃[2];歐盟把關鍵新材料視為先進位造業的重要基礎,發布了「歐盟2020戰略」《電池2030+(BATTERY2030+)》等。
  • 鋰電池的發展史 「未來電池」的當下思考
    自從1976年科學家展示了第一款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以來,這項技術已經證明了它在電子工業中改變世界的潛力。但即使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和固定儲能記錄大量增長,克服的技術問題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將新材料和推動電池的性能仍然基於概念說明了科學家幾乎半個世紀前。而回顧這些發展,對於了解未來的研究方向是很有價值的。
  • 美國研發碳納米管助推鋰電池 提高電池電導率和更高倍率能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改善當今能量存儲技術的眾多途徑中,向電極中添加導電「填充」材料有望帶來更好的速率能力,導電性和整體電池性能。由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A)領導的科學家解釋說:「儘管已經廣泛開發了各種導電填料,但對這些填料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如何影響電極電導率,結構以及最終對電化學的理解高能量存儲系統的性能仍然不足。」該小組使用三種不同的導電碳材料進行了實驗,以確定哪種材料具有最佳性能。
  • 鈉離子電池出爐!比三元鋰更耐用,500次充放電不損耗容量
    近期,一個來自倫敦的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經過500次充放電而不損失電池容量的鈉離子電池,該團隊成功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或將解決三元鋰電池的不穩定和價格高的問題。除倫敦的研發團隊外,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也對鈉離子電池展開了相關研究,攻克了阻止鈉離子流動的鈉晶體堆積問題。
  • EnergyX和 ProfMOF合作研發電池儲能項目新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2020年8月12日,EnergyX和 ProfMOF 宣布已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兩家公司都將促進金屬有機框架(MOF)的使用,這種新型的納米技術材料適用於涉及可再生能源以及大規模鋰離子生產和電池儲能項目的開發。ProfMOF是MOF應用程式研發的全球領導者,並專門尋找機會合併MOFs和行業領導者。EnergyX公司的Teague Egan在其革命性的鋰離子運輸和分離技術(LiTAS)中使用了金屬有機框架,以減少鋰礦開採對環境的影響。
  • 特斯拉一次把電池容量翻了5倍,新車2秒破百,公司股價卻跌了
    新電池採用了多種新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續航裡程,包括無極耳設計、矽負極、無鈷正極等。無極耳設計在設計方面,無極耳設計是新電池的一大亮點。極耳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一種原材料,是從電芯中將正負極引出來的金屬導電體。
  • 日本研發硬碳電極材料制高容量鈉離子電池 能量密度比鋰電池高19%
    蓋世汽車訊 高成本效益的可充電電池幾乎是所有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核心部件,而此類電子設備在現代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此外,可充電電池還是電動汽車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統的必備部件,也是各種醫療設備的支持者,並且作為電子傳感器和攝像頭的能源,促進了各領域的研發工作。因此,很多人都在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發更好、更便宜的可充電電池。
  • 國君新能源:特斯拉新用的「無鈷電池」到底是什麼?
    來源:新浪財經今日市場傳出消息,特斯拉正與寧德時代洽談採購無鈷電池,用於國產特斯拉。對於此傳聞,寧德時代方面給出了不予置評的回應。至於寧德時代的「無鈷電池」到底是什麼,國泰君安新能源分析師表示,簡單說就是磷酸鐵鋰電池,只不過使用的是寧德時代的CTP技術。事實上,在去年的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寧德時代就推出了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臺(Cell To Pack),即省去電池模組,直接將電芯集成到電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