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硬碳電極材料制高容量鈉離子電池 能量密度比鋰電池高19%

2020-12-17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高成本效益的可充電電池幾乎是所有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核心部件,而此類電子設備在現代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此外,可充電電池還是電動汽車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統的必備部件,也是各種醫療設備的支持者,並且作為電子傳感器和攝像頭的能源,促進了各領域的研發工作。因此,很多人都在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發更好、更便宜的可充電電池。

硬碳電極材料容量更高意味著,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的重量能量密度增加了19%(圖片來源:日本理科大學)

截至目前,可充電電池因在容量、穩定性、價格和充電時間等方面擁有良好的性能,一直是市場中的首選電源。不過,鋰以及鈷和銅等稀有且昂貴的金屬並不是地殼中儲量最豐富的材料,對此類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很快在全球範圍內導致了供應問題。

據外媒報導,日本東京理工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的Shinichi Komaba教授與同事一直致力於找到解決方案,尋求利用儲量豐富的替代材料研發可充電電池,從而解決這一日益惡化的難題。

最近,該團隊發現了一種高效的方法,可為鈉離子電池生產新型碳基材料。該團隊以氧化鎂(MgO)作為硬碳(hard carbon)內部納米孔的無機模板,重點研究了作為可充電電池負極的高孔材料硬碳的合成。

研究人員探索了一種不同的技術混合該氧化鎂模板的成分,以精確地調整硬碳電極的納米結構。在經過多次實驗和理論分析之後,研究人員闡明了最佳製造條件和成分,以生產此種容量達 478 mAh/g的硬碳,這也是此種材料的容量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Komaba教授表示:「截至目前,用於鈉離子電池的碳基負極電極的容量一般約為300至350 mAh/g,雖然曾經有報導表示可達到438 mAh/g,但是必須在1900℃以上的高溫下進行熱處理才可實現。相比之下,我們採用的熱處理溫度只為1500°C,相對較低。」溫度越低,能耗也就越低,成本也越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會越小。

新研發出的硬碳電極材料的容量十分驚人,甚至超越了鋰離子電池常用負極電極材料——石墨(372 mAh/g)的容量。此外,儘管配備了此種硬碳負電極的鈉離子電池的運行電壓理論上為0.3V,低於標準鋰離子電池,但是容量更高會實現更大的重量能量密度(1600 Wh/kg與1430 Wh/kg),即能量密度提升了19%。

未來,研究人員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驗證該材料應用於真正的鈉離子電池時,是否具有優越的收入、能量輸入輸出功能以及低溫運行功能。如果夠幸運,可能會見證到下一代可充電電池的誕生。

相關焦點

  • 鈉離子電池出爐!比三元鋰更耐用,500次充放電不損耗容量
    近期,一個來自倫敦的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經過500次充放電而不損失電池容量的鈉離子電池,該團隊成功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或將解決三元鋰電池的不穩定和價格高的問題。除倫敦的研發團隊外,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也對鈉離子電池展開了相關研究,攻克了阻止鈉離子流動的鈉晶體堆積問題。
  • 進展|一種高容量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模型材料
    為了進一步發展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性能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開發高鎳O3-NaTMO2正極材料有望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策略。目前鋰離子電池NCM(鎳鈷錳)材料體系中的Ni含量已經可以提高到80%以上,無鈷高鎳正極也是目前鋰離子電池的重要攻堅方向,但是進一步降低Co元素的含量遇到了很大的技術瓶頸,這也限制了其材料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 鈉離子電池:中國的機會
    同時藉助於正負極均可採用鋁箔集流體構造雙極性電池這一特點,可進一步提升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使鈉離子電池向著低成本、長壽命、高比能和高安全的方向邁進。圖1 鈉離子電池優勢經過世界各研究組的共同努力,鈉離子電池在電極材料、電解質材料、表徵分析、儲鈉機制探索和電芯技術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鈉離子電池相關文章的發表數量迅速增加,專利的申請數目逐年遞增。
  •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助力高能量密度電池突破發展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廣泛應用於下一代大圓柱中高端產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終端電量不夠用?伴隨消費升級對電池續航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高能量密度成為電池發展的必然趨勢,矽基負極則是當前突破能量密度瓶頸的首選材料之一。
  • 華盛頓州立大學開發出媲美鋰電的鈉離子電池
    日前,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鈉離子電池,這種電池的儲能能力和一些商用鋰離子電池的化學性能相當,這使得利用豐富而廉價的材料開發出一種可能可行的電池技術成為可能。
  • 鈉離子電池助力電網儲能、硫硒化鉬雜化負極、陽離子COF、硝酸鋰...
    鈉離子電池(NIBs)因鈉元素豐富,具有潛在的電化學性能和對環境有益的性質,因此被視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存儲技術。此外,鈉電池材料的新進展使得能夠採用一些不含稀有元素(如Li、Co、Ni)的高電壓和高容量正極,從而為低成本的NIBs提供了有效途徑,使得其在能量密度上可與鋰電池相媲美,而又能夠同時服務於大規模電網儲能的需求。
  • 華為智能汽車具體使用三元鋰電池哪種類型的能量密度型號?
    可見採用這類電池的品牌,它們旗下的車型都有著高性能、高續航等特點,完全滿足當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前幾年三元鋰電池的與鈷酸鋰相比,三元的能量密度普遍不太高,後來日本把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接近鈷酸鋰。相比傳統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電壓更高,所以同樣重量的電池組電池容量更大,這也是主機廠選擇三元鋰電池的主要原因。
  • 鈉離子電池能取代鋰離子電池嗎?
    鈉離子電池是鋰電池的潛在替代品,但鋰離子電池的陽極卻不能為鈉離子電池提供同樣的性能。對於鈉離子電池來說,缺乏結晶結構的無定形碳被認為是一種有用的陽極,因為它有缺陷和空隙,可以用來儲存鈉離子。氮/磷摻雜的碳也具有不錯的電性能。
  •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全面解析(內附動圖)
    因為電池系統內部包含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系統,高低壓迴路等佔據了電池系統的部分重量和內部空間,因此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都比單體能量密度低。系統能量密度=電池系統電量/電池系統重量OR電池系統體積▌究竟是什麼限制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電池背後的化學體系是主要原因難逃其咎。
  • 鋰電池的發展史 「未來電池」的當下思考
    Manthiram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深入研究了鋰離子技術的歷史,並探討了影響當前新電池概念研究的問題。Manthiram說:「隨著我們大規模部署鋰離子電池,成本和可持續性變得至關重要。此外,為了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發展,並提高電動汽車的行駛範圍,人們希望將能量密度提高到現有水平之上。」20世紀70年代,埃克森美孚公司的M.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換上固態電解質後,鋰離子電池的適用材料體系也會發生改變,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可以不用嵌鋰的石墨負極,而是直接使用金屬鋰來做負極,這樣可以明顯減輕負極材料的用量,金屬鋰具有高達3860 mA·h/g 的理論比容量及3.04 V的超負電極電勢,是高比能電池的理想負極。
  • 又聞量產,全球聚焦的固態電池要來了嗎?
    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固態鋰電池具有安全性能高、循環壽命長、能量密度高、耐受溫度範圍大、可柔性化等優點,可解決目前傳統鋰電池面臨的安全性較差和續航裡程短的問題,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電池的選擇。其中,固態電池的固態界面接觸性是重要的技術難點,即電解質與電極之間形成高電阻界面,還存在技術不確定性,未來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科研攻關。好消息是,搭載固態電池的哪吒U電動車即將小批量產,據悉,該車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有望超過500Wh/kg,即如果一臺續航600公裡的鋰離子電池電動車把電池換成固態電池,續航可以超過2000公裡。如果真是這樣,電動汽車的裡程焦慮將不復存在。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由幾種負極材料的性能對比見圖1,要滿足高能量密度鋰離子二次電池的需求,高容量低成本低電壓平臺的矽基材料是具有極大的潛力。 十三五」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的共性關鍵技術類研究項目「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技術」中提出:到2020年, 電池單體能量密度≥300Wh/kg。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紀要重點:1、固態電池優點主要體現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升上,使用鋰金屬負極顯著提升能量密度,可將現有300Wh/kg的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 寧德時代闢謠棄用NCM811電池 日韓鋰電池企業加速高性能電池研發
    對此,有寧德時代相關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不會放棄NCM811電池的研發,NCM811電池是佔領高端市場的必由之路,且NCM811還遠沒有達到技術天花板。「將來電池續航裡程將達到800公裡,甚至1000公裡。目前國外企業已經在發力高續航電池了,NCM811電池就是中國電池企業對抗國外企業的護城河。」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固態鈉金屬電池新突破: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電解質
    該種電池有著 55 mAh/g 的可逆放電容量,與主流鋰電池類似,同時具備優異的安全性能,以及遠超當前鋰電池的循環壽命表現。該種電池在 5 庫倫的大電流快充下,仍可以保持1000次循環壽命。IT之家了解到,鈉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使用成本更低,在鋰離子電池發展遇到瓶頸的今天,採用納金屬製作電池是目前研發的一個方向。
  • 冬日裡的新能源電池,等待下一次正極材料革命|磷酸鐵鋰電池|電池|...
    一、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作為早期純電電動車的搭載電池,如比亞迪(002594.SZ)在2010年上市的首款純電電動車使用的就是其自主研發的磷酸鐵鋰電池,具有高安全性和成本較低的特點。同時,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在純電汽車發展的早期已經較為成熟,由此迅速成為了各電動車品牌電池系統的首選方案。
  • 中國新型能源材料發展戰略
    材料技術的進步是動力電池水平提升的基礎,以三元電池為例,目前正處於低鎳向高鎳的轉化期。美國少數企業壟斷了高容量富鋰和低鈷/無鈷正極材料的技術專利,德國、日本和韓國的少數企業在高鎳低鈷三元電池材料中佔據優勢地位,日本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美國3M公司等擁有矽基負極材料的關鍵專利技術。我國正負極材料和電池產能已是世界第一,但核心專利技術仍然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