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哈裡森:披頭四解散後的人生新篇章

2020-12-15 搖滾天堂

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離開我們已將近20年了,對印度文化情有獨鐘的他,骨灰也如他所願被撒向恆河流域。

作為披頭四的成員之一,他的內斂性格不同於其他成員,而他的神秘氣質也使得他成了樂隊裡一個獨特的存在。

在披頭四解散後,哈裡森是如何一步步追求自己的事業,用他天才的創造力給世界留下不可取代的印記和回憶的呢?

哈裡森和拉維·香卡

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 (1974 Live Fort Worth, Texas U.S.)George Harrison - TMOQ Gazette Vol. 13- Last Live Show

文:二加

編:Aki

1

喬治·哈裡森的遺孀奧利維亞·哈裡森(Olivia Harrison)回憶起當初喬治在新工作的第一天開車去上班的情景。

那是1974年十月的一天,喬治飛去洛杉磯參觀他剛創立的唱片公司的辦公室。唯一的問題是沒人為他舉辦歡迎會,只有奧利維亞——那時的她還只是項目的工作人員——衝到停車場去歡迎他。

她回憶道:「這是他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天。他顯得很興奮,儘管只有我一個人去迎接他。」

奧利維亞和喬治·哈裡森

從各個方面看,這的確像極了哈裡森的做事風格。在披頭四樂隊成員裡,他一直都是那個最低調的存在,雖然安靜卻有著詭異的幽默感。

但是樂隊解散後,他沒有沉寂下去,反而七十年代的早中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中最富有創造力和最忙碌的時期之一。

樂隊解散後哈裡森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不僅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為舉辦了孟加拉慈善音樂會,也擁有了個人的大熱單曲。1974年, 他決定創立自己的唱片公司「黑馬唱片」(Dark Horse Records)。

1971年全明星孟加拉慈善音樂會

黑馬唱片旗下的藝人名單包括了很多大名鼎鼎的當代歌手,包括德雷克(Drake),傑克·懷特(Jack White)和侃爺(Kanye West)。

在公司成立的頭幾年,哈裡森發布的唱片音樂類型幾乎跟披頭四時期的音樂毫無關聯,比如Disco舞曲,放克R&B,七十年代的boogie藍調搖滾等。

畢竟要走出樂隊解散的那段陰霾是需要時間的,哈裡森說:「我想要做些不同的事情。這是新的一天,新的開始。」

哈裡森為黑馬唱片注入了很多心血,但是他經營公司的經歷以及這段時間的巡演將會為他日後的職業生涯同時帶來積極和負面的影響。

喬治·哈裡森

2

現今,黑馬唱片由他的兒子達尼(Dhani)接手打理,並且他發掘了很多被埋沒的資料。今後幾年它們將被發行出來,拼湊出被遺忘的甲殼蟲樂隊生活的一隅。

1973年,哈裡森曾問他的摯友吉米·凱爾特勒:「黑馬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吉米說:「黑馬是沒人覺得他會贏但在最後贏了的人。」

對奧利維亞來說,這個隱喻很明顯:「喬治總認為自己是一匹不引人注意的黑馬。雖然他在公眾場合表現得很活躍,但他其實是一個內向的人,他在臺上的時候並不會蹦蹦跳跳,像那樣表達自我。」

「作為一匹黑馬,人們不會指望你成為一名作曲家,很會搞笑或者成為精神領袖。因為你是黑馬,別人並不會特別關注你。」

哈裡森曾告訴奧利維亞,他在籌辦自己的唱片公司,還給她展示了印度神話中常見的七頭馬畫像,這也是公司的標誌。

達尼介紹說:「他是馬中之王,所有馬的原型,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馬。他在戰鬥中扭轉了局勢,被認為是強大保護和克服困難的象徵。」

黑馬唱片標誌

到1974年,披頭四樂隊的解散紛爭導致很多音樂夥伴都為此受挫,哈裡森因此萌生了為他們提供庇護所的想法,而他也有能力去實現這件事。

他在1970年發行的專輯《All Things Must Pass》不僅暢銷,同時也向世界宣告了他也能做出和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同樣水準的專輯。

All Things Must PassGeorge Harrison -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次年,他和鮑勃·迪倫,埃裡克·克拉普頓(Eric Clapton)還有其他一眾歌手同臺為受災的孟加拉國舉辦慈善音樂會。

哈裡森和迪倫

他還繼續創作了其他商業作品,包括1973年的《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和其中的大熱單曲《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George Harrison -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 (Remastered)

直到1976年初,雖然哈裡森仍與披頭四的原唱片公司EMI籤著約,但成立自己的公司並且幫助朋友的想法已經成型。

3

他創辦了黑馬唱片公司,並於1974年春與A&M唱片公司籤訂了為期五年的合夥協議。A&M為其投資了超過兩百萬美元,作為回報,哈裡森的個人專輯將在A&M旗下發行。

幾個月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哈裡森說:「我們並不想成為一個大廠牌,我只想要它保持一個相對較小的規模。如果誰想加入我就立馬籤下,那現在黑馬唱片可能已經超過很多大廠牌了。

之後他被問及甲殼蟲重組的事情,他說:「如果這真的發生了,可能是因為我們快破產了急需點錢。」他還評價麥卡特尼是個不錯的貝斯手,就是有時候太專權了。

哈裡森自己作為一個音樂人,他很樂意把位於英國和洛杉磯的公司委託給別人打理。奧利維亞曾經在A&M公司銷售部門做過兩年助理,後來她被邀請加入黑馬公司。

她說:「喬治很興奮,他喜歡去那個辦公室,喜歡被音樂家包圍著。他設計了所有東西,甚至包括商品,他有別致的青銅黑馬皮帶扣和別針。那裡的所有東西都和黑馬相關。」

披頭四樂隊的前助理向哈裡森推薦了英國民謠組合Splinter。

Splinter組合和喬治·哈裡森(右一)

對奧利維亞來說,他們的音樂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出道專輯《The Place I Love》柔情似水,還有朗朗上口又歡樂的歌曲《Drink All Day》,而哈裡森還親自為這張專輯演奏了各種樂器。

哈裡森除了發行前Wings吉他手亨利·麥卡洛的《Mind Your Own Business!》以外,他的一位負責人還籤下了來自芝加哥的R&B組合Stairsteps 。

其最大的亮點是靈魂樂讚美詩《O-o-h Child》,而《2nd Resurrection》是黑馬發行過最獨特的專輯:如絲綢般的70年代靈魂樂,帶著熱情洋溢的和聲,和長笛獨奏與獨特的合成器效果交融碰撞。

Stairsteps

《2nd Resurrection》

黑馬公司可謂是音樂家的天堂,但是哈裡森的事業真的會一帆風順嗎?1974年的全美巡演又會給他的職業生涯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下期我們將講述哈裡森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他神秘的面紗也會一步步被揭開。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裡森賣屋揮別恐怖
    中新網舊金山4月8日消息:「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裡森,決定以2100餘萬美元的價格賣掉自己位於倫敦郊區的豪宅。1999年底,喬治·哈裡森在這個擁有120個房間的座豪宅中,差點被持刀闖入的歹徒殺死,從此他就不太敢住在這裡。如今他決定賣掉房子,以忘記恐怖的經歷。
  • 披頭四解散50周年,《Hey Jude》手稿將被拍賣
    在披頭四樂隊解散50周年之際,將有近300件紀念品在美國紐約拍賣。其中包括記錄著披頭四初次登臺的木質舞臺、被譽為「英國第二國歌」之稱的《Hey Jude》手稿、列儂和小野洋子最廣為流傳的合照等。作者 |王塞北1970年4月10日,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宣布退出披頭四樂隊,風靡全球十年之久的披頭四樂隊宣告解散。50年之後,披頭四的歌曲仍在全球各地被傳唱。而與樂隊相關的文物也一直廣受追捧,比如約翰·列儂的眼鏡和吉他。
  • 保羅·麥卡特尼談披頭四樂隊解散原因
    披頭四樂隊創始人之一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破除了關於樂隊解散原因的傳言。 AFP 2020 / PATRICK KOVARIK 他強調,普遍認為,樂隊解散的時候,各成員彼此之間已經交惡,這並非事實。
  • 古典吉他彈奏披頭四經典《Yesterday》
    披頭四(The Beatles),亦稱為「甲殼蟲樂隊」 ,是一個英國搖滾樂隊,在20世紀60年代掀起了一陣「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引領了英倫入侵(British Invasion),是20世紀60年代的文化標誌之一。
  • 披頭四解散50年了,搖滾精神還能反叛主流嗎?
    ·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宣布單飛,這一消息不僅讓數百萬粉絲心碎不已,也震驚了另外三名樂隊成員,這被看作披頭四樂隊正式解散的標誌事件,一位美國記者稱其為「大英帝國衰落的裡程碑」。就在八年前,保羅也終於向公眾解釋,就他而言,樂隊的解散與小野洋子無關。 其實更早想要單飛的是列儂:1969年9月,列儂就提出退出披頭四樂隊,當時披頭四樂隊正在與百代公司商談續籤合同,因此就被擱置下來。
  • 樂壇傳奇披頭四樂隊解散50周年,罕見幕後花絮初次曝光
    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樂隊披頭四1970年宣告解散,到今年已經整整50周年了。按照流行的看法,成員約翰·列儂(John Lennon)、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之所以在樂隊的巔峰期分道揚鑣,是因為約翰過於迷戀他的日本妻子小野洋子,無心搞事業。
  • 披頭四解散50周年,《Hey Jude》手稿高價拍出
    撰文 | 王塞北據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4月10日,即披頭四樂隊解散50周年之際。有大約250件與樂隊有關的文物在紐約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 )拍賣。1970年4月10日,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宣布退出披頭四樂隊,風靡全球十年之久的披頭四樂隊宣告解散。50年之後,披頭四的歌曲仍在全球各地被傳唱。而與樂隊相關的文物也一直廣受追捧,比如約翰·列儂的眼鏡和吉他。
  • 德國漢堡慶祝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960年8月17日,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斯圖亞特·蘇茨裡費和彼德·貝斯特第一次在德國漢堡的傳奇娛樂街區聖保利的Indra音樂俱樂部登臺演出。披頭四樂隊在這座北德音樂大都市為世人奉上了最多場次、間隔最頻繁的演出。在這裡,他們遇到了林戈·斯塔爾;在這裡,他們打造出了屬於「披頭四」自己的音樂風格;在這裡,他們決定採用當時最時髦的新髮型,這也成為了後來「披頭四」的標誌髮型。 1962年,在披頭四樂隊離開漢薩城11天之後,他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榜單冠軍曲目。
  • 披頭四(Beatles)用一場東方之旅影響世界 快樂密碼空間
    披頭四的四位成員,從樂隊的靈魂約翰·列儂(John Lennon),到樂隊的中堅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林格·斯塔爾(Ringo Star),他們的外表看起來都溫文爾雅,稚氣未脫,但內心裡卻蘊藏著西方早期「嬉皮士」運動中反主流的理想主義,以及改變世界的強烈念頭。
  • 披頭四樂隊組建60周年,誕生地漢堡舉辦「雲演出」紀念
    提起尋找披頭四的蹤跡,許多人會想到利物浦,但實際上,利物浦雖然是約翰·列儂的家鄉,但漢堡才是這隻樂隊第一次以「披頭四」(the Beatles)的名字開始演出的地方,可以說是披頭四樂隊的誕生地。約翰·列儂自己就曾說:「或許我出生在利物浦,但漢堡是我長大成人的地方。」
  • 在漢堡尋找披頭四痕跡
    建於2008年的「黑膠唱片廣場」的正式名起得非常直白,就叫「披頭四廣場」,是為了紀念漢堡在披頭四樂隊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巨大作用而建的,建成之後迅速成為遊客摯愛的網紅拍照地,就算不是披頭四的樂迷,也會圍著廣場上矗立的形似樂隊成員的抽象鋼製雕像比起剪刀手合影留念(如圖)。
  • 樂高推出藝術生活系列 讓你拼搭披頭四樂隊、鋼鐵俠等海報
    據IGN,樂高公布了「藝術生活」系列套裝,可以讓你拼出披頭四樂隊成員、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西斯黑暗尊主、鋼鐵俠這樣的流行文化符號。每個套裝售價119.99美元,每個套裝都有3-4個拼搭方式。中文官網>>
  • 《久保與二弦琴》幕後特輯 披頭四經典歌曲重現
    《久保與二弦琴》幕後特輯 披頭四經典歌曲重現 時間:2016.08.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大野洋子:一個顛覆披頭四命運的女人
    在上個世紀中期的流行樂壇,披頭四絕對算是獨領風騷的一支樂隊,他們的音樂作品引發全球熱潮,創造了無盡的傳奇。即使到了今日,披頭四依舊是流行音樂的不二Icon,許多作品屢被翻唱,比如歌手孫燕姿就曾唱過披頭四的經典歌曲《Hey Judy》。然而,正應了那句老話「花無百日紅」,紅極一時的披頭四最終也走向了解散這條路。
  • 搖滾的信仰,披頭四-The Beatles
    披頭四樂隊又名甲殼蟲樂隊,1957年的時候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於遇見了樂隊另一位核心人物保羅麥卡特尼,並邀請保羅麥卡特尼加入他的音樂團隊。他們最終成為了音樂史上最為成功的歌曲創作合作夥伴。列儂遇到了保羅麥卡特後,兩人都對音樂為之痴迷迅速一拍即合,開始招募樂隊成員。
  • 《昨日奇蹟》如果世界上沒有披頭四樂隊
    披頭四樂隊作為上世紀精神文化的象徵,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當樂隊解散後狂熱粉絲甚至衝到約翰列儂家裡行刺,作為落魄歌手的傑克瞬間有了新想法,根據記憶來寫出披頭四的經典音樂傳播的同時還可以賺錢。剛開始家人和鄰居不懂音樂都很敷衍他,在朋友也是經紀人的幫助下,和別人一起在簡陋的房間製作出了專輯,在自己工作的超市以贈品的的方式送給大家,以此傳播披頭四的音樂。當音樂人黃老闆聽過他的作品後,打電話聯繫他,起初以為是騙子沒有理睬,黃老闆親自上門拜訪,邀請他去參加莫斯科演唱會作為暖場歌手。
  • 足球上古年代之利物浦:足球與披頭四樂隊都是這個港口城市的標籤
    足球上古年代之利物浦:足球與披頭四樂隊都是這個港口城市的標籤 「足球上古年代」這個系列重點介紹的那些歐洲足球豪門俱樂部在上個世紀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披頭四歌手鮮為人知的15張照片
    這位前披頭四樂隊成員是在美國 Dakota 公寓自己的家門前被其瘋狂的粉絲馬克·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連開四槍所殺害。在他去世四十年後,他的音樂仍然活躍在人群當中,因為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音樂家之一。下面收錄的 15 張照片,可能是你從未見到過的列儂和他的披頭四樂隊。 1. 1959 年
  • 記憶中的披頭四樂隊
    記憶中第一次對音樂產生美好的幻想是來自於披頭四。當時我僅僅知道披頭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在初中的某天晚上,我點開紅專,聽到了黃色潛水艇。我從來都是一個不夠聰明的人,等到聽膩了紅專,卻沒有去聽披頭四其他的歌,顫顫巍巍剛打開一絲的搖滾樂的門縫又被我合攏了。讀高中後,我終於開始深入搖滾樂,還沒走出幾步,披頭四又擋在了我的面前。這一次,16個G的手機裡頭被我下滿了披頭四的歌。
  • 披頭四樂隊紀錄片發布特輯 彼得大帝解讀製作過程
    披頭四樂隊紀錄片發布特輯 彼得大帝解讀製作過程 時間:2020.12.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