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披頭四歌手鮮為人知的15張照片

2020-12-18 騰訊網

約翰·列儂出生於 1940 年 10 月 9 日的利物浦,直到 1980 年 12 月 8 日去世,至今已經過去了 40 年。這位前披頭四樂隊成員是在美國 Dakota 公寓自己的家門前被其瘋狂的粉絲馬克·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連開四槍所殺害。在他去世四十年後,他的音樂仍然活躍在人群當中,因為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音樂家之一。下面收錄的 15 張照片,可能是你從未見到過的列儂和他的披頭四樂隊。

1. 1959 年

這張照片拍攝於 1959 年,比披頭四樂隊成立還早一年。當時列儂已經組建了一個名叫「採石工人」(The Quarrymen)的樂隊,其中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在 50 年代末加入了這支樂隊。後來在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和斯圖亞特·蘇茨裡費(Stuart Sutcliffe)加入後,樂隊更名。

2. 1962 年

後來他加入了彼德·貝斯特(Pete Best圖左)的樂隊。圖片中列儂與其他成員拍攝於德國漢堡,他們當時住在 The Star Club。

3. 1963 年

當時列儂正在阿爾法 TV 的化妝間裡擺出用毛巾捂住頭的姿勢。當時是 1963 年,他的樂隊將在「幸運之星」(Thank Your Lucky Stars)節目中表演。

4. 1963 年

1963 年王后在利物浦與他們四人會面。當時樂隊成員有列儂、麥卡特尼、哈裡森和林戈·斯塔爾。

5. 1964 年

列儂和保羅兩人在巴黎喬治五世酒店中正在剃鬚。1964 年,樂隊來到法國首都,並在奧林匹亞劇院演出。

6. 1964 年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列儂在遇到小野洋子(Yoko Ono)之前就已經和辛西婭·鮑威爾(Cynthia Powell)結婚了。這是兩人在 1964 年拍攝的照片,其中有他們的兒子朱利安。

7. 1967 年

列儂曾以演員的身份,出演了電影《我如何贏得戰爭》(1967),圖為錄製中的一幕。

8. 1968 年

列儂與小野洋子的兒子將在 1969 年初生產。但不幸的是,在 1968 年 11 月,小野洋子流產。在她的康復期間,列儂躺在醫院的地面上陪伴她。

9. 1968 年

1968 年,滾石樂隊組織了「搖滾馬戲團」(Rock and Roll Circus)活動,這是一場融合了當時其他偉大音樂家合作的音樂會。圖為列儂與埃裡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在舞臺上的表演。

10. 1969 年

1969 年 3 月,列儂與小野洋子結婚。這對夫婦穿著白色的衣服,在直布羅陀見證了自己的愛情。

11. 1971 年

小野洋子在丈夫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展覽「這不是這裡」(This is Not Here),兩人拍攝於紐約的展廳內。

12. 1975 年

列儂在紐約的 Dakota 大廈樓頂拍攝。而後在 1980 年的 12 月 8 日,他就是在這個大廈的自家門口被槍殺。

13. 1975 年

在紐約舉辦的第 17 界格萊美頒獎典禮上,大衛·鮑伊、小野洋子和約翰·列儂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14. 1977 年

列儂被邀請參加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就職典禮。在 1977 年 1 月舉行的典禮上,他還碰到了拳王阿里。

15. 1980 年

這對夫婦拍攝於 1980 年 12 月 6 日的紐約工作室中。兩天後,列儂便被謀殺。

向偉大的音樂家致敬!!

相關焦點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對多位日本作家影響深遠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對多位日本作家影響深遠新京報  作者:  2020-12-09 村上春樹、伊坂幸太郎等日本作家都用披頭四的歌名當過書名
  • 約翰·列儂與披頭四樂隊10月「現身」上海音樂廳
    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重溫約翰·列儂與披頭四情懷。上海音樂廳供圖  【新民網訊】10月17日,「尋找列儂——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約翰·列儂音樂會」將在上海音樂廳舉行,列儂與披頭四樂隊一生的經典音樂將以古典「混搭」現代的風格呈現。同時,這也是樂團對約翰·列儂誕辰70周年與披頭四樂隊組建50周年的雙重獻禮。
  • 40年出生,40年輝煌人生,逝世40年,向約翰列儂致敬
    報導News| #資訊InfoBy 大水花今年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逝世4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Rolling Stone》雜誌的首期封面人物,Rolling Stone大水花《Rolling Stone》1967年11月刊創始人簡·溫納(Jane Wenner)曾說:「創刊號上的約翰·列儂封面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個意外的收穫。那張照片人盡皆知,是列儂在他的反戰電影《How I Won the War》中的劇照。
  • 約翰·列儂:四顆子彈帶走一代巨星|約翰·溫斯頓·列儂|約翰·列儂...
    ——約翰·列儂約翰·溫斯頓·列儂,1940年10月9日下午6點30分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一個工人階層家庭裡。邵丹 作品列儂的父親在小列儂只有三歲時就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因此,列儂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寄宿在位於沃爾頓郊區的姨母家裡。
  • 英國搖滾歌星約翰·列儂漫像
    喜愛的食物:果凍,咖喱 喜歡的飲料:威士忌,茶 音樂上的愛好:傳統搖滾(節奏與藍調) 事業野心:變得有名有錢 家庭:父親Freddie,母親Julia,妻子Yoko(小野洋子),兒子Sean、Julian,前妻Cynthia 約翰·
  • 約翰·列儂曾參拜日本神社 與軍國主義無涉
    雖然它看上去和倫敦聖約翰伍德隨便一個街區的其它十字路口沒什麼兩樣,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穿過艾比路的斑馬線,為的就是模仿史上最著名的照片之一,而這張照片出自甲殼蟲樂隊於1969
  • 約翰·列儂:四顆子彈帶走一代巨星
    ——約翰·列儂 1952年9月,列儂進入初級中學之後 ,於1955年初在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the Quarrymen」(採石工人),唱所有的遊行歌曲,它正是披頭四樂隊的前身。列儂一直擔任樂隊的主要歌手和詞作者。
  • 披頭四解散50周年,《Hey Jude》手稿將被拍賣
    在披頭四樂隊解散50周年之際,將有近300件紀念品在美國紐約拍賣。其中包括記錄著披頭四初次登臺的木質舞臺、被譽為「英國第二國歌」之稱的《Hey Jude》手稿、列儂和小野洋子最廣為流傳的合照等。1960年,樂隊正式決定以「銀色披頭四」(The Silver Beatles)的名字出道,便在此地進行演出和宣傳。一直到1962年,在披頭四的首張專輯《Love Me Do》發行之前,他們一共在這個舞臺上表演過十多場。這個舞臺,是披頭四早期曝光、聚集人氣的重要場所。這個舞臺也有著披頭四樂隊的傷感回憶:1961年1月,一場演出結束後,樂隊遭到了襲擊。
  • 外媒:粉絲紀念約翰·列儂遇刺40周年 小野洋子呼籲加強對槍枝管控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據法新社紐約12月8日報導,已故著名搖滾歌星和前甲殼蟲樂隊成員約翰·列儂的粉絲當地時間8日聚集在紐約中央公園,紀念他遇刺40周年。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呼籲加強對槍枝的管控。報導稱,人們在紀念活動現場擺放玫瑰、雛菊、照片和一株小的聖誕樹,一名吉他手彈奏著甲殼蟲樂隊的名曲,大家又唱又跳。
  • 披頭四家族秘事!約翰·列儂將大兒子踢出遺囑,原因耐人尋味
    披頭四樂隊主唱約翰.列儂生前育有兩子,但為什麼他的長子「被排除在遺囑外」?約翰.列儂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歌手,因其政治激進主義和特立獨行而聞名。繼約翰.列儂與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共同發行實驗性專輯,此後便徹底拋棄了他的披頭四形象。而且疏遠了他與前妻和兒子們的距離,但列儂在離世後仍留給他們極大打擊。
  • 約翰·列儂:我的歌詞就是隨便找一些字拼湊在一起
    列儂的記者朋友Ray說:「 對於英國人來說,披頭四就像女王一樣,他們代表英國,我們整個國家都熱愛這支樂隊。大家會覺得這個長相奇怪、長發總是遮住臉的女人,偷走了我們的列儂。」 再加上洋子是一個概念藝術家,腦子裡總是有一些奇怪的點子,這是她吸引列儂的地方,也恰恰是外界認為她是一個精神病的原因,大家認為列儂和她在一起後也失去理智了。 一次電視採訪中,主持人問他:「洋子是披頭四內部關係不合的原因嗎?」
  • 德國漢堡慶祝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960年8月17日,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裡森、斯圖亞特·蘇茨裡費和彼德·貝斯特第一次在德國漢堡的傳奇娛樂街區聖保利的Indra音樂俱樂部登臺演出。這是他們首次以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又稱甲殼蟲樂隊)的身份進行公開演出。這些年輕音樂家們在漢薩城漢堡度過的兩年時光為他們日後成功徵服全球粉絲奠定了基礎。 △1960年披頭四樂隊在Indra音樂俱樂部 正如約翰·列儂所說:「我雖然出生在利物浦,卻是在漢堡長大。」
  • 槍殺約翰·列儂40年後兇手道歉:我很卑鄙,只想出名,應判死刑
    在槍殺約翰·列儂近40年後,現年65歲的兇手馬克·戴維·查普曼在假釋聽證會上道歉,表示自己殺人的行為非常自私,只是為了尋求「榮耀」,自己應當為卑鄙的行為被判處死刑。就在槍殺當天的早些時候,列儂還曾經為查普曼在新專輯《雙重幻想》上簽名。「那天他對我真的很友善。」查普曼說。此外,美媒援引馬克·查普曼的話報導稱:「列儂有錢,有漂亮的房子,在音樂上他表現得這樣自覺和慷慨。我很氣憤和嫉妒,因為自己的生活完全是另外的樣子。」查普曼還說,他不能被原諒。他還說,還有三個他可能想殺害的名人。
  • 披頭四解散50年了,搖滾精神還能反叛主流嗎?
    隨著主唱約翰·列儂(John Lennon)被槍殺,世人再也無法見證這個偉大的樂隊再次同臺演出。 樂隊解散的原因眾說紛紜,一開始粉絲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相也漸漸露出水面。四人之間的間隙由來已久,自從1967年樂隊的伯樂和經紀人布萊恩·愛潑斯坦(Brian Epstein)逝世以後,披頭四樂隊就經常因為經濟紛爭和創作訴求不同產生爭執,每個人都因此疲憊不堪。
  • 披頭四樂隊的《赫爾特·斯凱特》是什麼意思?
    「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可愛的標題,但自那以後,它就帶有各種不祥的寓意,因為曼森把它選為國歌,從那以後,很多朋克樂隊都這麼做了,因為它是一個低俗的搖滾歌手。」查爾斯·曼森:意思是混亂。從字面上看,這並不意味著與任何人開戰。這並不意味著那些人會殺害其他人。它只代表它所代表的。慌張就是混亂。混亂正在迅速降臨。如果你沒有看到混亂迅速降臨,你可以隨心所欲地稱呼它。「這不是我的陰謀。
  •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畢卡索、約翰·列儂……作家、藝術家和他們...
    在那裡,你能找到40到50隻多趾(六趾)貓,全部以名人的名字命名。故事是這樣的,海明威曾經從一個船長那裡得到一隻名為白雪公主的白色的六趾貓。這些現居博物館的貓全是白雪公主的後代。海明威曾這樣描述他眾多的貓咪朋友們:「貓能做到情感上的絕對坦誠。人,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總會隱藏自己的感覺,但貓不會。」
  • 彼得·傑克遜新拍的披頭四紀錄片讓人淚目
    很多年前,披頭四樂隊就曾入駐搖滾名人堂。在今年年底封面新聞舉行的2020名人堂評選中,這支偉大的樂隊也毫無爭議地入圍。12月18日,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全新原創專輯《McCartney III》發布,引發樂壇轟動。
  •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約翰·列儂……作家、藝術家和他們貓
    歐內斯特·海明威歐內斯特·海明威恐怕是最著名的作家貓奴了,照片中他正和他的貓咪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 在一起。在那裡,你能找到40到50隻多趾(六趾)貓,全部以名人的名字命名。故事是這樣的,海明威曾經從一個船長那裡得到一隻名為白雪公主(Snow White)的白色的六趾貓。這些現居博物館的貓全是白雪公主的後代。海明威曾這樣描述他眾多的貓咪朋友們:「貓能做到情感上的絕對坦誠。人,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總會隱藏自己的感覺,但貓不會。」
  • 「力邁推薦」你還記得披頭四和他們的夢嗎?
    這就是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的魅力。Hey JudePaul McCartney - Back In the World (Live)1969年9月26日,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艾比路》(Abbey Road)在英國首發。
  • 半個世紀前他們引領潮流,全世界為之狂熱,而昨天是他離開四十周年...
    12月8日是約翰-列儂去世40周年的日子,今年也是披頭四成立60周年。 如果他活到現在,應該是一個白髮蒼蒼的80歲老人了吧。也許他會像好兄弟保羅-麥卡特尼一樣活躍在舞臺上,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合唱《Hey Jude》;也許他會選擇淡出人們的視線,跟小野洋子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