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2020-12-11 騰訊網

前述煩請移步:

戰國時代尾張國大名織田氏是如何崛起的?

天下人之父:為戰國時代織田家奠定基業的猛將織田信秀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織田信長

與通說中不一樣的是,早在織田信長還未佔領美濃國之際,足利義昭就派遣和田惟政、細川藤孝(並非是明智光秀搭線)與織田信長聯絡,希望織田家能夠協助自己上洛。待織田家做好上洛準備以後,織田信長便向借住在越前國的足利義昭發出邀請,足利義昭也立即動身前往美濃國。

織田信長認為這次上洛應該比較簡單,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是織田家盟友、信長的妹夫,南近江的六角家與三好家歷來不對付,至少近江國這邊不需要擔心——當然,這只是足利義昭和織田信長一廂情願的想法。足利義昭、織田信長給六角家派去使者,承諾就任將軍之後將封六角家為「天下所司代」,但是令二人意外的是,六角家對此並未作出答覆,反而與三好家締結了同盟。

既然如此,那麼就只能以武力上洛了。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七日,得到了德川家(松平家)、淺井家的援軍後,織田信長奉足利義昭為主率軍上洛。在日本戰國時代,軍隊的前鋒通常都是由領地距離交戰地最近的國眾出任,所以織田軍的前鋒理應是美濃國的國眾。不過,織田信長素來不按常理出牌,他派遣美濃眾佯裝從正面攻擊六角家,暗地裡派遣尾張眾包抄了六角家的後路,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取了觀音寺城。

彼時京畿的三好家也已經四分五裂,在襲殺將軍足利義輝以後,家督三好義繼想要自立,而家臣「三好三人眾」則想要擁立足利義榮為主。君臣不和導致三好義繼出逃,三好三人眾隨後與阿波三好家結盟,這實際上意味著三好家家督被放逐,宗家也被分家阿波三好家統一。內訌的三好家顯然不是織田信長的對手,織田軍如風捲殘雲一般席捲了整個京畿,隨後擁戴足利義昭進入京都出任幕府將軍。織田信長進入京都以後,竭力恢復幕府對京都的統治,同時為了抗衡幕府,信長還不斷地向天皇靠攏,在朝野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永祿十三年(1570年,是年改元「元龜」)正月,織田信長給各地的大名送去書信,請求大名們停止內鬥,上洛協助幕府實現「天下靜謐」。各地大名大多數都派出使者前來,只有越前國的朝倉家對信長的號召置之不理,使得織田信長決心要討伐朝倉家。朝倉家自然不是織田信長的對手,在織田軍的攻擊下節節敗退。不過,在出陣越前國途中,織田信長的妹夫淺井長政突然掀起了反旗,背叛了信長。

淺井長政

舊說中都是根據江戶時代的軍記物記載,說朝倉家與淺井家是世交,所以淺井長政才會背叛信長。實際上並非如此,朝倉家並非是淺井家的盟友,淺井長政背叛信長的真正原因,是信長在恢復幕府對京畿的統治以後,沒有將淺井家置於新幕府之中。證據就是這年正月信長送給各地大名的書信,德川家、三好家等都位列大名行列,信長邀請的近江國大名並非是淺井長政,而是淺井家的主君京極家,淺井家與近江國其餘國眾一樣,在書信中位列國眾之列,這讓淺井長政無法接受。並且,從織田信長給淺井長政下賜名字中的「長」字來看,織田信長從未將淺井長政當做一個對等盟友看待(信長給德川家、長宗我部家下賜的都是通字「信」字)。

朝倉家、淺井家與信長敵對後,與阿波三好家締結了同盟,組織起了「義昭·信長包圍網」。雖然影視劇中喜歡將這次包圍網的組織者賴到足利義昭的頭上,但是實際上足利義昭在這時候也是三好家、淺井家、朝倉家的攻擊對象。雪上加霜的是,大坂本願寺、比叡山延曆寺、甲斐武田家都在這期間加入了包圍網中,與織田信長敵對,南近江的六角家、大和國的松永久秀也紛紛舉起反旗,天下草創的織田家陷入了被四面圍攻的境地。

「義昭·信長包圍網」讓織田信長非常頭疼,他根本就沒有預料到這樣的情況。像淺井家與朝倉家、六角家,大坂本願寺與延曆寺,這些勢力在不久之前還是死敵,打個比方,他們的結盟就好像明天有人告訴你美國和俄羅斯突然締結了軍事同盟一樣,令人吃驚。

足利義昭

織田信長採取的戰略依舊是統一尾張國時的做法,他先是將作戰重心擺在與淺井、朝倉家的戰場。在「姊川合戰」以後,淺井家、朝倉家元氣大傷,信長確保了聯繫岐阜城與京都的道路安全。而後織田信長又火燒坂本,以武力鎮壓了站在淺井、朝倉家一方的延曆寺。根據《多聞院日記》的記載,此時比叡山上的延曆寺佛堂、僧舍大多荒廢,僧人們早已將據點遷到了山下的坂本町之中,因而織田軍燒討的主要戰場並非是比叡山,而是山下的坂本町。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明智光秀在火燒坂本時非常賣力,此戰之後也受封了近江國滋賀郡作為封地。

此時對信長來說最大的威脅並不是淺井家、朝倉家,或者是阿波三好家,而是昔日的盟友武田信玄。織田信長畏懼的並不是武田家,而是背後捅刀子的武田家,武田家的背盟讓信長猝不及防,來不及布置防禦。

自背盟以後,武田信玄舉兵西進(與今川家一樣,並未發現武田家想要上洛的文書),大肆侵攻織田家盟友德川家的領地,德川家是織田領東線的保障,若德川家被武田家消滅的話,將會直接威脅到信長在京畿的作戰。好在德川家康能力出眾,雖然不敵武田信玄,但是兩家在戰場上也算是有來有回,互有勝負。元龜四年(1573年,是年改元「天正」)二月,武田信玄舊疾復發,在返回甲斐國的途中於信濃國的駒場病逝。

武田信玄

少了玩刺客信條的武田家的威脅,織田信長東線壓力再度得到緩解,解放了雙手的織田信長再次將作戰重心擺在了京畿,同時「義昭·信長包圍網」也因為武田信玄之死而崩壞。不過,由於當時武田家對外宣稱信玄只是因病隱居,因而在大多數時人眼中,信長的處境依舊非常不樂觀。在這樣的情況下,足利義昭決定放棄織田信長,跳反加入了包圍網之中,他也從被包圍的對象,搖身一變成為了組成包圍網的諸勢力之主。

但是我在上文說過,這年日本將改元「天正」,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困擾織田信長的「元龜爭亂」很快就要結束了,接下去的日本將會擺脫足利義昭、織田信長組建的共治政權,迎接由織田信長開創的統一織田政權。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在義昭的暗示下,織田家周邊勢力聞風而動,信長包圍網就此成立,儘管包圍網成員參差不齊,但也有強力大名加入其中。那麼,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真正形成導火索的是「金崎撤退戰」,織田信長在朝倉和淺井的夾擊下狼狽逃回京都,恐懼、憤怒的情緒伴隨著信長。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三是波及戰國大名之多,這個包圍網參與的戰國大名有十餘家,包括本願寺、延曆寺、淺井、朝倉、三好、六角、毛利、松永、武田、上杉等多家知名的勢力。而被包圍的目標織田信長,也並非孤立無援,他的鐵哥們德川家康分攤了包圍網的部分壓力,幫助織田信長撕破包圍網。
  • 天正之世:織田信長是如何邁向「天下人」之路的?
    天下人之父:為戰國時代織田家奠定基業的猛將織田信秀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元龜四年(1573年)二月十三日,足利義昭向淺井家、朝倉家表明了自己與織田信長敵對的意願,與對方結成同盟,由於加入了包圍網的緣故
  • 信長包圍網下的織田信長,如何稱霸日本?信長經濟學了解一下
    摘要:信長包圍網下的織田信長,如何稱霸日本?信長經濟學了解一下織田信長這位日本戰國時代的尾張大名,以下克上的方式完成了尾張統一,隨後又席捲周邊勢力。期間遭遇信長包圍網,十餘個大名加入其中,織田家疲於應付。
  • 淺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各方的戰略得失
    而論軍力,淺井朝倉聯軍面對織田軍並不是處於兵力劣勢,而武田軍對德川軍卻有絕對兵力優勢,而三好三人眾、松永久秀等人,則更是少有與織田軍正面作戰的需要。所以,一次信長包圍網,理論上說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但是實際上是那麼回事嗎?先回顧一下歷史:「元龜元年(公元1570年)4月,信長為了討伐數度無視上洛命令的朝倉義景,與盟友德川家康一起向越前開始進軍。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裡面講的是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穿越到了現代變成了肉桂開始了新生活。但隨著不斷融入現代生活,他發現同在戰國時代的名將們也穿越到了現代。不過也都是動物的形式啦!今天先講的就是我們的主角,也就是「天下布武」的創造者織田信長公啦!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卒於1582年)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年少時的信長,與同齡人一起沉溺於玩樂之中,被織田家家臣以及鄰國的大名戲稱為「尾張大傻瓜」。然而,人在多愁善感的青春年代所經歷的,能夠大致決定他的才幹。信長大概就是在這時期裡見聞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吧。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日本風雲人物 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
    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 日本戰國人物:織田信長的「人間五十年」
    公元1534年6月23日,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那古野城,其父織田信秀為他取乳名為吉法師,並在信長六歲時就任命他為那古野城的城主,並任命平手政秀為織田信長的老師。少年時期的織田信長不喜讀書、不修禮法,終日遊手好閒、飛鷹走狗、打架鬥毆、尋釁滋事,乃至於讓他得到了一個「尾張大傻瓜」的綽號。公元1546年,織田信長「元服」(成年),取名信長。同時,織田信長的老師平手政秀則提出與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聯姻,由織田信長迎娶齋藤道三的女兒「濃姬」齋藤歸蝶。
  • 他因膽量受織田信長重用,反叛信長後,拋棄族人、家臣苟活於世
    摘要:他因膽量受織田信長重用,反叛信長後,拋棄族人、家臣苟活於世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異常寵愛荒木村重,這倒並非兩人之間有說不明道不清的關係,純粹就是信長本人對村重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元龜四年三月,信長率軍前往京都之際,村重就在途中等待信長宣示效忠。村重在攝津北部有很大的勢力,所以信長非常高興。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若信長不死,毛利家、北條家以及伊達家等能組織起第3次包圍網?
    織田信長大部分認為,織田信長如果不死就能統一日本,但也有人認為這並不是那麼板上釘釘的事情。2次包圍網曾經多次讓其陷入困境,只不過幾大重量級人物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剛好在關鍵時刻去世,才消解了不少壓力。織田信長可以肯定的是,第3次信長包圍網很難組織起來。
  •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真的是神佛之敵嗎?
    不管織田信長對宗教的態度如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領主之子出身的他對佛教的了解是不會太少的。織田信長後來自稱的「第六天魔王」,指的便是居住在六重天裡最高位的「他化自在天」中的魔王波旬,第六天魔王經常以欲望幹擾修佛之人,所以是所有佛教信徒的死敵。信長的信仰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桶狹間奇襲」的謊言
    相對的,尾張國的大名織田信長也修築了許多城寨,以應對今川家對織田家領地的侵蝕。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今川義元率領四萬五千人(實際推測二萬五千人)的軍隊開始自己的上洛計劃,向尾張國進攻。五月十八日,今川義元進入沓掛城,十九日今川義元率領本陣軍隊出城向桶狹間方面前進,于田樂狹間休整。
  •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而後,彈正忠家的主君織田大和守家(清洲織田家)也舉兵與信長敵對。除了這兩個外敵以外,彈正忠家內部也是矛盾重重,許多家臣想要擁戴信秀晚年寵愛的嫡次子織田信勝為家督,這使得織田信長在父親死後能夠控制的領地僅剩下那古野城及周圍的一小部分而已。
  • 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成佛敵,江戶時代學者為何讚賞火燒比叡山?
    摘要: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成佛敵,江戶時代學者為何讚賞火燒比叡山?織田信長為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變成近世幕府統治全國打下基礎,極其激烈的個性在日本史上特別與眾不同。信長乳名吉法師,父親織田信秀是統治尾張下四郡的織田家的家老。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明智光秀命令將領指使士兵們將火繩剪至一尺五寸,點火,每5根朝下舉起,包圍本能寺。討伐的時刻就在眼前,即使在這個時刻,還有人不知道要殺的人是織田信長。本能寺裡的士兵因被包圍而一片混亂,面對從本能寺四面進攻的光秀軍兵,織田信長開始手持弓箭與之對抗。但是過一段時間,弓弦已經用盡了。
  • 織田信長與他的森氏家臣
    引言:織田信長之所以所向披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有一個強大到爆炸的家臣團。而這個家臣團的成員部分來自尾張,還有一些卻是從美濃國轉投而來的。從美濃國改仕織田信長的家臣中,比較出名的有美濃國三人眾,還有一位就是森可成了。
  • 織田信長變成了萌柴犬?盤點這些年被動漫玩壞的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戰國時代,一世梟雄織田信長,在即將一統全國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死前他許了一個願:要是有下輩子,就當條狗吧。於是織田信長在現代日本復活了——作為一隻叫肉桂的可愛柴犬-。
  • 一個兩次背叛織田信長的男人:松永久秀
    織田信長曾說他做過三件常人不可為的惡事:篡奪主家、謀殺將軍和火燒東大寺。松永久秀是「下克上」的代表人物,一個兩次獲得織田信長信任、又兩次背叛織田信長的男人。 依附信長 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的矛盾接踵而至。三好三人眾聯合筒井順慶向松永久秀開戰,松永久秀眼見不敵。但此時,織田信長擁立15代將軍足利義輝上洛(進入京都),趕跑了三好三人眾。松永久秀趁機向織田信長獻禮稱臣,尋求庇佑。有了「大腿」信長的支持,松永久秀成功佔據了大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