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煩請移步:
戰國時代尾張國大名織田氏是如何崛起的?
天下人之父:為戰國時代織田家奠定基業的猛將織田信秀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元龜四年(1573年)二月十三日,足利義昭向淺井家、朝倉家表明了自己與織田信長敵對的意願,與對方結成同盟,由於加入了包圍網的緣故,足利義昭同時還赦免了松永久秀。兩天之後,足利義昭宣布起兵討伐信長。
足利義昭
得知將軍叛變以後,織田信長連忙派遣家臣前往幕府交涉,表示自己將會向將軍交納表示效忠的起請文,同時給幕府送去人質,希望足利義昭能夠三思。織田信長這麼做並非是因為他對付不了幕府,而是因為信長也是個室町時代的大名,雖然戰國時代經常出現「下克上」的情況,但是武家內部卻不鼓勵這種容易招致「惡名」的行為,所以信長也不想與天下武士的共主幕府將軍敵對。不過,足利義昭卻把信長的好心當做了驢肝肺,他一口回絕了信長的建議,同時還表示自己會堅定地站在織田家的對立面。
足利義昭敢如此強硬也是因為他有著自己的底氣,近在咫尺的淺井家、朝倉家不說,奈良的松永久秀、三好義繼(宗家)、阿波三好家、一向一揆已經在堺港組建起了一支兩萬人的大軍,除了京畿的盟友以外,甲斐國的武田家也在織田信長的背後襲擾織田家。可是,從四月二日開始,織田軍就在京郊縱火。四日,織田軍包圍了二條御所,不過織田信長還是留了一絲底線,請求朝廷介入調解,外無援軍的足利義昭決定採用緩兵之計,同意了和談的請求。
七月三日,由於武田家在五月給松永家送去了一封書信,表示武田軍不日就將上洛輔佐將軍討伐信長,足利義昭再次舉兵與織田信長敵對。不過,讓足利義昭沒有想到的是,武田家表示不日就將上洛的書信雖然署名是武田信玄,但是卻是武田勝賴冒充父親發出的。這並非是因為武田勝賴有什麼壞心眼,而是因為武田信玄急病去世,武田勝賴剛繼承家督,這封書信是為了穩固家內的局勢放出的一顆煙霧彈,以製造武田信玄尚在人世的假象。足利義昭信了,所以他覺得被四面包圍的織田信長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武田勝賴
然而現實是很骨感的。在反信長勢力之中,松永家、畠山家、三好宗家、一向一揆看似人多勢眾,但是卻只是烏合之眾而已。由於三好三人眾的筆頭三好長逸在這年二月去世,阿波三好家也開始嘗試與織田信長接觸和談。朝倉家、淺井家被織田信長包圍,自身難保,更別提救援京都了。織田家背後的武田家更不用提了,武田勝賴一心想穩固家中局勢,消化侵佔的德川家領地,根本不會在這麼動蕩的時候出兵上洛。
七月十八日,足利義昭所在的槙島城被織田軍攻陷,面對這個昔日的主君,織田信長也只能嘆氣道:「雖然你這麼對我,但是我還是會以德報怨。」隨後,信長命令秀吉將足利義昭護送至反信長勢力麾下的若江城,自己則將足利義昭之子足利義尋留在軍中,表示織田家將擁戴足利義尋為主。
幾天之後,織田信長給朝廷上書建議改元,朝廷隨後下令改元「天正」。僅僅在足利義昭投降的一個多月後,越前國的朝倉家就在織田信長的閃電攻勢下滅亡了,幾天後失去援軍的小谷城也被信長攻取,淺井家滅亡。次月,南近江的六角承禎開城投降。
織田信長
解決了宿敵以後,織田信長還要面對兩個敵人,一個是甲斐武田家,另外一個則是一向一揆。信長首先要對付的便是伊勢國長島的一向一揆,長島一揆眾自舉兵以來,一直襲擾著織田家領地後方,給信長造成了極大的麻煩。織田信長先前曾經攻擊過長島,但是由於沒有水軍的協助而失敗。天正二年(1574年),織田信長兵分多路,分別從陸路、水路對長島發起攻擊,兩個月後長島一揆滅亡,在長島籠城的一揆眾不分男女老幼盡皆被織田軍殺死。不過,織田信長的本陣卻在這一次合戰中遭到決死突圍的一揆眾的攻擊,信長的叔父、侄子、弟弟以及許多馬廻眾都為了保護信長而戰死。
另外一邊,武田勝賴繼承家督以後,延續了父親的西進政策,準備將德川家的領地一點一點蠶食殆盡。天正二年(1574年),武田勝賴奪取了德川家麾下的高天神城,織田信長來援不力,導致德川家內對織田家產生了不信任感。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年武田勝賴再次來襲時,織田信長親自率領了三萬餘大軍進入三河國馳援德川家康(長筱合戰)。在這一戰中,織田信長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優勢與計策,逼迫武田勝賴主動發起攻擊,最終利用鐵炮等遠程武器以微弱的代價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武田軍。長筱合戰過後,織田家、德川家在東線轉守為攻,對武田家發起反擊。
在此期間,被流放的足利義昭撮合西國的毛利家與本願寺結盟,共同對付織田信長。越後國的大名上杉謙信也在北陸一路高歌猛進,朝著織田家的領地進軍。不過,此時的織田家已經不是曾經的織田家了,解決了淺井、朝倉、武田、長島一向一揆後,織田信長能夠抽調的兵力多出了許多。儘管織田軍在木津川海戰、湊川合戰(手取川合戰)中略有失利,但是織田信長邁向天下人的步伐卻是誰也阻止不了的。
天正三年(1575年)十一月四日,朝廷給織田信長加官進爵,封信長為從三位權大納言,兼任右近衛大將,賜予信長開設「陣儀」許可。所謂「陣儀」,其實就是建立武家政權的許可。織田信長此時的位階、官職都比足利氏就任徵夷大將軍時要高,「右近衛大將」又是不輸給「徵夷大將軍」的武官官職,這意味著織田信長已經取代了足利氏在朝廷中的地位,成為天下的武家之主了。
朝廷為何不封信長為「徵夷大將軍」,而是另選了「右近衛大將」呢?因為織田信長還保留了一些與足利義昭和談的退路,雖然足利義昭被織田家流放,但是信長並未讓朝廷撤銷他的「徵夷大將軍」官職。這也是日後羽柴秀吉取得天下後,為什麼沒有選擇出任「徵夷大將軍」而是出任「關白」的原因之一。當然,等德川家康出任「徵夷大將軍」時,足利義昭的棺材裡估計都長蛆了,所以德川家沒有這個顧忌。
安土城
天正四年(1576年)正月,織田信長下令命令丹羽長秀在近江國安土山進行普請,開始修築安土城。除此以外,織田信長還在京都相中了公卿二條家的廢宅「小池御所」,此地在應仁之亂時燒毀,信長將其重修以後,用作自己上洛時的住所。為了區別不同時代建造的「二條御所」,小池御所也被稱為「二條御新造」。
不過,就在織田信長逐步邁向統一日本的目標之時,信長的人生卻突然因為家臣明智光秀的叛變戛然而止,這也成為了日本史上的一大謎團。那麼,織田信長統治後期的日本局勢究竟如何呢?明智光秀又為何要發動本能寺之變呢?這個我們下期再談。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