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琳琅滿目的玩具,益智類的才最受孩子的歡迎,並起到教育作用
01引言
如今市面上有很多玲琅滿目的兒童玩具,家長們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也經常挑的眼花繚亂。很多家長喜歡買玩具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去挑選,當孩子自己選的玩具買回來之後玩了沒幾天也就玩膩了。市面上玩具那麼多,但其實可玩性單一的玩具是無法滿足孩子玩耍的天性的。在早期,各國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是「積木」。因為積木的可玩性太高了,他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想法玩出各種不同的花樣。大大地刺激了孩子的創造熱情,這大概就「它」能成為最受歡迎玩具的主要原因之一。「才能教育研究會」的田中茂樹先生在談到積木的特點時,也強調說:「積木由於具有物理的、形態上的規律性而受到制約。這一點反過來又產生了無限的可能性。」如今在百貨公司玩具櫃檯上擺滿了馬口鐵做的汽車、火車、娃娃、棒球以至無線電操縱的高級玩具。這些玩具看上去很高級,玩法也是很新穎,但實際上很容易讓孩子玩著玩著就膩了,乏味了。
02為什麼孩子玩玩具總是喜新厭舊?
父母的不正確引導
孩子喜新厭舊的有很大程度是跟父母有關的,或者家中長輩的不正確引導,我們發現有些家庭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父母或者長輩會參與其中,孩子手上的玩具還沒玩膩,家長或者長輩就會遞給孩子新的玩具,甚至孩子不喜歡的時候,家長還會給孩子炫耀新玩具的神奇之處來獲取孩子的好奇心,這種情況必然會導致孩子後期變得喜新厭舊。
玲琅滿目的玩具太多
現在的玩具太多了,我們走到玩具市場會發現許多孩子擁在櫃檯前,眼睛裡閃耀著光輝,專心地擺弄著玩具,很多家長帶著的孩子在洪水般的玩具包圍之中,難以找到自己所喜愛的玩具。
費了很大的勁買把孩子喜歡的玩具回來的玩具,但回到家以後,孩子只玩了二、三次就玩膩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次買玩具都買一大堆,買回來之後孩子自己都玩得眼花繚亂了,根本找不到自己最喜歡的,感覺看著每個玩具都很喜歡,但由於玩具可玩性的單一,當有一個玩具無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那麼其他的玩具也就差不多了,這時候需要更多新穎的玩具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玩具的可玩性太低,創造性太低
玩具的可玩性創造性太低,導致孩子沒有多少參加餘地,也無法產生更多的聯想,所以孩子玩了一會就失去了興趣。也就是說,在現成的玩具中,由於沒有新「發現」,沒有自由發揮想像力的餘地,也就引不起孩子的興趣。那些對高價的玩具很快就感到厭煩的孩子,對扔在一邊的木頭片、石頭子卻玩得津津有味,也許就是因為他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想像創造出二次、三次造型來的緣故吧。如果說玩具有教育意義,就在於能發揮想像力,並能從中體驗新的發現。
因為現在的玩具市場太亂太雜,很多玩具買回來會發現,可玩性非常的單一,孩子喜歡上他們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玩法比較的新穎而已。當孩子玩膩了這種新穎的玩法,發現玩具並不能為他們創造跟多的樂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自然也就玩膩了。
03市面上有哪些性質的玩具?
益智類:益智類玩具主要是積木、拼裝、解謎等類型的玩具,這類玩具的可玩性極高,也是最受孩子歡迎的,並且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娛樂類:娛樂類玩具也很常見,通常是一些生活物品的迷你類型,還有吹泡泡、橡皮泥之類的,這種類型的玩具僅次於益智類,也是孩子最受歡迎的玩具之一,這種類型的玩具大都是需要多人一起玩才能提高可玩性,能夠成為孩子的交友利器,提升孩子的交際能力。惡搞類:惡搞類的玩具有一些仿真動物,比如仿真蛇、方正昆蟲,用來惡搞小夥伴的,當然還有一些面具等,這類型的玩具可玩性並不高,只能激起孩子一時的興趣。
04什麼樣的玩具才能給孩子起到教育性作用?
很多遊戲只是娛樂性的,並不具備教育意義,它們只不過是一個單純的機器而已,本來我們給孩子的玩具並不只是為了消磨孩子的時間,而應包含著教育的因素。希望它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並能夠由此而體驗新的發現。
就像積木一樣,一塊塊木頭也以激發孩子無限的想像力。孩子通過這種體驗,自然就能夠豐富地發展自己的智力。從這種意義來說,那種不能根據孩子本身的興趣而不斷擴大娛樂性的玩具,可以說已失去了玩具的作用。
05總結在最後
最後希望每一位家長在給孩子挑選玩具的時候,一定不是漫無目的的挑選,否者玩具買回來也只是放在一邊積灰罷了,並不能激發孩子樂趣的玩具,只是一種浪費錢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孩子玩玩具的同時,不能讓孩子快樂,並且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思考能力,讓孩子大腦能夠不斷的去思考、去想想更多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