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修訂下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參考方案(第二版)

2021-01-08 新華網貴州頻道

  2月18日,根據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召集省級中醫專家研究,在《貴州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參考方案》的基礎上修訂形成了《貴州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參考方案(第二版)》。以下簡稱《防治方案(第二版)》。

  《防治方案(第二版)》是根據貴州地域特點,所載辨證論治原則和處方經過貴州40餘例患者臨床驗證,療效確切。本方案可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供在疫情防控臨床一線具有中醫背景的醫師參考使用。同時,《防治方案(第二版)》也明確指出,臨床醫師在選擇使用方案中的處方時,要運用中醫思維,堅持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用藥和劑量是可以因時、因地、因人靈活調劑運用,切不可生搬硬套,且不推薦非中醫背景的醫師使用本方案的處方。以下為參考方案正文。

  新冠肺炎中醫診療參考方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中醫瘟疫、戾氣範疇,依其發病臨床所見辨中醫「溼瘟」病。根據其發病寒熱並見,傳變迅速,致病危重,藥石難及,宜從病起膜原展開治療。

  一、毒鬱上焦膜原(普通型 初期)

  (一)寒溼遏阻上焦膜原證

  症見:惡寒、發熱或無熱,乾咳,咽幹,倦怠乏力,胸悶,脘痞或噁心嘔吐、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白膩,脈滑濡。

  治法:溫散寒溼,宣肺透邪

  處方:加減正氣散、達原飲、神術散

  藿香10g 蒼朮15g 陳皮10g 厚樸10g

  草果6g 生麻黃6g 羌活10g 生薑10g

  檳榔10g

  兼呼吸欠暢合華蓋散,兼身痛合蘇羌達表湯

  (二)溼毒鬱阻上焦膜原證

  症見:低熱或未發熱,乾咳,少痰,或粘痰,身痛,咽幹,咽痛,倦怠乏力,伴胸悶、脘痞或嘔惡、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白或白膩,或薄黃膩,脈濡。

  治法:化溼解毒,宣肺透邪

  處方:麻杏薏甘湯、達原飲、升降散、香薷飲

  炙麻黃6g 杏仁15g 草果6g 檳榔10g

  蟬蛻10g 連翹20g 蒼朮10g 桔梗10g

  黃芩15g 薏苡仁20 牛蒡子15g 香薷12g

  (三)溼熱蘊阻上焦膜原證

  症見:惡寒發熱,身熱不揚,胸悶,咳嗽,咽痛,身痛身重,口乾飲水少,

  苔膩稍黃或黃膩,脈濡略數。

  治法:宣化溼熱、透邪外達

  處方:三仁湯合升降散、新加香薷飲

  杏仁12g 滑石15g(包) 通草6g 白叩5g(後下)

  竹葉10g 厚樸6g 生苡仁20g 法夏6g

  白僵蠶6g 薑黃9g 蟬衣6g 蒼朮6g

  黃芩10g 青蒿10g 柴胡15g 香薷12g

  連翹15

  註:毒鬱上焦膜原(普通型 初期)論治要點。

  1.明確上焦膜原是新冠疫病的病位。

  2.辨寒、辨溼、辨溼鬱挾熱,兼辨明毒蘊、濁穢傷人參與其間。

  3.乾咳是毒鬱膜原,病位深邃,痰不易咯而成。

  4.芳化洩濁,用藥輕靈,宣達透邪為主,忌:冰遏涼伏

  5.識別呼吸困難,提前發現肺氣閉鬱

  6.避免溼壅與避免燥化同重。

  7.方向辨明,重藥重劑。

  8.正氣尚可,祛毒為重,先入為主。

  9.邪毒膜原盤踞,藥石難及,及時扶正為要。

  10.顧護胃氣,解鬱開胃,增加胃納是處方關注點。

  11.注意邪入陽明之前的少陽證:小柴胡湯方證可適時應用

  12.可選方劑:不換金正氣散、加減正氣散系列、柴平湯、麻黃加蒼朮湯等。

  二、毒舍膜原入裡(重型 中期 進展期)

  (一)邪伏膜原,溼濁閉肺證

  症見:發熱、惡寒,稽留纏綿,氣喘,氣促,咳嗽,伴身痛,口乾,納差,便溏或便秘,苔白濁膩,脈滑。

  治法:透達膜原,溫肺化濁

  處方:柴胡達原飲、冷哮丸

  柴胡12g 厚樸15g 草果3g 黃芩15g

  枳殼9g 桔梗10g 檳榔6g 苡仁20g

  炙麻黃8g 細辛2g 白礬6g 紫菀15g

  前胡15g 款冬花15g 豬牙皂6g 天竺黃5g

  制川烏(先)3g

  另,麝香0.4g,一天兩次

  (二)表寒裡熱挾溼證

  症見:發熱明顯,惡寒,伴乾咳少痰,頭痛,關節痛,咽幹或咽痛,舌偏紅,苔薄黃微膩或黃膩,脈浮數。

  治法:辛涼散解,宣肺化痰

  處方:麻杏石甘湯合除瘟化毒湯合升降散

  炙麻黃6g 生石膏(先煎)30g 炒杏仁10g 炙甘草6g

  白僵蠶10g 薑黃9g 蟬衣6g 薄荷(後下)6g

  連翹15g 銀花15g 黃芩12g 蘆根15g

  苡仁20g 丁香2g 川貝6 木通12

  另,麝香0.4g,一天兩次

  (三)疫毒閉肺證

  症見:身熱不退或往來寒熱,咳嗽喘憋,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腹脹便秘,胸悶氣促,動則氣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行氣解鬱,燥溼解毒

  處方:宣白承氣湯、三消飲、藿樸夏苓湯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0g 瓜蔞30g 生大黃(後下)6g

  生炙麻黃各6g 葶藶子( 包煎)10g 桃仁10g 草果6g

  檳榔10g 蒼朮10g 藿香12g

  另,麝香0.4g,一天兩次

  (四)寒溼蘊肺困脾證

  症見:氣喘、氣促,動則加重,身體困重,咳嗽痰白,納差、便溏,嘔惡,舌淡暗,苔白膩或厚膩。

  治法:逐痰化瘀,健脾除溼

  處方:千金葦莖湯合三子養親湯合昇陽益胃湯

  葦莖20g 苡仁20g 冬瓜子30g 桃仁20g

  柴胡12g 陳皮12g 羌活10g 法夏12g

  防風15g 黃芪15g 炒白朮15g 生曬參6g

  蘇子8 萊菔子12g

  另,麝香0.4g,一天兩次

  註:毒舍膜原入裡(重型 中期 進展期)論治要點。

  1.此型是中醫決戰的關口

  2.肺氣鬱閉、肺氣受損是本證切入點,可結合氧飽和度、血氣分析及影像病變涉及的範圍、節段參考,肺滲出輕重是關鍵。

  3.化瘀祛濁,引藥達病所,顧護肺絡。

  4.避免溼壅與避免燥化同重。

  5.方向辨明,重藥重劑。

  6.正氣尚可,祛毒為重,先入為主。

  7.邪毒膜原盤踞,藥石難及,及時扶正為要。

  8.此型是轉入危重症的關鍵,疫毒的治療與透邪達邪要拿捏得當。

  9.這個階段扶陽逐溼,扶正解毒,要適時運用。

  扶陽逐溼湯:人參、附子、益智仁、白朮、茯苓。

  10.此期胃口好,胃氣不損的預後好。

  11.由於呼吸機適應症嚴格,此期在顧護胃氣的基礎上應從重從快治療。

  三、毒經膜原流毒三焦(危重型 重症期 極期)

  (一)毒損心肺絡脈,內閉外脫證

  症見:呼吸困難、動則氣喘或需輔助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治法:扶正固脫

  方藥:人參15g 黑順片(先煎)10g 山茱萸15g,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

  (二)流毒五臟,臟器衰弱證

  症見:呼吸機持續時間長,納差,大便幹或稀,舌紫暗、胖大,脈沉數。

  治法:健脾降逆、化痰宣肺

  處方:香砂六君子湯合參蘇降氣湯

  人參(另煎)7g 木香6g 厚樸30g 蘇葉8g

  茯苓15g 白朮15g 陳皮12g 甘草6g

  泡參20g 枳殼10g 白前15g 西洋參6g

  浙貝20g

  另,麝香0.4g,一天兩次

  (三)化源欲絕證

  症見:呼吸機等治療後病情繼續惡化,生命體徵不能維持,多髒衰,神昏,小便量少,面色晦暗,舌淡、舌胖,舌紅或絳紅,苔白厚膩,苔黃燥或苔剝脫,或無苔。脈數促無力。

  治法:救陽固脫、納氣歸腎、化濁開竅

  處方:破格救心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合丹參飲

  制附子(先煎)20g 山萸肉20g 生龍牡20g(先煎)

  活磁石(先煎)15g 紫石英20g(先煎) 炙甘草12g

  人參15g 五靈脂12g 薤白12g 法半夏12g

  雲苓20g 生薑5g 生山藥20g 百合15g

  乾薑5g 枸杞15g 補骨脂12g 菟絲子15g

  黃芪15g 五味子6g 桃仁15g 杏仁15g

  細辛3g 白芥子15g 竹瀝20g 大棗10枚

  丹參10g 檀香3g

  加冷水2000ml,浸泡1小時,文火煮400ml,分三次服。

  註:重症期論治要點

  1.顧護胃氣為先。

  2.淋巴細胞減少明顯的需大力扶正,參、芪、附、茸用量要足。

  3.為現代醫學四抗(抗病毒、抗多髒衰、抗休克、抗細菌感染)二平衡(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微生態平衡)減毒、減副作用增效。

  四、恢復期

  (一)邪出膜原,肺脾氣虛證

  症見: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惡,痞満,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膩。

  治法:健脾補肺

  處方:六君子湯、理中湯

  法夏9g 陳皮10g 黨參15g 黃芪30g

  茯苓15g 藿香10g 砂仁(後)6g

  (二)溼瘟後期餘邪未淨證

  症見:偶有咳嗽,痰少,納差,乏力,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脈細

  治法:培護陰津,除溼祛邪

  處方:麥門冬湯、柴胡清燥湯

  泡參20g 麥冬12g 陳皮12g 桔梗9g

  瓜蔞殼12g 防風12g 知母10g 貫眾12g

  蒼朮6g

  附預防方

  主症1:乏力,或伴發熱

  舌脈:舌幹紅少津、苔白或膩,脈弦細或濡。

  治法:養陰解毒、闢穢化溼

  基本方藥:養陰解毒湯

  北沙參10克 玉竹20克 石斛20克 貫眾20克

  蒼朮10克 石菖蒲10克 澤蘭10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劑,一天三次。十歲以下兒童減半。

  推薦中成藥:小柴胡顆粒、維C銀翹片、銀翹散。

  中成藥:銀黃軟膠囊

  主症2:乏力伴發熱、惡寒,身痛違和,食欲不振,或大便不調。

  舌脈: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或正常

  治法:益氣解表,散風祛溼

  基本方藥:加味敗毒散

  竹葉柴胡10g 前胡12g 川芎15g 茯苓20g

  枳殼10g 桔梗12g 羌活15g 獨活15g

  甘草6g 大棗10g 生薑5片

  煎服法:水煎內服,每次200-250毫升,每日一劑,一天三次,連服三至五日。

  主症3:乏力,或伴胃腸不適

  舌脈:舌質淡紅或胖大有齒痕,舌苔淡黃,脈濡數

  治法:補益肺脾,疏肝和胃,祛風除溼

  基本方藥:昇陽益胃湯

  生黃芪15克 法半夏10克 太子參15克 白朮15克

  防風15克 茯苓20克 陳皮10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黃連6克 澤瀉15克 甘草6克

  桔梗12克 牛蒡子12克

  煎服法:水煎內服,每次口服200-250毫升,每日一劑,一天三次,連服五日。

  中醫診療參考方案中成藥推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中醫瘟疫、戾氣範疇,依其發病臨床所見辨中醫「溼瘟」病。根據其發病寒熱並見,傳變迅速,致病危重,藥石難及,中醫成藥建議如下:

  一、輕型

  症狀輕微,影像未見肺炎表現。

  舌紅,苔紅、苔膩,苔薄或厚:九龍解毒膠囊,小柴胡顆粒、銀黃軟膠囊,金蓮清熱泡騰片,藍芩口服液。

  舌淡,苔白、苔膩:苔薄或厚:藿香正氣丸,流感丸。

  有發熱的服用:金感膠囊(兒童慎用),有咳嗽的服用:巖果止咳液。

  兒童推薦口服:藿香正氣丸(或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感冒解毒顆粒,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回春顆粒、藍芩口服液、小兒青翹顆粒,抗病毒咀嚼片;伴咳嗽用感冒止咳糖漿。

  二、毒鬱上焦膜原(普通型 初期)

  (一)寒溼遏阻上焦膜原

  症見:惡寒、發熱或無熱,乾咳,咽幹,倦怠乏力,胸悶,脘痞或噁心嘔吐、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白膩,脈滑濡。

  治法:溫散寒溼,宣肺透邪

  中成藥處方:

  風寒感冒顆粒,流感丸,發熱合用藿香正氣丸,咳嗽合用克咳膠囊(兒童慎用),蘇黃止咳膠囊

  兒童推薦:感冒解毒顆粒,保濟口服液(丸)、複方香薷水等;伴噁心嘔吐,大便稀溏可用運脾顆粒(黔藥制字Z20130006,中醫二附院內製劑)、芙樸感冒顆粒。

  (二)溼毒鬱阻上焦膜原

  症見:低熱或未發熱,乾咳,少痰,或粘痰,身痛,咽幹,咽痛,倦怠乏力,伴胸悶、脘痞或嘔惡、便溏,舌質淡或淡紅,苔白或白膩,或薄黃膩,脈濡。

  治法:化溼解毒,宣肺透邪

  中成藥處方:

  九龍解毒膠囊,流感丸,發熱合用小柴胡顆粒、藿香正氣丸(或口服液),咳嗽合用咳速停膠囊(兒童慎用)或肺力咳膠囊,巖果止咳液。

  兒童推薦:藿香正氣丸(或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銀花平感顆粒等。伴大便乾結、口臭,回春顆粒;咽痛用蒲地藍口服液、銀翹散;伴咳嗽感冒止咳糖漿

  (三)溼熱蘊阻上焦膜原

  症見:惡寒發熱,身熱不揚,胸悶,咳嗽,咽痛,身痛身重,口乾飲水少,

  苔膩稍黃或黃膩,脈濡略數。

  治法:宣化溼熱、透邪外達

  中成藥處方:

  靜脈:喜炎平注射液或炎琥寧注射液

  口服:流感丸,發熱合用金感膠囊(兒童慎用),小柴胡顆粒,銀黃軟膠囊,咳嗽合用咳速停膠囊(兒童慎用),強力枇杷止咳膠囊,複方魚腥草合劑。

  兒童推薦:小兒清翹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連花清瘟顆粒、芩香清解口服液。

  三、毒舍膜原入裡(重型 中期 進展期)

  (一)邪伏膜原,溼濁閉肺

  症見:發熱、惡寒,稽留纏綿,氣喘,氣促,咳嗽,伴身痛,口乾,納差,便溏或便秘,苔白濁膩,脈滑。

  治法:透達膜原,溫肺化濁

  中成藥處方:

  口服:流感丸,保和丸,氣喘合用小青龍顆粒,蘇黃止咳膠囊。

  (二)表寒裡熱挾溼證

  症見:發熱明顯,惡寒,伴乾咳少痰,頭痛,關節痛,咽幹或咽痛,舌偏紅,苔薄黃微膩或黃膩,脈浮數。

  治法:辛涼散解,宣肺化痰

  中成藥處方:

  靜脈:喜炎平注射液或炎琥寧注射液

  口服:克咳膠囊、九龍解毒膠囊,保和丸,氣喘合用哮喘寧片,止嗽定喘片,寧嗽露。

  兒童推薦:高熱,痰黃,舌紅苔黃燥,用連花清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回春顆粒等;有氣促喘憋,腹脹便秘,苔黃膩,用金蓮清熱泡騰片,銀花平感顆粒,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哮喘寧片等。

  (三)疫毒閉肺

  症見:身熱不退或往來寒熱,咳嗽喘憋,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腹脹便秘,胸悶氣促,動則氣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行氣解鬱,燥溼解毒

  中成藥處方:

  靜脈注射:喜炎平注射液或炎琥寧注射液

  口服:咳清膠囊,複方竹瀝水,補肺活血膠囊,複方魚腥草合劑。

  兒童推薦:小兒肺炎散,小兒清熱寧顆粒,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

  (四)寒溼蘊肺困脾

  症見:氣喘、氣促,動則加重,身體困重,咳嗽痰白,納差、便溏,嘔惡,舌淡暗,苔白膩或厚膩。

  治法:逐痰化瘀,健脾除溼

  中成藥處方:

  保和丸,君歧腸胃合劑,補肺活血膠囊

  四、毒經膜原流毒三焦(危重型 重症期 極期)

  (一)毒損心肺絡脈,內閉外脫

  症見:呼吸困難、動則氣喘或需輔助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治法:扶正固脫

  中成藥處方:

  靜脈治療:參附註射液,益氣復脈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

  口服:合湯劑送服芪藶強心膠囊,或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二)流毒五臟,臟器衰弱

  症見:呼吸機持續時間長,納差,大便幹或稀,舌紫暗、胖大,脈沉數。

  治法:健脾降逆、化痰宣肺

  中成藥處方:

  靜脈治療:參芪扶正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益氣復脈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

  口服:湯劑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貞芪扶正膠囊

  (三)化源欲絕

  症見:呼吸機等治療後病情繼續惡化,生命體徵不能維持,多髒衰,神昏,小便量少,面色晦暗,舌淡、舌胖,舌紅或絳紅,苔白厚膩,苔黃燥或苔剝脫,或無苔。脈數促無力。

  治法:救陽固脫、納氣歸腎、化濁開竅

  中成藥處方:

  靜脈治療:參芪扶正注射液或參附註射液或益氣復脈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

  口服:湯劑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

  五、恢復期

  (一)邪出膜原,肺脾氣虛

  症見: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惡,痞満,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膩。

  治法:健脾補肺

  中成藥處方:

  貞芪扶正膠囊,生脈顆粒,君歧腸胃合劑,合用補肺活血膠囊

  兒童推薦:黃芪顆粒,君歧腸胃合劑,運脾顆粒(黔藥制字Z20130006,中醫二附院內製劑)。

  (二)溼瘟後期餘邪未淨

  症見:偶有咳嗽,痰少,納差,乏力,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脈細

  治法:培護陰津,除溼祛邪

  中成藥處方:

  貞芪扶正膠囊,補肺活血膠囊

  兒童推薦:養陰清肺顆粒,槐杞黃顆粒,蜜煉川貝枇杷膏。

  六、預防

  康艾扶正膠囊、藿香正氣丸(或口服液)  

相關焦點

  • 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三版)
    &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全療程、全方位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科學、規範開展中醫藥防治工作,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
  • 英文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醫方案部分由...
    英文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醫方案部分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翻譯完成並正式發布 http://shanghai.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20-04-23  大 中 小
  • 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及解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 13點修訂!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八版來了|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來源|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據了解,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在總結前期新冠肺炎診療經驗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發布
    人民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鮑聰穎)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2日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指導全國科學規範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
  •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2002年3月4日,時隔兩周,國家衛建委再次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重磅發布!
    醫脈通整理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多次對診療方案進行了更新,反映了疾病認識的深入及診療經驗的積累。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摘要) (試行第四版)-駐馬店網...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 甘肅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解讀
    原標題:【健康視點】甘肅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解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注重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醫療救治中的協同作用和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1月24日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醫藥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省級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制定了《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
  • 廣西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經驗》英文版 助力東協國家戰疫
    中新社南寧3月30日電 (記者 張廣權)3月30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經驗》英文版,助力全球戰疫。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俊強表示,未來,醫院將依託國際合作遠程會商協作網,與國外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際遠程會診,分享中國的防治經驗和技術,向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東協國家提供援助和技術支持。
  • 近期我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及醫療救治情況——青海省新型冠狀...
    2月17日,青海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在西寧召開第七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衛生健康委負責人和醫療專家,通報近期我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及醫療救治情況,提振全社會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識手冊(雙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識手冊Handbook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Pneumonia Caused by the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 中醫防治新冠狀病毒肺炎處方匯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歸屬於「疫病」範疇,其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如果說得再具體些,我個人認為其中醫病名可以定為「寒溼(瘟)疫」。 2、病性上屬於陰病。若為溫疫或溼瘟,病性上屬於陽病,結局是傷陰,是以傷陰為主線。
  • 危難時刻浙江中醫藥大顯身手
    事實上,作為中醫藥大省,自疫情發生以來,我省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調動全省中醫藥系統力量,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中醫藥參與防控工作。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負責人表示:「浙江是中醫大省,中醫歷史悠久,疫情防治中醫藥絕不缺席,大顯身手。」就在近日,我省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推薦方案(試行第四版)》,引起各方關注並廣受好評。
  • 中醫藥治療新型肺炎初見成效,名家呂文亮編制居家預防養護手冊
    中醫藥治療新型肺炎初見成效,名家呂文亮編制居家預防養護手冊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幾千年來,中醫藥學在與傳染病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經驗。」中醫溫病領域知名專家、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呂文亮編制出《中醫藥預防新型肺炎居家預防養護簡易手冊》。1月30日,記者在湖北中醫藥大學採訪呂文亮時,他介紹,《黃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強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襲。「避其毒氣」和現在的「隔離」類似,都是用斷絕接觸、斷絕往來阻斷疾病傳播的方法。
  • 中藥國家隊建立新冠病毒肺炎動物模型,為中醫藥抗疫提供實驗室數據...
    目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的ABSL-2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立了人冠狀病毒肺炎疫毒襲肺證病癥結合小鼠模型,並通過該模型評價了數十個中藥品種,包括國家級與省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推薦用藥
  • 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開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熱線諮詢電話
    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開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熱線諮詢電話 2020-01-26
  •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309例,武漢對進出武漢人員管控
    :發現1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貴州貴陽:發現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隔離診療◆遼寧大連:發現1例武漢來連並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患者◆新加坡:發現7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菲律賓:再增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澳大利亞:發現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患者◆韓國:10例新型肺炎疑似病例全部解除隔離
  • 河南公布三例已治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案例詳情
    1月31日,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危重症學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國俊介紹了已治癒出院的三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案例詳情。  第一例,王某某,男,65歲,周口太康人,有武漢流行病學史,這是河南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例。
  • 武漢同濟醫院專家組更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宣布將該病納入國家「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