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批侵害消費者權益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審理

2020-12-22 中國長安網

近日,新疆喀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三名法官+四名陪審員」組成的七人合議庭,依法分別公開審理涉及被告人顏某、周某、馬某的三起侵害消費者權益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並當庭宣判。這三起案件是全疆首批侵害消費者權益領域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顏某侵害消費者權益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被告顏某從事涼皮生產經營期間,在其生產加工的涼皮中摻入硼砂以達到讓涼皮口感勁道、不易斷的目的。

2019年8月6日,麥蓋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被告顏某經營的味飯館涼皮進行抽樣並送檢。經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驗,在被告顏某生產經營的涼皮中檢出含非食用物質硼砂270毫克/公斤,並在現場查獲袋裝白色粉末狀物質410克,經檢驗為非食用物質硼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被告顏某在其自營的甘肅風味飯館5天賣出加入非食用物質硼砂的涼皮50張,獲利人民幣800元。

處理結果

經檢驗,顏某在明知往涼皮中加入非食用物質硼砂會改變食物原有特性,仍然將加入砌砂的涼皮銷售給消費者,危及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生命健康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法院判令被告顏某停止侵害並此後不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涼皮;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法院支付侵害消費者公共利益的損害賠償金8000元;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在《喀什日報》上向社會公眾刊發賠禮道歉聲明。

周某侵害消費者權益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被告周某從事生產批發豆芽生意期間,在豆芽生產的過程中加入「無根水」破壞豆芽正常生長規律,明知購買的「無根水」無任何可安全食用標識,使用「無根水」生產的豆芽食用後對人體可能造成損害,仍然予以添加生產並大量批發銷售流入市場獲利。

2019年11月4日,疏勒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被告周某豆芽生產作坊查獲待銷售豆芽7.4噸,價值18500元,當場扣押「無根水」220克。被告周某在收到停業整改通知書後停止生產,但仍將尚未出售的使用「無根水」生產的豆芽繼續銷售流入市場。經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被告周某生產作坊生產的豆芽進行抽檢,檢出禁止使用的4-氯苯氧乙酸鈉成分,不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第11號)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處理結果

被告周某生產、銷售加入4-氯苯氧乙酸鈉成分的豆芽7.4噸,明知豆芽作坊在停止營業期間,仍繼續將查扣的豆芽大量銷售流入市場,危及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生命健康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法院最終判決:責令被告周某停止侵害,此後不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豆芽;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法院支付侵害消費公共利益的損害賠償款185000元;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在《喀什日報》上向社會公眾刊發賠禮道歉聲明。

馬某侵害消費者權益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19年9月起,被告馬某在其經營的疏勒縣祖愛豆腐加工廠從事生產銷售豆芽期間,在豆芽的生產過程中添加「無根水」,破壞豆芽正常生長規律,明知使用的「無根水」無任何可安全標識,使用「無根水」生產的豆芽品相好且好賣,但食用後對人體可能造成損害,仍然在生產豆芽過程中添加「無根水」並進行銷售獲利。

2019年11月22日,疏勒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被告馬某經營的疏勒縣祖愛豆腐加工廠查獲預備銷售豆芽1320公斤,價值達3960元。

處理結果

被告馬某明知使用的「無根水」無任何可安全標識,仍然在生產豆芽過程中添加「無根水」並進行銷售獲利。法院判決:責令被告馬某停止侵害,此後不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豆芽;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法院支付賠償金人民幣39600元;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在《喀什日報》上向社會公眾刊發賠禮道歉聲明。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法院在維護公共利益,保護百姓「餐桌健康」「舌尖上的安全」肩負著重要職責。人民法院的判決,不僅僅是為單純追究被告的法律責任,而是提醒每一個人重視食品安全,增強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共同維護好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關焦點

  • 甘肅林區:首例涉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審理當庭宣判
    12月17日,在甘肅省檢察院林區分院提起的首例涉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庭審現場,公益訴訟起訴人當庭發表出庭意見。 雖然劉某某、張某某被分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其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對國家野生動物資源造成了侵害,損害了國家利益,還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 一場因毒豆芽引發的民事公益訴訟——get一下
    這從法律層面明確了公益訴訟案件適用七人合議庭的審理模式,是我國陪審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透過這起案件,你需要get如下法律知識:1、何為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多指經營者侵害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2、誰可以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法律規定或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的機關和社會組織。
  • 祁陽法院: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祁陽法院: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12-18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彈鋼琴的手賣假藥 義烏一音樂老師被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圖源視覺中國「我已經深刻認識到銷售非法瘦臉針的危害,深感後悔,我認罪悔罪,對檢察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我也全部接受。」5月19日,李某涉嫌銷售假藥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站在法庭上的李某悔不當初地說。至此,義烏首例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塵埃落定。
  • 白山中院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白山中院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2020-12-08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熟一審宣判首起食藥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並開出禁止令
    8月10日下午,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件,該案兩名被告人因生產、銷售含有罌粟殼成分的食品(羊肉、羊湯),被常熟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公訴,並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據悉,這是該院審理的首宗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 天水市首例食藥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宣判的背後
    「雖然對張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但檢察機關認為,張某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擅自在生產的黃豆芽與綠豆芽中添加國家禁止使用的『4—氯苯氧乙酸鈉』並進行銷售,其行為侵害了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他必須承擔民事責任,並向公眾公開道歉。」
  • ...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宣判!刪除信息+賠償損失+註銷帳戶+公開賠禮道歉
    男子為銷售保健產品,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共計7萬餘條,「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損害公益」。11月20日,楊浦區檢察院提起公訴並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傅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在區法院開庭審理。楊浦區檢察院依託庭審直擊欄目,對本案庭審全程直播,並邀請市、區人大代表聽庭評議。
  • 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檢察院對周立豪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檢察院公告錫梁檢民公告〔2020〕13號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周立豪在銷售減肥套餐產品過程中,以贈品名義銷售摻入了「西布曲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壓片糖果,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 深圳首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審
    近日,龍崗法院對一宗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筆者了解到,此案是該院首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全市首宗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主張懲罰性賠償的藥品安全案件。由於此案涉及藥品安全且系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根據相關規定,龍崗法院智慧財產權庭依法組成由三名審判員與四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的七人合議庭進行審理。
  • 鼓樓首例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
    福州新聞網11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賴志昌)日前,鼓樓區首例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鼓樓區檢察院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對該案被告人林某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林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明知「藍寶石」蜘蛛系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予以購買、出售,其行為破壞野生動物野外種群資源,危害生態環境,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請求判令被告人林某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在國家級媒體上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並參加相關公益活動保護生態環境。
  • 他們被罰在省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11月20日,天長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下稱安徽消保委)訴董某、趙某等7人6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判決董某等7人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在安徽省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支付懲罰性賠償金共計209.4705萬元、支付原告律師代理費各0.6萬元。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舉行「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兵團檢察機關開展...
    ,共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819件,立案712件,發送訴前檢察建議579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9件,其中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432件,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案件146件,國有土地出讓金領域案件35件,國有財產保護領域案件77件,「等」外探索領域案件22件。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附全文)
    攝影:胥立鑫為正確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3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稱《解釋》),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一、 解釋制定的背景「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 最高法:增加未成年人保護民事公益訴訟等民事案由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表示,此次發布的司法解釋對照民法典等法律對民事案件案由進行了修改,重大修改體現在兩個方面:①將民法典新增亮點制度增加到民事案件案由當中,比如:隨著網絡技術發展,個人信息被濫用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等規定,增加了「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由。
  •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檢察院對謝妙麗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檢察院公告  麗蓮檢五部民公告〔2020〕7號  本院在履行公益訴訟監督職責中發現,謝妙麗在製作的米豆腐中加入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質、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並將上述米豆腐銷售給不特定消費者,損害不特定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侵害社會公共利益。
  • 南陽新野縣檢察長出庭支持公益訴訟 勇當生態環境保護者
    7月28日,由南陽市新野縣檢察院提起的兩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該縣上港鄉白河岸邊公開開庭審理,新野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潘雲依法出庭支持訴訟,新野縣法院院長張萬波作為主審法官開庭審理,部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500餘名群眾參加了旁聽。
  • 深圳龍崗法院審理全市首宗藥品安全案
    近日,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對一宗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開庭審理。由於此案涉及藥品安全且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的相關規定,龍崗法院智慧財產權庭依法組成三名審判員與四名人民陪審員的七人合議庭。據了解,這是該院首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全市首宗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主張懲罰性賠償的藥品安全案件。
  • 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案例
    攝影:胥立鑫為正確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3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稱《解釋》),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