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寧所制M1910手槍,大量裝備美軍,打破手槍服役最長紀錄

2020-12-17 艦船科普秀

白朗寧手槍是以它設計師的名字來命名的,約翰·摩西·白朗寧出生在美國鹽湖城北部奧格登小鎮,一個槍械設計世家,從其祖父開始,他的家族就從事槍械銷售和改裝行業。

父親喬納森·白朗寧是槍械工程師,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槍械作坊。受家庭的薰陶,白朗寧從小就對槍械十分感興趣,沒事就跑到父親的槍械作坊裡玩這摸那,老白朗寧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於是便經常給他傳授一些有關槍械的知識。而今天說的就是白朗寧研製的一款M1910手槍。

1907年美軍方開始進行新一代制式手槍的招標,結果柯爾特公司提交的白朗寧M1910式半自動步槍,以其結構簡單、堅固耐用以及安全可靠等優越性能通過了選型試驗,並在1911年贏得美軍新型軍用制式手槍合同,同年美軍正式將其命名為M1911手槍,並於1912年4月裝備部隊,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對M1911手槍進行了部分改進,減小了線膛部分的內徑,增加了陽線的高度,在扳機後方增加了拇指槽,握把背部拱起,表面增加了刻紋。

為了便於在射擊過程中,有效地控制住槍並更好地瞄準,M1911還增加了準星的寬度,降低了槍尾部凸出部分。改進設計工作於1923年完成,1926年6月25日,該槍被美軍正式命名為M1911-A1式軍用手槍,並於1935年投入批量生產,開始大量裝備部隊。

M1911-A1,槍長219毫米,全重1.13千克,口徑0.45英寸,採用0.45英寸柯爾特手槍彈,彈匣容量7發,有效射程50米。該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裝備的一種主要單兵自衛武器,它雖然規定只配備給班長和軍官,但在前線許多士兵都擁有一把1911式手槍。

直到1984年,M1911仍然是標準的美軍制式武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直到1985年才退役,創下了手槍服役時間最長紀錄。英國、荷蘭、傑克、德國等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曾裝備過M1911。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全集,比利時白朗寧1910型自動手槍
    白朗寧1910自動手槍在眾多手槍中顯得頗為另類,儘管自1910年一直生產,被眾多國家軍隊使用,但一直沒能成為軍用制式手槍,它的設計原理廣泛被槍械設計師採用。
  • FN M1903手槍和9mm白朗寧長彈
    還有一個購買FN M1903手槍的國家是沙俄帝國,他們購買了11000支,也是裝備警察,有趣的是沙俄帝國訂購的FN M1903手槍還特別要求使用木質槍盒,握把下方帶接駁口,可將木質槍盒倒過來裝在握把下方當槍託用——就跟毛瑟盒子炮一樣。
  •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名槍,M1911半自動手槍
    說起最經典的手槍,M1911A1絕對榜上有名。這種由槍械泰鬥白朗寧設計的自動手槍,不但出身名門,而且無論是外形、性能還是操作體驗都堪稱無可挑剔。1911年3月29日,由白朗寧設計,柯爾特公司生產的0.45英口徑半自動手槍被選為美軍制式武器,並正式命名為「柯爾特.45口徑M1911型半自動手槍」。它於1912年4月開始裝備部隊,並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
  • 二戰美軍最牛的槍械,第1服役了100多年,第3被稱黃油槍
    導語:二戰美軍最牛的槍械,第1服役了100多年,第3被稱黃油槍1. M1911手槍:M1911A1型手槍,是一種0.45ACP口徑軍用手槍,該型手槍的原設計者是約翰·摩西·白朗寧,初期產品是M1911型,並成為美軍軍官的制式手槍。
  • 百年經典再剖析-M1911自動手槍丨火器
    1910年,M1911先由約翰·摩西·白朗寧(John Moses Browning)設計,專利甚至可以往前追溯到1897年。 上圖的槍都是他經手參與過設計……當然,這些都只是槍,還不包括子彈……) 這種.45口徑的手槍於1911年2月14日被美國軍隊採用。 而白朗寧更是結合了他以前設計過的手槍特點,並建立了一個發射.45 ACP子彈的原型手槍,而其最終的成果就是M1911。
  • 赫赫有名的白朗寧:楚雲飛送給李雲龍的手槍,伴隨李雲龍南徵北戰
    在《亮劍》小說和電視劇中都有對白朗寧M1910型手槍大量的筆墨描寫和鏡頭,可見這支手槍在我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下面我們就聊一聊在中國大名鼎鼎的白朗寧M1910手槍。美國著名槍械大師約翰.白朗寧於1897年設計出了第一把採用自動槍機的手槍,但是美國對於左輪手槍的情節過於嚴重,無人採用白朗寧的設計。
  • 容彈量少,裝填困難,為何特種部隊還要裝備轉輪手槍?
    毫無疑問,具有膛線的轉輪手槍在發明之後,要比當時的線膛步槍更受歡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加工步槍槍管那麼長的膛線存在很大困難,花費也更高。轉輪手槍在發明之後,除了在民間廣泛出售之外,還大量銷售給警察和軍隊,其中,在軍隊中不僅軍官裝備,連騎兵們也大量裝備。
  • 《亮劍》:李雲龍與楚雲飛交換的佐官刀與白朗寧手槍,哪個更貴重
    在抗日戰爭時期,大量日本軍官帶著他們的刀來到了中國,李雲龍得到了佐官刀是通過伏擊日本觀察團,這是一筆非常大的收益,他一下子就得到6把刀,而佐官的官職大概跟李雲龍自己差不多,就是團長級別
  • 二戰:各國單兵手槍裝備大盤
    關於二戰步兵武器盤點,之前的幾期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英國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各國單兵手槍裝備,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單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二戰中,最爛的軍用手槍是哪一款?最好的軍用手槍又是哪一款?
    美國是二戰中盟軍的帶頭大哥,是世界老大,它的武器裝備也是蓋了帽的。最霸氣的手槍是M1911(45手槍)就是美國柯爾特公司製造,被美軍士兵稱為"可愛小弟弟",也有人叫它沙漠鬥士,它是手槍家族的絕對王者。因為它是1911年設計生產的,所以叫M1911型手槍,是一款半自動手槍。
  • 軍事博物館看展:手槍是誰發明的?手槍史上有哪些著名手槍
    中國造6毫米火帽手槍1835年世界上第一支實現擊錘和轉輪聯動的火帽擊髮式轉輪手槍問世(俗稱左輪手槍),由美國著名火器發明家賽繆爾·柯爾特(1814—1862年)發明,他被稱為「轉輪手槍之父」(上圖,美國造柯爾特轉輪手槍)。轉輪手槍發明後很快獲得廣泛應用。至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警察部隊仍裝備以轉輪手槍。上圖,美國造柯爾特0.45英寸新軍用轉輪手槍。
  • 盤點二戰德軍使用過的手槍,濃眉大眼的德國人也叛變了,光手槍就...
    白朗寧HP35 德式手槍說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說說德軍使用的外國手槍,首先是白朗寧HP35,即白朗寧大威力手槍這款手槍其實是比利時FN公司為法國陸軍研發的,邀請了槍械大師白朗寧主持設計,但法國人最後選了自家聖埃蒂安兵工廠的手槍,白朗寧HP慘遭淘汰。 不過比利時並不願意HP手槍就此淘汰,於是在1935年推出民用版,稱為白朗寧HP35手槍。德國佔領比利時之後,FN公司的廠子也成為德軍的武器生產線,HP35的大威力、大容量令不少德軍感到滿意,因此當時裝備了不少。
  • 發射9mm子彈,槍口動能僅490J,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為何敢叫大威力?
    很多人在第一次了解這款武器時,都會被槍名中的「大威力」所吸引,事實上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發射9×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槍口初速335m/s,槍口動能490J,威力並不算是特別強。
  • 美軍的「英雄級」武器M1911手槍,曾擊落日本的零式戰鬥機
    歐文·巴格特1943年,歐文被調至美軍第七轟炸集團的第九轟炸中隊,並駐紮的印度地區。美軍第九中隊主要使用的是B-24解放者轟炸機,這是一種由4臺星形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重型轟炸機,是美軍在二戰期間服役數量最多的戰機之一。由4臺星形發動機提供動力的B-24解放者轟炸機1943年3月31日,美軍第九中隊接到命令,旨轟炸緬甸地區的一座戰略橋梁通道。
  • 二戰趣聞:美軍跳傘飛行員打下一架零式戰機,用的還是手槍
    B-24轟炸機的機身周圍裝備了自衛火力,全機累計共裝備了7到12挺12.7毫米機槍,最大飛行速度487公裡每小時,最大飛行高度為8543米。看著同機組成員不斷中彈,靈機一動的歐文.巴格特乾脆直接四肢垂下,掛在降落傘下面裝死,隨後一架零式戰鬥機在飛行員的駕駛下,試圖從歐文.巴格特的腳底下飛過,看看這個美軍飛行員是否還活著,然而裝死的歐文.巴格特並不打算坐以待斃,當戰鬥機飛到歐文腳底下時,歐文.巴格特瞬間掏出了插在腰間的M1911手槍,朝著即將飛走的零式戰鬥機連開四槍,然後這架零式戰鬥機迅速失控墜落化作了一團煙霧。
  • 【槍械講堂】手槍中的貴族--德國魯格P08手槍
    在北美的軍品收藏界人們都普遍喜歡一種手槍,這種手槍已經問世一個多世紀了,而且還是世界上第一種服役的軍用手槍,按理說一個多世紀前設計的手槍應該是很老很原始的,但是這款手槍卻堪稱手槍中的經典
  • 二戰:美國步兵武器裝備大盤點
    二戰時期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僅國力強大,軍事實力更是強大,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美軍步兵的單兵武器裝備。此槍於1926年6月15日投入生產, 並命名為「.45口徑M1911A1型半自動手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60%在法國的美軍士兵都配備了它。此槍僅美國陸軍中就裝備有270萬把M1911手槍。M1911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7發彈匣供彈。作為一款半自動手槍,該槍結構簡單,結實耐用,性能可靠,成為世界最為著名的軍用手槍之一。
  • 美軍步兵所依賴的,誕生於一戰,歷經二戰的老槍—白朗寧自動步槍
    它幾乎擁有自動步槍的所有標準,除了沒有手槍握把。使用的子彈也很奇怪,是日本6.5x50mm有坂步槍子彈。但由於產量太小,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但真正大量生產自動步槍的,卻是參戰很晚、裝備低劣的美國人。其實並不誇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人裝備極差,倉促招募的士兵可能在展覽之前就已經在家裡放牛了。使用的武器都是法國的。
  • 楚雲飛相贈白朗寧手槍:李雲龍仍然用毛瑟C-96手槍的原因
    兩名各自陣營的團級指揮官,可謂一見如故,對抗戰前景的預測等,真的尿到一個壺裡去了,大喜之下的楚雲飛,露了一手好槍法以後,就將隨身攜帶的一對白朗寧雌雄雙槍中的雄槍贈予了李雲龍。當然,原本楚雲飛是想將那把小巧玲瓏的雌槍相贈,李雲龍說大老爺們,怎麼能用雌槍呢!
  • 二戰美軍手槍彈盤點,口徑越大越受歡迎,紅脖子最愛的果然還是它
    以美國為例,軍方裝備的柯爾特M2000手槍發射的就是9mm帕彈,這款手槍的設計本身就比較出色,槍管迴轉式開鎖加上9mm帕彈的輔助,不僅後坐力小,而且擁有較高的射擊精度,是曾經世界公認的十大手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