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寧手槍是以它設計師的名字來命名的,約翰·摩西·白朗寧出生在美國鹽湖城北部奧格登小鎮,一個槍械設計世家,從其祖父開始,他的家族就從事槍械銷售和改裝行業。
父親喬納森·白朗寧是槍械工程師,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槍械作坊。受家庭的薰陶,白朗寧從小就對槍械十分感興趣,沒事就跑到父親的槍械作坊裡玩這摸那,老白朗寧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於是便經常給他傳授一些有關槍械的知識。而今天說的就是白朗寧研製的一款M1910手槍。
1907年美軍方開始進行新一代制式手槍的招標,結果柯爾特公司提交的白朗寧M1910式半自動步槍,以其結構簡單、堅固耐用以及安全可靠等優越性能通過了選型試驗,並在1911年贏得美軍新型軍用制式手槍合同,同年美軍正式將其命名為M1911手槍,並於1912年4月裝備部隊,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對M1911手槍進行了部分改進,減小了線膛部分的內徑,增加了陽線的高度,在扳機後方增加了拇指槽,握把背部拱起,表面增加了刻紋。
為了便於在射擊過程中,有效地控制住槍並更好地瞄準,M1911還增加了準星的寬度,降低了槍尾部凸出部分。改進設計工作於1923年完成,1926年6月25日,該槍被美軍正式命名為M1911-A1式軍用手槍,並於1935年投入批量生產,開始大量裝備部隊。
M1911-A1,槍長219毫米,全重1.13千克,口徑0.45英寸,採用0.45英寸柯爾特手槍彈,彈匣容量7發,有效射程50米。該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裝備的一種主要單兵自衛武器,它雖然規定只配備給班長和軍官,但在前線許多士兵都擁有一把1911式手槍。
直到1984年,M1911仍然是標準的美軍制式武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直到1985年才退役,創下了手槍服役時間最長紀錄。英國、荷蘭、傑克、德國等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曾裝備過M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