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軍第358團上校團長楚雲飛,聽聞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李雲龍團長敢於與日軍板田聯隊硬碰硬,炮轟了日軍聯隊指揮所,炸死了板田大佐聯隊長,率部從日軍正面突圍出來,就非常想會一會這位英雄善戰的八路軍團長。
於是,借第二戰區司令部組織到晉西北考察八路軍的機會,指名道姓要到李雲龍所在的獨立團來考察。
兩名各自陣營的團級指揮官,可謂一見如故,對抗戰前景的預測等,真的尿到一個壺裡去了,大喜之下的楚雲飛,露了一手好槍法以後,就將隨身攜帶的一對白朗寧雌雄雙槍中的雄槍贈予了李雲龍。
當然,原本楚雲飛是想將那把小巧玲瓏的雌槍相贈,李雲龍說大老爺們,怎麼能用雌槍呢!這把白朗寧小手槍,口徑7.65mm,彈匣容量6發,用來防身自衛尚可,用來親臨一線率兵打仗,就不堪重用了。
因此,李雲龍在擔任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時,每次打仗仍然使用那把10發彈倉供彈口徑7.63mm的毛瑟C-96軍用手槍,民間稱「駁殼槍」或「木殼槍」等,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大,槍柄接駁隨槍的木質槍託時,有效射程能提高至150米。
其中,李雲龍率領魏和尚,以及楚雲飛和副官孫銘,四個人大鬧縣城「醉鮮樓」,擊斃日軍少佐憲兵隊長等日偽軍軍官時,李雲龍手中多了一把20發彈匣供彈,可連發射擊的毛瑟C-96改型自動手槍,俗稱「盒子炮」或「二十響」等。
那把楚雲飛相贈的白朗寧小手槍,在李雲龍擔任華野某部師長時,就別在了腰帶上,畢竟師長是我軍高級指揮員了,不用率兵上一線衝鋒陷陣,戰時有師指揮部,師長是在指揮部指揮作戰的。
此時,體積大、重量大的毛瑟C-96軍用手槍,就不適合當師長的李雲龍佩戴了,白朗寧小手槍,就非常合適李雲龍。
因此,楚雲飛相贈的那把白朗寧小手槍,就非常適合李雲龍使用了,掛在腰間上,除了顯示高級指揮官身份,以及壯膽和自衛以外,其實,白朗寧小手槍,已經沒什麼大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