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飛相贈白朗寧手槍:李雲龍仍然用毛瑟C-96手槍的原因

2020-12-17 國平視野

晉綏軍第358團上校團長楚雲飛,聽聞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李雲龍團長敢於與日軍板田聯隊硬碰硬,炮轟了日軍聯隊指揮所,炸死了板田大佐聯隊長,率部從日軍正面突圍出來,就非常想會一會這位英雄善戰的八路軍團長。

於是,借第二戰區司令部組織到晉西北考察八路軍的機會,指名道姓要到李雲龍所在的獨立團來考察。

兩名各自陣營的團級指揮官,可謂一見如故,對抗戰前景的預測等,真的尿到一個壺裡去了,大喜之下的楚雲飛,露了一手好槍法以後,就將隨身攜帶的一對白朗寧雌雄雙槍中的雄槍贈予了李雲龍。

當然,原本楚雲飛是想將那把小巧玲瓏的雌槍相贈,李雲龍說大老爺們,怎麼能用雌槍呢!這把白朗寧小手槍,口徑7.65mm,彈匣容量6發,用來防身自衛尚可,用來親臨一線率兵打仗,就不堪重用了。

因此,李雲龍在擔任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時,每次打仗仍然使用那把10發彈倉供彈口徑7.63mm的毛瑟C-96軍用手槍,民間稱「駁殼槍」或「木殼槍」等,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大,槍柄接駁隨槍的木質槍託時,有效射程能提高至150米。

其中,李雲龍率領魏和尚,以及楚雲飛和副官孫銘,四個人大鬧縣城「醉鮮樓」,擊斃日軍少佐憲兵隊長等日偽軍軍官時,李雲龍手中多了一把20發彈匣供彈,可連發射擊的毛瑟C-96改型自動手槍,俗稱「盒子炮」或「二十響」等。

那把楚雲飛相贈的白朗寧小手槍,在李雲龍擔任華野某部師長時,就別在了腰帶上,畢竟師長是我軍高級指揮員了,不用率兵上一線衝鋒陷陣,戰時有師指揮部,師長是在指揮部指揮作戰的。

此時,體積大、重量大的毛瑟C-96軍用手槍,就不適合當師長的李雲龍佩戴了,白朗寧小手槍,就非常合適李雲龍。

因此,楚雲飛相贈的那把白朗寧小手槍,就非常適合李雲龍使用了,掛在腰間上,除了顯示高級指揮官身份,以及壯膽和自衛以外,其實,白朗寧小手槍,已經沒什麼大的作用了。

相關焦點

  • 赫赫有名的白朗寧:楚雲飛送給李雲龍的手槍,伴隨李雲龍南徵北戰
    看過老版《亮劍》的各位軍迷,肯定對楚雲飛給李雲龍贈送白朗寧手槍的橋段印象十分深刻,一雌一雄,這把雌的送你,在李雲龍機智應對下楚雲飛贈送給了李雲龍一把白朗寧M1910型手槍,兩位英雄惺惺相惜,並且也代表著兩個人的深厚友誼。
  • 李雲龍送的佐官刀,和楚雲飛送的白朗寧手槍相比,哪件更貴重?
    李三萬摘要:在《亮劍》中,楚雲飛和李雲龍惺惺相惜,相互敬重, 楚雲飛先送了李雲龍白朗寧手槍,後來李雲龍則是將一把繳獲的日軍佐官刀回贈楚雲飛,那麼白朗寧手槍和佐官刀,到底哪件更貴重?在《亮劍》中,楚雲飛和李雲龍惺惺相惜,相互敬重, 楚雲飛先送了李雲龍白朗寧手槍,後來李雲龍則是將一把繳獲的日軍佐官刀回贈楚雲飛,那麼白朗寧手槍和佐官刀,到底哪件更貴重?如果單從價值來說,當然白朗寧手槍的價格比較高,而且在當時也是直接可以交易換錢的硬通貨,這款世界名槍從來不缺肯花錢購買的買主。
  • 亮劍:李雲龍不堪受辱,拿出楚雲飛送的白朗寧手槍自殺身亡
    經此一出,整個會場沸騰了,抓著李雲龍胳膊的那兩個人死死摁住李雲龍,可李雲龍卻正在用全身的力氣挺起腰板,只聽「咔」的一聲,李雲龍的一條左臂章被拉下來,這一剎那,嚇得他們鬆開了手。會場一片混亂,馬天生命令暫時休會,把李雲龍押下去,等待已久的段鵬劫下囚車,片刻之後,李雲龍回到家中。
  • 《亮劍》:李雲龍與楚雲飛交換的佐官刀與白朗寧手槍,哪個更貴重
    李雲龍是亮劍裡的主人公,楚雲飛則與他演對手戲。兩人雖分屬於共產黨和國民黨,彼此政見不同,但兩人卻是很好的朋友,惺惺相惜,曾在抗日戰爭中聯手抗敵。李雲龍曾經送給楚雲飛一把佐官刀,而楚雲飛則把一把白朗寧手槍送給了李雲龍,這叫禮尚往來,那麼,這兩件禮物中,哪一件更貴重呢? 先說說佐官刀。
  • 亮劍編導出來走兩步,楚雲飛這樣的行家,怎麼送人的手槍都搞錯了
    深度摘要:在《亮劍》裡,楚雲飛送給李雲龍一支手槍,根據楚雲飛所說,這是白朗寧品牌,還是一對雌雄槍。白朗寧真的有雌雄手槍嗎?圖1:楚雲飛送給李雲龍的手槍真的是雌雄一對嗎?在《亮劍》裡,有這麼一段,晉綏軍358團團長楚雲飛到八路軍獨立團學習遊擊戰,和李雲龍惺惺相惜,送給李雲龍一支手槍。正所謂「寶劍贈英雄,紅粉贈佳人」。這槍是雌雄一對,本來送李雲龍的是雌槍,但李雲龍不願要母的,最後楚雲飛哈哈大笑,改為把雄槍送給李雲龍。這支槍李雲龍後來送給了秀芹。某種意義上,這槍還是李雲龍和秀芹的定情之物。
  • 劍:派楚雲飛給白朗寧,派李雲龍給刀副,誰做的?
    劍:派楚雲飛給白朗寧,派李雲龍給刀副,誰做的?《亮劍》是國內軍旅劇的經典之作,很多人看了不到5遍,因為這部戲的情節確實是連環相通、鼓舞人心的,而李幼斌老師扮演的李雲龍也是經典中的經典,相信看過新版《亮劍》的觀眾一定會產生這樣的共鳴。
  • 亮劍:楚雲飛送白朗寧,李雲龍送佐官刀,究竟誰賺了?
    亮劍:楚雲飛送白朗寧,李雲龍送佐官刀,究竟誰賺了?《亮劍》可謂是國產軍事劇的經典之作,可能很多人已經看了不下5遍,因為這部劇的情節真是環環相扣、振奮人心,而且李幼斌老師扮演的李雲龍也是經典中的經典,相信看完新版《亮劍》的觀眾會有這種共鳴的。
  • 李雲龍用佐官刀,換楚雲飛一支白朗寧,誰佔便宜,他還能換什麼?
    那麼這就相當於是李雲龍拿著一把佐官刀,去換了楚雲飛的一支白朗寧的手槍。這個交換誰會佔一些便宜?其實答案很明顯,從李雲龍用同樣的東西,跟另外一個人交換得到的東西,就可以做出判斷。這個人就是八路軍的後勤部長張萬和。李雲龍用一把佐官刀,跟他換足足了二十箱手榴彈。
  • 亮劍3中的細節:手風琴、白朗寧手槍、女軍裝,是有歷史依據的
    亮劍3中的女主角,用手風琴為我們秀了一下才藝。這個細節可能大家沒注意到。但你知道嗎?手風琴,我們可以理解為鋼琴的減縮版,手風琴分為全音階、半音階、鍵紐式和鍵盤式,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主角用的是最高級的鍵盤式手風琴。
  • FN M1903手槍和9mm白朗寧長彈
    >FN M1903手槍,也被稱作白朗寧2號自動手槍(白朗寧1號自動手槍指的是FN M1900),這種手槍也使用自由槍機式原理,擊發機構、保險機構和「馬牌擼子」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槍身更長,發射的子彈也不是.32ACP和.380ACP彈,而是一種白朗寧9mm長彈。
  • 軍事博物館看展:手槍是誰發明的?手槍史上有哪些著名手槍
    即便如此,卻未必有多少人真的了解手槍的發明與發展歷史:手槍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手槍那些事。(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什麼是手槍?手槍,單手發射的短槍。按用途分為:戰鬥手槍、自衛手槍和特種手槍;按構造分為:自動手槍和轉輪手槍;自動手槍又分為:全自動手槍和半自動手槍。
  • 了解歷史的人知道:李雲龍部下排長,為啥用王八盒子不用駁殼槍?
    用李雲龍的話來說,「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王八盒子再差,也比單發手槍強,而且王八盒子跟駁殼槍相比,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讀者諸君可能不知道,但是筆者見過,在農墾系統,一直到七十年代,還有公安人員配備這種「雞腿擼子」——大正十四年式也好,南部十四式也罷,咱們自己人用,就叫「雞腿擼子」。
  • 李雲龍和楚雲飛聯手幹掉一屋子日偽軍官為何不敢宣揚?不是怕報復
    這場行動是李雲龍和楚雲飛精心策劃的,在麵攤上,給李雲龍提供鬼子頭擺壽宴情報的是一個偽軍軍官,這肯定是獨立團安插在偽軍中的內線,他既然能提供情報,當然也可以提供請柬。
  • 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
    【話說軍世】說到軍用手槍,毛瑟和魯格是德軍最為出名的兩型手槍,相比較於二戰時就日本軍隊的「王八盒子」要好出一大截,不過對於這兩型手槍,二戰中,不論是德軍還是美軍實際都對魯格更加青睞,但是毛瑟則早在的就被德軍厭惡,這是為何?
  • 李雲龍去世前大喊9個字,楚雲飛聽了棄軍從商,段鵬直接隱居!
    但同時李雲龍也有著一些小毛病,比如脾氣暴躁、紀律觀念不強等等,但是這些都無傷大雅,李雲龍仍舊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抗日戰爭中,他遇到的強大對手不計其數,比如山本特種部隊,但是李雲龍卻迎難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不會害怕他們。大無畏精神在李雲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 尋槍:解密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十二支原型手槍,部分槍枝跨越百年時空
    在影視劇裡,你也許見過李雲龍用過的「駁殼槍」,美國西部遊俠用的「左輪手槍」,以及諜戰劇中,那些特工們用的「白朗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見過這些原型槍嗎?在貴州省博物館,就收藏著這樣一批老式手槍。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清點文物這12支手槍全是原型槍,有德國的「毛瑟」槍,美國的「白朗寧」,也有日本制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和西班牙的「無敵」式自動手槍……幾乎全是歷史上的名槍,有的槍型甚至經歷過一戰和二戰,跨越百年時空。近日,多名槍枝徵集者,詳細披露了這批老槍的來源及徵集過程。
  • 白朗寧所制M1910手槍,大量裝備美軍,打破手槍服役最長紀錄
    白朗寧手槍是以它設計師的名字來命名的,約翰·摩西·白朗寧出生在美國鹽湖城北部奧格登小鎮,一個槍械設計世家,從其祖父開始,他的家族就從事槍械銷售和改裝行業。父親喬納森·白朗寧是槍械工程師,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槍械作坊。
  • 抗戰名將:毛瑟C96駁殼槍,100多年過去,仍吊打美國M1911手槍
    在20世紀上半葉,毛瑟C96「駁殼槍」絕對算得上是手槍中的王者,該槍最初製造於1896年,是專門為了警察和執法部門設計的,可是在無意間該槍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軍用自動手槍。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毛瑟C96手槍已經享譽國內外,但它仍然未被當作是軍隊的主要武器。
  • 志願軍反映51式手槍不如毛瑟,改進成54式後,至今仍裝配部隊
    新中國軍用手槍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毛瑟手槍——萬國造——制式手槍其對應的時期分別是:抗戰時期——內戰結束——韓戰以後也就是說,新中國的制式手槍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韓戰前後。毛瑟手槍自然不必多說,作為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近距離武器,在初期國軍火力普遍較弱的情況下,很好地彌補了近距離連射短板。
  • 二戰兵器全集,比利時白朗寧1910型自動手槍
    白朗寧1910自動手槍在眾多手槍中顯得頗為另類,儘管自1910年一直生產,被眾多國家軍隊使用,但一直沒能成為軍用制式手槍,它的設計原理廣泛被槍械設計師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