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創新活力 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廣東)現場賽在江門...
激發創新活力 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廣東)現場賽在江門高新區圓滿落幕 2020-11-03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十三五』成就巡禮」 臨沂市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為經
「十三五」以來,臨沂市科技工作始終堅持以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為重點,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產學研協同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加速科技創新資源匯集,加快先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市科技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和任務,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
深圳口述史|李澤湘:推動產學研一體化 讓創意變成創業
深圳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它的文化多元性、包容性和創新性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而深圳也以它的實幹精神和優越的創業條件為有夢想的人提供逐夢的機會1999年8月,深圳市政府和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攜手,共同創建了深港產學研基地,以促成兩大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深圳實現產業化。因為該項目的啟動需要雙方學校有公司籤署入駐,相關負責人找到了我,於是,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高)應運而生,成為了「產學研」在深圳創業的起點。
-
惠舒清: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東方航天港將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國科學院空天...
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就建設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達成正式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為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提供
-
...項目雲路演啟動——全國多地聯動搭建政產學研金介線上合作平臺
4月23日下午,中國科協創新創業項目雲路演—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專場活動舉行。15萬人次通過中國科協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綠平臺)、科界等平臺在線觀看路演直播。中國科協創新創業項目雲路演活動旨在積極應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秉持合作、共建、創新、服務的理念,搭建政產學研金介線上合作平臺,助力創新創業企業戰疫情謀發展,引導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通發展,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提升創新創業帶動就業能力,提振發展信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深圳發展與個人成長深度融合 相互成就
歡迎關注《中國青年》雜誌官方微信深圳發展與個人成長深度融合 相互成就——廣東青少年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名在深圳創業的「90後」青年,我會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精心耕耘,心無旁騖地推進更多智能移動機器人的自主核心技術攻關,為科技強國、創新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
答案就在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所提出的「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要求部署上。「十三五」時期,昆明全社會創新格局不斷深化,創新投入大幅增長,重點改革試驗任務全面啟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發展動能加快釋放,為昆明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實踐再一次證明,「增長動力從哪裡來?
-
婁底職院「三創融合」推進創新創業孵化
10月16日,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範基地評審組來到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現場考察,對該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學校高度重視雙創工作,積極探索,著力推進了專創融合、師創融合、科創融合,與校企合作相結合,力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搭建了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及服務體系,形成了全員參與創業的良好氛圍。」
-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深度激發市場活力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多項報告 蘇報訊(記者 薛卿)前昨兩天,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度激發市場活力」代表議案辦理情況等多項報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主持會議。
-
南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三三三」生態系統的建構
,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了催生動力、激發活力、凝聚合力和提高效能的積極作用,具有示範性和推廣應用價值。自2007年以來,南華大學緊跟時代步伐,堅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致力於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激發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熱情,營造崇尚創新創業氛圍,努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實踐:在省內高校率先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制定了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保障措施,並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
科技創新驅動深圳新經濟發展
類似瑞聲科技、樂信這樣的一大批深圳新經濟企業,通過保持高速增長,共同推動深圳新經濟發展。今年9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預計,到2025年深圳GDP將達到4萬億元,直追瑞士等國家2019年的經濟規模,其中新經濟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
「產學研」齊發力 走活人才培養這盤棋——聚焦南京工程學院校企...
對於地方高校而言,應把定位轉到培養應用型人才上來,把人才培養著力點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上來,讓學生切實擁有搏擊未來、馳騁社會的技術技能。從何處著手,撬動高水平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大棋局?
-
創業潮湧潮起 創新點石成金
疫情防控期間,全區紮實開展「三送一強」「一聯三幫」活動,及時出臺為民服務若干意見和金水「自貿十條」政策,認真落實「六穩」「六保」惠企便民措施,金水的產業生態更加完善,市場活力更加澎湃,疫情之下逆勢而上,新增市場主體3.36萬家,僅轄區7家大學生創業園,就引入了優秀創業項目124個,帶動就業3000餘人。
-
科技創新助推企業發展 爾康製藥打出產學研深度融合「組合拳」
產學研政策是加強科技產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協同創新,融合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專業優勢,讓科技發展為社會進步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徑。中國藥用輔料高新技術龍頭企業爾康製藥十分重視產學研合作,一直著眼於創新科研發展,打出深度融合「組合拳」。
-
走讀強首府之強創新篇:產教融合雙鏈合璧激發原力
廣西新聞網特邀知名評論員、網友代表、媒體記者組成採風團隊,走進南寧市全面貫徹落實強首府戰略的主戰場,深度解讀「強首府」!強首府之於心在於強創新,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為城市輸送最優質的血液。人才加營商環境 成長溫床引企業深度投資創新型企業發展之關鍵在於人才及營商環境。於人才,南寧市持續推動人才引進工作,將在南寧市工作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依其業績和貢獻、行業和社會認可的不同進行評定,並頒發相對應的英才卡。
-
4億元獎金撬動超百億元融資,廣州創新雙創大賽機制激發科企活力
一場雙創比賽,如何激發一座城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如何創新大賽機制,使得4年4億元的市級財政獎勵撬動社會超100億元融資? 廣州日報記者昨日從市科技局獲悉,2020年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共斬獲廣東省賽區12項一等獎中的7項以及全國總決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共52家企業晉級國賽(47家企業獲獎),獲獎率為90.4%,超過深圳、上海等城市,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一。 過去4年來,廣州依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州賽區)開展機制創新,大力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明顯成效。
-
硬科技創業研討系列沙龍首戰告捷,童友之博士深度解析創新藥企的...
(原標題:硬科技創業研討系列沙龍首戰告捷,童友之博士深度解析創新藥企的發展之路)
-
為深圳「雙創」發展提供更強活力動力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 坤 實習生 陳婉瑩 李秀青 「好的作品能夠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大勢。『雙創』研究報告和《創新市場論》都是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全局性的前沿理論,為深圳『雙創』發展提供更強的活力、動力,推動深圳更好更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
讓創新活力不斷釋放
長期以來,我省基礎科學研究優勢沒能充分發揮,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夠。同時,基礎科學研究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經費投入、政策機制等方面都有繼續完善和提高的空間。2017年,省科技廳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籤訂聯合設立省科技計劃項目合作協議,試點設立聯合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