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代機能提升技術要求變高業界產量不高 但即便如此依舊有一些好遊戲 日系遊戲也存在優秀作品,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好玩的日系風格的遊戲,一起來看看吧。
1.《太閤立志傳》
如果只看遊戲背景,我們大概不太容易看出《信長之野望》和《太閤立志傳》在體現日式文化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可如果玩家們願意換個角度去看,把每個遊戲元素分割開來看的話,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差異了。
關於這一點,首先我們可以很單純的看作品名稱。不難發現,《信長之野望》是用戰役去書寫戰國時代,「野望」這兩個字在整體概念上已經表現的清清楚楚。相比之下,《太閤立志傳》更像是用戰國時期的文化在塑造和描繪一個活生生的人,展現一種更為純粹的人生體驗。
我們當然可以說兩者都是策略性很強的遊戲,但在小編看來,《太閤立志傳》以更直白的文化背景為基礎,清晰的再現了我們想看到的任何一種人物成長方略。
從木下藤吉郎到木下秀吉,從羽柴秀吉到賜姓「豐臣」,誠如開發商所言,這個男人所走過的每一步,正是戰國時代每一個英雄豪傑內心所真正能夠體會的內核。
同時,也是遊戲本身對日式特色的最佳體現,久而久之,這種體現方式甚至被日本玩家稱為「江戶模式」。
至於作品中對各類日式文化小細節(例如劍道修習)的恰當展現,也讓本作無論在遊戲元素的豐富程度,以及本身遊戲性的整體高度上,都得到了不俗的評價,極大提升了遊戲的品質。
2.《紙境》
說來可能很奇怪,《紙境》這樣一款移動型解謎冒險遊戲,竟是出自一個英國獨立開發小組製作研發的。當然,從遊戲的「結果論」上來說,由哪個國家的開發組來展現作品的內涵,這並不會使得遊戲本身帶給我們的「映像」發生本質上的轉變。
沒錯,大家注意看,我在這裡說的是「映像」,而不是印象。大致解釋一下,所謂「映像」指的正是本作在解謎冒險這個內涵基礎上的外在展示。玩過本作的人大概都明白,遊戲打著冒險解謎的旗號,實則在每個場景的細節中都能或多或少體現出濃鬱的日式特色。
於此同時,本作還把本身文化底蘊就相當深厚的摺紙藝術和遊戲過程融合,使得本作真正成為了一款相當有內涵的作品。如此獨特又豐潤的創意,難怪日本玩家們會把《紙境》形容為「摺紙藝術演化的日系夢想」了。
3.《大神》
作為一個習慣盤點遊戲的人,小編覺得,一路走過來自己無論在遊戲數量還是遊戲年份上,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淺顯的積累。就算如此,我仍然要非常大膽的說一句,《大神》是小編遊戲生涯至今所玩過的核心載體最為神奇的作品,絕對沒有之一。一切原因都基於本作神奇的設定——RPG的載體是人物,RTS和策略遊戲的載體是一個又一個可以發展的單位,FPS的載體是槍械——但終究是由人在射擊。
換句話說,假如我們恰當的追溯至今我們所看到的每一款遊戲,便會發現,超過90%以上的遊戲,其本身可操作的本源都是基於「人性行動」。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例外呢?當然是有的。同時,這也是小編為什麼把《大神》放在最後的真正原因。本作區別於榜單上其他日式特色遊戲的最顯著特質,便是它的載體。
每個玩家都知道,一款遊戲之所以耐玩,其本質就在於它有個吸引點。很多時候,這個吸引點都以遊戲本身的核心創意為基礎。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孢子》這種從一兩個細胞開始成為載體的遊戲,也能看到《灰燼》這種把遊戲細節化為大自然要素的腦洞之作。
一筆在手,幻化萬千,一支筆便能夠重新構建一個全新的世界。這種近乎神妙的代入感,這十年來,小編從未有過第二次體驗。
4.《天誅》
作為日系遊戲愛好者口中的「老派經典」,1998年就出現在PS平臺上的《天誅》是一款相當出色的「日式忍者模式」動作遊戲。作為有著多年歷史的經典遊戲,《天誅》從誕生之日起,就被玩家認為是一個有著濃鬱日系特色的作品。
原因非常簡單,在本系列初代誕生之後,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玩家們,都認為本作從一個非常細膩的角度展示了「日系忍者效應」的文化內涵。
遊戲中共有兩男兩女四個忍者角色,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技能選擇和性格特徵。在1998年那個時間點上,這種簡單直白,遊戲元素多樣化,遊戲性也算得上過關的作品,對玩家的吸引力自然不用多說。
哪怕也有一部分玩家認為《天誅》在「忍術和忍者文化概念」這個層面上的表現力不如《忍者龍劍傳》,但因為其鮮明的日式遊戲風格,還是能非常實在的出現在盤點當中。
5.《零》系列
很多人都喜歡玩恐怖遊戲,恐怖遊戲的發展歷程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表達清楚的。即便如此,在純粹恐怖精神的傳達上,小編還是覺得——《零》及其系列,走出了一條和歐美流派的恐怖遊戲截然不同的路。原因很簡單,《零》所能體現的,正是最純粹的「日系恐怖」。
歐美遊戲評論者們曾經不止一次指出,在《零》系列出現前,有太多人都認為美式恐怖才是主流模式,但在那之後,每個接觸過本作的玩家大概都明確了一件事。
恐怖不是只有喪屍和血液,更不是只有「用槍打爆某個目標的頭」這麼直白的展現方式,它還可以有更細膩,更有文化觸感的體現。恰好,後面這種狀態,在《零》這個系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遊戲的主角是柔弱的女性,怪物不是喪屍,而是鬼魂和幽靈,甚至連幹掉怪物的方式也沒有美式恐怖那樣粗暴,「拍照除靈」成為本作的最大特殊設定之一。至於日式文化嘛——無論是有著鮮明日系特色的古建築,還是日式怪談般的故事背景,抑或是遊戲中能夠體現日系風格的每個小細節,都是本作鮮明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