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名裡有詩,茶名裡也有遠方。茶未醉人,人自醉。
中國茶的種類很多,產地也多。不同的一方山水風土涵養出不一樣的茶氣質。
我們中國各有千秋的茶,不僅僅美在滋味上,許多茶我們往往還未嘗到其味,光是一聞其名,就已然被帶入了茶名中的絕美意境,恍然如醉。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一些怎樣美好的茶名,他們的來歷又是什麼呢?
《獨坐敬亭山》唐 · 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敬亭綠雪 ]
敬亭綠雪歷史悠久,產於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是一種傳統的烘青綠茶。
衝泡時,芽葉碧綠舒展下沉,茶葉上的白毫緩緩飄落,如同敬亭山上,碧草叢中,雪花紛飛的意境。由此得名。
飲評者有詩讚譽此茶:「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綠勻嫩香氣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飄。」
敬亭綠雪的美,不僅因為香味俱佳,更是因了文人美景的加入。
因了敬亭山的滿目青翠,雲霧瀰漫,也因了南朝的謝朓曾在這裡遊山抒懷,唐朝李白曾在此獨坐寄情,郭沫若又曾為它親筆題書,敬亭綠雪的自然和人文意境,才得以恆遠和豐富。
《和公儀湖上烹蒙頂新茶作》宋·文彥博蒙頂露芽春味美,湖頭月館夜吟清。煩酲滌盡衝襟爽,暫適蕭然物外情。
【蒙頂甘露】
蒙山茶主要產於四川蒙山山頂,故被稱作「蒙頂茶」。
蒙山景觀之奇特,自古以來便有許多名人遊士慕名尋訪,堪與峨眉、青城媲美,確有「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之感。
白居易曾有詩曰「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甘露在梵語是「念祖」之意,而蒙頂甘露歷史十分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茶中故舊。
而蒙頂甘露的茶湯,的確有甘露之感。蒙頂甘露,茶芽細嫩微卷,湯色淺碧澄澈,如同觀音淨瓶裡的甘露一般,鮮潤甘醇,清心洗塵。
它是白居易的茶中故舊,是許多修道者的禪茶一味,也是許多文人的心中的茶裡獨珍。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碧潭飄雪】
碧潭飄雪即茉莉花茶,產於四川仙山峨眉。
採花時間在晴日午後,挑雪白晶瑩、含苞待放的花蕾,趕在開放前擇花,使茶葉趁鮮搶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
與其他窨制的花茶需要把花朵剔除只保留茶葉的傳統不一樣,碧潭飄雪在窨制完茉莉花後,會保留一些乾花瓣。因而成就茶如其名的深遠意境。
注水衝泡,湯色澄碧,雪白的茉莉花朵綻放,仿若一潭碧水上空,雪花飄忽浮懸,似碧潭飄雪。茶香的鮮爽與花香的清雅相融,仿佛品的不是一杯茶,而是一甌春色,一片芳華。
恍若身處這首藏頭詩裡的清潭山澗。
「碧嶺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飄飄何所似,雪梅散人間」。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其二)》宋. 陸遊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旋置風爐清樾下,他年奇事記三人。
【峨眉雪芽】
峨眉山還有一款年代久遠的茶,峨眉雪芽。相傳是隋末唐初峨眉山佛門僧人所取,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歷史。
峨眉群山環抱,終年雲霧繚繞;翠竹茂密,雪景盛美,恍若仙境。逢農曆10月,峨眉山普降瑞雪,漸至隆冬,白雪覆蓋叢林茶園。
次年早春,茶園中的白雪未融,冬寒未解,新芽卻披著朝霞晚翠破雪而出。雖小芽一葉,卻得禪靜之妙。春雨初霽,僧人口念彌陀,淨心採摘。
承天地日月之精華,汲仙山草木之靈氣,蘊道法佛禪之慧心,得此佳茗。俱足了禪茶一味的妙韻。
蒼山皚雪,古寺鐘鼓,清風靈芽,都在此間。飲此一碗,未聞道也,佛心已近。
《題西林壁》宋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雲霧】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九江市境內的廬山,因為廬山有「紫鳳霧鎮」之名,所以受霧嵐浸潤的茶取名為「雲霧茶」。唐宋時期,雲霧茶已備受文人墨客的青睞。
自古名茶出仙山。
「千山煙靄中,萬象鴻蒙裡」。
廬山是雲的故鄉,霧的世界。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時而像浩瀚的波濤,時而像輕盈的薄絮,整個廬山都沉浸在那朦朧飄渺的雲霧中,一如太虛仙境。
因廬山的茶,有了雲霧的滋潤,使得"霧芽吸盡香龍脂",造就了其味濃香幽的獨特氣質。一如宋人筆下「淡薄村村灑,甘香院院茶」的滿院茶香。
《碧螺春》清·陳康祺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螺春茶已有上千年歷史,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因其香氣撲鼻,又叫嚇煞人香。
相傳康熙飲此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賜名「碧螺春」。
碧螺春這個名字實在精妙,三字茶名便體現出它的形色特點。色澤碧綠,捲曲如螺,產於早春。
洞庭山上,果樹交錯,茶園滿布。茶園中桃、李、杏、梅、柿、桔、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
雖不能說茶園中種什麼,茶就會帶什麼滋味,但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是不是也會讓這漫山的清雅茶味,沾染一絲絲馥鬱果香?
所以核心產區的碧螺春,總有那麼一絲讓人愉悅的花果香,甘中帶甜,清中帶涼,妙韻使然。
《武夷茶歌》宋.範仲淹年年春至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載。
【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又名閩北水仙, 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武
夷山久負盛名,因其獨特的丹霞地貌,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迴其間,多懸崖絕壁,深坑巨谷。而
武夷山上的茶更是別具一格,因其利用巖凹、石隙、石縫砌築茶園,因而呈現出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景觀。
武夷巖茶中,水仙當稱一絕。
武夷山茶樹通常高不過肩,但唯獨水仙例外,其根莖深厚,為半喬木型,故而「水仙茶質美而味厚」,「得山川清淑之氣」。
生長於巖石峭壁間的茶園,又具獨特的巖骨花香。
水仙有如武夷山川的厚重和武夷水土的稠滑,又有似空谷幽蘭般的幽遠和清雅。
飲之身暖微汗,如親履武夷山徑,時而邂逅悠然花香,聽到涓涓細流,時而腳踏清幽蒼苔,穿過古木松柏,臨頂又見奇山異石,漫觀山澗雲霧。
【白雞冠】
白雞冠,同樣為武夷巖茶,產於福建武夷山,為武夷巖茶四大名叢之一。其芽葉奇特,葉色淡綠,綠中帶白,彎曲芽葉上帶有微白毫毛,似白錦雞頭上的雞冠,故名白雞冠。
其滋味,亦是巖茶中獨樹一幟。不像肉桂那麼濃烈,也不像水仙那麼深厚。它就如巖茶中的修道少年,年少青澀,但氣韻尤足。有著森林青草的氣息,品之如鮮菇玉米之鮮,又有仙風道骨般的草藥氣韻。
靈芽出桐木,駿逸韻自清。眉間舒香氣,超然物外情。
【金駿眉】
金駿眉,原料採摘於世界紅茶發源地,武夷山核心地區,桐木村。採用頭春頭芽製作,一年一採,稀貴如金;源於桐木村崇山峻岭之中的野生茶樹,氣韻盎然,如山野駿馬,茶芽修長如眉,得美名「金駿眉」。
幹茶芽中帶金毫,有花蜜香氣馥鬱,品之甘香甜潤,確實感嘆一方山水蘊育的一方氣質。金駿眉,生在生態極佳的桐木關,盡得薰染山幽水靈的清妙,製成紅茶,又得甜潤可人的親切。
碧玉仙肌霧凝芳,盈思終日幾欲狂。瑤池寧棄三分水, 不舍奇蘭一縷香。
【白芽奇蘭】
白芽奇蘭,產於福建漳州蜜柚之鄉平和,這裡群巒疊翠,山清水秀,物產豐富,水果尤為鮮甜。
白芽奇蘭,因茶芽梢呈白綠色,帶有奇異的蘭花香氣,故而得名。茶葉清香濃鬱,衝泡後香氣徐發,飄散出蘭花的芬芳。輕抿一口,滿口異香,頓覺清甘醇爽,精神舒暢。
【鳳凰單叢】
鳳凰單叢,產於廣東潮州鳳凰鎮,因鳳凰山而得名。
相傳南宋末年,宋帝逃難經烏崬山,口渴難忍,得山民獻茶湯,飲後生津止渴,賜名為「宋茶」,後人稱「宋種」。又因其品種香氣繁多,一般單株或單品種採制,故名鳳凰單叢。
鳳凰單叢,以其香高,香型多而聞名。有清芬淡雅的茉莉香,有甜蜜如蘭的蜜蘭香,有如梔似桂的黃梔香,亦有茶香高雅名卻不雅的鴨屎香。
香型多達兩百多種,無論多麼挑剔的茶人,總能在眾多香型中找到自己中意的那款。無論其香清高或悠遠,飲後總感齒頰留芳,雋永幽遠,清快爽適。
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茶未入口,但聞其名,亦濡染心神,詩意頓生。
作詩,不如做個詩人;做詩人,不如活成詩中人。